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寺
维摩寺,在常熟市虞山北部高处,常被轻云笼罩,清旷幽绝。寺东园内有“望海楼”,登楼可远眺长江。凌晨观看日出气势磅礴,十分壮观。“维摩旭日”也是“虞山十八景”之一。
河南方城县维摩寺
景观特色
维摩寺,位於河南省方城县西北二十五公里的郦山脚下,因唐代诗人一一王维(字摩诘)出家于此寺而故名。这里具有∶三面环水背靠山,黄河波滔小溪潺,环境优美风光好,游客赞叹留诗篇的得天独厚条件。所以,千百年来不知招引多少文人雅士到此挥毫咏叹,寄发幽思。如明代诗人,--沈从,云游维摩寺,曾题诗曰∶
石磴千盘鸟道斜;西来山势尽嵯岈。
松涛瀑泻遥疑雨,桃坞岚生半是霞。
俗客可容参四果,游仙只欲采三花。
灵岩别处空搔首,缥缈笙歌太子晋家。
这首诗问绝句,无不是对此处一派风光胜景的写照。
历史沿革
据史科记载∶该寺院始建於唐,兴盛於元、明,重修於清代,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占地面积一千三日五十千方米,原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药王殿、三义殿、禅堂、斋堂等,雕梁画柱,古朴典雅,别具一格。所敬佛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门前雄
狮护持,周围亭台楼阁拔地而起,寺景巍峨壮观。香火鼎盛时期,僧众近百人,周边供养地约百里有馀,四邻八乡游客络绎不绝。
可惜,这一历经岁月沧桑的千古名胜,解放前早因战乱灾害而破坏尽,「十年浩劫」之荡然无存。後来,这里曾一度改建为村办小学。一九八○年後,当地政府为了贯彻落实宗政策,随将该处物归原主,仍复名为--维摩寺。
由於这里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是维摩寺方园数百里朝山拜佛的日子,届时起香火大会,唱大戏,对响器等热闹非凡。此一风俗延袭至今,广大信徒暨八方民众,仍热望恢复历史盛况。近年来,学佛弟子,民间人士,广结法缘,随喜功德,慷慨解囊,募缘赞助,修建道场。截止目前,已借助於校舍、复建、金塑起三尊大佛以及观世音、弥勒佛,四大天王,送子观音等佛菩萨像均业已落成。
寺址∶河南省方成县
江苏常熟市维摩寺
历史
维摩寺,位于虞山辛峰亭以西约1.5公里之帽峰,建于宋隆兴元年(1163年)。初名石屋维摩庵,中有石井名“涌泉”。 1982年11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维摩山庄系在昔日维摩寺遗址所建而得名。地处虞山中部山巅的维摩寺,始建于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本名石屋维摩庵,因在虞山北坡的石屋涧之上,故名。至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时,丞相兼枢密使、邑人曾怀(字钦道)奏请为功德院,赵昚赐“显亲资福禅院”额。明宣德四年(1429年)始改名“维摩寺”。因寺院布局坐西朝东,每当日出,层林尽染,景色绚丽。明嘉靖时贡生、邑人陈儒曾有“满空晴旭照山林,翠竹丹枫画可评”的诗句赞之。寺中有“望海楼”,又称望江楼,回廊曲折,颇具幽趣,昔时文人雅士常结伴夜宿于此,清晨登楼观日出,云蒸霞蔚,极其壮观,向有“维摩旭日”美称,为“虞山十八景”之一。楼中昔悬有明清之际江南奇女柳如是所撰楹联:“日毂行天沦左界;地机激水卷东溟”。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脩县知州、邑人屈成霖出资重修寺宇,并于寺后辟建园林,营建泉池台。山门悬楹联“大观江海合,杰构宋梁余”,原为曾怀撰书,清末由陆懋宗重书。清咸丰十年(1860年),因太平军与清兵在虞山激战,寺毁于战火。清光绪时重建,屈氏后人亦助修望海楼等,并于楼内塑有屈成霖像,悬长联曰:“钟磐定山声,昔有白云投刺史;栏接海气,远持红日照维摩”。1949年建国前后,乏人管理,寺院荒芜,殿宇房屋逐渐破败。
1982年,江苏省太湖风景名胜区建设委员会,将虞山风景名胜区列为太湖风景名胜区(总体包括苏州市、无锡两市与相城区、常熟市、吴江区、无锡、宜兴市五县)十个景区之一。同年3月,根据省太建委部署,由县基建局组织编制虞山风景名胜区(1982--2000年)规划,规划中将维摩旭日景点列为规划建设的景点之一。总体规划经向县长办公会议和县委、县政府联席会议汇报审定,并经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常委会审议通过,即上报省政府与省太建委。1982年12月,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4处,其中江苏省为太湖与南京钟山两处。次年,经省太建委办公室会同我市市政府及市基建局研究确定先行建设“维摩旭日”景点,并确定利用维摩寺遗迹兴建维摩山庄,以改变该寺长期无人管理而荒废的现状,充分发挥其风景资源的作用。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