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亭
作品以主人公罗亭与娜塔莉亚的爱情为主要线索,以各种人物的对话、观点、评价为辅助线索。
小说通过对拉松斯卡娅、皮加索夫以及罗亭后来相随的那个爱好科学的先生的描写,展示了19世纪40年代贵族地主保守、庸俗、无聊、反动的生活,同时,通过描写波克尔斯基和罗亭,使读者看到了19世纪40年代贵族知识分子的活动。
内容简介
作品描写主人公罗亭出身于破落的贵族之家,接受过大学教育,又曾到过国外游历,热爱自由,且能言善道,向往追求理想的生活、事业和爱情。但他却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虽追求尝试许多,但却屡屡失败,一事无成。他赢得了单纯善良的姑娘娜塔莉亚·涅普里亚耶娃的芳心,却屈服于娜塔莉亚母亲的意志而放弃了幸福。至后来他曾创办多种事业,却都以失败而结束。之后,他一直过着贫困潦倒与漂泊的生活。
小说结尾写道:“愿上帝帮助所有无家可归的流浪者!”1860年作者又给《罗亭》作了补充:后来他在1848年的巴黎巷战中阵亡,临死时手里还握着一面红旗。
创作背景
十二月革命党人起义为标志的俄罗斯贵族革命遭到失败以后,俄国开始了尼古拉一世统治的反动时期。沙皇当局迫害先进的贵族知识分子,加强书报审查制度,传播宗教思想和神秘主义,尤其是1848年欧洲革命后,在这方面更有过之无不及。尽管这样,现今的社会阶层——贵族知识分子并没有折服。他们继续着前人的事业,揭露农奴制,与现存制度相抗衡;他们强烈反对压迫个性,热情宣传自由思想,表达对新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罗亭》是伊万·屠格涅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着手创作于1855年夏,于1856年发表于《现代人》杂志的第一、第二期。其时正值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结局是俄罗斯遭到惨败。这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军事和经济上的落后,也迫使人们去思考祖国的命运和前途,寻求能够改造社会的力量并探索强国富民之路。围绕俄国的前途问题,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在主张全盘欧化的西欧派和强调保存国粹的斯拉夫派之间有过一场大论战。而从19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有关俄国前途的争论主要在贵族自由派和革命派之间进行。前者表面上也赞成废除农奴制,但希望由政府实行自上而下的改良,其实质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及其统治地位;后者则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沙皇统治,消灭农奴制。从“不可救药的西欧派”转入自由派的伊万·屠格涅夫试图对这些重大社会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对贵族知识分子前一时期的活动进行客观评价,并且探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他们如何发挥作用。这便是作家仅用50天时间创作《罗亭》的动因。
罗亭的原型主要是米哈伊尔·巴枯宁。在当时他是西欧派中的激进分子。据说,作者最初曾用绚烂的色彩描写这个人物,并安排了一个光荣的结局。快要写完的时候,作家考虑到,如此光用一种明亮的色调来写主人公,他将被誉议为不了解人物的心理。于是反复修改,一度曾使罗亭变成了一个“吹牛家、伪君子,骗子手”。后来接受了友人鲍特金的意见,又作了重大的改动,写成了定稿。
人物介绍
罗亭
罗亭身上集中了19世纪40年代俄罗斯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优点和缺点,是这些人的一个典型。他受良好教育,接受了当时哲学思想中最主要思潮的影响,有很高的美学修养;他信仰科学,关心重大社会问题,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并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决心;他热情洋溢,才思敏捷,口才出众,能感染人、吸引人。但是徒有过人的天赋才智,却不会正确将其运用、付诸斗争实践,成为“语言的巨人和行动的侏儒”。罗亭式人物的不幸在于脱离人民,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因而注定一事无成。伊万·屠格涅夫所塑造的罗亭这个人物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作家将自己同时代许多进步知识分子如米哈伊尔·巴枯宁、赫尔岑、格拉诺夫斯基等等的性格特征都融合到了的身上。就是罗亭所参加的波科尔斯基小组,也是以30年代莫斯科的文学哲学团体斯坦凯维奇小组为原型的。由于取自现实内部的形象经过作家之手而成为典型,罗亭这个人物才有血有肉、真实可信,成为俄国文学史上继奥涅金、毕巧林以后又一个光彩照人的多余人形象。
罗亭其所仰仗的主要是书本知识或他人的思想,所以列兹涅夫批评说,罗亭的思想不是从他自己的脑里生长出来的,他只是剽窃别人的思想,这些思想原本是对生活思考的结晶,可在罗亭那儿却永远只是一种华而不实的空谈或教条,他阐述爱情的各种形态,却对生活中的爱情视而不见;他肯定信念,认为信念可让人辨明人民的需要、使命和将来,并使人知道他应该做什么,但他本人一生却四处漂泊,找不到生活的目标。罗亭也热衷于用他的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列兹涅夫说他,事事都想插一手,事事都要发议论讲道理,指的就是这种现象,罗亭总是用一般的原则来处理千变万化的感情,其结果自然是一团糟。
罗亭作为“多余人”有一十分重要的性格特征便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他总是在人面前夸夸其谈,他常常讲到崇高、事业、劳动、光明,但是当谈到自己要做一个有用的人时,却说是如何的不容易而不肯去实干。这也是导致罗亭不能成功而成为“多余人”的原因,列日涅夫也说“你没有毅力”,也是正中要害的,这些都是罗亭作为“多余人”与其他小说中“多余人”相比独特的特征。
达丽娅:女庄园主。
皮加索夫:当地最刁钻古怪的人,他恨天下无物和全人类,尤其敌视女性,认为任何不幸的根源在于女人,从小养成肝火旺旺盛、极易激怒的雄辩能力。
娜塔丽娅:达丽娅的女儿。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罗亭这部作品是当时俄罗斯社会的缩影,尤其是对上层知识精英的一个真实折射。对他悲剧造成的原因是当时令人窒息的俄国政治体制,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知识分子却又是这个国家体制的产物。罗亭对这个令他无奈的社会大环境有着巨大的依赖性,但是却又无法完全融入其中。他一方面渴望被主流社会接受,一方面又排斥着他们,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他这类人完全是当年彼得大帝铁腕向西方学习下的附带产物,在俄罗斯完全缺乏根基。所以,正是他所蔑视的上流社会造就了他,却也轻而易举的毁灭他。这不仅是当时俄罗斯知识分子精神状况的缩影,也是俄罗斯帝国与西方国家关系之间的缩影。因此,罗亭自身所表现出来思想与行为正是这个国家体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通过这个体制造成他自己个人的悲剧。
罗亭牺牲在了二月革命的街垒战斗中。他依然为自己所信仰的真理付出了生命,却不是为了祖国俄罗斯。这个尾声备受争议,却点名了19世纪40年代人共有的宿命,他们至死是一群孤独的,没有归宿的格拉斯哥流浪者足球俱乐部。他们以自己的方式爱人民,想象着代替现实表现中俄罗斯人民的是一个他们希望的理想的人民,俄罗斯人民的样子是他们的想象中应该成为的那个样子。他们摆脱了从前社会的根基,他们脱离了故乡的土地和理想。按照以赛亚·柏林的话说,即便如此,这依然是当时19世纪40年代人很难做到的死法,因为在伊万·屠格涅夫本人看来,在俄罗斯本土,罗亭连如此牺牲的机会都没有。
艺术特色
小说使用单线索的结构,而且特别集中。主人公不仅是全书的中心,而且是小说的轴心:一切人物或情节都由它辐射出来,并且都是为它服务的。主人公在第三章出场后,一切人物或情节须臾不离地围绕着他,不是罗亭自己在活动,就是人们在议论他。在他出现前的第一、二章里,通过里比娜看望病中的老农妇一节,展现了主人公所生活的悲惨的农奴制时代的缩影,描写拉松斯卡娅的沙龙,则是安排他将在其中活动的环境,同时也是为了提供烘托罗亭性格的各式人物。比如说,要是不先描绘毕加索夫的能言善辩,就不可能在第三章中一下子就显出罗亭的雄辩才能。在全书中,没有旁生的枝节,没有复杂的情节,没有繁多的波折,像梧桐那样亭亭玉立,不枝不蔓。
《罗亭》有点近似戏剧。伊万·屠格涅夫主要从罗亭的思想和心理方面描写他。罗亭同周围的冲突也主要在思想和心理方面。小说中很少动作,大都是对白或人物语言。有些场面几乎可以直接搬上舞台。而且由于小说的基础是思想上的冲突,这种冲突一般通过语言来表现,所以这些辩论式的对白实际上是情节的重要构成部分。这一点使小说更接近于戏剧。《罗亭》还很少日常生活的描写,绝没有像奥诺雷·德·巴尔扎克那样细致人微地描绘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笔墨的经济也表现在性格的刻画上。小说只把主人公放在聚光灯下,其余的人物只有当他有助于表现主人公性格时才被灯光照亮。又寸于主人公,不仅限于描写其心灵强烈表现的几个时刻,也不仅限于描写其有代表性的几个特点,就是这些特点也只通过某种行动或某个场面以寥寥几笔勾勒出来。但他并不因此显得单薄,因为小说还通过周围不同人物的不同眼光,从各方面展示他的某些特点,而这些人物同时又以自己的个性特点来烘托或反衬主人公的性格。因此,罗亭虽则着墨无多,却没有成为扁平的形象。
作品影响
《罗亭》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同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一些人物形象一起成为“普通名词”:正如奥赛罗代表忌妒,哈姆雷特代表优柔寡断一样,罗亭几乎成为“说话的巨人、做事的侏儒”的代名词。
作品评价
俄罗斯作家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他(指罗亭)身上的一切——从他的思想到他的行动,从他的性格到他的习惯——都是新颖的。”
俄国诗人涅克拉索夫:“罗亭给读者留下极其强烈、有益的印象,很长时间以来,没有一部俄国小说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了。”
俄国自由主义批评家德鲁日宁:“我们之间有很多罗亭,我们,俄国的现代人,每人在自己心中都带有伊凡·屠格涅夫的罗亭的某些气质”。
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俄国文学史》:“假如注意到当时的一切条件,政府的压迫,社会智慧的贫乏以及农民群众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任务,便应当承认,在那个时代,理想家罗亭是一个比实践家、行动家更有用处的人物。不,罗亭并不是可怜虫。如通常人们对他的看法,他是一个适时的,而且做出不少好事的人物。要知道,罗亭就是米哈伊尔·巴枯宁、赫尔岑,而且部分就是屠格涅夫自己。这些人物并没有虚度一生,而且还给人们留下了一宗绝好的遗产。”
作者简介
伊凡·屠格涅夫(1818-1883)生于世袭贵族家庭,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曾在莫斯科国立大学语文系就读,并开始诗的创作。后到德国学习,长期侨居国外。1847-1852年发表了《猎人笔记》,揭露农奴主的残暴和农奴的悲惨生活,因此 被放逐。在监禁中写成的中篇小说《木木》表现了对农奴制的抗议。早期诗作有《帕拉莎》、《地主》,其他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父与子》、《烟》、《处女地》,中篇小说《阿霞》、《多余人的日记》等,还有剧本《村中一月》和散文诗等。他善于写景,擅长塑造少女形象,风格清新,富于抒情,被列宁誉为俄罗斯的语言大师。
出版信息
参考资料
伊·屠格涅夫.易文网.201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