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台遗址
越王台遗址位于市治西北2.5公里,富屯溪北岸,越王村之东,今属邵武综合农场址。咸丰《邵武县志》载:“越王台一名越阳,旧传无诸驻猎之所(注:经考证,属东越驺余善驻猎之所),后废,有牧子于此得古瓦,皆罗纹雁翅之状,叩之铿如金石”。
邵武遗址
宋黄希旦诗:“荒台枕古丘,伊昔越王游”。台址呈长方“凸”字形的土堆,土层中夹杂红烧土块,高约2米,东西长27.5米,南北宽16米,出土灰色细绳纹板瓦和大量印纹硬陶。1958年农场垦荒,台基被毁。1986年10月省、市博物馆在越王村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5公里处的山坡上采集到石斧3件、石l件、西汉四乳四纹铜镜l面、西汉壶1件、西汉双耳罐2件。其中西汉壶、罐与崇安汉城遗址发掘出土的陶器风格一致。
莆田遗址
越王台遗址位于涵江区白沙镇马洋古院山。《游洋志·山志》记载:“越王山在兴化县南广业里,又名越王台。”明代周华的《游洋志》亦载:“越王,东越王也,姓刘名郢,不奉汉廷正朔。郢死,其弟余善继立,虎据东越之地。时朱买臣为会稽郡太守,武帝命讨之,乃窜身于此山之上。”
《史记·东越列传》载:“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姓驺氏”。秦末楚汉战争,无诸及摇率越人助刘邦打天下。因灭楚有功,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即今福州市)。”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闽越王刘郢攻打南越国,刘彻派兵讨伐,刘郢之弟馀善杀郢降汉。汉武帝封其为东越王,统领闽中郡。余善以马洋古院山为统帅部,周围有“三燧峰”,是福建省有文字记载最早烽火墩台。
西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南越丞相吕嘉反汉,汉武帝命余善带兵八千人,从海路跟从楼船将军杨朴攻打南越。因海上遇大风误期,武帝欲兴师问罪,驺余善便于次年反汉,自立为武帝,刻玉玺,与汉武帝分庭抗礼,并加封驺力等人为“吞汉将军”,攻入白沙、武林、梅岭,杀汉三校尉。刘彻大怒,兵分几路围攻东越。后又派朱买臣率军抵莆,重重围住越王台。余善率部奋勇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败逃,并把宝剑投入东麓池塘,此处因此得名“剑池”。
朱买臣抓获余善连夜斩首,头颅悬挂在越王山南麓树上示众,如今此处仍名“隔瞑头”。余善大将驺力不肯屈降,投下溪潭殉难,传说即在今萩芦溪上游东泉村边,称为“将军潭”。后人遂于越王台西侧建筑宏伟九经山玉皇殿,以缅怀东越王驺余善;并在东泉将军潭边建将军庙,在竹仔潭边建凌云洞,奉祀三位吞汉将军。如今,古院山上越王台遗址部分石础尚存,而寨堡石墙则保存较好。
越王台海拔只有332米,但山势雄伟,东临马洋溪犹如斧劈刀削。城堡三面均用条石砌墙,只有西面山势平缓处开一城门,直通九经山,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过之险。据史载,南宋史学家郑樵之父国器墓即在越王台寨里,可惜已无处寻觅。但九经山玉皇大帝殿依然矗立,上厅供奉玉皇,下厅供奉如来和观音。1993年,马洋村群众在殿前马槽开荒,发现一特大石槽,系用整块花岗石巨石凿成,长1.6米,高64公分,宽64公分,厚12公分,底部及左边均有放水孔,四周多处有篆刻“越国”字样,应是当年驺余善在此称帝实物见证。如今,越王台及九经山玉皇殿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