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莱文森
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1947— )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美国作家、媒介理论家、科幻小说家、大学教授、教育公司总裁、音乐人。他在文学、传播学和音乐领域均有显著成就,曾任美国科幻小说研究会会长,屡获美国及世界级大奖和提名。莱文森被誉为“数字时代的马歇尔·麦克卢汉”和“后麦克卢汉第一人”,是尼尔·波兹曼的博士生。
个人经历
教育与职业生涯
保罗·莱文森毕业于布朗克斯区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高中,60年代就读于纽约市立大学(CCNY),并于1975年获得纽约大学新闻学学士;1976年获得新学院传媒研究硕士学位;1979年获得纽约大学传媒生态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人类重播:媒体演变理论》由尼尔·波斯曼指导。自1998年起,莱文森在福特汉姆大学任教,担任传播和媒体研究教授,并曾任系主任。此前,他在多所大学担任教职,并在Connected Education共同创办了提供硕士学分的在线课程。
音乐生涯
在学术生涯之前的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莱文森是一名词曲作者、歌手和唱片制作人,曾为多位艺术家录制唱片。他的100多首歌曲由多家主要音乐出版商出版,并由知名艺术家演唱和制作。他是1972年发行的专辑《Twice Upon a Rhyme》的主要艺术家、作曲家和制作人。他的最新专辑《欢迎上来:时空之歌》于2020年发行。
媒体影响力
保罗·莱文森在媒体、流行文化和科幻评论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他曾在多家主要报纸上发表专栏文章,并在电视和广播上接受了500多次采访。他还在多个播客和博客上活跃,并被《高等教育纪事报》评为Twitter的十大“高飞者”之一。
荣誉与奖项
莱文森曾多次获得雨果奖、星云奖、斯特金奖、普罗米修斯奖、侧向奖、埃德加奖和奥迪奖提名。他曾担任美国科幻与幻想作家协会主席,任期为1998年至2001年。
文学作品
莱文森出版有科幻作品20余种,他的小说、短篇小说和非小说作品已被翻译成十六种语言。他的作品涵盖科幻小说、奇幻和带有哲学意味的科幻/悬疑小说,其中有《丝绸密码》《意识灾难》等长篇5部,理论著作7部: 《真实空间:飞天梦解析》《学习赛博空间》、《数字麦克卢汉》《思想无羁》《软性的刀刃》《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以及《新新媒介》。他的中篇小说《松散的结局》曾入围1998年的雨果奖、斯特金奖和星云奖。2000年,他的小说《丝绸密码》获得了1999年度Locus奖最佳第一小说奖。他的最新作品是《触摸宇宙的面孔:太空旅行与宗教交汇》,一本与迈克尔·瓦尔特马特合编的散文和科幻小说选集。除了小说作品,他也出版了有关于传播媒体历史和未来、宪法第一修正案、太空探索重要性和流行文化的非小说作品。
莱文森《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主要内容
手机概念(cellphone)
1. 细胞:生成新的社会、可能、关系;
2. 牢房:使我们身处无处藏身、随时待命的囚笼;
手机将媒介这把双刃剑带入我们的生活
1. 手机斩断了把人束缚在室内的绳索——移动性;同时,移动性又是手机责任的源泉;
2. 手机本身是对互联网无意间酿成的后果的一种补偿;
3. 手机的人性化趋势——苏珊娜·达尔文式的民主媒介。
手机VS家庭生活
1. 手机VS父母与儿童的关系
(1)手机对儿童的不利影响
Ⅰ 手机使孩子对父母承担了太多的责任
Ⅱ 手机延伸并强化了家庭的纽带
(2)手机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角色
Ⅰ儿童期及成年后:好助手
Ⅱ 儿童—成年的成长期:负面效果
2. 手机VS夫妻关系
手机微妙而根本的改变了夫妻期待的神秘机制:过去:随意调节;如今:享有无所不能获取的信息。
Ⅰ 手机使夫妻间保持随时的联系,利弊参半;
Ⅱ 手机有助于磨平夫妻在家庭里扮演的角色。
3. 手机VS家庭的发源地——恋爱关系
Ⅰ 在爱情服务的功能上,手机随时待命,勇于奉献:“罗曼蒂克”烙印;随时随地
Ⅱ 双方始终存在一种双向关系:浪漫而感性;忠实与不忠
Ⅲ 预示着情书的终结:缓慢、持久vs快速、生动、短暂“独立于手机的互联网,开发了海量多样的信息。加上手机之后,我们不但能够获得这些信息,而且能够在阳光下、大海边、山顶上或城市中心的繁华街道上与任何人交谈,想和谁交谈都行。有了手机之后,我们就不必二者必选其一:信息或现实,交谈或自然。那真是两者都可以得到。倘若不像鱼和熊掌两者兼得,我们随时都可以选择关机。我们不会因为手机而处境恶化,不会因此而比开天辟地以来的任何人处境稍差”。
作品理论
媒介演化的“人性化趋势”理论
人类技术开发的历史说明,技术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人性化,技术在模仿甚至是复制人体的某些功能,是在模仿或复制人的感知模式和认知模式。
“补偿性媒介”理论
人在媒介演化过程中进行着理性选择: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换言之,人类的技术越来越完美。
“后麦克卢汉”主义
莱文森的技术乐观主义扬弃了马歇尔·麦克卢汉的“技术决定论”,认为人可以对技术进行理性选择,人对技术具有控制的能力。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