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桂花
山桂花(学名:Paramichelia baillonii (Pierre) Hu):为常绿乔木,树高25-35米,胸径70-100厘米,树皮褐色。叶互生椭圆形,长6-22厘米,宽4-7厘米。花单生叶腋、芳香,花被片18-21片。外两轮12片,倒披针形,长2.5-2.7厘米;内轮6-9片,披针形,长2厘米。雄蕊多数,长6-7毫米,花药长5毫米。雌蕊群狭卵形,长5毫米。聚合果肉质,圆柱形,长6-10厘米,直径4厘米。果成熟后开裂,露出外种皮为鲜红色的种子。
对木兰科分类系统和植物地理区系研究有科学价值。且该树木材细致、美观、坚韧、耐腐、抗虫,属优质木材寡种属植物。仅分布于云南省,生于海拔700-1500米处的山地雨林中。印度、缅甸、泰国、越南也有分布。为了保护好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树种,中国国家三级保护渐危种。
形态特征
山桂花属于大乔木,高可达3.5米,胸径1米,嫩枝、叶柄、叶背,被淡褐色平伏长毛。;叶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披针形,长6-22(-25)厘米,宽4-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阔楔形,上面初被褐色平伏长毛,中脉凹入,残留有长毛,侧脉每边9-15条,网脉细密,干时两面凸起;叶柄长1.5-3厘米,托叶痕为叶柄长的1/3或1/2以上。
花芳香,黄色,花被片18-21,6片1轮,外2轮倒披针形,长2.5-2.7厘米,宽约0.5厘米,向内渐狭小,内轮披针形,长约2厘米,宽约2毫米,雄蕊长6-7毫米,花药长约5毫米,药隔伸出成短锐尖,花丝长11.2毫米;雌蕊群狭卵圆形,长约5毫米,心皮完全合生,密被淡黄色柔毛,花柱红色,长约1毫米,雌蕊群柄长约3毫米,密被淡黄色柔毛;花梗长1-1.5厘米。
聚合果肉质,倒卵圆形,椭圆状圆柱形,长6-10厘米,宽约4厘米,成熟心皮完全合生,具圆点状凸起皮孔,干后不规则小块状脱落;心皮中脉木质化,扁平,弯钩状,宿存于粗壮的果轴上。花期3-5月,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
产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元江中游、思茅地区)。生于海拔500-1500米的山林中。常与冰片樟科树种混生。生境的热量比季节雨林低,而湿度偏高。年平均温18-21℃,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温11-14℃;年降水量1500--1900毫米,旱季露重雾浓,湿度大,年平均相对湿度81-84%以上,土壤深厚、肥沃、保水良好,有机质较多。
分布情况
【海拔下限(米)】:在盈江县一带700;向南开口的滇东南河谷的迎风坡面上800;在澜沧江两侧盆地边缘中山1300。
【海拔上限(米)】:在盈江一带1000;向南开口的滇东南河谷的迎风坡面上1500,稀达1700;在澜沧江两侧盆地边缘中山1500。
产地主要位于西部偏干性北热带季雨和雨林地带,但分布的海拔较高,生长在山地雨林中,位于季节雨林之上,生境的热量比季节雨林低,而湿度偏高。年平均瘟18-21℃,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温11-14℃;年降水量1500-1900毫米,旱季露重雾浓,湿度大,年平均相对湿度81-84%以上。花期8-10月,果期翌年2月。
分布于云南省西南部,热带季雨林和雨林山谷中,包括勐腊县、景洪市、金平、普洱市、澜沧、思苍、沧源佤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临沧市及盈江县等县。垂直分布在盈江一带多生于海拔700-1000米;在向南开口的滇东南河谷的迎风坡面上,海拔700-1000米;在向南开口的滇东南河谷的迎风坡面上,海拔为800-1500米,稀达1700米;在澜沧江两侧盆地边缘中山,由于逆温层的作用,出现于1300-1500米之间。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和越南北部等地亦有分布。
主要价值
树干通直,生长迅速,能耐短期低温(-2℃)。材质坚硬,美观,抗虫耐腐力强,为制造高级家具、重要建筑物的上等木材。
山桂花是木兰科中的寡种属。对研究木兰科的分类系统与东南亚的植物区系有一定的学术意义。木材结构细致,材质坚韧,花纹美丽,耐腐抗虫,少翘曲和开裂,可供高级建筑、精美家具及军工用材。主要分布在云南腊,勐海县,景洪市,金平,普洱市,澜沧,思茅,沧源佤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临沧市,盈江县保护措施应加强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严禁砍伐山桂花并采种育苗、繁殖、造林。加强管理。
繁殖方式
播种
采种及种子处理:于9-10月果实成熟时,选择健壮、干形通直、无病虫害、胸径20厘米-25厘米母树,当果实灰褐色或褐色时采集。果实采回后摊于室内阴干,小果脱落,取出种子搓去红色假种皮,洗净种子。
播种育苗:山桂花种子不耐贮藏,种子采集后应及时播种。种子无需特殊的催芽措施,只要将种子的假种皮去除,得到净种,然后在沙床播种。播种前,用2%敌克松溶液消毒,即可撒播于在玻璃温室轻质土中,播后用细土、火烧土覆盖。播种至开始发芽出土需18天,两星期后苗木长出1-2片真叶,即可开始移入容器进行培育。移植时用竹签在营养袋中间戳一小孔,以能充分容纳幼苗根系为宜,将幼苗的根垂直放入孔内,再用竹签压紧营养土,使幼苗根系舒展。基质采用营养土:黄心土90%+火烧土6%+泥炭土3%+磷肥1%。将以上四种物质充分混匀后,再装入营养袋,营养袋规格是:宽13厘米×高14厘米厚4毫米,袋壁开孔16个。经雨水浸润或人工淋透水后,放置10天,便可移苗上袋培育苗木。
嫁接
嫁接繁殖一方面可以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另一方面可以快速增加个体数量,并提早开花。对一些不是本地原生适应性差的种类,用当地适生种做砧木进行嫁接,可以极大地提高其适应能力,利于珍稀濒危植物的保存和利用。
木兰科植物的芽接、枝接、腹接、靠接均有较高的成活率,不同属间的嫁接亦可有高的成活率。因此可选用当地适生种类做砧木。嫁接苗比实生苗生长快且健壮,适应环境的能力强,以此保存优良的珍稀濒危种类,并可快速增加其种群数量。如一些原产于北方的落叶类群,由于不能适应深圳炎热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长势很差,甚至死亡:如天女花、滇藏玉兰、景宁木兰、星花玉兰等,通过芽接,大大提高的这些种类的适应能力。另外嫁接可以提早开花,有些种类可以提早约15年,对于杂交种的人工促花非常有用。根据不同种类、砧木状况、季节选择选择不同的嫁接方法和时间,以提高成活率。
栽培管理
苗木生长时期应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使所培育的苗木生长健壮。幼苗移植后,要及时浇水,并加盖遮光网进行遮阴,遮光度以70%为宜,如遇冬季寒冷天气,则要加盖塑料薄膜,以防寒保暖。移苗后10d左右,待生长稳定后,分期施加水肥。肥料以挪威复合肥、尿素混合的水肥为主,用量控制在0.1%-0.3%,做到勤施薄施。每次施肥后应及时淋水冲洗幼苗,以免造成肥害。对缺苗的营养袋及时进行补苗,适时除草。苗木生长稳定后,及时揭去遮光网,保证苗木生长所需要的光照。苗木出圃前2个月左右进行移床,在移床时进行苗木分级,即将袋苗接地处的主根截断,并适当修去部分枝叶,然后将合格苗分级摆放,而将死苗、残次苗舍弃。苗高30厘米以上,地径0.5厘米以上,即可出圃。
种植时,最好于春季或雨季,在充足雨水后进行。宜选择半阴坡或阳坡中下部,要求土层深厚、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土。
整地分两种类型:改造型与套种型。改造型环山水平割带清杂3米留2米(水平距),带内种植2行,株距2米,行距1.8米;每667平方米割带清杂400平方米。套种型环山水平割带清杂2米留3米(水平距),选择在原留绿带上清杂,带内种植1行,株距2米;每667平方米割带清杂267平方米。割带清杂要求杂草头不高于5厘米,带内除保留原生乔木外,其余连树桩一起清除,铲出的杂草全部堆放到下方,割带后方能打穴。采用穴垦整地,规格50厘米×50厘米×40厘米,每穴施基肥量为磷肥0.3千克,复合肥0.1千克。
种植前先回周围的表土,边回土边与穴内肥料拌混,回满土后作反倾斜状待种植。种植时小心拆除营养袋后再栽植,并确保杯泥不散,植株要种在种植穴的中央,并压实周围的泥土,种后15天进行查苗补苗。
连续3年抚育管理。围绕植株铲草松土1米×1米,先铲草后松土,松土深10厘米,不能损伤植株枝叶。肥料在离植株20-30厘米的上方或左右方挖一小坑施放,每次每株施放挪威复合肥100克,施肥后复盖,做上标记,以便检查。抚育要求清除围绕植株1.5米的垂直范围内影响树木生长的杂草、小乔灌木。种植15个月后调查,成活率能达到95%,平均树高达1.97米,胸径1.43厘米,冠幅为1.34米。
山桂花苗木地径和苗高生长都呈现明显的“慢——快”节律。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使所培育的苗木生长健壮,是幼苗生长初期的关键管理技术措施。特别是水的管理,不可过多水也不能缺水。苗木速生期是地径和苗高生长的旺盛期,也提高苗木质量的关键时期,应加强水肥管理,保证苗木有充足的水肥条件,但要注意避免肥害。苗木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山桂花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的高低。造林时必须选用木质化程度高的Ⅰ、Ⅱ级袋苗,营养袋育苗工序虽多、成本较高,但苗木规格整齐、生长势好,苗木质量高,这样能缩短育苗时间,保证苗木造林成活率。整地也是一个重要环节,该介绍适用于山桂花造林的改造型与套种型整地方式。
植物文化
山桂花情缘
山桂花(Paramicheliabaillonii)为木兰科山桂花属珍稀高大乔木种之一,别名山白兰、拟含笑、山桂花 或合果白兰花等,它在印度、泰国、缅甸和越南有分布,在中国为云南省特产,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是中国热带及南亚热带南缘山地雨林的代表种,于海拔500-1700米处散生和零星分布,在局部地方亦能成为林分上层的优势树种。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尼族人(哈尼族其中的一个支系)对山桂花有特殊的感情,不管森林离得有多远,他们一眼就能看到郁郁葱葱冠层里的山桂花树。他们说,那树有种银色的光,即使我们有望远镜,也远远不如他们发现得快。老人阿三是地道的僾尼族,他家三十年前从勐海县搬到坝勐村,用他的话说是“为了讨生活”。当时一起来的就几户人家,在保护区成立的初期,他们曾经因为保护区功能区设置的政策问题搬过四次家。最先在保护区的核心区住过,老人回忆“里边的森林可好可好了,山桂花大树多得很”。现在的村子旁边虽仍有大片的集体林,可山桂花大树却屈指可数了。
幸得老人家的四个儿子在村里还都算能人,有当村长的,有作护林员的,于是早早地为老人寻得一棵山桂花大树,拴上了自家的标记(当地人寻找到目标山桂花之后就要用藤子把它拴起来,以示这棵树已经有人定下了),“就是现在走了,我也走得放心了”,阿三说这话时,露出满脸的欣慰和幸福。
葬礼中的山桂花
僾尼族有两个分支,相互间语言不通,可靠头饰区分:平头分支的包头市只有一层,额前装饰更隆重,脑后有一个装饰圈;尖头分支的包头是层叠的包三层。据村里老人回忆:平头支系应该是几代前才从普洱市迁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其宗族在普洱市(原思茅市)的原住地有非常古老的历史,通常女人们的头饰中装饰有各国钱币,除了近邻的老挝泰国币,还有古老的法国钱币,老人推测是上世纪法国传教士带来的;而尖头分支则没有这种习俗,并称自己的祖先是世居西双版纳的。无论哪个分支,老人们都非常强调家人去世了,“只用山桂花做棺木”,在他们看来用山桂花下葬才能显示家里儿子有本事,家族兴旺名誉好。而用其它树如松树下葬的老人,多是家里没有儿子,不得已才由别的亲人置办丧事。
僾尼族人死后,棺木需现砍现做,一般有一长者带领乡亲们上山去砍树,上山后先由长者动手砍三刀,然后现再指挥大家砍伐。当大树放倒以后,要宰杀一头仔猪,先祭树神,然后把仔猪肉分给非亲非故的乡亲们烤吃,吃完后大家才开始劈制棺材,分公棺和母棺。公棺为盖,母棺为底;公棺槽浅,通常依据死者的身材雕刻成人形。
当棺材抬回寨时,死者家属要迎棺。届时煮好少许糯米饭和鸡蛋,盛在饭盒里,由死者亲属端着,带上一帮童男童女到寨边迎接,并在棺木前面引道,抬至家中。
葬礼上,人们都穿着很讲究,特别是女人,必须要穿裙子。安葬完死者后,男男女女们便走在一起打打闹闹,而且男人会主动掀其他女人的裙子,被掀的女人及其丈夫不但不会生气,还会以此为荣,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对死者的尊敬。
山桂花崇拜
2009年,受卡尼尔社区植物保护基金的资助,科学家对坝勐村的集体林、附近的国有林以及回老新寨和帕丙附近山的四片森林进行了实地考察,调查并测量了山桂花伐桩与活树。
以一个伐桩为例,测量其胸径为116.9厘米,离地面130厘米。一年的生长周期中,山桂花的木材在雨季时为浅色,干季为深色,干季与下一个雨季间隔有髓线,据此使用放大镜可数得此树龄约206岁。
由于山桂花生长较慢,年轮细密,所以确定以10年为龄阶测量其直径,得出10年龄阶的年轮宽度约5.6厘米。从调查的伐桩来统计,用作棺木的山桂花平均年龄约110岁。另外,调查到的41株山桂花活树,胸径从3-116厘米不等,换句话说,这些树的树龄为5-207岁不等,其中90岁以上并可以勉强用作棺木的仅8株,其中一株茎干中空,已经不能用了。
山桂花既是山地雨林重要标志树种,又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其资源本来就很稀缺,再加上近些年来,雨林遭受人类空前的开垦利用,目前也只能在国有林、国家保护区内找到山桂花的踪影。尽管如此,僾尼族人对山桂花的崇拜之情不减,老人们依然渴望拥有山桂花棺木,哪怕是在棺木上仅仅镶嵌一块山桂花也好。为此,那些已被盗伐的山桂花伐桩,依然是当地僾尼族人争先恐后标记的对象。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