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锯鱼
双锯鱼,Amphiprion (Bloch et Schneider, 1801),亦称小丑鱼。鲈形目(Perciformes)雀鲷科(Pomacentridae)双锯鱼属(Amphiprion)约12种印度洋太平洋鱼类的统称,以其与大型海葵目共生而闻名。生活并隐蔽於海葵的触手之间,游进游出,并不为海葵触手上的刺丝胞所伤害,而刺丝胞对其他鱼类则可致命。常见於印澳岛系的一个代表种为小丑鱼(A. percula),体鲜橙色,环体有3条蓝白色宽带,长约5公分(2寸)左右。
种群分布
本鱼分布于太平洋区,包括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澳洲、斐济、所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东加、瓦努阿图、马绍尔群岛、基里巴斯、法属波里尼西亚等海域。
形态特征
本鱼体侧扁,口小。成鱼体橘色,具有一个垂直的黑边白色的条纹在眼睛后面。稚鱼体为红色,有1到2条附加的白色横带在身体中央与尾部的基底,背鳍硬棘10枚;背鳍软条16至18枚;臀鳍硬棘2枚;臀鳍软条13至14枚,体长可达12厘米。
生活环境
本鱼栖息在珊瑚礁或潟湖,水深1至18米。与海葵目共生,具领域性,属杂食性,以藻类及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海葵因为触手有 毒,所以通常鱼类都不敢接近,但是大部分的双锯鱼却毫不在乎地在这些触手中穿梭。
双锯鱼以海葵为它行动的领域,如觅得食物也一定将食物带回此领域范围,它们吃剩的食物便成为海葵的食物,至于双锯鱼是否有意将食物给海葵吃,则不得而知了。
双锯鱼与海葵为伍,主要是寻求庇护。海葵不但保护双锯鱼,还给它们提供食物。双锯鱼的主要食物是浮游生物,但也经常把海葵目坏死的触手扯下来,吃上面的刺细胞和藻类。双锯鱼对海葵的好处,主要是帮助它们清理卫生。海葵目不能移动位置,因此很容易被细沙、生物尸体或自己的排泄物掩埋窒息而死。双锯鱼在海葵的触手中间游来游去,搅动海水,冲走海葵身上的“尘埃”。如果有较大的东西落在海葵身上,双锯鱼便立即叼走,为它除去一害。
经济利用
为高经济价值得观赏鱼。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