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标
郑志标,故宫博物院展览部陈列设计组设计师,天津市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大师姚有多。毕业后,郑志标被分配到故宫紫禁城出版社担任美术编辑,曾任电视片《故宫》执行总编导。2013年10月25日11时,因工作矛盾将展览部原主任胡某和现任主任马某刺死,后自杀未遂。2014年10月20日,郑志标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公诉至市二中院,2014年12月2日开庭审理此案。
2014年12月19日,北京二中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郑志标死刑。
人物履历
1980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在家庭熏陶之下,郑志标初中毕业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这个附中可能是中国最难考的高中—千人报考,每年仅招80人。从此他离开天津市,来到北京。
1984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那届国画系,一个班只有四个学生,老师却有七人,个个大师级别。
在中央美院,看过他画作的人都说他基础扎实,有灵气。“可惜毕业后分到故宫,浪费了专业。”郑母说。在家人心里,“他一生中最大错误就是选择了故宫。
1988年郑志标分配至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1988年后,郑志标几乎天天都要踏进故宫“十三排”。
2005年调到故宫展览部。2005年,为庆祝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故宫与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了12集大型纪录片《故宫》,郑曾任电视片《故宫》执行总编导。这部鸿篇巨制,总监制是时任央视台长赵化勇,邀请来奥斯卡最佳音乐奖苏聪(影片《末代皇帝》作曲)、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提名摄影师赵小丁(《英雄》《十面埋伏》摄影),还有日本著名摄影师赤平勉等等。2005年播出后,100多个国家的电视台先后购买。
家庭关系
郑母杨女士是天津市著名的工笔画大师,父亲应范曾之邀,曾任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事发前,郑志标儿子考入大学,妻子升任某大学副院长,他们还将雪铁龙公司换成奔驰GLK300。
郑志标圆脸斯文的弟弟从来不用“哥哥”一词,而是直呼“郑志标”,“郑志标是公认的帅哥,个子很高,年轻时像日本明星一样。他画画特别好,处处比我强。”
个人生活
踏进故宫
1988年后,郑志标几乎天天都要踏进故宫“十三排”。故宫下属紫禁城出版社就在这里。“十三排”在宁寿宫的两侧,清静素雅,但也有暮气,此为乾隆所建,他退休后在这里当太上皇,“大隐隐于朝”。
从大学校园直接进入故宫,性格温和的郑志标说话办事却很稳重成熟,不像新手。这里多尊称领导为“先生”,不论男女;编辑之间则直呼其名,但郑志标例外,上下大小都叫他“老标”。一位出版社同事形容,“老标体格壮实,何时何地都是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一双眼镜透着狡和顽皮。”
“狡黠和顽皮”或许来自美院的放荡不羁,郑志标虽然生性沉稳,但多少沾染了那里的气质。他在出版社的主要工作是编辑图册,一次他拿着一张印在A4纸上的黑白照片问同事:“下一期洋务运动用这张做封面怎么样?”照片上爱新觉罗·奕訢端着一杆步枪正在瞄准射击,用这张照片说明恭亲王全力支持洋务运动真是太生动不过了!但随即隔壁的编辑揭穿了他的把戏:那是郑志标用复印机炮制的一张假照片。
表面轻松,但郑志标很要强。他经常把做不完的活带到家里继续,爱人埋怨他不心疼家里的电费,一晚上一晚上地搞装帧。
工作性质所限,郑志标在十三排期间很少出手作画,唯一一次公开作画是为出版社绘制一个广告牌。他画画停停,几天后一只唐三彩大骆驼才跳上广告牌。领导没有赞美,反而问:“这个很难画吗?!”郑志标笑道:“小菜一碟儿,小菜一碟儿。”领导看着众人说:“美院的高材生,画画这个算什么呢。”这种事情多了,郑志标开始给上司留下恃才傲物,不合群的印象。
三人关系
2005年,郑志标从出版社调到南三所的陈列部(后改为展览部),当时的老领导就是胡某。从十三排到南三所,郑志标的调动是老领导胡建中一手操作的。他是日后被郑所杀的两人之一。
胡建中和郑志标的私交很好,二人曾经合作出版过不少专著。不过他们个性差异不小,“胡建中不会得罪任何人,”一位故宫工作人员说,“他为人不错,但非常滑,嘻嘻哈哈,哄得所有的人都很开心,经常同比他年纪小很多的人拍肩膀。”
第三个主角马继革来到了“南三所”,他是多年后被郑弯刀所杀的第二人。事实上,进入展览部之前,两人的关系已不错,两家住得近,郑志标下班开车有时候会捎上马继革。
马继革职高毕业,从故宫基层做起,后来有清代隶书、绘画、酒具著作出版。他的起步也是紫禁城出版社,三年后被调到陈列部。他以认真闻名。“故宫是一个巧人多的地方,大家学历高,都愿巧干,像马继革这样苦干的人很少,”一位故宫员工告诉本刊,“一次办展览,一个大推车上面放了很多画,马继革一个人推车,一大堆人跟在后面。到了陈列室,大家纷纷挂画,挂完之后,马继革继续推车走向下一个陈列室,一个帮手推车的人都没有。”苦干让马继革赢得了胡建中的信任。
“他们三人的关系开始还是挺不错的,”摄影师侯元超说,“2008年的时候,郑志标曾经带着胡建中和马继革来天津市,我招待他们三个。我几次去故宫,郑志标都带我去老胡的办公室聊天,马继革有时候也过去一起聊。”
南三所中,“三贤”进进出出。外人只能隔着钢化玻离看珍宝馆内的古董,但对于那些珍宝守护者、研究者的生活,仅限于幻想。
高峰之上的郑志标似乎越发有文人气。至今央视网站历史频道里还有专门网页介绍《故宫》及主创人员。每个参与者的简历风格不同,而且多为自述口吻,基本可判断是本人提供的“初稿”。郑志标的那栏写了这样几句:
16年间惯看宫墙绿柳,岁岁枯荣,雕栏玉砌,年年辉煌。常与史家为伍,耳濡目染,方知大墙后面还有很多传奇的宫闱轶事……始与金银玉帛、书画珍玩为伴,只知其贵,鲜知其珍,追随文物大家其后,方觉见一古物如识一古人,喜忧俱在。”
喜忧俱在。此刻正是执行总编导郑志标跌入低谷的开端。
“在拍片的过程中,几乎所有故宫的珍宝,他都要挨个接触,”一位熟悉郑志标的人说,“他作为执行编导,要带着摄影师四处跑。故宫的院子都走遍了。”太和殿中央失而复得的那把龙椅、乾清宫汉白玉台阶底下太监佣人行走的小门、钦安殿外的石雕,郑志标都曾专门请摄影师拍照并撰写小文。
郑志标和胡某以及后来的新领导马某关系都不错。后来,郑志标认为施工队对故宫的保护与修复不够专业,认为马某和胡某要为这些负责,并向故宫博物院时任高层提出意见。这之后,三人关系变得不好。2011年起,郑志标被“冷藏”,没有实质性的工作,人也变得越来越沉默。后因年底总结等问题,三人关系持续恶化。
杀人事件
2013年10月25日11时,郑志标用一把30厘米长的月牙弯刀行凶,先在故宫博物院南三所的男厕所内持刀猛刺胡某颈部及躯干部数刀,随后到食堂当着其他同事的面猛刺马某躯干部数刀。致二人失血性休克死亡。离开食堂后,郑志标没有慌乱逃跑,而是走入展览部院子,进入自己的办公室。用电脑给几个朋友发邮件,称杀两个人是对社会的一个警示。发完邮件后,郑志标掏出行凶的弯刀向自己的脖子砍了两刀,然后捅向腹部。
胡某身中8刀,当场死亡。马某和郑志标被送到医院抢救,马某不治身亡。郑志标被抢救过来后对警察说的第一句话是:给你们添麻烦了。
案件进展
提起诉讼
2014年10月20日,郑志标因涉嫌故意杀人罪已被公诉至市二中院。
检方指控,郑志标因工作矛盾对故宫博物院原展览部主任胡某、现主任马某心怀不满,遂起意杀人。
开庭审理
2014年12月2日,郑志标被控故意杀人罪在市二中院受审,郑志标当庭认罪并称其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文物。两名被害人家属都索赔30万并要求判处郑志标死刑。
检方认为,郑志标因工作矛盾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致两人死亡,犯罪性质特别恶劣,情节、后果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庭审中,控辩双方针对庭审的焦点问题展开激烈辩论,庭审气氛非常激烈。此案未当庭作出判决。
重新鉴定
2014年12月2日晚上,郑志标的辩护律师庞标说,他在阅卷和会见被告人的过程中了解到,被告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全部争执都围绕“文物”二字,被告人杀人动机纯粹就是为了工作,为了文物,与个人恩怨无关。“只要提到‘文物’两个字,郑志标就完全处于一种偏执状态。可以说,文物对他来说,比他的生命和家人都重要,他对文物有一种非常明显的障碍认识。”庞震说。
检方当庭出示了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显示郑志标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对此结果,郑志标的辩护律师提出异议,申请鉴定人出庭并重新鉴定。
案件宣判
2014年12月19日,北京二中院宣判: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郑志标死刑,并分别赔偿两名死者家属丧葬费、交通费各3万余元。
事件影响
据悉,被害人胡某的尸体至今未火化,其家属向被告人提出了30余万元的赔偿并表示金钱无法弥补伤痛。两名被害人家属都要求判处郑志标死刑,对于之前有媒体报道被害人是因个人恩怨被杀,他们也表示极度不满。
庞震说,被告人家属表示,无论法院怎样判刑,他们都愿意就民事赔偿部分与死者家属进行沟通。
参考资料
故宫设计师刀杀两任领导被判死刑,曾任纪录片《故宫》总编导.澎湃新闻.2024-03-22
故宫设计师连杀两名主管被判死刑.新浪网.2024-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