1. 简单百科
  2. 凤翔号航空母舰

凤翔号航空母舰

凤翔号航空母舰(Hosho Class),是旧日本海军的一艘航空母舰,也是日本第一艘航空母舰,它是世界航母建造竞赛中以航母标准设计建造,并最先完工服役的航空母舰,因而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艘现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

1920年,凤翔号航空母舰在浅野造船厂开工建造;1922年11月30日,凤翔号航空母舰在海试中曾输出30000马力,达到每小时49.37千米的航速;1922年12月,建成服役;1922年12月,下水;1923年2月22日,该航空母舰在东京湾进行舰载机起降试验,首次试飞是英国皇家海军上尉飞行员乔尔丹驾驶10式战斗机进行的;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凤翔号航空母舰所在的第一航空战队再度参战;1941年,太平洋战争前,该航空母舰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延长了飞行甲板以搭载新式战斗机;1942年,中途岛战役时,它作为山本五十六的主力舰队中一员参战;1945年,凤翔号航空母舰在吴县军港被攻击但幸免于难,战后稍加修复用来运送马绍尔群岛新几内亚岛等地的日本人和战俘。1946年9月,被解体。

凤翔号航空母舰全长165米,满载排水量1.06万吨,可搭载21架飞机,它的岛式上层建筑只设驾驶室和海图室,上面是三角桅。其装备有4门50倍口径三年式140毫米单装舰炮(1936年撤除),2座40倍口径三年式高射炮(1939年前撤除),6门13毫米九三式机关枪(1936年加装),4座双联装九六式机枪(1937年后加装),10座三联装九六式机枪(1944年加装);舰载机为战斗机8架、强击机6架。其使用的动力是采购自英国的帕森式蒸汽涡轮机和日本国产的口号舰政本部式水管锅炉,锅炉操作温度138度,操作压力每平方厘米18.3千克,8座锅炉中有4座专烧重油,4座油煤混烧。

“凤翔”设计建造过程为日本的下一代航母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对日本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的发展有很大贡献。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作为亚洲大陆以东一个相对孤立的国家,日本对于有助拓展攻击里程的新型武器持有特殊的敏感性。1912年,日本海军率先成立航空技术研究委员会,1914年又将运输船“若宫丸”号改造为亚洲第一艘水上飞机母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英国相继改造出4艘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为了追赶世界海军航空兵发展潮流,日本海军于1915年初派遣金子养三赴英国等欧洲国家考察各国航母发展经验。

金子养三在视察过程中考察了英国航母进行的风洞试验等活动,通过对航母的结构及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金子指出虽然难以判断英国正在建设的航母属于何种类型,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英国航母设有直通甲板及升降平台,可以保证舰载机随时自由起降。除了金子的报告,当时日本海军掌握的情报显示,英国皇家海军以直通甲板为基本构造,,征用大批商船进行航母改装并配属于战列舰作战部队法国意大利美国海军也开始废除旧式水上飞机母舰并着手建造与英国海军母舰构造基本相同的新型母舰。

建设沿革

前期调研

情报证明日本海军在发展新型航母方面已经开始落后于欧美。1916年的日本《航空术研究委员报告》指出 ,海军目前装备的若宫号航母无论如何也难以适应将来的作战需要,即使靠征用民间船只加以改造也无法满足作战需求。而且为了保障飞机可以充分发挥效能,在平时就需要依靠适合的母舰进行训练,一旦有事也需要依靠航母部队进行策应。因此有必要尽快展开对于特种舰艇(航母)的建造,只要在舰艇构造上稍加思考,那么搭载折叠翼飞机作战并非难事。日本海军急切需要建造一艘新型航母。

建造历程

经过3年的立案研究,在英国相继改造出4艘搭载固定翼飞机航空母舰后,日本闻讯也于1919年年底将横须贺浅野造船厂在建的“第7号特务舰”(给油舰)改造为航母,初名“龙飞”号,最终定名为“凤翔”号其不仅是日军第一型正规航空母舰,也是世界第一艘从设计到完工都以航母标准建造的航空母舰。由于该舰在航母发展史中第一次使用了岛状上层建筑,因而被称为第二代航母,以区别于第一代“平原型”航母,它在“外貌”上已经颇像现代航母了。风翔”号的出现标志着浩瀚的大海上从此出现了初具现代航空母舰规模的“海上航空兵”基地。1923年3月5日,日岸基飞机首次在该舰起降成功,为岸基飞机与舰载机共同作战奠定了基础。

1922年12月27日,凤翔号竣工,“凤翔”号竣工时可搭载6架战斗机、9架攻击舰和9架拆解状态的备用机,总载机量24架,具备现代航母的基本形态。

服役动态

“凤翔”号航母服役之后,并没有参加实战,只是作为日本航空兵的训练舰艇。日军经过试航后发现, “凤翔”号的飞行甲板较窄,日军为保证飞行安全,于1924年拆除了 “凤翔”号上的岛式舰桥。由于没有装备弹射器,因此之后的新型战机无法在“凤翔”号上起飞。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军对“凤翔”号进行了现代化改装,为搭载新式战机延长了飞行甲板。

1928年4月, “凤翔”号与赤城号航空母舰共同编入第一航空战队。1932年1月,“一·二八”上海抗战的战场上, “凤翔”号与“加贺”号航母进入中原地区海域支援侵华日军。1932年2月6日,“凤翔”号所载“13”式攻击机被中国空军击落(为日本舰载机被击落的第一架飞机)。

1934年,由于各国航母发展迅速, “凤翔”号已经成为二流战舰。

1935年9月26日, “凤翔”号在演习中遭暴风雨袭击,前飞行甲板破损。

1937年8月,卢沟桥事件爆发后, “凤翔”号曾在中国沿海附近巡视。10月, “凤翔”号将飞机移至“龙骧”号航母,母舰被返回日本,作为训练舰。

1941年12月1日, “凤翔”号加入了联合舰队主力部队,参加了太平洋战争。

1942年发生的中途岛海战后, “风翔”号又再度延长以及加宽飞行甲板,由于飞行甲板过度延长,导致第二次改装后的“风翔”号航海性能不佳;只能在内海航行作为训练舰。

1944年6月,为承载新型舰载机的起降,“凤翔”号舰在进行改装,飞行甲板加长至180.8米,宽度增加至22.7米。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时,“凤翔”号是海军中唯一完好的航母,也是少数能够航行的大型军舰之一。同年10月,该舰解除舰籍,拆除武装后用于马绍尔群岛新几内亚岛等地日本残军、侨民的复员撤退工作,至次年8月完成任务,随后在日立造船樱岛船厂拆除。

日本海军在1920年制订的《八八舰队辅助舰艇建造计划》中曾列人2艘12500吨级改“凤翔”型航母,首舰命名为“翔鹤”,预定在浅野造船厂建造船体,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安装航空设备,但在《华盛顿海军条约》签署后计划取消。

技术特点

舰型结构

舰型

凤翔号航空母舰由于带有试验性质,尺寸不是很大,标准排水量为7470吨,具有全通式飞行甲板和前后两个机库,飞行甲板前1/3向下倾斜,最大航速25节,可随战列舰队一同行动。飞行甲板右舷设置有一个小型舰岛,3个可放倒的小型烟筒位于右舷,平时竖起,飞机起降作业时放倒。为用于水面交战,还安装了4门140mm炮。

舰岛

凤翔号的岛式上层建筑比“竞技神”号小得多,只设驾驶室和海图室,上面是三角桅。不过在实际使用过程里,发现岛式结构并不是很合适。由于该舰的飞行甲板比较狭窄,岛式建筑在起降时显得非常碍事。为了保证舰载机的安全起降,又拆除了岛式建筑,将舰桥的功能移到了飞行甲板前段下面,同时改成了向下弯曲的固定式烟囱。

机库

凤翔号航空母舰并没有采用全通式机库设计,机库分为前后两块,前机库只有一层,机库容积为67.2×9.5米,升降机大小10.35×7.86米,设计为安置9架较小型的战斗机。后机库则为双层机库设计,专门安置6架较大的强击机与6架预备机,机库容积两层大小不同,分别为16.5×14米和29.4米×12米,升降机大小为13.71×6.34米,在战机搭载设计部分受到当时的局限性因此相当不足,这点在日后并无全面性修正。据1936年担任舰长的草鹿龙之介回忆,凤翔号没有设计航空燃油的专用油槽,因此舰载机需要的航空汽油都是以汽油桶的方式储存;由于不太安全,因此凤翔号上禁烟,也不允许持有或是使用打火机

动力系统

凤翔号航空母舰所使用的动力是采购自英国的帕森式蒸气涡轮机和日本国产的口号舰政本部式水管锅炉,锅炉操作温度138度,操作压力每平方厘米18.3千克,8座锅炉中有4座专烧重油,4座油煤混烧,在1922年11月30日的海试中曾输出31117马力,达到26.66海里航速。同时相较一般军舰来说凤翔号有大量吨位用于装载燃料,因此具有同时期军舰少有的近万海里续航力。

舰载武器

凤翔号航空母舰装备有4门50倍径三年式14厘米(140毫米)单装舰炮(1936年撤除),2座40倍径三年式高射炮(1939年前撤除),6门13公厘九三式机关枪(1936年加装),4座双联装九六式机枪(1937年后加装),10座三联装九六式机枪(1944年加装)。舰载机为战斗机8架(备3)、强击机6架(备2) 。

性能数据

总体评价

早期航空母舰均是通过其他战舰或商船,加装甲板或直接在甲板上起飞,从1917年开始,英国海军将建造中的卡吉林号客轮改装成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全通飞行甲板的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舰上原有的烟囱被拆除,设计人员设计出从主甲板下面通向舰尾的水平排烟道,从而清除了妨碍飞机起降的最大障碍。飞行跑道前后贯通,形成了全通式的飞行甲板,极大地方便了舰载机的起降作业。这种结构的航空母舰被称为“平原型”,是第一代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初具了现代航空母舰的雏形,但由于不是专门设计制造的航空母舰,因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1918年初,英国按照航空母舰标准全新设计建造了竞技神号航空母舰,第一次使用了在飞行甲板右舷的岛状上层建筑。采用这种通式飞行甲板、上层建筑岛式结构的航空母舰被称为第二代航空母舰,这种结构已经在外貌上颇像现代航空母舰了。

凤翔号航空母舰依照航空母舰的标准设计并建造,采用了竞技神号一样的建筑结构,虽然晚于竞技神号开工,但竞技神号由于新技术验证及建造顺位等诸多因素拖延了建造进度,反而比缺乏技术且较晚动工的凤翔号的下水时间要晚几个月,因而是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舰,在人类海军航空兵的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其之后又恢复成为一艘典型的“平原型”航母,这从发展上讲是一种倒退。

凤翔号航空母舰最初的试验为日后改装提供了数据,也为日后建造航空母舰、航空母舰战术和甲板飞行训练积累了经验。凤翔号的全通式飞行甲板、上层建筑岛式结构的航空母舰,成为各国航空母舰的样版,并成为20世纪出现的最主要的海上兵器。

相关事件

中日战争

1932年第一次“上海事变”爆发时,“凤翔”号与加贺号航空母舰组成第一航空战队赴中国参战。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后,“凤翔”号所在的第一航空战队前往中国参战,在广东省击落过中国空军的霍克战斗机。

第四舰队事件

1935年9月26日“昭和十年度海军大演习”中,“凤翔”号所在的第四舰队于本州岛东北地区水域遭台风袭击,损失惨重,史称“第四舰队事件”。本舰在事故中飞行甲板前半部被海浪击塌,不得不进行飞行甲板支撑柱加强和机库加固工程。

中途岛海战

1942年中途岛海战中,“凤翔”号作为第一舰队附属舰随山本五十六的战列舰队开往中途岛,担负了若干侦察任务,但由于作战中途终止,,并未实际参战。其后该舰继续搁置于本土,承担母舰飞行队的训练任务。

参考资料

全球首艘航母出自谁家 英日两国已争论近百年.人民网.2024-03-19

资料:日军“凤翔”号航空母舰.新浪网.202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