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葛兰西

葛兰西

安东尼奥·葛兰西(1891~1937)是意大利共产党领袖。他的文艺理论著作大多写于狱中,战后得到广泛的传播和研究。他批判唯心主义文艺观和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的观点,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无产阶级党性原则,提出创立“民族-人民的文学”的口号,对文学与社会生活,作家与时代、人民,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艺批评的任务,作了精辟的论述;同时对许多古典作家和20世纪重要的文学现象作了分析和论述。葛兰西奠定了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础。

人物生平

出生

安东尼奥·葛兰西(1891~1937) Gramsci,Antonio“无产阶级的解放是一个艰苦的事业,只有坚贞不屈的人才能胜任,只有那些在人们普遍感到悲观失望的时候能够保持不屈不挠的精神的人,只有那些意志锻炼得坚如刀剑的人,才配称为工人阶级的战士,才配称为革命者。”安东尼奥·葛兰西的生前名言。他自己的一生,正是身体力行地实践了这个名言。

1891年1月23日,葛兰西生于意大利撒丁岛一个小职员家庭,家境贫寒,靠勤工和奖学金读完都灵大学。在大学期间,1913年他加入意大利社会党。大学毕业后,担任都灵社会周报《人民呼声报》主编。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葛兰西响应列宁“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发动都灵工人举行反战武装起义,在工人中赢得威望,被选为社会党都灵支部书记。

事业巅峰

大战结束后,意大利革命运动空前高涨,工人和农民决心要走“俄国人道路”。1921年1月21日意大利共产党成立。葛兰西是党的创始人之一。1922年5月,葛兰西作为意共代表当选为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书记。

1922年10月,以贝尼托·墨索里尼为首的法西斯分子在意大利夺取了国家政权。葛兰西受共产国际委派回国领导意共开展反法西斯斗争。1926年11月不幸被捕。他在法庭上对法西斯分子义正词严地说:“你们把意大利引向毁灭,我们共产党人一定要挽救它。”在监狱中,虽遭百般折磨,他仍以坚强的意志研究革命理论,写下32本《狱中札记》,这是意大利现代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葛兰西常用“实践哲学”这个概念来指称马克思主义

逝世

1937年4月27日,葛兰西这位坚强的战士在法西斯主义狱中与世长辞。

与意大利

他于1913年加入意大利社会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对社会党中立主义多数派持批判态度,一年后他站在齐美尔瓦尔得左派的反战立场。在1916—1918年间,葛兰西最终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罗斯十月革命”的时代意义,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

葛兰西对俄国革命的最初思考涉及1917年“二月革命”,他把这场革命解释成无产阶级革命,因此不是“雅各宾派”的革命。早在“十月革命”以前,葛兰西就赞同列宁关于在落后的俄国可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因此,当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之后,葛兰西(1917年12月1日)撰写了一篇著名文章——《反对〈资本论〉的革命》。他在这篇文章中,根据对马克思的理解,对这一历史事件作出解释,并成为其“实践哲学”未来发展的先兆。布尔什维克用革命壮举同欧洲社会民主主义决裂;而葛兰西在参加社会主义运动时,不仅同改良主义思潮决裂,而且开始脱离意大利社会党的“不妥协”多数派。

共产党

葛兰西确定苏维埃是社会主义变革的机关。在这一点上,他同意大利社会党最高纲领派决裂。这样,他就开始了把布尔什维主义翻译成“民族的历史的语言”的工作,这一工作将决定他马克思主义观的彻底改变。在1919年4月,葛兰西同陶里亚蒂等人创办《新秩序》周刊,直至1920年圣诞节按期发行;从1921年1月1日起,改为《新秩序报》(日报),成为1921年1月21日在利沃诺创建的意大利共产党机关部。葛兰西主要致力于对列宁和布尔什维主义主要代表著作的传播。在短暂时期内,俄国革命似乎真正成为“世界革命”的先兆。俄国革命的神话征服了都灵的工人和社会主义者,而《新秩序》的宗旨变成研究意大利无产阶级革命的具体条件。

工会运动

《新秩序》周刊成为葛兰西领导的工厂委员会运动的“发源地”,这一运动具有意大利特色,成为1919—1920年间在北德意志和巴伐利亚州、在奥地利匈牙利发展的革命运动的主力军,因此影响了世界许多地方的工人运动。从而,《新秩序》周刊还成为把睿智知识分子小组变成独特革命领导者的熔炉。

观点

他进一步思考其核心本质,从而使其思想在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上具有独特性。简言之,在他看来,“革命现实性”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特别动荡和具有活力的世界形势:在旧的自由秩序终结后,在英美资本主义的强大压力下,战前的经济平衡被打破了。葛兰西认为,只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才能重新实现世界经济的统一,自然这种统一是建立在由“国际”事件决定的新基础之上。至于在意大利工人阶级也能具有团结被战争引入历史舞台的广大农民群众共同行动的能力,他认为这是俄国革命的本质特征。葛兰西思想的独特性在于,他把南方和北方统一者的作用归于工人阶级,他认为工人阶级是能够消除意大利国家国内外软弱性的唯一主体。

被捕

在1926年秋,由于出现布尔什维克党领导集团分裂的危险,意共中央政治局授命葛兰西给联共中央委员会写一封信,既表示同意多数派观点,又对事态表示担忧,呼吁避免采取过激措施。在莫斯科的陶里亚蒂,认为这封信“不合时宜”,他请求意共领导委员会批准他扣压此信,并等待在11月召开的共产国际扩大执委会。11月1—3日,在热那亚足球俱乐部郊区秘密召开意共执委会会议,共产国际驻意大利代表德罗兹出席,支持联共多数派的立场。但葛兰西未能出席会议,因为他在前往开会地点时,被警察阻止,被迫返回罗马,1926年11月8日被捕。葛兰西的信件在联共领导层引起对意共的怀疑:意共可能转向支持托洛茨基的立场。从那时起,那封信就成为共产主义国际不止一次地指责并控告意共“左右摇摆”的口实。怀疑主要源于控告葛兰西对待多数派和反对派的纲领及行动的“民族主义”态度。葛兰西认为,联共的衰退主要由于一旦夺取政权,没有能力通过形成新知识分子阶层,确立无产阶级领导权,因此也就不能信心百倍地建设新社会。在狱中,葛兰西对政治进行的反思就是这样陈述的。

监狱生活

姐姐朱丽娅·达玲

在葛兰西被捕后,塔吉娅娜(朱丽娅的姐姐)和彼埃罗·斯拉法成为他的主要联络者。塔吉娅娜帮助葛兰西直至他辞世,斯拉法是他在办《新秩序》周刊时期的挚友。从1929年后,他们成为葛兰西与党及陶里亚蒂的唯一联络者,陶里亚蒂担负了解葛兰西狱中情况的任务。然而,很快葛兰西与带孩子返回莫斯科的妻子的关系、党的关系变得紧张。从1930年后,在苏意两国政府通过交换囚徒以解救葛兰西的计划失败之后,葛兰西怀疑党对待自己是否正直,他直觉到同妻子通信的困难,因妻子受到病痛折磨,更因为朱丽娅·达玲受到警察的控制。然而,从1933年2月,葛兰西才公开地把他与朱丽娅的关系现状同在党内被边缘化的事实联系起来,他开始怀疑约瑟夫·斯大林对他的命运漠不关心。尽管远离、沉默和怀疑,但葛兰西没有丝毫同朱丽娅断绝关系的想法。在葛兰西生命最后一年的文献中,有一封由斯拉法起草的文件(日期为1937年4月18日),向意大利当局要求,他一旦获得自由,准许他移居苏联同家人团聚。

撰写《狱中札记

1929年1月,葛兰西获准可以撰写札记,2月8日他开始撰写《狱中札记》。《狱中札记》可理解为葛兰西在共产国际宗派转折时期(以“阶级对阶级”的口号和“社会法西斯主义”理论为标记),在思想领域继续其政治斗争。1929年7月,共产主义国际的宗派路线也强加给意共。尽管意共很不情愿,但终归接受了,抛弃了葛兰西在1924—1926年间制定的正确路线。葛兰西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表示坚决反对,在同狱中难友谈话时,建议首先打倒法西斯,恢复“民主”,才能实现社会主义。葛兰西的建议遭到难友反对,他被孤立。如果不了解同时期苏联的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退化,就不可能理解《狱中札记》。对于这种退化现象,葛兰西建议首先探究其理论根源,他认为要纠正这种错误倾向并避免失败的命运,就必须构建新思想、制定新纲领。《狱中札记》的“研究计划”从对危机的有效解释开始:1929年的危机,还有战后的危机及战争本身作为对危机缺少回答的认识。然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把其政策(及存在的理由)建立在“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之上。1933年2月,葛兰西在研究一系列事件时写道:“这都是自1929年至今以灾难形式的延续”,“必须反对任何人想要找到它们的一个原因或唯一根源”,由于主要是个“复杂的过程”。如果再提出他开始时的问题,可以断言“整个战后都是危机”,并且“对某些人(可能并不错)来说,战争本身就是危机的表现”。其实,“基本矛盾之一”就解释了危机的起源,即“当经济生活作为必要前提时,世界主义、国家生活,日益沿着‘民族主义’、‘自给自足’方向发展,等等。‘目前危机’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仅为经济的民族主义要素的膨胀”。换言之,危机源于经济的世界主义和政治的民族主义之间的冲突。

狱中札记》的历史意义

由于俄国革命和美国强权开始对“世界结构”施加压力的结果,在战后涌现的新型群众主体要求新型经济的和国际社会的组织,若缺少这种组织,民族国家的危机将是灾难性的。葛兰西得出结论:即使“进步和革新的集团”也未能对付国家危机。他审视了共产国际的政策和斯大林式苏联的性质。后者在葛兰西看来,显现为某种形式的“恺撒主义”(即使是进步的),在其中创建“新型国家”的新社会集团的领导权内容还“主要是经济性质”。葛兰西首先批判经济计划模式,尤其否定了专制国家推行的经院式的、单纯为政治服务的文化观,他指出“苏联式马克思主义”的贫乏性。“俄罗斯的试验”显现出具有局限性并且缺乏领导权基础,不具有(或尚未具有)有待效法的普遍价值。

有关《狱中书简

2008年,田时纲所译著作《狱中书简》收集了葛兰西自1926年11月到1937年一月,从流放地和法西斯主义监狱写给亲友的456封书信。《狱中书简》是一幅葛兰西真实生动的自画像,是一部不朽的意大利现在文学杰作。如同克罗齐所赞扬的那样,这是属于整个意大利民族。

指令经济

关于斯大林式苏联的“指令经济”,葛兰西的认识是:美国主义的“计划性经济”是一种高于“指令经济”的形态,由于它没有挤压市场,而是以基本阶级间的“妥协”为基础,靠政策调节市场。在这种视野内,葛兰西认为,法西斯主义是“被动革命”在欧洲的主要“代表”,由于它代表旧统治阶级,必然控制从“经济工业主义”向“计划性经济”过渡,并避免同工人阶级的妥协,旨在消除十月革命的影响,并去除工人阶级的自主性。然而,葛兰西并没有排除在行会国家框架内,形成让经济摆脱专制国家结构的经济前提。

政治思想

在葛兰西的思想中,分析性范畴同战略性范畴相连。在政治上,阵地战概念同被动革命概念相对应。以这种相互关系为基础,反思最近50年的历史。建立在“运动战”基础之上的“继续革命”的公式,在1848年前出现,作为对雅各宾派从1789年至“雾月政变”的经验的科学建构的表现。在1870年的欧洲,这一表现“在政治学中被‘文明领导权’的公式所超越”,由于政治斗争的主要角色已经改变(群众政党、工会、国家作用的增强),而经济的相互依存重新判断民族经济自主性。

因此,从“运动战”向“阵地战”的过渡,不仅要求改变掌权的观念,而且要求建构更为灵活的国家概念,它不同于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建构的国家概念,因为保障国家的稳定需要各种力量的平衡,不仅指在国内方面,而且指在国际方面,这必然要求各个基本阶级之间的“妥协”。

总之,葛兰西认为,“国家是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的整体,领导阶级凭借这些活动不仅维护并辩护自己的统治,而且能够获得被领导者的积极认同”。显然,这种看法超越或根本改变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葛兰西的领导权概念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截然不同的。

火与玫瑰

葛兰西的另一部思想作品作 者: (意)葛兰西 著,田时纲 译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

字 数: 350000

版 次: 1

页 数: 399

印刷时间: 2008-10-1

开本:大32开

印 次: 1

纸 张:胶版纸

I S B N : 9787010072579

包 装:平装

传记

书籍作者:[意大利]费奥里 著图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图书品相:9.5成品相

库 存 量:0 本

图书售价:10.00元

图书类别:文学

图书标签:意大利人民共产党

出版时间:1983-04

开本:大32开 页数:314页

装订:平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