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沪济
徐沪济,男,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大内科主任和风湿免疫科主任、免疫与炎症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清华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临床医学学术委员会主席、清华北大生命科学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中心临床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授。
1988年,徐沪济在第二军医大学获得医学硕士学位。1994年,其在澳大利亚获得博士学位。1998年,其通过澳洲国家医学会考试获得澳大利亚执业医生资格。2009年,徐沪济担任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大学教授。2015年,徐沪济担任《中国内科年鉴》第五任主编。2019年8月28日,创刊号《柳叶刀·风湿病学》,介绍了徐沪济团队一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生物类似药的研究成果。2022年7月,徐沪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云上长征—科普会客室”直播。2024年10月5日,徐沪济在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使用邦耀生物研发的异体通用型CAR-T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研究成果。
徐沪济擅长各种风湿免疫病疑难杂症,尤其是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等风湿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其开创了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和疾病发展预测模型,在国际上首次使用健康人来源的异体通用型CAR-T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病并取得成功。2008年,徐沪济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2011年,其获得个人二等功一次。2024年12月10日,徐沪济入选《自然》2024年度十大人物。
人物经历
1983年,徐沪济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并取得医学学士学位。同年,其在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任住院医师、助教一职。1988年,徐沪济任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治医师、讲师。同年,其获得第二军医大学医学硕士学位。1990年,徐沪济在澳大利亚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1994年,徐沪济在澳大利亚获得博士学位。1996年,徐沪济入职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医学研究所。1998年,其通过澳洲国家医学会考试获得澳大利亚执业医生资格。2002年,徐沪济任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科主任一职。
2009年,徐沪济担任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2014年,徐沪济担任国家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15年,徐沪济担任《中国内科年鉴》第五任主编。2016年3月20日,徐沪济发表了论文《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及黏附分子水平的变化》。同年,其任职清华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2018年6月8日,徐沪济参加了由清华大学人事处组织的清华大学第三十一场教授沙龙活动。2019年8月28日,《柳叶刀·风湿病学》创刊号上,介绍了徐沪济团队一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生物类似药的研究成果。2020年6月23日,徐沪济发表了论文《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电子病历中药物词向量转化方法》。
2022年7月,徐沪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云上长征—科普会客室”直播。2023年8月25日,其发表了论文《风湿免疫科轮转对内科住培学员痛风知识掌握情况的效果评价》。2024年7月15日,徐沪济团队在《细胞》杂志发表了,通用型CAR-T成功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研究成果。研究显示,3名患有严重复发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自体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在接受通用型CAR-T细胞疗法后,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同年10月5日,徐沪济在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使用邦耀生物研发的异体通用型CAR-T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研究成果。
擅长领域
徐沪济擅长各种风湿免疫病疑难杂症,尤其是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等风湿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科研领域
风湿免疫病创新诊断和治疗的转化研究
诊断领域
徐沪济率先发现不同的HLA-B27亚型在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上有重要意义,为早期和精准诊断开辟了新方向,研究被述评为该领域中的一项重大突破。在此基础上,该项目创新性整合了国际上最大规模的AS全基因组信息(三万多人的多种族患者),开发提出并验证了基于全基因组数据的AS多基因风险评分新方法(Polygenic Risk Score)。这是国际上首次成功利用基因遗传数据构建方法模型来进行早期诊断和预测类风湿性关节炎自体免疫性疾病的突破性研究。
治疗领域
徐沪济在国际上首次使用健康人来源的异体通用型CAR-T治疗风湿免疫病并取得成功,是国际上最早揭示TH17细胞参与AS致病。促使抗IL-17抗体药物成为全球AS治疗的主流产品。在此基础上,牵头和参与了32项国际多中心II期和III期临床试验,包括全球第一项小分子化合物药物的临床开发,全球第一项IL-17A/F双抗的III期临床试验,全球第一项第一个头对头生物类似药与原研药阿达木的III期临床试验。
主要成果
徐沪济开创了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和疾病发展预测模型,在国际上首次使用健康人来源的异体通用型CAR-T治疗风湿免疫病并取得成功,也是国际上最早揭示TH17细胞参与AS致病,牵头和参与了32项国际多中心II期和III期临床试验,包括全球第一项小分子化合物药物的临床开发,全球第一项IL-17A/F双抗的III期临床试验,全球第一项第一个头对头生物类似药与原研药阿达木的III期临床试验。迄今在Cell、Nature、Nature Genetics、Lancet Rheumatology、Gut、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Proc Nat Acad Sci等主流SCI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41篇,其中14篇论文发表在风湿病顶尖杂志 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IF 27.9), 发表论文累计IF超过1300分,IF > 10分论文44篇,ESI高引论文6篇,Faculty 1000 Prime推荐论文3篇。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各一项。
开设课程
数据截至2024年12月10日,部分展示,参考资料:
社会任职
数据截至2024年12月10日,参考资料:
主要作品
论文
数据截至2024年12月10日,部分展示,参考资料:
专著
数据截至2024年12月10日,部分展示,参考资料:
获得荣誉
社会评价
徐沪济教授长期工作在临床和科研第一线,对多种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医学研究方向主要是临床免疫学。先后承担了18项国际和国内重大(973、863)、重点及项目基金的研究工作。资助金额分别达386万澳元和1029万人民币。在国内外已培养博士生9名,硕士生4名,已发表论文70篇。(中国军网评)
参考资料
徐沪济.中国军网.2024-12-10
徐沪济.清华大学医学院.2024-12-10
上海长征医院风湿免疫科.上海长征医院风湿免疫科.2024-12-10
徐沪济.清华大学.2024-12-10
《人民日报》报道我院徐沪济教授团队的研究登上《柳叶刀》子刊封面!国产新药获国际认可.北京清华长庚医院.2024-12-10
【云上长征—科普会客室】今晚7点,风湿免疫科徐沪济教授团队聚焦强直性脊柱炎.微信公众平台.2024-12-10
中国学者发布首个通用CAR-T治疗风湿免疫疾病成果.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2024-12-10
徐沪济.上海长征医院风湿免疫科.2024-12-10
《自然》公布2024年度十大人物中国两学者入选.光明网.2024-12-10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及黏附分子水平的变化.中国知网.2024-12-10
我院徐沪济、叶京英参加清华大学教授沙龙活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2024-12-10
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电子病历中药物词向量转化方法.中国知网.2024-12-10
风湿免疫科轮转对内科住培学员痛风知识掌握情况的效果评价.中国知网.2024-12-10
国际首次!《细胞》:异体通用型CAR-T治疗自身免疫疾病获进展.澎湃新闻.2024-12-10
徐沪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风湿免疫科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中国知网.2024-12-10
喜报!海军军医大学两项成果荣获一等奖.腾讯网.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