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大学
之江大学(Hangchow University)是基督教美北长老会和美南长老会在中国杭州联合创办的一所教会大学。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有13所基督教教会大学,也是中国的十三所基督教大学之一,1951年被浙江省文教厅接管,美籍教员离校回国。前身为1845年于宁波市创立的崇信义塾。1952年因中国高校院系调整解散,院系拆分至浙江师范学院、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之江大学宣告结束。
2006年05月25日,之江大学旧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简介
这13所基督教教会大学分别是燕京大学Yenching University、齐鲁大学(Shantung Christian University(cheeloo)、东吴大学Soochow University、圣约翰大学St. John's University、之江大学Hangchou Christian College、华西协和大学West China Union University、华中大学Huachung University、金陵大学University of Nanking、福建协和大学Fukien Christian University、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Hwa Nan College、金陵女子文理学院Ginling College、沪江大学University of Shanghai 、岭南大学Lingnan University等。虽然数量不多,但起点很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教会大学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着某种程度的示范与导向作用。因为它在体制、机构、计划、课程、方法乃至规章制度诸多方面,更为直接地引进西方近代教育模式,从而在教育界和社会上产生颇为深刻的影响。由此可见,教会大学史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不可缺少的重要篇章,它们为中国高等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变迁
之江大学的前身是宁波崇信义塾(Boy‘s Boarding School),是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由美国基督教长老会麦卡第(McCarte M. D.)等人创办的,当时崇信义塾相当于现代的小学程度。1867年(清同治六年)崇信义塾从宁波市迁到杭州市,先在皮市巷,后在大塔儿巷,改名为育英义塾(Presbyterian Boy‘s School),分正、预两科,各4年,1880年由美国传教士裘德生(Rev Junius Judson)任校长,以英文课为主、中文为次之,规定圣经为必修课,学生必须做礼拜,课程有中国经学、教义问答、圣经见证、哲学、算术代数、几何、历史、地理、化学、作文、辩论、音乐。1887年秋天,育英义塾举行第一次毕业典礼,1880年开始注重理科,搞科学实验,举办通俗科学知识讲演,传授西洋科学知识。1897年,正式称“育英义塾”为“育英书院”(Hangchow Presbyterian College)。从1890年起增设英文科,为学生深造作准备,学生人数增加到近百人。由于原来校舍狭小,从1907年起,在杭州秦望山麓二龙头修理建新校舍,经过3年规划经营,主要建筑如教学大楼、宿舍、图书馆、实验室先后落成,该处三面环山,面临钱塘江,又当六和塔西侧,地势开阔,江山如画,学校占地面积300余亩。从1910年起南北长老会合作共组校董会,其中有叔美容(J. E. Shoemaker)、艾斯北(J. M. Espey)等代表北长老会;司徒雷登(J. Leighton Stuart)、布林恩(J.M. Espey)等代表南长老会。1911年2月正式迁入新校舍,因地处钱塘江弯曲处,成“之”字形,故取名之江学堂。1914年因办之江大学计划实现,又改名为之江大学(Hangchow Christian College),由美国传教士王令赓为校长(E.L. Mattox),学生增加140人。1912年孙中山先生曾到校讲话,他非常感激传教士在他们所创办的学校里所做的工作,并同师生合影留念。1912年一座天文台建在山颠完工,也称作为“费城观象台”。
1916年秋天董事会推举司徒雷登的弟弟司徒华林(Warren H. Stuart)为校长,聘请之大的老毕业生丁恺丰为教务长,增设学生奖学金及免费贷学金。1918年,校刊《之江潮声》出版。从1918年-1919年新建了两幢教员宿舍、一个礼拜堂(都克堂)、一座蓄水池、宿舍开始使用电灯,运动场落成了。华东大学生运动会、英语辩论会都在之大举行的。1920年司徒华林赴美国添聘教师,征募捐款,并向美国哥伦比亚特区立案,获准后施行新学制,分文理两科,分设天文、地理、生物、化学、中国语言与文学、数学、现代欧洲语言、哲学、物理、宗教、社会。1922年6月17日,举行毕业典礼上第一次颁发了学士学位,而且,学校还首次引进西方式的学位帽和礼服。1922年,司徒华林辞去职务,效董会推举费佩德(Robert Ferris Fitch)为校长,费佩德赴美募捐期间由王领赓代理。这一年校刊英文版创刊,中外文图书扩增1万多册,学生开始组织自治会。1923年,实行课外活动学分制,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1925年,五惨案发生后,之大师生群情愤慨,当校友陈德征来校动员同学投入斗争中,大家不顾校长王令赓和教务主任美维德等人的阻扰,冲出校门与杭州大中学校的师生一道参加游行。这一年,蔡元培先生来杭访问并向全体师生讲话,临行前为之大1926年的年刊题了四个字:“思潮发展”。
1926年,北伐军进入杭州市,之大师生临时组织红会队救护伤病员,并腾出都克教堂作为临时治疗场所,积极支援北伐战争。1927年美国领事馆命令美籍教职员和眷属全部撤往上海租界。费校长借因向中国政府立案搁浅,故提出辞职,校董事会推举教育家朱经农博士为校长。朱因故未到任,这时学生减至100人左右,美国差会又停发经费。1928年6月21日,校董会决定之大暂时停办,直到差会经费资助和向政府立案问题得以解决为止。
1929年,江浙一带局势初告稳定,之大同学会发起复校,得校董会同意,于是年秋复校,仍请朱经农任校长,朱经农未到职前由毕业同学李培恩代理校长。从此,之大的校务行政由中国人自己主持,但大事仍由美国“差会”决定,它并派代表参加校董会。按当初政府新颁“大学组织条例”,3个学院以上才可以称为大学。这一年校董会曾以之江文理学院名义向教育部申请立案,并按教育部规定,设文、理、商、建筑4个院10个系,宗教课改为哲学课,另增设党义和军训课,开始男女兼收。这一年,又添建东、西膳厅两座,同学会发起募捐兴建图书馆。1930年,朱经农任教育部次长,不兼之大校长,校董会正式推举李培恩为校长,聘孔祥熙为名誉董事长。这一年教育部批准校董会立案,校董会通过了之江文理学院组织大纲,设国文、英文、政治、经济、教育、哲学、化学、生物、物理、土木10系。学生增至313人,教职员44人。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全国人民抗日情绪高涨,之大师生都非常痛恨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我东北地区,痛国土之沦亡,在杭州学联组织下,之大学生积极参加南京请愿要求抗日,可是到闸北东站时,站上不敢开车,学生就步行到杭州站,与浙江大学、西湖艺专等同学一道赴南京,整整36个小时,学生们只吃一顿饭,但大家爱国之心炽烈。回校后,教育厅长张道藩来杭讲话,劝学生安心读书,学生对他十分气愤,当场闹起来,张即仓皇离去。学生集合先到教育厅找张,张不在就去他家里,把他家里东西打得稀烂,因请愿没有结果,就举行罢课,由于罢课和其他抗日示威活动,学校曾不得不关闭。
1932年,由美国南长老会传教士明思德(M.C. Mullen)为校长,这年学生增加到597人,教职员70人,开设课程89门,学校试行导师制,以谋训教合一。图书馆与科学馆先后落成。之大一些建筑的完成,土木工程系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们工作认真负责,质量好,速度快。1933年复校后,第一届毕业典礼有毕业生33人。1935年由教职员和毕业同学捐建的材料实验所落成,又增修打靶场一个。已故校董史量才家属捐赠经济馆一座,这时之大鼎盛时期,教师中颇多知名之士,如郁达夫、王震、刘平候、黄式金、蒋礼鸿、廖慰慈、李笠等。
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接着发生八一三事件,不久上海市沦险,杭州市局势吃紧,11月份日军进逼浙江省,杭州告急,钱塘江师生1000多人撤离杭州,先步行到富阳区,后改乘木船逆江而上,到安徽屯溪,不久,屯溪又吃紧,不得已这学期提前结束,师生谴散。
1938年,之大与沪江、东吴、圣约翰、金陵女子大学合作,在上海租界复课,假广学会大楼为教室,并进行院系调整,设文、商、工3个学院,文学院设中文、英文、政治、教育4个系,工学院设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4系,之大除原有教师外,又增聘林汉达、孙贵定、马叙伦等学者教师,学生470余人,教师60余人。由于教学有方,之大颇得社会好评。学校考虑到战时的困难,增加免费学额,在教学上,除培养专门基础知识外,还注意职业技能训练,以增加就业机会,教育系的学生常在课余到中小学兼课。1914年夏,学生已增至1000余人。
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租界全部被日军占领,外籍老师撤走了,本国的教师也不愿留沪当亡国奴,因而校董会宣布之大暂时停办,计划内迁。1942年原计划迁金华市,后金华告急,又改迁福建邵武,该地偏避多疫,语言不好懂,聘请教师和招收学生都有困难,第二年在贵阳设工学院分校。1944年贵阳吃紧,之大又迁到重庆市,在校友会热情帮助下,之大与东吴、沪江大学合作,成立三校联合机构,第二年春,工学院在重庆复课。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大工学院决定东归,由于杭州市的校舍、校具、图书、仪器破坏惨重,故东迁后高年级学生在上海复课,仅一、二级学生在杭州本校上课,仍由李培恩任校长,之大八年颠沛流离生活到此结束。
1946年,由中华基督教联合会向海外募得10余万美元,修善杭州校舍,招收新生700名,师资有所加强。1948年教育部核准钱塘江为综合性大学,这时杭州大中学生爱国热情高涨,反内战、反饥饿运动轰轰烈烈,之江师生与杭州其他院校师生积极参加全市示威游行。校长李培恩看中国国民党大势已去,无法再待下去,就去了上海市,李去后,学校组织校改委员会,校董会推荐系教授周正副主任委员代行主任委员会职权。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之江师生欢欣鼓舞。1950年,校董会推选黎照寰为校长,周正为副校长,并成立抗美援朝委员会,之大不接受任何外国经费,美籍教师回国,之大由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丹来接收,黎交出校政后回沪。1952年夏,全国高等院校调整院系,之大建筑工程系并入同济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财经系并入上海财经学院,工程学院各系并入浙江大学;1952年,浙江大学文学院和理学院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系部分教师,之江大学文理学院、以及解放后创办的俄文专科学校和设在浙大的浙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为浙江师范学院(后改名杭州大学)从而结束了之江大学100余年的历史。
学生
1949年杭州市本部有学生904人,上海市分部有学生162人,共1066人。教职员113人。设文、工、商3个学院。
风景
初设皮市巷,后移大塔儿巷。自1911年起坐落钱塘江畔六和塔旁二龙头,倚山靠水,风景甚美。这里现在是浙江大学之江校区,旧称“浙江大学三分部”,占地650亩。容纳学生近3000人。现为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和浙江大学沃森基因组研究院所在地。
2006年05月25日,之江大学旧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著名校友
潘希珍(1917-2006),笔名琦君,散文家,擅写怀旧抒情散文。
束星北(1907-1983),理论物理学家,“中国雷达之父”,毕生致力于我国教育事业与科学研究。
张理京(1919-1999),著名数学家,翻译家。《美国与中国》译者。
陆蠡(1908-1942),原名陆考原,著名散文家。著作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译著有《罗亭》、《鲁滨逊漂流记》等。
朱生豪(1912年2月2日-1944年12月26日),原名朱文森,又名文生,学名森豪,笔名朱朱、朱生等,中国浙江省嘉兴人,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一人,译文质量和风格卓具特色,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所公认。
历任校长
裘德生(Rev,J·H·Judson)
王令赓(E.J.Mattox,)——1914-1916
司徒华林(WarrenH.Stuart,)——1916-1922
费佩德(RobertF.Fitch,1873-1954)——1922-1931
李培恩(BaenE.Lee,)——1931-1949
档案情况
馆藏该全宗档案共687卷,起止年代为1915年至1954年。主要内容有:
综合类
有该校校董会、校务会、院务会议、校政会、常委会等的会议记录,院务报告;有学校概况报表,校成立百年表记,百年校庆书画,文理学院要览、简况,私立之江文理学院一览,院系设置概况;有教学行政工作计划,秘书工作条例,校图书馆发展计划草案,之江大学校园图等。
组织人事类
有之江文理学院组织大纲、章程、名册,校产委员会组织章程;有之江大学同学录,通讯录,教职员工通讯录,履历表,聘书等。
教学类
有文理、财经、之工学院教学大纲,教学工作计划,课程设置一览;有奖学金委员会简则,请求奖学金学生名单等。
学生工作类
有招生工作简章,招生办法,新生名册,相片,成绩表,录取新生备查录;有学籍管理文件,学生调查表,离校学生总成绩登记,肄业生成绩表,复学、休学、退学学生名单;有毕业生分配文件,毕业生名册,成绩表,毕业证书存根等。
校刊类
有《之大年刊》,《之江校刊》,《新之江刊》,《之江新闻刊》,《之大生活》,《之江青年》,《之江新闻报》,《之江潮声》,《之江通讯》,《之江森林》等。
财会类
有会计室组织简则,教职员工薪金表,概算说明,年度预算表等。
旧址
之江大学旧址现为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坐落在六和塔边,钱塘江畔,原为浙江大学之江学院,系美国长老总差会创办的一所教会学校,解放前为之江大学所在地,占地总面积65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7万平方米。目前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在该校区办公。
交通:K599路、308路、K4路、504路可到达之江校区。
之江大学是华东地区四大教会大学之一(另有沪江、东吴、圣约翰)在全国高校中有一定历史地位,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造就不少人才,在之大校友中有知名人士如林汉达、金仲华、朱生豪(翻译家)等人才。
参考资料
之江大学校友录.www.zjda.gov.cn.2016-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