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
范曾,1938年7月5日出生于南通市,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著名书画家、学者。1955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1957年转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半年后转入中国画系,1962年毕业。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终身教授,终身校董,北京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名誉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曾获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中华艺文·终身成就奖,意大利共和国大将军勋章,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杯奖。
范曾有24字自评:“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范曾是当代中国简笔泼墨人物艺术的一位重要代表。他的绘画融山水、花鸟、人物于一体,集诗、书、画三绝于一身,诠释着诗画同源的奥妙。他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倡导“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美学原则,旗帜鲜明地主张“古典精神的复归”:不同于因循复古,要在一个新的基础上,从人类自身的历史资源里寻找最优秀的东西,从民族自身的优秀文化里吸取精华,促进中国画的发展。其画作《韩非子》《荀子》藏于美国伯明翰博物馆,《八仙图》《宋人踏歌图》藏于天津博物馆,《竹林七贤》《霸王乌江自刎图》藏于安徽博物馆。其国画作品《范仲淹和渔父》等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八仙图》等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范曾于文、史、哲诸领域博古通今、通邮中西,他的文、史、哲著述,文章雄奇优美,所透露的人文关怀为国内外学界所共称。出版有《大丈夫之词》《老庄心解》《论文学》《范曾海外散文三十三篇》《范曾诗稿》《范曾书画集》等约150余部,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130部。
日本冈山县曾于1984年建立范曾美术馆。1986年,范曾先生捐建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中国第一家范曾艺术馆在2007年11月成立于南通大学,新馆坐落于南通大学新校区,2014年正式开馆。
人物经历
成长环境
范曾1938年7月5日出生于南通市的范式诗书世家,据家谱记载,先祖可上溯至北宋范仲淹,有史书记载的可追溯至明末清初其十二世祖范映龙。这十二代人中,出现了众多诗人、文学家、画家。1938年范曾出生时,正值日本侵华战争,他在苏北的农村中长大。后进城时,发现家中财产已被家贼变卖一空,剩下几间房间和几千册书,范曾的儿童时代便是在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中成长。父亲范子愚,喜爱诗文,不求名利。母亲缪镜心,性格温和。
四岁时入学,范曾早熟聪敏,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父亲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在父亲的影响下,幼时的范曾喜爱“横涂纵抹”,尤其喜爱丰子恺的《护生画集》《子恺漫画集》中要言不烦的用笔和浓厚的文学气息,也喜欢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范曾照着丰子恺、张乐平的画临摹,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范曾也喜书法,从小悬腕对临张廉卿的书法。幼时范曾也爱收集邮票,成名后他不仅爱集邮,也爱画邮票,1981年获中国古代科学家邮票设计一等奖
1949年范曾就读于南通中学。上中学之后,因为范曾性格顽皮,成绩也江河日下,只有文学成绩拔尖。加入南通市市文联美协,时称“南通小画家”,与袁运生和顾乐夫一起画漫画和招贴画,配合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运动。中学老师张子通和顾云墩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为人谦和质朴,对范曾的绘画启蒙产生了影响。
求学经历
南开求学
1955年,范曾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当时的范曾记忆力惊人,可以过目不忘,三遍成诵。学习期间,在吴廷璎教授的教导下,范曾学习了日本、朝鲜和印度的历史,这使得他对亚洲和东方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研究先秦史的王玉哲,研究汉史的杨翼骧的教导为范曾打下扎实的历史学根基。外国史教授杨生茂、辜燮高和黎国彬,近代史专家来新夏,都对范曾有所教益。
转学央美
1957年,范曾十九岁,中央美术学院成立美术史系,同年范曾转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在离开南开时,吴廷璎十分惋惜地评价道:“中国可能少了一个优秀的史学家,而会多一个优秀的画家。”
在美术史系学习期间,范曾跟随刘凌沧学习白描,他摹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备受老师夸赞。也跟随李斛练习素描,锻炼出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段。
在美术史系学习期间半年后入中国画系,由蒋兆和、李苦禅、李可染、郭味蕖等艺术家亲自授课。其中对他的一生影响最大的是蒋兆和与他的人物画作品。蒋兆和教导学生不要被表面的光色迷惑,要从中国六法论的“骨法用笔”出发,把握对象结构,仔细观察物象,做到以形写神。在他的教导下,范曾训练出扎实的造型能力。范曾也崇拜李可染深的艺术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李苦禅豪放的为人气派和博大的水墨画造诣。李苦禅一生出版的唯一一本大画册《李苦禅画集》的序言是范曾所写。
大学毕业时,范曾所画《文姬归汉》获得郭沫若所题长诗,该诗后来被收录进《东风集》中。
艺术生涯
十年磨剑
范曾1962年于大学毕业,文化大革命时他被下放咸宁市,1971年返回北京,这段经历,范曾自述为“十年磨剑、十年生聚”。这十年,范曾为了确立自己的艺术风格而上下求索。这十年,也是范曾生命史上具有“抽筋折骨”性质的潜心修炼岁月。那时他住在位于中山公园旁门的一座破败不堪的小屋中,物质生活贫瘠困窘,但精神生活却非常充实。他自述:“那些年,虽食瓢饮,‘回也不改其乐。’”
1962年,范曾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被分配到中国国家博物馆,跟随沈从文汇编中国历代服饰资料。在绘制过程中,他临摹了许多传世名作,如《货郎图》《清明上河图》《重屏会棋图》等,在白描技法上痛下苦功,丰富了他的学养和技巧,为寻找自己的艺术风格打下坚实基础。
三十岁左右的范曾,他的艺术正处在孕育阶段,但当时的他并不知道自己未来的画风应该如何,他也说:“在艺术上发现自己并不容易,风格也是不能预先意料和故意设计的,只是迷迷糊糊地觉得当时的画总是不遂心意。”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范曾被下放至咸宁市“五七干校”。当时他和边宝华合作了一幅《库尔班热爱毛主席》,美术出版社编辑部张汝济看后,觉得画中的新疆皮鞋,像是他们在干校水田劳动时穿的水袜子。那时范曾创作一无所成,也颇为闷闷,总是想如何使得自己的作品一鸣惊人,但计无所出。1971年范曾返京,继续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作画,在这一阶段,范曾的写意方面尚延续蒋兆和的绘画风格,代表作为《韩非子像》《荀子像》。
1974年,“批孔运动”开始,范曾等联名上书周总理,揭发“四人帮”于文艺界倒行逆施的累累罪行。
厚积薄发
1977年后,经过长期积累、苦心磨练,厘清其创作线索和灵感来源,范曾确定将线描勾勒和大泼墨结合,艺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自此,范曾基本确立起人物画面貌。范曾的创作线索有近一千年的纵向发展史:从顾恺之、吴道子、李公麟、赵孟頫、陈洪绶、任熊、任熏,再到任伯年。他追求五代十国石恪,南宋梁楷,明末清初的八大、石涛,到乾隆“扬州八怪”言简意的艺术语言。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灵运歌啸图》《载酒行》《广陵散》等。1978年,范曾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执教,1979年任副教授。范曾在教学中一方面激发学生对东方文明的自豪,一方面严格训练学生艺术基本功。他不赞成打着“启发式”的口号,实质放任自流的教学方法。他常和学生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希望在学生年轻的岁月中不要闲掷闲弃,要用意志力去战胜懒散怠惰的习性。
范曾于1979年后多次赴港、出国访问参展和讲学,1979年作为荣宝斋代表团特邀成员,参加日本荣宝斋展览的开幕式,其二十幅作品被日本各界人士抢购一空。1980年4月张仃与范曾的联合书画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举行,在开幕之后的一个半小时内,作品被世界各国收藏家订购完毕。其1980年创作的《广陵散》和1982年创作的《竹林七贤》则标志着范曾的艺术已臻成熟之境。《广陵散》描写嵇康奏琴,刘伶倾听的情景。《竹林七贤》表现了一群愤世嫉俗的高士。隐遁山林而于世事不能忘情的痛苦和忧思。 范曾说:“当我有了这样的明确的发现(指理清自己的创作线索)之后,我的艺术的进步简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使全社会震惊,我的画也以空前的速度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笃行致远
艺术风格日臻成熟完善的范曾也在职业生涯上取得了成就。1984年,范曾调南开大学任教授,筹建东方艺术系,任系主任。在范曾的建议下,南开大学设置东方艺术系,旨在有系统地研究东方各国的艺术,逐步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为据点,形成东方艺术研究的中心。范曾为此“三年画一楼,两鬓添秋霜”,1986年,他为建设东方艺术大楼捐赠一百万美金。
1999年,范曾受聘为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2002年,范曾被任命为南开大学终身教授。2004年,范曾受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5年4月6日,范曾专门为新近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作画,共有17幅与教材选篇内容相关的人物肖像画。2009年,范曾就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范曾表示,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光荣,也是祖国和人民的光荣。他希望利用这一职务,为多元文化事业作出更大贡献。2010年,他被聘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2023年9月,范曾担任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院顾问。
创作特色
绘画作品
“以诗为魂,以书为骨”是范曾绘画的显著特色,诗书画三折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形成了文人画家的风格意境。他主张回归古典,回归自然,从民族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培养人文关怀精神。
范曾是当代中国简笔泼墨人物艺术的一位重要代表,对于当代中国人物画,尤其是大写意人物绘画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范曾的简笔泼墨人物艺术一方面深具传统。无论是画面的气韵、具体的技法乃至于绘画的题材,都显体现出对于古典的继承。另一方面,他的简笔泼墨艺术又超越传统,在审美领域进行了新的拓展,在传统题材中注入自己对当下时代的理解。
冯骥才认为:“流畅而不滑腻,古拙而不生涩,苍劲而不凝滞,便是范曾自己。”
创作技法
笔法
范曾的笔法和范曾本身性格相符,即兴神驰,随感而发,而不是精雕细刻。范曾自述,自身性格接近疏体,作疏体意笔时心手两畅,笔墨茂越,气格苍浑。同时,他认定自己线条不让古人的优势,将大泼墨恰当地融合进去,造就了崭新的绘画面貌。
范曾自认用笔速度在傅抱石、李可染之间,快于李可染的“节节推进”,又慢于傅抱石的“放笔直取,势不可遏”,达到孙过庭《书谱》中所论及的:“未悟淹留,偏追劲疾;不能迅速,翻效迟重。”这是说,不是不可以“劲疾”,但你应留得住笔;不是不可以“迟重〞,但你必须会运用迅疾之笔。其中的尺度,因人而异。
范曾在绘画实践上始终坚守着“以书为骨” 的信条,他的笔墨皆为“写”出,顿挫抑扬、一波三折。范曾三十岁就悬腕面壁作画,深感书法与绘画为孪生姐妹。他认为,中国画:“既以写为高度,则笔墨之审美原则与书法相同。”以《牧放图》为例,通幅皆写,其间点画之流美,皆书法之意味。若屋漏痕、若锥划沙、若折钗股等,虽未于笔下尽收,但亦或可隐现。
构图
在构图上,范曾推崇“知白守黑”的理念。他认为,画面的空白意味着笔墨的蓄势待发,中国画的大师不仅在笔墨本身留意,还同时塑造着背后的空间。
在《到处溪山》一画中,一位牧童骑于黑牛背上,人物与动物之间,有上下、左右、前后的穿插关系。范曾注重画面的空间布置,使人们在欣赏画作的同时增添了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绘画题材
在范曾选择的绘画题材中,一类是表现先贤典故的,一类则是描绘“归园田居”般的桃源思想的,这两类题材成为了他向传统致敬的核心。
范曾画过上百件《老子出关》,时间跨度数十年。在每一幅画作中,他不断尝试接近老子思想中的“道”,又把“道”反复融入画作与生命中。《对弈》为范曾常见绘画题材之一,作品绘朱元璋和徐达对弈,一位神情自若一位苦思冥想。人物注重简笔泼墨,线条精湛娴熟,笔力遒劲奔放,线条概括,形象生动,人物心理复杂情节亦表现的淋漓尽致。“钟馗”“书圣临池”“屈原”“女娲补天”是范曾擅长和钟爱的绘画题材。
范曾笔下的人物画当中,注重童趣的作品有相当大的比例,所谓“复归于婴儿者”。《牧牛童子》令人联想到“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的农忙时节,童子驾牛前往耕种的景象。
绘画风格
在十年磨剑阶段,范曾的绘画是工笔写意两手并进的。工笔方面,范曾的毕业作品《文姬归汉图》是一幅工笔巨构,线条极富表现力。毕业后,他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从事《中国古代服饰资料》的绘图工作时,在编绘服饰同时临摹了大量传世杰作诸如《货郎图》《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清明上河图》等等,在白描上痛下苦功。写意方面,范曾尚延续蒋兆和的绘画风格如 《韩非子像》《荀子像》。
范曾的即兴泼墨风格体现在庚申年(1980)所作的 《灵运歌啸图》《载歌行》两幅人物画。他以粗放纵逸之笔勾勒,前者描绘谢灵运怡然自得、放浪于形骸之外的姿态,后者将粗笔勾勒于浅淡设色相结合,刻画一人酒后挑壶,手舞足蹈的愉悦瞬间。《步出夏门行》《屈子行吟图》《八仙图》《庄周梦蝶图》《苏子吟啸图》 等等都是该时期的佳作。
范曾人物画的简笔泼墨风格体现在1996年,该时期的代表作有《简笔老子》《八大山人》《以狂继颠》等。此时,他深研八大山人及其艺术,推崇八大山人“尚简”的笔墨。八大山人笔墨尚简,“ 他是决心永做艺术语言上的减法了。”此时的简笔泼墨摒弃刻意雕琢,极少用色,力图展示画中气势。
书法作品
范曾书法用笔得益于汉孔器碑和魏张黑女碑,行书结体受王羲之、文徵明、米芾、黄庭坚诸人影响,博采众美,自成一家。
范曾自幼学书,由张裕钊书法入手学写魏碑,后又临习颜真卿、黄庭坚等人的字帖。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后,范曾师从李可染学书“力戒浮滑飘忽,务求凝重徐缓” ,受益良多。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范曾于巴黎每日临写唐伯虎、米元章的书法,忽有所悟,茅塞顿开,开始着意 “变法”。1988年书体大变,开创了自己书法的新面貌。 。纵观范曾书体之变,由意向险绝趋向静淡平正。变前用笔一波三折,锋芒外露,入笔出锋,抑扬顿挫,符合范曾豪纵的性格,后者藏锋含蓄,绵里藏针,内含坚质,追求平淡、天真、自然、清醇。
戊寅年书法的大变,他曾经自述 :“我的书体大变,也可以说是遵照李可染先生的指点,去掉过去书法中刻意追逐 “新奇”和“轻靡”的习气,让用笔更加沉着。”
1988年后,范曾书法一路精进,在突破原有格局后豁然开朗,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2001年创作的《水泊梁山记》,2006年创作的《手书尊贤画集序》。
范曾其字介乎书家与画家之间,既有画家对于字型点划分布的独到理解与敏锐感悟,又不失书家所强调的法度,完全可以用书法家的标准来严格要求。一方面是因为范曾深谙绘画,具有超绝的造型能力以及知白守黑的布局处理功夫。另一方面,他的书法用笔、结体、章法功底经过长期不懈的磨砺,已经非常深厚。同时,范曾追求书法的“简洁”。范曾说:“《文心雕龙》 把简洁进一步叫精爽——又精美又爽快。所以真正的大书法家, 作品一展卷,就会有一股精爽志气扑面而来,不拖沓、不肮脏, 使你精神为之痛快。这就是在用一种精爽的语言,做极其简练、 明洁的表达。”他曾用杜甫形容李白的诗“清新庾信,俊逸鲍参军”来诠释自己的书法。“庾开府”庾信,是南朝诗人,“鲍参军”鲍照,南朝文人二者清新俊逸,贴合范曾本人对清新俊逸的追求,以己书为其人。
主要作品
绘画作品
部分绘画作品
书法作品
部分书法作品
书籍作品
参考资料
国学思想
范曾谈起为何暂搁画笔,谈起哲学时,引用了孔子的名言作答:“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定义自己的学习是一个“为己”之学,为了自己快乐,且由这个“为己”出发,使自己的学养不断地丰富,身心不断地净化。这种“为己”之学就渐渐朝向一个终极的目标:利他,走向《大学》中说的齐家、治国、平天下。
范曾《国学开讲》一书集结了范曾的100堂国学课,旨在用古典的国学思维解决今天人们现实的困惑。《国学开讲》贯穿儒、释、道、艺四大门类,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范曾对国学和艺术的体悟,以儒做人、以释见性、以道明德、以艺修身。在书中,他还将指点读者学习国学的方便法门:在中西文化对比下把握国学精髓,并将国学智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范曾还在北京卫视推出了一档文化访谈节目《国学开讲》,通过诙谐幽默、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带领着电视机前的观众一道走进国学。范曾也曾和哈佛大学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先生,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就“天与人——儒学走向世界的前瞻” 这一主题展开对话,探讨儒学在当代的意义,从中西方哲学的角度谈论了对“天与人”的理解。
主要展览
拍卖信息
荣誉奖项
社会影响
热心慈善
范曾热心公益事业,曾捐建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5·12汶川地震发生后,范曾正在巴黎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会议,他立刻安排回国,捐款一千万元;得知玉树地震后,他再次捐款一千万元。在他的《汶川玉树地震往事回忆》一文中,范曾提到,中央有关单位收到他的捐款,因为是税后收入,退还给他三百万,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的主持下,他又将这三百万元捐献给四川羌族文化重建基金会,因为地震中羌族文化受损至钜。2005年,范曾被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公益时报》与企业公民委员会共同授予“中国十大慈善家”称号。
艺术展馆
日本冈山县范曾美术馆
建设背景
1983年,日本冈山县日中友好协会会长赤木五郎和园纪念财团联合理事长松田基,提议在日本冈山县建立“范曾美术馆”,由久负盛名的日中友好人士冈崎嘉平太任名誉馆长,长期致力于收集范曾作品的松田壮三郎之子松田基为首任馆长。该倡议得到了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和国内文化部的支持,1984年4月1日正式开幕。美术馆外形是八角形的三层楼房。黑色的墙面上镶着“范曾美术馆”五个大字。美术馆没有任何商业性,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基点之一。
馆藏作品
范曾美术馆陈列着范曾大小作品八十余件,其中代表作有《广陵散》《竹林七贤》《达摩》《钟馗》《采薇图》《前后赤壁赋》《灵运歌啸图》《载酒行》等。除范曾的诗书画作品外,还陈列了范氏的列代诗集及范曾先生常用的印章和文房四宝。
中国南通范曾艺术馆
建设背景
中国第一家范曾艺术馆2007年11月成立于南通大学,新馆坐落于南通大学新校区,2011年5月举办奠基仪式,2012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2014年11月26日正式开馆。艺术馆新馆汲取中国传统建筑“院落”之精髓,为独栋叠院式建筑,由同济大学建筑系设计。
馆藏作品
新馆面积6600平方米,分为三个展馆。第一展馆为南通范氏诗文世家展,介绍和展示南通范氏诗文世家的文史材料,包括南通范氏诗文世家从明朝到现在13代诗人的小传,范氏家族手稿、书法作品、书信等第二展馆为范曾先生艺术成就展,介绍范曾先生的个人生平,展示其专著和画册、荣誉照片展示等,让参观者对范曾先生有全貌上的了解。第三展馆范曾先生书画作品陈列展,集中展示范曾先生代表性绘画与书法作品。
艺术馆还设有南通范氏诗文世家研究所,主要从事范氏家族13代的诗文、绘画书法、教育思想等方面的研究,是南通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江苏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2010年受到文化部的专门表彰。
人物评价
学术评价
季羡林:我认识范曾有一个三步(不是部)曲:第一步认为他只是一个画家,第二步认为他是一个国学家,第三步认为他是一个思想家。这三个方面,他都有精湛深邃的造诣。
吴祖光:在中国,不论文坛还是画坛,范曾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褒者谓之有神鬼般之功力,大家之风范,乃集诗书画于一身的当代奇才。贬者谓其恃才自负,孤傲不逊,言行不合学理,乃一介狂士而已。
冯骥才:与真正的艺术家交朋友,最好的方式是读他的作品。我看范曾画一次,便是与他一次神交。世人皆知此理,于是看他书画读他诗。艺术家最大的幸福,是他的笔下人物比他自己的朋友多,他的人物比他跑的地方广。范曾是此福人。他此时在屋中,他的人物却遨游四海。
友朋述怀
米景扬:范曾是一位罕见的天才,他天赋超群,博闻强识,过目成诵,才华横溢;他不仅画画得好,字写得好,而且文学、史学功底深厚,诗歌、散文出类拔萃。
范世民:(范曾)他既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老师,四十余年我一直尊敬并且崇拜他,不管他在哪里,处境如何,他都是我心目中知识渊博、充满睿智、幽默达观、与人为善的邻家大哥。
海外影响
【日】青山杉雨:“范曾先生为当今中国屈指可数之代表性画家,其业绩博得了国内外高度评价。”
【法】夏汉生:“岁月递嬗,人事代谢,于此苍润世界中,读者当感受范公心头之一片春绿。”
相关人物
家庭生活
父亲范子愚,1910年随祖父游学日本,13岁回到中国,后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84年逝世。
母亲缪镜心,在南通女子师范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1970年逝世。
妻子楠莉,为人谦和,宽以待人,于2021年11月9日晚22时40分逝世,享年82岁。讣告称,楠莉四十年来一直鼓励和支持范曾先生事业,不求名利,克己奉公。她热心慈善事业,一生捐献了大量书画作品,其中包括向南开大学捐献和范曾一起创作的200幅画作,支持南开大学建造东方艺术大楼。楠莉用于公益捐献款项皆从自身积蓄中取出,仅自留少量生活用费。
2024年4月10日, 86岁的著名书画大师范曾宣布与36岁的徐萌再婚。
友朋如云
杨振宁与范曾
杨振宁与范曾相识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在相识前,杨振宁就曾在海外见过范曾的作品,非常喜爱。八十年代初,杨振宁第一次去范曾家中探访,临走时在范曾的留言册上写下朴实、充满真情的话:“我非常喜爱范曾先生的画!”此为二人交往的开始。
两年后,杨振宁再次去探望范曾,范曾赠他《九韶之舞》,此画一直挂在杨振宁香港中文大学的寓所中。1988年,杨振宁请范曾手书一幅苏轼的回文诗,契合杨振宁在1991年所发表的文章《对称的物理学》。杨振宁专门刊出范曾手书,并写:“作者感谢范曾先生的书法。”
陈省身与范曾
陈省身是知名数学家,熟悉美术史,酷爱中国绘画,喜欢和诗人、画家交朋友,和范曾交往甚密。范曾每次举办画展,陈省身都坐轮椅参加,甚至专门去日本冈山“范曾美术馆”参观。为酬答陈省身赏契,范曾特别绘制了一幅《老子出关图》相赠。
季羡林与范曾
范曾一向钦敬季羡林,季羡林则充分肯定范曾的人品和才华。1998年,《范曾的艺术》大型画册即将出版,季羡林为范曾题字:“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与我如浮云。”季羡林还用范文为范曾所做《达摩图》题字。范曾追忆季羡林时曾说:“我与季羡林先生交往凡二十年,在所有的方面,他都是我的典范和导师,在困惑时他会如启明灯,使你豁然开朗,在艰难时,他会毫无顾忌地援之以手。”
相关事件
2024年4月,86岁的著名书画大师范曾宣布与36岁的徐萌再婚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多个书画博主称,范曾再婚后其作品价格会受到影响甚至贬值。4月18日,上游新闻记者就此联系范曾方面,未得到回应。拍卖公司则回应称,近年来范曾的作品价格稳定,再婚对拍卖价格没有影响,拍卖平台也不关心画家私事。
参考资料
范曾.中国美术学会.2024-12-01
范曾.人民网.2024-12-01
范曾作诗“谄媚”?光明网:个人有争议,恰说明其认识的可贵.澎湃新闻.2024-12-01
范曾.中国艺术研究院.2023-04-12
首届中华艺文奖获奖者名单.光明网.2023-04-13
艺术人生专访范曾 时间是“大师”最伟大的审判官.央视网.2023-04-12
范曾.艺术中国.2023-04-12
范曾:情系南开.南开大学新闻网.2023-04-12
范曾.人民网.2023-04-12
范曾先生应邀担任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04-17
范曾被聘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顾问.艺术中国.2023-04-12
范曾 .范曾官方网站 .2023-04-12
中国书画家范曾获得“国际奥委会主席杯奖”.央视网.2023-04-12
【动态】现场 | 范曾作品展在荣宝斋开幕!近百件作品展示诗书画三绝.雅昌艺术家网.2023-04-22
范曾泼墨.纪念八大山人诞辰380周年.雅昌艺术.2023-05-09
范曾艺术馆.范曾艺术馆.2023-04-22
范曾.艺术中国.2023-12-24
画家范曾为大学教材配画.北方网.2023-12-24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院成立.新华网.2024-03-04
《书谱》的独特见解(品味古籍).新华网.2023-06-12
北京九歌18秋拍精品 范曾的绘画艺术.雅昌新闻.2023-05-09
【保利秋拍】多面范曾,画外之癖——北京保利18秋拍特别联动企划.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23-05-09
回归古典 弘扬传统《美术里的中国》邀您共赏范曾之作《老子出关》.百家号.2023-05-09
朱元璋徐达对弈图-中国书画-雅昌拍卖.雅昌拍卖网.2023-05-09
荣宝春拍 精品要你好好看.荣宝斋.2023-05-09
范曾书法作品市场紧俏 传统艺术风华永恒.雅昌收藏频道.2023-05-09
灵运歌啸图-中国近现代书画-雅昌拍卖.雅昌拍卖网.2023-04-25
天都玉女图.雅昌艺术网.2023-04-25
范曾 官方网站.雅昌艺术网.2023-04-25
范曾 官方网站.雅昌艺术网.2023-04-25
苏子吟啸图-书画精品-雅昌拍卖.雅昌拍卖网.2023-04-25
载歌行-中国当代水墨夜场-雅昌拍卖.雅昌拍卖网.2023-04-25
竹林七贤图 -诗画辞章---范曾精品集珍-雅昌拍卖.雅昌拍卖网.2023-04-25
犬慧而忠.雅昌艺术网.2023-04-25
云无心以出岫.雅昌艺术网.2023-04-25
飞来石 创作年度: 1999年作 作品尺寸: 136*68cm 材质:.雅昌艺术网.2023-04-25
鸟倦飞而知还.雅昌艺术网.2023-04-25
庄子说逍遥-花开淡墨--当代书画专场-雅昌拍卖.雅昌拍卖网.2023-04-25
莽神州赋-中国当代书画专场-雅昌拍卖.雅昌拍卖网.2023-04-25
书法抱冲逸兴-中国近现代书画-雅昌拍卖.雅昌拍卖网.2023-04-25
行书李义山诗-中国书画(一)-雅昌拍卖.雅昌拍卖网.2023-04-25
范曾.艺术中国.2023-04-25
杜甫《秋兴》八首-中国书画夜场-雅昌拍卖.雅昌拍卖网.2023-04-25
鲁迅小说插图集.豆瓣阅读.2023-04-15
范曾吟草.豆瓣阅读.2023-04-15
范曾诗稿.豆瓣阅读.2023-04-15
范曾七绝诗百首.豆瓣阅读.2023-04-15
画外话范曾卷.豆瓣阅读.2023-04-15
范曾谈艺录.豆瓣阅读.2023-04-15
故园卮言.豆瓣阅读.2023-04-15
趋近自然.豆瓣阅读.2023-04-15
国学开讲.豆瓣读书.2023-05-09
范曾艺术年表.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网.2023-04-14
冯大中艺术年表.著名画家冯大中官方网站 .2023-05-09
高怀云岭——范曾八秩之庆艺文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2023-04-14
“翰墨缘——纪念荣宝斋350周年范曾书画特展”将于1月15日在荣宝斋举办.荣宝斋.2023-04-14
范曾作品拍卖榜最贵30幅盘点 .中国网.2023-05-09
范曾教授荣获“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北京大学.2023-04-14
范曾忆汶川玉树地震往事:愿继续走向无愧无憾的人生.人民网.2023-04-25
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百家号.2023-04-25
你知道画家范曾 但听说过日本冈山的范曾美术馆吗?.央广网旅游.2023-04-25
范曾艺术馆简介.范曾艺术馆.2023-04-25
爱妻楠莉逝世 范曾深夜发文悼念.中国网.2023-04-15
著名书画家、国学大师范曾夫人逝世.央视网.2023-04-15
范曾.今日头条.2024-04-18
范曾追忆季羡林:他是我的典范和导师.雅昌新闻.2023-04-25
多个书画博主称范曾作品贬值?拍卖公司:无影响.腾讯网.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