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轨
李轨(?-619年),字处则,凉州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人,隋末唐初河西地区割据者,建立河西大凉政权,年号为安乐。
李轨是武威豪强大户,隋朝末年担任武威郡鹰扬府司马。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轨与曹珍、关谨、梁硕、李赟、安修仁等举旗起事,李轨被推举为首领,自称河西大涼王。任用隋朝官吏谢统师为太仆卿,韦士政为太府卿。此后不久,派大将李赟在昌松应战薛举,大获全胜。之后李轨带领众人攻占张掖市、燉煌、西平、枹罕镇,占有了河西五郡。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渊派人招抚李轨,李轨派李懋赴朝廷进贡,李渊封李懋为大将军并让张侯德带着诏书任李轨为凉王。但在张俟德到达凉州之前,李轨已自封为帝。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二月,张俟德达到凉州,李轨采纳曹珍等人的建议效法“萧詧事魏,自称梁帝而称臣于周”。李轨派邓晓与使者进京朝拜,并上书李渊自称“皇从弟大凉皇帝臣李轨”而不接受封号,之后李渊囚禁了邓晓,准备发兵讨伐李轨。
李轨听信安修仁谗言,以毒酒赐死谋臣梁硕,以致军心逐渐离散。又受胡人巫师蛊惑,耗费巨大修筑玉女台,致使民怨沸腾。随后恰逢饥荒年,而李轨认可谢统师等人的说法决定不发放仓粮,这更加激起了民众的怨恨情绪。李渊派安兴贵(安修仁之兄)赴武威郡招抚李轨,安兴贵知道李轨不可说服,便伙同弟弟安修仁等人暗引诸胡兵马围攻姑臧城,奚道宜(曾为薛举的柱国)率领自己的部下和安修仁一起共同攻击李轨。由于李轨人心已失,最后战败被俘,武德二年(619年)五月,李轨被斩首于长安。从起兵到灭亡为时三年,河西全部平定。
人物生平
举旗起事,占据河西
李轨从小家境富裕,爱好读书,胸有才略,颇有智辩。成人后行侠仗义,乐善好施,救人于危难,受到乡人称赞,是他家乡一带有名的侠义之士。隋朝末年,天下大乱,伴随着全国农民起义,割据政权纷纷建立。隋炀帝改武威郡为武威郡,郡置鹰扬府,有郎将、副郎将、长史、司马等官,李轨凭借自己已有的名望和才能,担任了武威郡鹰扬府司马。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4月,薛举割据陇西县,在兰州市称秦帝,不断发展势力,争夺地盘。李轨斟酌时局,认为薛举心勃勃,割据了兰州市,必然会吞并河西,但武威郡的官吏们懦弱无能,面对群雄割据、动荡不安的局势,他们无法抵抗。
李轨召集同郡豪强名士曹珍、关谨、梁硕、李赟、安修仁等商议一同起兵,大家都很赞同这个见解,但都互相推让,没有人肯当主帅。曹珍说:“经常听到有图讖说'李姓应当为天下之王’。现在李轨也在我们谋划者之中,难道这不是天命。”于是下拜祝贺李轨,推举他为首领。李轨命令安修仁深夜带领胡人进入内苑城,竖起旗帜大声呐喊,李轨在城下聚集众人一起响应,拘捕了隋虎賁郎将谢统师、郡丞韦士政。李轨自称河西大凉王,并按照隋朝的职官制度设置了官属。一起起事的关谨等人主张要杀掉全部隋朝官吏,分其家产。李轨表示反对说:“大家推我为王,就要遵守前约,由我决定。起义本是救民于危难,如果杀人放火夺取财物,和盗贼没有什么不同。”之后李轨任用谢统师为太仆卿,韦士政为太府卿。突厥曷娑那可汗率众人归附朝廷,派弟弟闕达度闕设率领部落住在会宁川中,有二千多骑兵,到这时自己号称可汗,前來投降李轨。
薛举曾派他的大将军常仲渡过黄河,企图一举收复河西,归自己统治。李轨派大将李赟在昌松应战,斩首来犯敌军两千余级,剩下部众全部俘获。李轨看着俘虏和李赟商议,想把他们悉数释放。李赟不赞同他的看法,认为这些俘虏是经过竭力奋战才抓到的,要释放回去帮助敌人,不如将他们统统活埋。李轨却说如果有天命,能将金城也赐归我,我們自然会擒获他們的首領,这些士卒,最终还是属于我们的。如果事情不成,留下他们也没有什么用处。李赟听后遂将这些俘虏全部放还了。之后他们先后在昌松打败了割据陇西县的秦帝薛举,在张掖市消灭了曹琼的势力,进而连克敦煌市、西平、枹罕镇等地,统一了整个河西五郡所有地区。
拒绝招抚,大凉称帝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渊曾在计划征讨薛举,统一秦、陇时,便派人秘密到凉州招抚李轨,给李轨的诏书中称他为“从弟”。李轨看了非常高兴,立即派他的弟弟李时勉赴朝廷进贡。唐高祖李渊封李懋为大将军,让鸿胪少卿张侯德带着诏书任李轨为凉州总管,封为凉王,并赠给他羽葆鼓吹一部。可在使臣张俟德还未到达凉州之前的十一月,李轨就已经自封为帝,称帝号为大凉皇帝,改年号为安乐,设立官署任用官吏,一切全都仿效隋开皇时的惯例。
唐王朝平定薛仁杲后,仍对李轨招抚。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二月,张俟德达到凉州。李轨召集众官员商议,想取消帝号,接受册封。曹珍建议说:“隋失天下,四方英雄并起,称王道帝,各霸一方。晋国据于关中,大凉自处河西,既已称帝,为何还要受人官爵?不如效法“萧詧事魏”——自称梁帝而称臣于周”,李轨采纳了曹珍的建议。李轨派尚书左丞邓晓跟使者进京朝拜,上书李渊自称“皇堂弟大凉皇帝臣李轨”而不接受官号。唐高祖李渊看了李轨的书信非常生气,李轨竞敢与大唐皇帝称兄道弟,这分明就是他不甘做人臣的表现,因此囚禁了邓晓,准备发兵讨伐李轨。
毒杀梁硕,宠信巫师
李轨起事时,梁硕是主要谋划者,很有智慧谋略,大家都畏惧他,李轨常依靠他做出一些重大决策,之后授职为吏部尚书。梁硕看到诸胡势力强盛,便暗暗劝李轨应及早对其加以防范。这话被李轨的另一个重臣安修仁(户部尚书,祖上是凉州望族,境内各少数民族都归附于他)听到,由此引发了安修仁和梁硕的互相猜忌不和。于是安修仁勾结李轨的儿子仲琰进献谗言,捏造梁硕要反叛的罪名。李轨便下令送毒酒杀死了梁硕。自此以后,最早一批与李轨共同起事的旧友同僚都心怀疑惧,从此军心逐渐离散。
有胡人巫师蛊惑李轨,说天帝将派遣玉女从天而降,于是李轨便招集兵士修筑楼台以候玉女降临,筑台工程耗费甚大,民怨沸腾。后又遭逢饥荒年,天灾人祸,民不聊生。李轨拿出了他的全部私财进行救济,但还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情势紧急,他召集群臣商议,想开仓放粮。曹珍等故旧都同意放粮,认为国家该以民为本,不能吝惜粮食而不管百姓死活;而谢统师等隋朝官员虽然曾被李轨宽大安置,但他们心里终究不服,秘密与胡人勾结,排斥李轨的好友故旧,趁着灾荒要离间他的军队。当庭反驳曹珍:百姓中饥饿的都是那些羸弱不堪的人,那些勇敢健壮的人就不会这样。国库里的粮食是为了应付意外的事变而储备的,怎能散给羸弱无用的人,现在放粮完全不是为了国家着想。最后李轨认为谢统师等说得对,决定不发放仓粮,这更加激起了广大士民的怨恨情绪,都想逃亡而去。
李渊讨伐,兵败被俘
在长安做官的安兴贵(安修仁之兄),上书请赴凉州招抚李轨。唐高祖李渊考虑到李轨兵力强盛,所处地理位置险要,还可连接吐谷浑和突厥,可能光凭几句话没有用。安兴贵对唐高祖说因为自己家在凉州,世代为豪望,境内各少数民族历来都归附他们家族。再加上弟弟安修仁为李轨所信任大臣,在李轨的要害部门有几十人都是他们自己的亲信。到时候如果李轨不服招抚,就近拿下他很容易,于是唐高祖便派安兴贵赴凉州。
安兴贵到凉州,李轨即任他为左右卫大将军之职,并询问安兴贵有何保全凉州的办法。安兴贵借此机会向李轨晓以大义:“凉州偏远财力不足,虽拥有雄兵十万,而土地不过千里,又没什么险关可守。观唐朝占据京师,平定中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是天命所归,非人力所能扭转。您若举河西之地,奉图东归大唐,那么你的功劳不在汉朝窦融之下。"李轨默然不答,过了好一会儿,说:“从前刘濞统率区区江东之兵时还自己称‘东帝’,我现在据有河右,就不能当“西帝”?我据山河之固,唐虽强大,他奈我何?你是替唐考虑來引诱我,以酬谢他們對你的恩遇罢了。"安兴贵有些害怕了,就假装道歉说自己的族人都受了李轨莫大的荣宠,自己没有别的心思。
安兴贵知道李轨不可说服,便伙同弟弟安修仁等人暗引诸胡兵马围攻姑臧城。李轨率步、骑兵一千多人出城抵抗。当初,薛举的柱国奚道宜曾率领羌兵投奔李轨,李轨答应任命他为刺史而未兑现,礼节待遇又很轻薄,奚道宜一直心怀怨恨,因此他率领自己的部下和安修仁一起共同攻击李轨。李轨兵败回到城中,带兵登上城墙,以求外面有人前来救援。安兴贵令人向姑臧城剩余兵众传话:“大唐天子派我来取李轨,不服者将祸及三族。”因此各城将士都不敢出动,且有不少人都投靠了安修仁。李轨感叹:“人心已失,天亡我啊!”之后便携同妻子儿女登上玉女台,摆设酒席以作别离,安修仁将他抓获后送往京师。
当时邓晓还在长安,听说李轨失败后以舞蹈祝贺。高祖责备他:“你是作为李轨的使臣来到长安的,听到他战败被俘的消息,没有丝毫悲伤之情,还为了取悦我而妄加庆贺,你对李轨没有忠心,何况是对我。”于是邓晓被废弃不曾录用。武德二年(619年)五月,李轨被斩首于长安。从起兵到灭亡为时三年,河西全部平定。李渊下诏拜授安兴贵为右武侯大将军、上柱国,封为凉国公,食实封六百户,赐锦帛一万段;安修仁为左武侯大将军,封为申国公,并且给予田地房宅,食实封六百户。
战败分析
李轨河西陇右的割据势力存在时间短,除了以一隅之地无法与唐朝顺天应时一统天下的形势相抗衡外,其败亡还有如下因素:
首先,李轨听信谗言,陷害部下,导致周围离心离德。李轨曾以梁硕为谋主,授职吏部尚书。梁硕有谋略,众人怕他,梁硕见从前西域迁来的胡人种族繁盛,曾劝李轨加以提防,因而与户部尚书安修仁交恶,李轨之子仲琰曾问候梁硕,梁硕不为他起身,仲琰很是反感。于是一起诬陷梁硕。李轨不察实情,持毒于其家杀害梁硕,由此故人渐渐心怀疑惧,不为轨所用。
其次,李轨浪费财力,不体恤民情,导致政权日衰。当时有胡巫妄言,“天帝将派遣玉女从天而降。”李轨便招集兵士修筑楼台以候玉女降临,靡费钱财甚多。时逢年饥,以致发生人吃人之事,李轨尽其家资予以赈济,仍不足供给,便商议开仓发粮,曹珍也劝他这样做。谢统师等人是从前的隋官,内心不附李轨,常常引进群胡结为党羽,排挤其用事旧臣,想因此事离散其众,便当廷反驳曹珍说:“百姓饿者自是弱人,勇壮之士终不肯困,国家仓粟须备不虞,岂可散之以供小弱?仆射苟悦人情,殊非国计。”李轨不分是非却听信了谢统师等人的建议,导致上下民怨沸腾,加速了其灭亡的步伐。
第三,李轨没有处理好与诸胡的关系,未能连结诸胡以抗李唐,后来竟亡于诸胡。安兴贵、安修仁等系安息国人,故安氏兄弟在诸胡中影响很大。梁硕生前“见诸胡种落繁盛,乃阴劝轨宜加防察”,才引起安修仁之怀恨,但李轨对诸胡却毫无防范。谢统师等“每与群胡相结,引进朋党”,李轨却格外信任统师。另外,薛举柱国奚道宜率羌兵三百投奔李轨,李轨许其刺史却不实授,礼遇又薄。后来,奚道宜率所部羌胡与修仁之凉州诸胡合击李轨。李轨实亡于胡人也。
人物评价
李轨从起兵到被杀,前后不到三年,形势急转直下,转胜为败,政权倾覆,又招杀身之祸,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全局观念,不具备治国之才略,丧失了应有的警惕,且不能审时度势,明辨是非,正确处理内外关系,又枉杀忠良。终于使昙花一现的大凉政权灭亡,在凉州历史上闪现的帝王光芒迅急熄灭。(《与我同姓的那些人 》书评)
“李轨窃据鹰扬,僭号河西,安隋朝官属,不夺其财;破李贇甲兵,放还其众,是其兴也。及杀害谋主,崇信妖巫,众叛亲离,其亡也,宜哉!”(《旧唐书》评)
相关人物
李懋
公元618年,李渊曾在计划征讨薛举,统一秦、陇时,便派人秘密到凉州招抚李轨。李轨派弟弟李时勉赴朝廷进贡。唐高祖李渊封李懋为大将军。
李伯玉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冬,李轨正式称帝,设置百官,立儿子李伯玉为皇太子。
李仲琰
李仲琰与安修仁勾结,捏造陷害梁硕反叛的罪名,致使李轨送毒酒杀死了梁硕。自此以后,最早一批与李轨共同起事的旧友同僚都心怀疑惧,从此军心逐渐离散。
史书记载
《旧唐书·卷五十五·列传第五》
《新唐书·卷八十六·列传第十一》
历史遗迹
玉女台为隋大业时武威郡(今凉州)人李轨所筑。其位置在原武威第十八中学(今十八中)院内。《唐书·李轨传》载:“轨败,携妻子上玉女台,置酒为别。初,李轨信胡巫妄曰:‘雅威将遣玉女从天来。’遂召兵筑台以候女,多以糜损。”玉女,是天上仙女。李轨筑玉女台,无非是想玉女下凡,赐给自己长生、富贵、平安。然而,令李轨没有想到的是正是由于玉女台的修筑,耗费巨大,致使民不聊生、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从而加速了大凉政权与自己的灭亡。直至兵败,绝望之时,李轨携妻儿登上玉女台置酒话别,可能还是抱着一丝幻想、幻想玉女能够真正降临,救自己于危难。但最终他和家人还是难逃被杀的命运。
李轨的亡国被杀,使这座古台充满了悲剧色彩。据说李轨之后,玉女台被毁,不久在此台址上复建一台,取名“凤凰卫视中文台”。《武威文物概况》有这样一段记载:“凤凰台与神乌县:县城西南隅(今武师内),有土石堆积之丘形,俗呼凤凰台。按《南史》太极东堂画不死鸟鸟,是凤凰有神乌之称。李渊武德三年(620年),于武威郡城内设神乌县,与姑臧分理,姑臧理东,神乌理西,凤凰台或神乌县之遗址,亦未可知,兹故录之,以凤凰台与神乌县之参考。”
参考资料
武威故事 | 李轨建立大凉国.澎湃新闻.2024-08-12
武威的“台”文化.头条.2024-08-15
武威的“台”文化.今日头条.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