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黄连
形态特征
茎有纵棱。叶为2~3回羽状复叶;叶柄基部有纵沟,具膜质耳状鞘,叶愈向上叶柄愈短;小叶片线状长圆形,全缘或先端2~3裂,边缘反卷。复总状花序顶生;苞片
及小苞片褐色,膜质;花黄色;萼片4;雄蕊10~20,花药线状长圆形,具小箭头;雌蕊6~12。瘦果小,卵状圆形,无柄,灰褐色,宿存柱头短,呈箭头状。花期5~6月,果期6~8月。
紫草科草本植物,茎不成型,高约25公分,疏有分枝,叶互生,椭圆形,长0.5厘米至0.6厘米,宽1至2厘米。夏日枝梢抽穗状花序,开小型紫色、白色木槿。味苦超越黄连,并带鱼腥。利用洪水自然播种,我县酉水沿岸水滨产有少量。
生长环境
生于向阳斜坡、林缘、灌丛、草地、河边。
分布范围
分布于吉林、辽宁省、黑龙江省、山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四川省、湖北、内蒙古自治区等地。
主要价值
药效
【来源】:为毛科唐松草属植物箭头唐松草Thalictrum simplex L. var. brevipes Hara的根,以全草入药。春末夏初采,洗净,晒干。
清热解毒,治妇科学慢性疾病具有特效,亦可治痢疾、宫颈癌等多种疾病。
【气味归经】:苦,寒。
功能及用法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用于黄疸、腹水,小便不利;外用治眼结膜炎。
【用法用量】: 0.3~1两;外用适量煎水洗眼。
民族用药记载
《百草镜》:“水黄连,打箭炉出者,形细长,少硬刺,较重于他连,以皮肉带青色者为佳。出小西天者,色黑有毛者佳,无毛光黄者次之。”
《本草纲目拾遗》:“川中一种黄连,生于泽旁,周身有黄毛,如狗脊毛状,名水黄连,颇细小。市人以之伪充真川连出售。”水黄连以根入药,味苦、性寒。归肝、肺、手阳明大肠经。
《四川中药志》记载:味苦、性寒、无毒,有清湿热、解毒之功效,主要治疗黄疸、痢疾、哮喘、麻疹合并肺炎、鼻眉赤、热疮等证。
《本草纲目拾遗》:“治鼻疳。”
《分类草药性》:“治五种黄疸,哮吼喘急,解热毒,涂火疮。”该药在民间广泛使用。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记载:(1)治大叶性肺炎:箭头唐松草25 g(或根15 g),葶子15 g,甘草10 g,水煎服;(2)治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箭头唐松草根、蝉蜕、旋覆花各7.5 g,水煎服;(3)治痢疾:箭头唐松草、马齿苋各25 g,水煎服。
初步调查了在重庆三峡库区生长的拥有“水黄连”名称的植物13种,其中库区作为“水黄连”药用的有8种。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