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谷
轩辕谷,亦称三皇谷,俗名三皇沟,在今天水市清水县山门镇白河村,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兴起,三皇谷景区也得到大规模开发。2003年7月,三皇谷被正式列为省级森林公园,是清水县继温泉省级森林公园之后的又一处省级森林公园。
介绍
清水县是“轩辕故里”,文献中屡有记载。史称“有娇氏以戊己日生黄帝于天水市”。晋.郭璞《水经》载:“帝生于天水轩辕谷。”《甘肃通志》载:“轩辕谷隘,清水县东七十里,黄帝诞此。”《直隶秦州新志》载:“帝生于轩辕之丘,名曰轩辕,今清水县有轩辕谷。”《甘肃省志考异》中载:“轩辕谷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帝生处也。”清水古称上邽,又属天水郡管辖。故史料中所说的天水轩辕谷,实际上就是清水轩辕谷。各种县志亦均有记载,“轩辕谷,东南七十里,黄帝诞于此。黄帝生于姬水,长于寿邱。”宋.罗泌博考众说所著《路史》,该书注中有寿邱在上邽语。这些史实与成纪为伏羲、女娲地黄,宝鸡市为炎帝生地互相印证,有助于证明渭水流城为中原地区远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清水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中华人文初祖黄帝的诞生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早在八千多年前,华族的祖先们就在清水这块沃土之上繁衍生息,形成部落。八千年来,一代代黄帝子孙们以其特有的勤劳和睿智,不断地开发轩辕故里的山河,创造着灿烂的古代文明。
景色
登高俯瞰,轩辕谷犹如一只护风藏水的圆盘,飘然降落在了陇坂关山的茫茫林海之中,恰似倒躺着的敞口鼓腹的大地湾陶罐。圆盘中央,兀然挺拔着的俊秀山峰,就是《全本史记》所载的“干言岗”,当地人称轩辕丘。登高远望,围着轩辕丘的圆盘似的山峰,极像一条翘首摆尾的青龙,顽皮的孩子似的,环抱住了慈母般的轩辕丘。轩辕丘前,向北流入陕西通关河,在宝鸡以西汇入渭河的轩辕溪,与《水经注》“水出南山轩辕溪”,“北流注泾谷水”,“东南入渭”等记载完全相符。轩辕丘前,有祭祀黄帝的三皇庙,当地人把轩辕黄帝称为“轩王爷”和“三皇爷”。轩辕丘对面,轩辕溪两边,居住着只有“雷”“苗”两姓,世不通婚,相传为“专门守三皇爷香火”的三皇沟村民。轩辕谷东面坡地,有当地村民口口相传的“轩王爷”降生、睡觉、嬉耍、练武、晒太阳的“轩王台子”、“睡觉石”、“嬉台”、“演武台”、“晒台”。东坡背面谷中,靠着轩辕谷,有龙潭沟村,村民中有四户人家姓“龙”,相传为黄帝大臣龙行的后代。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杨东晨在《渭水流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中指出:“轩辕星与轩辕谷方位相符。”2009年,中国建筑研究设计院的专家实际测绘学发现,轩辕谷的七处最高点相连之后正好与北斗七星暗合。
早年,清水县在三皇沟曾建有三皇庙。20世纪70年代修梯田时,曾在庙基上翻出过瓦砾砖块。1993年春,三皇沟村民犁地时,翻出过两块方砖。据当地年长的村民说,医王沟原盖有三皇庙,对面有戏台。至今,村民称黄帝为“轩王爷”或“三皇爷”。后来,由于交通不便,先移到县城窑庄沟,后移建到永清堡下。1943年,中国国民党49师驻清水时,拆除三皇庙,盖了堡,剩下一厢房。1952年,有位老红军住过家。至今,人们把永清堡后的地方称作“三皇庙”。庙前曾树一“轩辕故里”石碑,系明朝学者胡缵宗所题。清水县城在民国时称“轩辕镇”,解放初称“轩辕区”。县城北2公里处的上邦乡李崖村有两孔窑洞遗址,日“轩辕窑”,亦称“轩口窑”,相传为轩辕之母携帝栖居之所。解放前后,窑洞有画廊。此处断崖处有大量的细泥,壁薄红色的龙山齐家文化陶片、灰坑层多处,属龙山齐家文化遗存。考古证明,龙山齐家文化与黄帝同时代。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