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巴法纳
《再见巴法纳》是由比利·奥古斯特执导,约瑟夫·费因斯、丹尼斯·海斯伯特、黛安·克鲁格等主演的剧情,于2007年2月11日在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映。
影片讲述的是纳尔逊·曼德拉被捕入狱后20余年的监狱生活,以及他和狱中看守警卫詹姆斯·格瑞格里之间的故事。
剧情简介
1968年的南非国民党政府实行严格的种族隔离政策,2500万黑人受到占据少数的400万白人的统治。黑人没有选举权,没有土地使用权,没有行动自由的权利,不能独自经商、住房供给和享受教育。为了巩固政权,白人禁令关闭了所有黑人反对组织,迫使他们的领导人流亡或者是长期被囚禁在罗宾岛。
詹姆斯·格瑞格里(约瑟夫·费因斯饰)是一个典型的南非白人,认为黑人就是要低于人类的种族。由于格瑞格里从小在特兰斯凯的一个农场里长大,因此他很早的时候就学会了科萨人使用的班图语。这就使得他成为在罗宾岛的监狱当一名看守警卫的理想选择,而他负责看守的“犯人”则是纳尔逊·曼德拉(丹尼斯·海斯伯特饰)及其战友。尽管如此,格瑞格里还是说自己的语言但同时可以侦察他们。然而,这一计划事与愿违。在曼德拉的巨大影响之下,格瑞格里原本忠心耿耿的意志渐渐动摇,从效忠一个种族主义政府逐渐转移到为解放南非而战斗。
角色介绍
音乐原声
幕后花絮
• 约瑟夫·费因斯为了演出贾科莫格瑞格里流利对谈的模样,专门学习了科萨语。
• 丹尼斯·海斯伯特则学习了两种不同语言,一种是科萨语,另一种则是专属于纳尔逊·曼德拉的特殊音质及讲话腔调。
• 约瑟夫·费因斯和黛安·克鲁格在短时间内学习南非口音,并花了很长时间试妆与梳化,以呈现片中长达20年的年龄变化。
• 为了还原历史,影片走访拍摄了波斯摩监狱、罗宾岛与维多维斯特,以呈现出曼德拉监狱生活的真实面貌。
• 丹尼斯·海伯特在拍摄时压力很大,当他身处曼德拉待过的监狱时,中途差点落泪,他只好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
获奖记录
幕后制作
演员选择
在最开始挑选演员的过程中,名单上有7个候选人,约瑟夫·费因斯是其中之一。几天之后,导演比利·奥古斯特接到约瑟夫的电话,说自己非常渴望出演詹姆斯·格瑞格里。之后,导演与他见面,并发现他对这个角色非常了解,而导演最初也希望有人能在整部电影里扮演年龄跨度很大的角色。
制作过程
2006年4月17日,电影《再见曼德拉》正式开机,44个拍摄天。拍摄团队共115个人,其中有很多是从南非当地招募的,平均一天工作12小时以上,一个礼拜至少拍摄6天。
制作发行
主创单位
发行上映
影片评价
《再见巴法纳》波澜不惊,从纳尔逊·曼德拉贴身狱警的角度,通过大量的细节,让两位身份、立场完全不同的对立之士,从之前的对立,进而发展到后期男主角立场发生变化,与自己的犯人惺惺相惜,侧面展示了曼德拉的人格魅力和不屈的精神,让后者显得更加卓越非凡,同时也让整个故事得以精致入微。而片中饰演曼德拉的丹尼斯·海斯伯特在《24小时》中演过美国总统,本片中让人感到有些出戏,在前半部分收得有点“紧”,角色看上去有些高不可攀、高高在上,而后半段则更加贴近生活(21CN评) 。
该片这种侧面描写在传记题材作品中虽不常见,却很典型。如果没有遇到纳尔逊·曼德拉,格瑞格里则没有任何故事可言。正因如此,电影通过一个非主线人物的视角,对格瑞格里进行细致的刻画:从立场的动摇到转变,才能从侧面反映出对方的人格魅力和对主角的影响。电影用一种“非常规”叙事来完成对曼德拉的塑造,电影的主题是“自由”,片中没有将格瑞格里的主线从主题中割舍开来,二者是分不开的。曼德拉在片中的笔墨并不多,而格瑞格里的生活琐事占了很大一部分,这并非是对曼德拉的有意回避,而是采用“模糊叙事”的手法,刻意将曼德拉这个角色淡化,让他与格瑞格里接触了之后,对后者本身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而强调曼德拉的人格魅力。
但这样的叙事手法最大的缺点就是:电影有些平淡,叙述有些流水账。二十多年的监狱生活被浓缩在100分钟内,对导演技法是一次考验。好在本片在长时间平淡的笔锋中做到了“润物细无声”,从细节和对话中波澜不惊的直击人性深处,完成了对纳尔逊·曼德拉人格魅力的体现,也突出了两位主角最终的长期培养下诞生的友情,坚不可摧。曼德拉离开监狱,对格瑞格里而言是一个与挚友诀别的时刻,也就是片名《再见巴法纳》的内涵,直接点题(腾讯娱乐评) 。
大众评分
统计时间截止2024年1月5日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参考资料
再见巴法纳 Goodbye Bafana (2007).豆瓣电影.2024-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