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戒日帝国

戒日帝国

戒日帝国(606-642)是戒日王统一北印度而成立的国家。其首都为曲女城。其疆域东到孟加拉湾,西迄旁庶普的。

公元 606 年,戒日王即位。公元612年,戒日王朝建立。公元 642 年,戒日王在首都曲女城为中原地区唐朝高僧唐僧举行无遮大会。公元 647年,戒日王死,戒日帝国瓦解。

戒日王统一北印度后,将一些农村公社封赐给贵族、官僚和寺院,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成长,形成了封建土地国有制和分封贵族食邑制。戒日帝国经济发展快速。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作物有水稻、黍等,产量有了提高。手工业很发达,有棉织业、铜器业等。对外贸易很活跃,同阿拉伯、伊朗的商业往来最多,大量的马匹通过他们输入,印度的一些手工业产品也由他们运往西方。

历史背景

笈多王朝被嚈哒人灭了后,嚈哒人又被萨珊波斯及突厥所灭,在六世纪末和七世纪初,北印度又呈分裂状态,各地诸侯割据,经过一段时间后,只剩下四个较强的王国,结成两个军事集团:

其一是坦尼沙王国(Thanesar,萨他泥湿伐罗国Sthanishvara)的普西亚布蒂王朝(普什亚布蒂王朝Pushyabhuti),它于六世纪初由原多王朝的纳罗伐弹所建,领土于朱木拿河及恒河流域,都于坦尼沙城(萨他泥湿伐罗),于光增王波罗帕罗伐弹那(Prabhakara-Vardhana,586-606)统治时最强盛。

另一王国是穆克里王朝(Maukhari Dynasty,羯若鞠阇国Kanyakubja),于六世纪中叶由穆克里族伊桑那伐尔曼(伊桑纳跋摩·穆克里)所建,领土于恒河中游,都于曲女城(Kannauj)。

第三个王国是高达王国(羯罗拏苏伐刺那国),于七世纪由笈多王朝封臣高达族设赏迦所建,领土于恒河三角洲地区,都于羯罗拏苏伐刺那城。

第四个王国是摩腊婆国(摩腊婆),由笈多王朝旁支马尔瓦高原的提婆·笈多所建,领土于中部昌巴尔河流域。

四个王国中前二者与后二者形成两个敌对的军事集团。

帝国建立

604年,坦尼沙国王国波罗帕羯罗伐弹那派长子曷罗阇伐弹 那(Rajya Vardhana)及次子曷利沙伐弹(戒日王Harsha Vardhana)那攻旁遮普省一带之嚈哒人残馀势力,当他们得知父王病重班师回朝时,父王已经仙逝,母后也殉葬。

此时,高达国王设赏迦联合摩腊婆国王提婆·笈多攻曲女城,穆克里王朝国王格腊哈伐尔曼战败被杀,城陷,皇后罗伽室利(坦尼沙公主)被提婆·笈多囚于城内,联军亦已迫近坦尼沙城。

605年,坦尼沙国王长子曷罗阇伐弹那毅然即位为王,亲兵征曲女城,迎击提婆·笈多,本国由次子曷利沙·伐弹那守卫,虽然成功击败提婆·笈多之军队,解放曲女城,但曷罗阇伐弹那却被设赏迦所杀,坦尼沙军队退回本国。

606年,曷利沙伐弹那在大臣婆尼拥护下即位,是为喜增王,号“戒日王”。即位后,立时再赴曲女城迎战联军。途中与高达国北方宿敌迦摩缕波国国王拘摩罗结盟,前后夹击高达国。提婆笈多提前释放罗伽室利,戒日王亦顺利将联军逐出曲女城。

曲女城收复后,穆克里国由罗伽室利统治,实则形成了两国的联邦。六年内先后剿灭北印度诸国。

612年,穆克里国的贵族和群臣请求下,戒日王继承曲女城的王位,两国合并形成戒日帝国,定都曲女城,北印度政治重心由华氏城西移至曲女城。

历史征讨

戒日王朝建立后,戒日王继续北伐、东征西讨,又在往后数年企图征服南印度,完成次大陆统一霸业,但受到南印度遮娄其王朝的补罗稽舍二世击退,620-634年间,戒日王曾进军德干,在纳马尔达河(讷尔默达河)与补罗稽舍二世守军相遇,戒日王战败回退北印度,南北两王朝故以纳尔马达河为界线。

然而戒日王在东西征讨方面非常成功,高达国王设赏迦以孟加拉为根据地对抗戒日王东进,637年设赏迦去世,孟加拉地区归入戒日王统治。东北印度的迦摩缕波国,早与戒日王结盟,并且承认戒日王在北印度的宗主权。

643年,戒日王又征服康戈达地区,领土向东南发展。在西方,戒日王朝最远及古吉拉特邦及信德地区,戒日王征服摩腊婆及西北的伐腊毗国,伐腊毗国国王杜鲁婆跋吒二世迎娶戒日王之女,两国结盟。

发展衰亡

戒日王朝实施封建制度,帝国境内有三十多个封建藩国,戒日王就是联盟的盟主。由于封建关系得到发展,各地封臣藩王不断扩张势力,帝国末期地方割据加剧,地方分权更为明显。647年,戒日王去世,帝国随即瓦解,北印度重新分裂。

政治发展

印度的封建制度萌芽于笈多王朝,在戒日王朝时期被充分确立。印度土地本为国有,称“王田”,王田被划为四个部份,

一为国用,以征田赋,充作祭祀、王室花费之用;

二为封建,用来封赐大臣宰相,上至大臣,下至官员幕僚皆有不等的封邑;

三赏高才,给知识份子肯定;

四赏异道,赏给宗教团体.以求福德,故称福田,实际上是“教田”,由于帝王大量布施,令婆罗门教祭司、佛教寺院及印度教神庙都有大量土地,成为大土地所有者。

戒日王曾对教俗大贵族大量封赐土地,根据已发现之631年戒日王赐地铜牌记载,原本施舍出来的土地是一个婆罗门僧侣以假铜牌所占有,这次分出来的土地由另外两个婆罗门僧侣瓜分,敕令中又说,这次土地施舍将土地上所获得村民的土地税,以及可征收收入的权利皆一并转移,又附有传子权,直至天长地久。这种世袭的封地制,令封建主自成一小王国,例如王舍城著名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受国王钦重,占地达百馀邑,一邑基本上就是一条村,每邑一般就是二百户。正因如此村社农民转化为依附农民,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随着分封土地占有权的转移,同时转换主人,甚至需加强缴租及赋税,从而可得知封建经济不在于土地的多少,而在于土地上农民的多寡。

封建制度

封建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并最后确立。戒日帝国的土地原则上仍属国王所有,称为“王田”。国王有权处理王田。据唐僧大唐西域记》所载,王田分四种:一为帝国占有地;二为官僚占有地(禄田,食邑);三为婆罗门(硕学高才者)占有地;四为寺庙占有地(福田)。戒日王对教俗地主的布施和封赐,是将土地连同农民一起封赐的。教俗地主的土地均由村社农民耕种,农民不仅被束缚在土地上,而且随着土地占有权的转移而转换主人。农民要向领主交纳收获物的1/6,还要交“费用”(货币)和服劳役。农民还得通过村社向国家缴纳捐税。村社组织依然保留,并保留着公共土地,公社首领和公社会议的权力还比较大,有自治特点,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有的村社仍以大家庭为单位,并保留着定期重分土地的习惯。

戒日王对教俗地主布施或封赐的土地,其数量很大,多者可达百邑(一邑相当于一个村社,200户农民),如那烂陀寺就拥有土地200邑,依附农民多达4万人。教俗大土地所有者对其领地具有世袭权或自由支配权。封建主还握有领地上的行政、司法权,他们可以任意处置农民。因此,戒日王时代,印度的封地、赐地已脱离政府的管辖而具有独立性。

戒日王死后,大封建主纷纷割据称雄。从7世纪起到12世纪末,北印度出现了许多“拉其普特人”的小王国。

宗教发展

戒日帝国时,随着封建制度的形成,婆罗门教和佛教不适应日益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

4世纪前后,由婆罗门教吸收佛教、耆那教等教义和民间信仰,逐渐形成新婆罗门教。

8世纪经商羯罗改革,形成新型印度教。主要经典有《吠陀》、《奥义书》、《往世书》、《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等,教义与婆罗门教类同。

主神有互相关联而各具一相的三相神,即婆罗摩、毗湿奴湿婆三大主神。婆罗摩(梵天)是创造世界之神,毗湿奴(遍入天)是赐福神,主管维持世界,湿婆(大自在天)是毁灭神,主管破坏世界,也是苦行神和舞蹈神。

种姓制度

随着奴隶制解体及封建制形成,种姓制度也有着一定的发展,四种姓中婆罗门及刹帝利两个高级种姓,仍然保持他们的统治阶级,他们从历代君主取得大量土地,并被土地上居民实行租税剥削及司法审判。戒日帝国时,种姓制度有了很大变化,婆罗门和刹帝利基本没有变化,但吠舍分化,只剩下少数富有的商贾。首陀罗地位有所上升,与破产的大量的吠舍逐渐构成新型的首陀罗种姓依附农。这样,名称未变,内容有了变化,前三个等级是封建主,后一个是依附农阶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