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单王乡

单王乡

单王乡是裕安区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它位于裕安区的东北角,与霍邱县寿县和原六安县相邻,被称为“鸡叫听三县”。乡内共有16个村和1个街道居委会。截至2017年,单王乡的行政区域面积为9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37728人。乡内交通便利,有公交车和农班车循环通过境内的三条县道,水泥路村村通工程全覆盖。乡内的水利配套设施齐全,具备强大的防灾和抗灾能力。乡内发展了一些特色企业,如秸杆碳化公司,年利税达250万元。养殖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蝗虫和河蟹等特色养殖成为亮点。此外,单王乡还有一座集商住和贸易为一体的农贸市场,占地3万平方米。乡附近有一些旅游景点,如龙井沟、独山革命旧址群、横排头、九公寨和西海生态园。此外,该地还有一些特产,如六安瓜片、六安大麻、一品斋毛笔、王滩大棚蔬菜和小吊米酒。截至2019年末,单王乡的户籍人口为53629人,辖区内有21个工业企业和49个综合商店或超市。乡内还发展了大棚蔬菜种植、蚕桑、生猪和粮油、速生林等五大特色产业。

历史沿革

1938年,国民党政府将单家埠与王楼保合并为一体设单王乡。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单王乡人民政府在此设立。新中国成立初期,分别设立单王乡人民政府、郭店乡人民政府、张家湾乡人民政府。

1958年秋实现人民公社化,乡社合一,单王乡、张湾乡划入大同人民公社,郭店乡划入丁集人民公社,1961年又分为单王、郭店、张湾三个公社,1969年又将单王、郭店、张湾三个公社与顺河公社合并为跃进公社1971年——1972年相继恢复单王公社、郭店公社、张湾公社。1983年体制改革时,公社改乡,大队改为村,单王公社,郭店公社、张湾公社相应改为单王乡、郭店乡张湾乡

1992年撤区并乡将张湾、郭店、单王三乡合并为现在的单王乡。

地理环境

单王乡位于北纬31°56′——32°23′,东经116°23′——116°32′。地处裕安区北端,东与金安区的沛东乡、马头镇寿县的太平乡隔淠河相望;南接顺河镇;西连丁集镇、固镇镇霍邱县花园乡,北邻霍邱县彭塔乡。乡政府所在地单王街道距六安市城区27.8公里,紧靠老淠河西岸,离顺河边境2公里,距顺河镇街道8.5公里;离丁集镇边境6.5公里,距丁集镇街道18公里;离霍邱县花园乡边境3公里,距花园街道13公里。

经济

产业结构

单王岗川秀丽,位于大别山至沿淮平原之间,因而有岗、湾、曲折多姿的自然风貌。乡境东邻老淠河,沿河岸边以湾、畈为主,西方全是丘陵地区,主要以产水稻、小麦、油菜、花生、打瓜等农作物;沿淠河岸边主产大棚蔬菜以及杨树和桑树。淠河里的黄、黑沙,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原料,而且是全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建了举世闻名的北土岗南北支渠水利工程,更使单王的田岗增色,大地生辉。以史河灌区的汲东干渠为源头,从西到东,贯穿全乡十个村,灌溉方便,库、塘养鱼也不断发展,成为鱼米之乡。

单王地跨淠河,汲东干渠两河流域之间,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形多样,有岗有湾,宜于农、林、牧、渔的发展。全乡有耕地42904亩,山场2000亩,水面3000亩,农业人口45531人,是国家的商品粮基地和裕安区的杨木林基地及商品鱼基地之一,更是皖西白鹅的重点产区之一。

农业

主要是水稻、小麦,其次是玉米、番薯。近几年由过去的一年两季稻改为一年一季的杂交中稻,改沤水田、扩大小麦种植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产量得到大幅度上升,最高年产量为4500万公斤,是1978年的1.45倍。

经济作物,以打瓜籽、油料、麻类为主。油料主要是油菜、花生、芝麻、大豆。经济作物中蚕桑、棉花、西瓜在该乡也占有重要位置。

林业

林业生产在该乡经历了一个兴衰起伏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单王林木繁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森林几度受到破坏。九十年代后期,林业生产又开始振兴,大面积营造了杨属基地,截止至2008年底有林地4000亩,其中部分杨树已经成材。随着庭院经济的发展,村旁路边植树的形势尤为喜人,绿树成荫、青山重现于单王大地。

畜牧业

畜牧业主要是饲养生猪、山羊和鸡、鸭、鹅等家禽。生猪生产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年饲养量在21000头,其中母猪1625头,鸡、鸭、鹅等家禽饲养量超过32万只,其中大天鹅6万只。尤其是单王白鹅,不仅肉食鲜美,是群众喜爱的佳肴,而且羽绒价值极高,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渔业

渔业生产方面,该乡可代养殖水面大,资源丰富。80年代初,已有小塘、小堰分散养殖,转为建设库养经营,商品鱼产量大幅度增长,全乡小二型水库4座,渔塘1350亩,成鱼年产量68万公斤,水产品除鱼外,还有鳝、泥鳅海虾等,都有很大的发展优势。

经济建设

单王乡围绕“农业稳乡,工业强乡,第三产业兴乡”的发展思路,按照“树诚信、谋发展、办实事、展新貌”的总体要求,切实做到谋划新的发展,壮大经济实力,改善群众生活,建设和谐社会。一是利用湾区的区域优势和土壤特点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二是立足本乡实际,加强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和水利工程改造,全力服务于种植业;三是强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努力提高全乡的三个文明程度;四是加强基层组织和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高执政能力和工作水平;五是创造优美的环境、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优良的秩序,吸引农民回乡创业和外商前来单王投资兴业,以增产值、创税收。

2012年是巩固单王乡经济基础、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之年,将以上海市世博会、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为契机,以发展为主题,以和谐为归依,以富民为宗旨,以勤政为手段,努力打造裕安区北部边陲名集(镇)、农工贸大乡,努力实现“小康单王、平安单王、和谐单王”的目标,促进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农业建设

单王乡面积居全区中上等,人口众多,但农业生产条件在新中国成立前比较落后。大面积的丘岗地区,缺水怕旱。仅有“碟子”塘、“筛子底”塘6座,水利设施严重不足。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渠库等水利基础工程建设,已基本上解决了农业灌溉问题。2000年旱情严重,但由于该乡较好地发挥了水利工程的效益,单王乡依然是丰年。水利设施兴建方面,该乡在沿河湾畈区,兴建了防洪涝渠,全乡共筑堤10余公里。2004年以来,国家帮助建排涝站、畜水闸8座,大大减轻了洪涝灾害。此外,2007年还在张祠村、单王村境内进行了土地平整、低产田改造等工程,并修建田头排涝渠16公里,机耕路8条。

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76年该乡开始建立乡镇企业专管机构,在改革开放之后,该乡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指引下,大力兴办了乡镇企业。截止至2008年底,该乡已办私营企业7个,产值447万元,占全乡经济总量的25%,拳头项目有建筑建材、粮油加工、采沙、采石,尤其是建材工业,全乡共有红砖轮窑2座,年产红砖1780万余块,成了个私企业的支柱。2000年来,该乡乡村民还兴建手套厂2个,卷板厂2个,面粉厂1个,预制楼板厂2个,年利润65万元。老淠河铁沙、黄沙品位高,蕴藏量大,年开采量1500万吨,开发前景广阔。2005年以来,兴办了球磨铁砂厂1个,年收入50万元。

商业贸易

该乡商业繁荣兴旺。全乡供销、外贸、物资已形成购销网络,年收购粮食2000万公斤,油料414万公斤,麻类120万公斤,花生400万公斤,打瓜籽18万公斤,羽绒1500公斤。2008年农副产品收购总值1500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200万元。预计到2009年元年底,单王农贸大市场一期工程20000平方米的商贸楼将竣工,这将对发展乡镇经济、缩小城乡差别有着重要意义。

交通

改革开放以来,该乡交通建设成绩显著,全乡共修筑新单路、郭单路、张湾柏油路3条,长23.8公里。砂石路7条长25公里,公路桥梁16座,乡村公路15条,其中水泥路11条,长30.7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总长增加了16公里,提高了2倍。另有单王公交车站,占地180平方米,总造价60万元。

社会

文教卫生

改革开放以来,文教卫生事业在该乡发展很快,幼儿园、小学、中学都具有良好的办学规模,截至2008年底全乡共兴办幼儿园5所,入园儿童320人;小学16所,在校生4905人,入学率达99%。初中4所(含1所民办),在校生2448人。全乡在职教师266人。中学校舍面积11426平方米,小学校舍面积14364平方米。“两基”“普九”目标已顺利完成。全乡文化、广播、有线电视转播站齐全,广播、有线电视送达全乡各处角落,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全乡有卫生、防疫、医疗单位13个,提供住院床位26张,农村医疗点11个,妇科学助产人员3人,对防治疫病、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自1978年以来,全乡培训科技人才120人次,推动了科学技术应用方面的进步。在医疗条件的提高及全民体育运动的推动之下,该乡居民的身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