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龙类
暴龙类(Tyrannosaurs)是晚白垩世后半段最成功兽脚类恐龙类群,雄霸北美洲及亚洲大陆东部。
称暴龙类为恐龙中的末代皇帝再合适不过,因为暴龙类是在晚白垩纪肉食类恐龙(Carnosaurs)衰落和几近灭亡后才演化出巨大的体型,填补了肉食龙类留下的空白,占据了食物链顶端。化石证据显示,暴龙类是由一类较原始的虚骨龙类(Ceolurosauria)进化而来,起源可以追溯到侏罗纪。
简介
暴龙类在过去被归入肉食龙类,但从骨骼的构造来看可以确定应该是腔尾龙类大型化之后的种类。实际上,似乎越是早期的种类体型越小。前肢小且只有2根指是其特征。口部前端牙齿的形状像凿子一样。脚上有3趾,脚背部的骨骼排列紧凑,非常适合奔跑,与似鸟恐龙很相似。
霸王龙的骨骼:口前端牙齿的后侧很平而前侧呈圆形;硕大的头部;粗壮柔韧的脖子;结实的躯干;长有两指的细小前肢;末梢变大变宽的耻骨。
暴龙类曾经分化成了两种,一种是亚洲蒙古的特暴龙,另一种是北美洲的神龙。
习性:肉食类恐龙猎食的武器是锐利的牙齿和爪子。暴龙类恐龙会寻找落单的草食性恐龙,因此常常单独行动。而有些恐龙则会群体行动,锁定猎物后蜂拥而上,并用第二根趾头的脚爪割开猎物的腹部。
发展
生活于侏罗纪中期约1亿6千5百万年年前的匿名髂鳄龙(髂鳄龙 incognitus)可能是已知最早的暴龙类成员。匿名髂鳄龙发掘于英国,其化石资料只有一对髂骨,因其形状与鳄类髂骨类似而得名。与匿名髂鳄龙类似的克里夫兰斯托克斯龙(Stokesosaurus clevelandi)可能同样代表了暴龙类的初始类型,比如这个属的脑壳材料具有一些暴龙类的特征。克利夫兰斯托克斯龙发掘于犹他州,生活于约1亿4千5百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推测体长约4米。近期在葡萄牙Guimarota地区发现的祖母暴龙(Aviatyrannis jurassica)被鉴定为暴龙类新成员。侏罗祖母暴龙比斯托克斯龙年代早一个期,同属晚侏罗世,约1亿5千4百万年前。这一发现连同发现于英国的髂鳄龙和发现于美国的斯托克斯龙说明暴龙类可能在侏罗纪中晚期 起源于欧洲或北美,也同时证明了早期暴龙类身材较小,起源于小型的虚骨龙类。
侏罗纪时期暴龙类的化石资料残缺不全,我们对其也知之甚少。发现于英国怀特岛郎氏始暴龙(Eotyrannus lengi)相比髂鳄龙和斯托克斯龙等化石资料较多,约为整体骨骼的40%。科学家也较为确定始暴龙属代表了代表了暴龙类一原始类型。始暴龙前上颌骨中的牙齿横截面为类似字"D"的半圆形,其颅骨,肩部和后肢也与其他暴龙类相似。这具始暴龙个体长度约4.5米,其鼻腔骨骼愈合,但身体其他部位骨骼则没有,显示这具始暴龙可能是未成年个体。与后期其他恐暴龙不同的是,始暴龙手臂较长,具有三指。
暴龙类化石资料之中似乎有一段空缺。始暴龙属生活于1亿2千5百完年前的早白垩世,但其他发现的后期暴龙类却都是生活在9千万年之后的。独龙属/独身龙(Alectrosaurus)生活于9千万年前的晚白垩世,发现于中国和蒙古身长约5-6米,比早期暴龙类身材要大。
正如前文中提到的,因为暴龙类是在肉食类恐龙全部灭绝后才演化出巨大的体型,填补了肉食龙类留下的空白,占据食物链顶端。晚白垩世后半期北美洲暴龙类十分兴盛,包括我们熟知的阿尔伯塔龙属,霸王龙等。
阿尔伯它龙(阿尔伯塔龙属)发现于北美西北部的阿尔伯它省。生活在7300万年-68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身长9米,身高3米,体重3.5吨。阿阿尔伯它龙头部粗壮,牙齿锋利,向后弯曲,后肢长而强壮,善于奔跑,是十分强大凶猛的肉食恐龙。一些科学家根据化石发现阿尔伯它龙常以小群体的方式捕猎,群体中包括少年和成年个体。
分类简介
蛇发女怪龙
(Gorgosaurus)于阿尔伯塔龙属十分相近但较小一些。蛇发女怪龙同样发现与北美西北部的阿 尔伯它和蒙大拿州,生活于7700-7400百万年前,身长约8.5米,模式种为Gorgosaurus libratus。70年代科学家认为蛇发女怪龙和阿尔伯它龙为同属的动物,两者之间的区别是由个体及生长差异造成的。根据命名原则,后建立的“蛇发女怪龙属”被取消,终被归入阿尔伯塔龙属属下,成为阿尔伯塔龙属 libratus。加拿大古生物学家Phillip Currie的近期研究结果表明蛇发女怪龙具有的某些特征与巨龙和霸王龙更接近,与阿尔伯塔龙属不是同属生物。
蛇发女怪龙这一名称得以保留下来。体重3吨,体长8.5米,头高2.8米。
惧龙
(Daspletosaurus)生活在美国蒙大拿州和加拿大阿尔伯塔省,与蛇发女怪龙的年代一样,7700万-7400万年前。比蛇发女怪龙更大,长约9米,身高3米,体重4吨。身体也较戈尔冈龙强壮很多,命名者根据这一特征将惧龙的模式种命名为肌肉惧龙(Daspletosaurus torosus)意为肌肉发达的,可怕的蜥蜴。将惧龙和蛇发女怪龙比较便可看出暴龙类一支的发展趋势:身体增大变粗,颅骨同时增大,下颌更加巨大坚实,能够附着更多的肌肉,咬力增大。
特暴龙
(Tarbosaurus)发现于中国和蒙古,生存于7000-6500万年前。是晚白垩世末期东亚最巨大的肉食恐龙和亚洲发现最大的恐龙总目。已发现的特暴龙个体比霸王龙身体略瘦小,勇士特暴龙身长9-12米;特暴龙于北美洲的霸王龙十分相近,有少数科学家甚至把他们划分到一个属,如暴龙属 bataar。
霸王龙
(Tyrannosaurus rex),残暴蜥蜴之王,是最末期,最大型,最强悍的暴龙类恐龙,也是最强的食肉恐龙。霸王龙分布很广,其骨骼化石在北美西部北及阿尔伯它,南及新墨西哥均有发现。霸王龙生活于6850万年-6500年前的晚白垩世最末期,是最后灭绝的恐龙之一。霸王龙身长12.5米左右,重9吨。最长可达14.6米,重15吨。身体很强壮,头部巨大,长约1.5米最大1.75米。牙齿粗大,形状类似香蕉,齿冠长度可达15厘米,整个牙齿长达30多厘米,被称为“致命的香蕉”。霸王龙的颅骨也是暴龙类中最强壮的,头上的空相对较小,使头骨更加坚实;下颌特别强壮,咬力很强,据推算约为12-19吨。这么大的力量足以咬碎骨头;霸王龙的口可以算作碎骨极机器,三角龙的盆骨上就曾发现过它的咬痕。科学家根据骨头上的咬痕推测霸王龙进食时先用力咬入猎物体内,再利用强壮的颈部连肉带骨一起拖下一大块,一起吞下;这一过程被称作“穿刺和拖拉”。一些科学家认为霸王龙奔跑不够迅速,前肢太小,怀疑其捕食能力,认为霸王龙是以捕食为主。但大多数的科学家并不怀疑霸王龙的猎食能力:霸王龙的食物角龙下目和鸭嘴龙科同样不能快速奔跑;霸王龙猎食并不需要用前肢,只用嘴巴就可解决问题;霸王龙嗅觉很好,还具有立体视觉,能够辅助捕猎。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发现于蒙古的分支龙属(Alioramus),模式种分支龙属(Alioramus remotus)。分支龙生活于7000万-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与同时期其他暴龙类不同的是,分支龙保留了一些原始暴龙类的特征。分支龙身体较小,6米长,体重1.2吨,身高2米,口鼻部分十分细长而底平,长满了椎形的骨质突起。一些科学家认为分支龙是其他大型暴龙类的幼年个体。但分支龙属鼻腔中的气室发育得很完善,是成年恐龙的特征,因而排除了幼年个体的可能性。分支龙保留了暴龙类的原始特征,包括细长而底平的口鼻部分等,明显代表了暴龙类中一个演化分支。一些科学家同时指出,幼年的暴龙类显示出祖先的原始特征,因而颅骨形状与分支龙属类似。
6千5百万年前一颗巨石从天而降,将逐渐走向巅峰的恐龙一扫而光。暴龙类也同始鸭嘴龙,三角龙属一起,永久地成为了历史。
暴龙类中以取消的资料非常少,不能与其他物种区分的种属,如后弯齿龙(后弯齿龙),矮暴龙(Nanotyrannus),恐齿龙(Deinodon)等没有做介绍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