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杨韵谱

杨韵谱

杨韵谱(1882-1957),男,河北梆子旦角。艺名还阳草,生于高阳县邢果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出生:1882年,光绪八年(壬午)逝世:1957年,农历丁酉年。

从业经历

他7岁入易县祥庆和班学河北梆子,工花旦,武旦,14岁出科后搭班演出于京津沪宁汉鲁及东北地区各地,在北京演出时,曾入玉成班和田际云、王月仙、元元红等名家合作。他的表演细腻逼真,动作传神,善于刻画人物,台风自然清新,很快走红。不到20岁就已享誉河北梆子剧坛,与名旦崔灵芝、丁灵芝、赵桐珊等被誉为“梆子六草”。他以戏路宽阔,技艺娴熟,受到同行尊重,多次被成班老板邀请,给同行说戏、教戏。

演戏正红的杨韵谱,时值清末民初社会变革之际,搭班做艺,深知民众疾苦和社会黑暗。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的影响下,一些有识之士提出改良戏曲,谓之:“戏园者,实普天之下京师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之大教师也。”向以追求进步,紧跟时代潮流的杨韵谱,积极地投入到戏曲改良的潮流中去。纵观杨韵谱一生的功绩:一是创建并主持河北梆子有史以来第一个坤戏班—奎德社;二是不遗余力地编演大量的时装戏,成就斐然。

女演员演戏,历史上并不鲜见,进入清代因封建思想的禁被中断了,至清同光年间,随着世风的变化,始有少量女伶复出,当时女伶从艺受歧视,什么有伤风化,男女合班不易管理,杨韵谱为完善舞台艺术,全力支持女伶演出。他立志创新,开拓菊苑。为此,1914年,他不顾顽固势力的阻挠,毅然与同仁在北京首创了河北梆子有史以来第一个 坤戏班奎德社。该社演员均为女性,无论生旦净丑全由女伶扮演。

徒弟

杨韵谱倾其全部心血,精心培育,教戏排戏。20多年中,奎德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有才华的女演员,如鲜灵芝、杜云红、张蕴馨、张小仙、秦凤云、雪艳琴李桂云、碧玉花、刘香玉等,还有女花脸王庆奎、女老生张凤茹、坤武生盖荣萱、坤丑宁小楼等。她们在不同阶段担任该社主演,后来均成为河北梆子历史上出类拔萃的著名演员。奎德社历时24年,是坤班办班最长、著名演员最多、影响最大的女子戏班,最盛时演员多达140多人,被誉为“女富连成“,直到1937年北平市沦陷才报散。

历史评价

杨韵谱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戏曲教育家,奎德社几十名如花似玉的姑娘,在虎狼横行的旧社会要保护她们不受伤害,谈何容易。为此,他严格管理,如男职工出入后台,必须凭发的木牌,绝免闲杂人出入。对女伶严加品德教育,除认真演戏外,闲时要她们读书、学女红,不许随便逛街,更谢绝吃请等等。旧社会唱戏者,一无权、二无势,杨韵谱本身清正刚直,又不肯同流合污,要存在下去是何等艰难。硬顶将会头破血流,为此他学会了通融之道,曲线化解。他为奎德社健康发展,真是费尽了心血。但最为让杨韵谱呕心沥血的还是编演时装戏。

奎德社向以演时装戏闻名,所谓时装戏,其内容主要是反映当时群众所关切的各种社会问题,针砭时弊,宣扬资产阶级民主和政治主张,也有一部分是反映古代生活的,还有的是反映外国生活的。因演出时一律穿戴时装,故称时装戏。在他主持奎德社20多年里,共编写了(包括与人合作)50多个剧本,导演了120多出时装戏,数量之多,在当时为全国戏曲之冠。他敏锐地观察生活,紧跟时代潮流,努力反映群众的呼声和愿望,这些新剧在社会上引起很大震动,就好比在旧戏丛中,开放朵朵艳丽的、新的思想之花。

他编演的这些戏,深刻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动荡的社会生活、官场黑暗、民族压迫、阶级剥削、家庭矛盾、移风易俗、要求婚姻自由、妇女解放和爱国主义精神。这些戏有的来自时事新闻,有的取材古今小说和电影故事,还有的来自外国作品。为了编剧,杨韵谱努力学习文化,不惜重金聘请老师,认真博览群书,广交文化人,加上他,勤奋笔耕,终于使他成为集演员、编剧、导演、舞台美术设计于一身的戏曲艺术家,是河北梆子有史以来从演员到剧作家的第一人。

演出地点

庆乐园在大栅栏东口路北,由朱少锋、杨韵谱等在清代宣统年间集资复建的。其戏台成圆形,观众席为单人座椅;剧场楼上为环状,前排是包厢,后排有散座。楼上楼下可容纳观众1200多人,是当时北京市规模较大的戏园。1940年后,由李万春主办的鸣春社科班,长期驻此献艺。1949年后,新兴京剧团,亦长期以此为演出基地,后改为北京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的专用排练、演出场所。今戏场建筑尚存,已改为迪斯科舞厅。北京首家影院——大观楼影院(1949年前为大亨茶园)也坐落在街内。街内尚有照相馆、服装店、小吃店、电器商行、自行车店等。

代表剧目

他的代表剧目有:《一元钱》、《二烈女》、《姊妹花》、《一封书》、《电术奇谭》、《空谷兰》、《新人家庭》、《最后之良心》、《暗室晴天》、《铁血笔》、《柳暗花明》、《棒打春桃》、《心的胜利》、《自由误》、《患难夫妻》等等。还有根据外国作品改编的《少奶奶的扇子》、《茶花女》、《不如归》、《复仇》等,题材十分广泛。当时剧评家在报纸撰文写道:“杨韵谱与奎德社各位老板,20余年,中西新旧,动地惊天。《一元钱》电,《二烈女》也,捉住社会还不足奇,连欧美名剧《少奶奶的扇子》、《茶花女》以及亨利克·易卜生亚历山大·仲马的名作,只要博士们能搬到中国,他就能搬到奎德社。”

相关事件

事实上,秦腔(当时的河北梆子)老板都是戏剧革命的急先锋,比皮黄老板可勇猛百倍。“当时,老舍先生和戏剧研究家马彦祥同志经常去看奎德社的演出,“一时文艺巨人,皆乐与谱相近,精研剧事。”我们从他的剧作中,可看出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字里行间流露着对革命的同情和自由的憧憬。他在“五四”运动前夕编演的《一念差》犀利地抨击了当时的官场黑暗,卖官鬻爵的丑陋行为,以及残酷镇压革命党人的反动行径;《一元钱》揭示了民国初年的社会炎凉和人情冷暖,宣扬了以善为本的博爱思想;《盲孤女》深刻地反映了女工生活的苦难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在《新茶花》中,他用刀笔投向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在“九一八事变”后,他编写的《战地之花》直接控诉了中国国民党丧权辱国的卑劣主张。

七七事变”前夕,在《啼笑因缘》剧中鲜明地歌颂了抗日义勇军。他编演的戏紧跟时代,从而不时触怒了当局,因此不少戏遭到扼杀和于预,如揭露冤案,抨击贪官污吏的《二烈女》,在天津市首演时,当局横加砍伐,并下令多次删削。再如揭露军阀显贵们挥霍无度、荒淫无耻、污辱女性的《家庭祸水》,干脆被迫停演;歌颂苏联红军的《 党人魂》又被反动当局严令禁止。在风雨如磐的黑暗年代,他敢于揭露和批判,为民代言,真可谓有胆有识。正值此时,北洋政府的反动军阀们,曾把敢于编演新戏的文明戏演员王钟声杀害。面对种种磨难和压力,他没停止前进的步伐。当时报纸撰文称赞他编演新戏“置身家于不顾、舍生取义、大节凛然”,并赞扬他的剧作“蓄意深长,一种冷议热嘲,直使群奸惊心,邪恶骇汗。”

杨韵谱能志坚不移地编演时装戏,是和来自天津市南开中学新剧团(早期话剧)的支持分不开的,南开学校新剧团是由周恩来同志参加并领导的。1914年,杨韵谱先生曾多次观看新剧团的演出,向他们索要剧本,改编为河北梆子时装戏,如《恩怨缘》、《仇大娘》等,排出后,他还派人到天津市邀南开学校新剧团赴京观摩指导。

是年10月18日,天津学界组成50余人的观摩团到北京市观看奎德社演出,看后又将一面绣有“移风易俗”的锦旗赠给奎德社,并将《一元钱》剧本也抄赠给杨韵谱。(南开学校新剧团演出该剧时,周恩来同志饰女主角孙惠娟)。不久,杨韵谱指导奎德社排出了此剧,在京、津演出产生极大轰动,成为该社常演不衰的保留剧目。

历史意义

时装戏的上演,推动了戏曲舞台艺术多方面的革新,如唱腔、表演,尤其舞台美术。杨韵谱为这些戏亲自设计舞台美术,舞台装置学话剧,如在《渔光曲》里,特制轮船渔船往返舞台上,天幕有海水滔滔;《战地黄花》天幕上有流弹飞过,形象逼真。演唱上有时梆子、皮黄交替使用,有时还吸取西洋音乐和舞蹈,不拘一格,多姿多彩,呈现出清新写实风格,推动了剧种艺术的发展,丰富了戏曲的表现力,深受时人欢迎,给戏曲舞台带来勃勃生机。他编演的时装戏,成为时代的号角,起到了唤醒民众的积极作用,因而也影响了京剧、评剧和其它剧种纷纷效仿。他的这些艺术革新,为后来的戏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晚年经历

解放后,杨韵谱受聘于中国戏曲学校任艺术委员会委员。1957年病逝于北京市,享年75岁。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