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于贵瑞

于贵瑞

于贵瑞,男,1959年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生态系统生态学教研室主任、资源与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主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1982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1984年获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硕士(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学位,1993年获沈阳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土壤物理与改良学)学位。2020年5月30日,于贵瑞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1984年12月-1987年11月任沈阳农业大学助教。

1987年12月-1990年7月任沈阳农业大学讲师。

1990年8月-1994年9月任沈阳农业大学副教授,主讲《耕作学》《农学基础》《农业系统工程》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

1991年开始在日本千叶大学学习和工作。

1997年获千叶大学环境学博士(环境物理学)学位。

1994年10月-1996年7月任日本千叶大学研究生院助教。

1996年8月-1999年7月任千叶大学园艺学部副教授,主讲《绿地气象学》《环境水利学》和《环境立地学》等课程。获2002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1999年8月-1999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研究员。

2000年1月-2009年6月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2009年7月开始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二级研究员。

2015年11月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

2014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生态系统生态学教研室主任。

2018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主任。

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期间,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2008年1月-2018年9月),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综合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2000年-2018年),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2004-2018),科技部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综合研究中心主任(2005-2018)等行政职务。自2000年以来,曾任亚洲通量网(AsiaFlux)副主席/执委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长期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国家基金委评审专家,中国气象局咨询专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30年)编制专家组成员,国家973计划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和相关行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咨询专家,相关研究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野外台站、部门重点实验室和野外台站学术委员会成员。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研究方向

早期的研究领域为农学与耕作学、植物生理生态学、土壤物理与改良学、农业气象与环境物理学。近二十年来,致力于我国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台站网络建设、联网观测实验及综合科学研究事业;着力推动生态学、自然地理学与全球变化科学的交叉融合,开拓生态系统生态学、环境生态学和生态地理学等新兴学科。

近期的科学研究重点方向包括:研发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储量、能量和物质交换通量及生态要素网络观测新技术;揭示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的生物物理和化学过程机理,认知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的动态变化、地理格局及环境影响规律和机制;探索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热力学循环机理、动态演变和地理格局的生物环境控制机制及全球变化因素影响与反馈作用等大尺度宏观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科学问题。

主要贡献

1999年以来,以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及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生态学过程为研究主题,先后主持实施了9项重大科学研究任务。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及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和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此外,还主持完成了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面上基金,以及重要方向性项目等研究工作。

近二十年来,组织开展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观测理论和技术研究,开发和集成研制通量观测技术系统,设计创建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组织开展陆地碳储量/通量的动态变化和空间格局规律综合研究,评估和认证了中国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格局及增汇潜力。系统性开展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及相互作用关系的生态地理学机制研究,评估了大气氮沉降和陆地生态系统实际蒸散发通量的时空格局及其对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固碳功能的影响。开拓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热力学循环机制研究新领域,探索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的大尺度时空格局及功能性状的生态地理学机制。长期服务生态系统观测实验网络及国家野外台站的建设,组织开展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和科技部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的长期定位观测实验研究,开发生态环境科学数据资源产品,研制CERN数据管理和共享服务信息系统,探索推动科学数据共享服务事业发展,综合研究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等资源环境问题。

著作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的代表性学术专著有:

耕作制度原理与优化设计方法,1990,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种植业系统分析与优化控制方法,1991,中国农业出版社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蓄积,2003,气象出版社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空间化信息研究图集??气候要素分卷,2004,气象出版社

人才培养

已指导学生

赵风华,博士研究生,071012-生态学;

温学发,博士研究生,071012-生态学;

王秋凤,博士研究生,071012-生态学;

张雷明,博士研究生,071012-生态学;

宋霞,博士研究生,071012-生态学;

任传友,博士研究生,071012-生态学;

伏玉玲,博士研究生,071012-生态学;

李正泉,博士研究生,071012-生态学;

张黎,博士研究生,071012-生态学;

黄辉,博士研究生,071012-生态学;

胡中民,博士研究生,071012-生态学;

姜春明,博士研究生,071012-生态学;

刘帅,博士研究生,071012-生态学;

张弥,博士研究生,071012-生态学;

盛文萍,博士研究生,071012-生态学;

伍卫星,博士研究生,071012-生态学;

付超,博士研究生,071012-生态学;

刘迎春,博士研究生,071012-生态学;

李轩然,博士研究生,071012-生态学;

朱先进,博士研究生,071012-生态学;

展小云,博士研究生,071012-生态学;

高艳妮,博士研究生,071012-生态学;

任伟,博士研究生,071012-生态学;

赵宁,博士研究生,071012-生态学;

陈智,博士研究生,071012-生态学;

王永生,博士研究生,071012-生态学;

李娜妮,硕士研究生,071012-生态学;

王瑞丽,博士研究生,071012-生态学;

贾彦龙,博士研究生,071012-生态学;

徐志伟,博士研究生,071012-生态学;

郑涵,博士研究生,071300-生态学;

焦翠翠,博士研究生,071300-生态学;

徐丽,博士研究生,071300-生态学;

朱剑兴,博士研究生,071300-生态学;

赵航,博士研究生,071300-生态学;

张维康,博士研究生,071300-生态学;

唐玉倩,博士研究生,071300-生态学;

刘聪聪,博士研究生,071300-生态学。

参考资料:

现指导学生

滕嘉玲,博士研究生,071300-生态学;

韩朗,博士研究生,071300-生态学;

张添佑,博士研究生,071300-生态学。

参考资料:

主讲课程

于贵瑞主讲的课程有《生态系统研究的基本原理与实验方法》《全球变化研究进展》《生态系统研究的技术方法与野外实践》《生态系统生态学》《高级生态学》《生态学》等。

社会职务

于贵瑞现担任《应用生态学报》主编,《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和《中国科学数据》副主编。兼任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综合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CERN科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联盟(ChinaFLUX)理事长,亚洲通量网络(AsiaFlux)主席,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中方首席代表,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国家基金委生命学部咨询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成员等学术职务。

自2000年以来,于贵瑞曾任亚洲通量网(AsiaFlux)副主席/执委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长期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国家基金委评审专家,中国气象局咨询专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30年)编制专家组成员,国家973计划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和相关行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咨询专家,相关研究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野外台站、部门重点实验室和野外台站学术委员会成员。

获得荣誉

研究成果“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创建及其观测研究和试验示范”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八),“中国陆地碳收支评估的生态系统碳通量联网观测与模型模拟系统”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陆地生态系统变化观测的关键技术及其系统应用”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获2008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一)。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第二届归侨侨眷创业成果交流会“科技创新人才奖”、第六届中国侨届贡献奖“创新人才奖”,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等多项荣誉奖。

2010年12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2020年5月30日,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章获奖者。

2021年11月,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人物评价

于贵瑞为中国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沈阳农业大学新闻网评)

于贵瑞填补了全球通量观测区域空白,对全球通量观测网络发展做出了实质性贡献,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开拓了科学研究新领域  。(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评)

于贵瑞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国野外台站网络建设、联网观测实验及生态环境综合研究事业,创建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及耦合过程机制、碳氮水通量时空格局、植被功能性状及生物地理学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天津大学评)

参考资料

专家人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21-09-21

7位中国学者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今日头条 科学网.2021-11-08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颁奖,中国生态学学会三位会员获此殊荣!.中国生态学学会.2024-11-29

于贵瑞.中国科学院大学.2024-08-22

于贵瑞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2022-01-24

全国创新争先奖.科技人物.2020-05-30

我校校友于贵瑞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新闻网.新闻网.2021-09-15

热烈祝贺于贵瑞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2021-09-15

于贵瑞院士应邀“云”做客北洋大讲堂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院研讨长期合作-天津大学新闻网.天津大学新闻网.2021-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