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遍是宗法性

遍是宗法性

遍是宗法性是因明学中的一个重要术语,指的是因必须在外延上包含宗上的有法,否则就不能作为有效的推理前提。

释义

遍是宗法性(梵pakṣa-dharmatva,藏phyogs-ki chos-ki ltos-gshi-la yod-pa)是指因明学中因的三个特征之一。其中,“遍”表示普遍性,即一个较广的概念包括一个较窄的概念;“宗”指宗上的有法;“法”指因;“性”指特性。具体而言,因必须在外延上涵盖宗上的有法,否则就不能作为有效推理的前提。《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提到:“若因不遍宗有法上,此所不遍,便非因成。”

四种类型

唐朝的因明学者总结出了四种类型的因,分别是:

1. 是宗法而非遍:因虽然是宗上有法的一种法,但并未遍及于有法之上,而是与有法的部分外延有关联。

2. 是遍而非宗法:因虽然遍及于宗上的有法,但并非有法的一种法。实际上,这种因并不存在,因为如果因真的能遍及于有法,那么它就一定会是宗上有法的法。

3. 非遍亦非宗法:因既未遍及于宗上的有法,也不属于有法的一种法。这种情况下,因会犯下多种错误,如“两俱不成”、“随一不成”、“犹豫不成”、“所依不成”。

4. 是遍亦是宗法:因既遍及于宗上的有法,也是有法的一种法。这是唯一正确的因相,因为它排除了其他三种情况的错误。

理解与争议

对于“是遍而非宗法”的理解,唐朝的玄应、文轨、定宾等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但他们提出的例子并不被广泛接受。《因明入正理论疏》明确指出:“必无是遍非宗法句。但遍有法,若有别体,若无别体,并能成宗;义相关故,必是宗法。”这意味着,即使因与有法是“别体”,也能证成宗。秋篠山善珠则通过举例说明了这一点。

观点分歧

对于“是遍而非宗法”的存在与否,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这种因是存在的,而另一些学者则持否定态度。《因明入正理论疏》强调:“唯遍亦宗法,是正因相。为简非句(指以上非遍非宗法等句),故说遍是宗法性。”也就是说,只有“遍亦宗法”才是正确的原因,而“遍是宗法性”则是为了排除其他错误情况而规定的。

参考文献

《因明义断》

《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

《因明论疏明灯抄》卷二(末)

《因明论疏瑞源记》卷二、卷三

吕澄因明入正理论讲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