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星
1990年3月11日,国际小行星4179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根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申报,正式批准将该台于1964年10月8日发现、国际永久编号第2899的小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
概述
邵逸夫(1907年10月4日—,原名邵仁楞),香港特别行政区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主席,电影公司邵氏兄弟的创办人之一,香港著名的电影制作者。
生平
邵逸夫祖籍宁波市,1907年出生于上海市,父亲是上海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故后来人称“六叔”。邵受教于美国,19岁中学毕业便随兄长邵仁枚到新加坡开拓电影市场,从此对电影制作产生兴趣。他与兄长于1920年代活跃于中国的电影业。1925年,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曾与粤剧名伶薛觉先合作,拍摄全中国首部有声电影《白金龙》(粤语)。1928年,邵逸夫赴星马等地协助兄长发展电影发行公司。
1958年,与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在香港制作电影,邵逸夫任总裁。1961年,位于九龙清水湾的邵氏影城于12月6日正式启用。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当时发展迅速的电视行业,与电视广播合作,培训艺员。1980年,邵逸夫成为电视广播的最大股东,出任董事局主席至今。同期,邵氏兄弟的电影业务不断收缩,减少电影,于1985年卖出全部院线,至1987年5月,邵氏宣布停止生产电影。由邵氏投产至暂停制作期间计算,邵氏已生产超过一千部电影。2000年,马来西亚的“天映娱乐”斥资4亿港元购入760部邵氏电影的永久版权,并花费2亿港元作数码复修。
多年来,邵逸夫捐助超过数以十亿计款项,为内地、香港特别行政区两地建设教育、医疗设施等。香港多间专上院校的建设曾得邵逸夫捐助,例如香港中文大学的逸夫书院、香港大学的邵逸夫楼、香港城市大学的邵逸夫图书馆等。2005年,邵逸夫捐出1000万港元予12·26印度洋地震受灾地区。
1974年获英女王颁发CBE勋衔以表扬他在娱乐事业的成就,香港总督麦理浩爵士主持授勋。1977年获英女皇册封为KNIGHT BACHELOR,赐予犹他爵士队衔头。1990年,小行星3789政府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行星名为“邵逸夫星”。1991年,美国旧金山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以表彰在社会公益贡献。1998年,获特区政府颁发的大紫荆勋章勋衔。
奖项
2002年邵逸夫创立“邵逸夫奖”,第1届于2004年举行。奖项模仿诺贝尔科学奖,每年选出世界上在数学、医学及天文学3方面有成就的科学家,颁授一百万美元奖金以作表扬。第一届的数学奖得主是陈省身;天文学奖为P. James E. Peebles;生命科学与医学奖为Stanley N. Cohen、Herbert W. Boyer、简悦威和Richard Doll。
邵氏兄弟与中国星集团公司合作投资11亿港元,位于将军澳工业村的“香港电影城”,预期于2005年中期开幕。影城设施包括后期制作中心、行政大楼、摄影厂、电影院及展览厅等。邵氏表示影城落成后,将再与演员签约,投资大约2亿港元开拍约15部新戏。
邵逸夫的发妻为黄美珍小姐,于1937年结婚,育有两子两女。而黄于1987年在美国病逝,享年85岁。在1997年,邵逸夫与方逸华小姐于美国拉斯维加斯证册再婚。
参考资料
新浪网.ent.sina.com.cn.201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