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鲉科

鲉科

鲉科,Scorpaenidae (A. Risso, 1826),硬骨鱼纲鲉形目的一科鱼类。截至2024年,《全球生物物种名录》(COL)将鲉科分为26属、222种。鲉科一般体中长,稍侧扁或平高扁,吻圆钝,鼻孔2个。眼上侧位,口大,上颌骨外露,无辅颌骨。上下颌及犁骨具细牙,腭骨有或无牙,鳃孔宽大。

鲉科鱼类主要分布在全世界各暖水性和温水性海域,一般栖息于近岸礁岩石砾的环境中,极少数种生活在深海中,有些宜居淡水,少数种类潜入深海。为肉食性鱼类,主要以一般以小型鱼类、甲壳亚门等足目等为食。鲉科鱼类的繁殖方式为卵胎生卵生两种。

鲉科鱼类具有较强的经济意义,在人工养殖领域有较大发展。

研究历史

文献记录

中原地区古文献中就有对于鲉形目的记载,以形态怪异而闻名的鲉鱼早在公元200多年的汉、晋时代就已有记载。

用双名法记载中国鲉形目鱼类的文献始于1833年。Valenciennes(1833)在《鱼类自然史》中记录产于中国广东的中华鬼鲉Inimicus 中华蜂鲉,(1846)在《中国鱼类研究报告》中记录日本鬼鲉Inimicus japonicus、厚头平鲉Sebastes pachycephalus、环纹蓑鲉属 Pterois lunulata、锯棱短鳍蓑鲉Brachypterois serrulatus、斑鳍鲉Scorpaena neglecta; Gunther (1860)在《大英博物馆鱼类目录》第二卷中记录褐菖鲉Sebastiscus 平鲉科须拟鲉拟鲉属 cirrhosa、斑鳍蓑鲉Pterois volitans、触角蓑鲉Pterois antennata、花斑短鳍蓑鲉 Dendrochirus zebra;Jordan et Starks (1906)在关于Tomes Francis Abbott获得的《满洲亚瑟港鱼类集》的注释中记录黑平鲉平鲉属 schlegeli;Fowler et Bean (1922)在《台湾和菲律宾岛的鱼类》中记录异尾拟蓑鲉Parapterois heterurus;李思忠(1962)在《南海鱼类志》中记录了棘鲉Hoplosebastes armatus、关岛小鲉Scorpaenodes guamensis、花腋鳞头鲉 Sabastapistes nuchalis、圆鳞鲉Parascorpaena picta、冠棘鲉 鲉属 hatizyoensis、肩斑蓑鲉Pterois russelli、美丽短鳍蓑鲉Dendrochirus bellus、须蓑鲉 Apistus carinatus、菲吉岛长臂囊头鲉Setarches fidjiensis、长臂囊头鲉Setarches longimanus; Beaufort et Briggs (1962)在《印度-澳大利亚群岛的鱼类》第11卷中记录钝头鲉Amblyapistus taenianotus、拟翔鲉Cottapistus cottoides;朱元鼎、金鑫波(1963)在《东海鱼类志》中记录赫氏无鳔鲉Helicolenus hilgendorfi; Jones et al. (1972)在《台湾南部以珊瑚和鱼类为重点的海洋生物调查》中记录黑斑圆鳞鲉Parascorpaena mossambica;金鑫波(1979)在《南海诸岛海域鱼类志》中记录长棘小鲉小鲉属 scabra、金圆鳞鲉 Sebastapistes bynoensis、辐纹蓑鲉Pterois radiata、离鳍鲉Vespicula trachinoides; Eschmeyey, Rama-Rao and Hallacher (1979)在 《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蝎鱼亚科的鱼类》中全面论述了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的三丝鲉亚科Choridactylinae2属10种,包括分布于中国的6种,增记短吻鬼鲉Inimicus brachyrhynchus、斑纹单指虎鲉Minouspictus;陈乐才(1981)在《台湾的鲉科鱼类》中报道了产于台湾的鲉科鱼类64种,增记白斑葛鲉Sebastiscus albofasciatus、粗小鲉小鲉属 hirsutus、密斑小鲉Scorpaenodes kelloggi、短鳍小鲉Scorpaenodes parvipinnis、岸边小鲉Scorpaenodes littoralis、变鳍小鲉Scorpaenodes varipinnis、黄斑鳞头鲉Sebastapistes albobrunnea、斑鳍圆鳞鲉Parascorpaena maculipinnis、冠带鲉 海鲉属 tentacularis、大眼鲉Phenacoscopius megalops、圆石鲉 Neomerinthe rotunda、缨鲉 Thysanichthys crossotus、斑鲉Iracundus signifer、畸鲉Pteropelor noronhai、光鳃拟鲉 拟鲉属 negleca、大口拟鲉Scorpaenopsis diabolis、粗首虎鲉Minous trachycephalus、鲱红虎鲉Minous coccineus、曲石鲉Neomerinthe spilistius、白斑虎鲉 Minous quincarinatus、二斑短鳍蓑鲉属Dendrochirus biocellatus、三棘绒鲉Taenianotus tricanthus、山神鲉Snyderina yamanokami、裸绒鲉Ocosia vespa、单棘虻鲉 Erisphex simplex、无毒鲉Ectreposebastes imus、新鳞鲉Neocentropogon japonicus、新平鲉 Neosebastes entaxis、平额鲉Plectrogenium nanum;金鑫波(1987)在《中国鱼类系统检索》中报道或转录了中国鲉形目鱼类145种,记录柳平鲉 平鲉属 itinus、无备平鲉Sebastes inermis、六带平鲉Sebastes joyneri、五带平鲉Sbastes thompsoni、条平鲉Sebastes trivittatus;刘蝉馨、牟秀林和丁耕芜(1987)在《辽宁动物志·鱼类》中记录花斑平鲉Sebastes nigricans、铠平鲉 Sebastes hubbsi、雪斑平鲉Sebastes nivosus;詹鸿禧、邓思明和熊国强(1988)在《东海深海鱼类》中记录眶棘鲉Hozukius embremarius、冠蓑鲉Ebosia bleekeri。

研究记录

Gill (1888)在研究中比较了鲉类各群的颅骨,为鲉科和其他科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科的特征;Allis(1909), Gregory(1933), Matsubara(1934,1936b)研究鲉类的眶下骨链;Starks (1898),Allis(1909), Gregory(1933), Matsubara(1934,1936b)研究鲉类的悬器(suspensorium); Starks (1898) 研究了鲉科的椎骨和肩带骨,观察了9种鲉类的肩带骨; Rivero(1935)研究鲉类的腰带骨和鲉类骨骼。由于过去对骨骼的研究数量不够,所以是不能用于分类的。Matsubara(1943)对日本78种鲉亚目鱼类的眶下骨链、悬器、鳃盖器、舌器、颅骨、脊椎、腰带、鳔、消化管及幽门盲囊等项目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一个比较完备的分类系统,1955年,他在《鱼类形态和检索》中将分类又做了一些修改,把鲉科提升为鲉总科Scorpaenicae,下面分3科,即鲉科Scorpaenidae、头鳍鲉科前鳍鲉科毒鲉科Synanceiidae。鲉科包括8亚科,即平鲉亚科Sebastinae、鲉亚科Scorpaeninae、叶鲉亚科Sebastolobinae、平额鲉亚科Plectrogeninae、蓑鲉亚科Pteroinae、囊头鲉亚科Setarohinae、新平鲉亚科 Neosebastinae和须蓑鲉亚科Apistinae。头鳍鲉科不分亚科。玫瑰毒鲉科包括4亚科,即单指虎鲉亚科Minoinae、双指鲉亚科Pelorinae、狮头毒鲉亚科Erosinae和毒鲉亚科Synanceiinae。中国范围内对鲉科的研究有朱元鼎和金鑫波(1981)《我国鲉科鱼类的鳞片形态特征和分类的研究》;朱元鼎、金鑫波(1983)《中国鲉形目鳍的比较形态和鳍的式型》;金鑫波、朱元鼎(1988)《鲉形目眶下骨链和鳃盖器的式型的研究》等。

分类

世界鲉科鱼类有12亚科,26属,222种。是世界渔业中十分重要的经济鱼类。本科在中国有8亚科28属61种。

形态特征

外部形态

体型:体中长,稍侧扁或平高扁。

头型:吻圆钝。

鼻孔:鼻孔2个。

眼部:嗅神经经过眼窝。眼上侧位,眼球达或不达头背缘。

口:口大,端位,斜裂。前颌骨能伸缩。上颌骨外露。无辅颌骨。上下颌及犁骨具细牙,腭骨有或无牙。

鳃孔部:鳃孔宽大。鳃盖膜分离或微连,不与峡部相连。第四鳃弓后方有或无裂孔。假鳃发达。鳃耙细长或短小。鳃盖条 7。

鳞、侧线、须瓣:腰带狭或宽,后腰骨突和下腰骨突均短小或后腰骨突尖长,后端无深沟或具深沟,腰带孔有或无,下腰骨棱低或中高或很高。眼间隔宽平圆凸或狭而凹入。眼后头背有或无顶枕窝。仅前鼻孔具皮瓣,其他部位无皮瓣或头体散布发达皮瓣。有或无颏须。颅骨感觉管发达或不甚发达。鳞中大或小;栉鳞圆鳞。侧线鳞18~50。侧线无鳞沟有或无。

鳍:最上鳍条基骨与上喙骨缝合。鳍条基骨与下喙骨等宽,或为下喙骨宽 1/2。后锁骨上骨呈片状或刺刀形。有或无后喙骨突。背鳍连续,起点位于颈部,鳍棘部长为鳍条部2~3.5倍,具11~17鳍棘,8~17鳍条;鳍棘中长或很长,鳍棘膜凹入或深裂。臀鳍具 1~3鳍棘,3~11鳍条。胸鳍中大,较大或很长大,具1~2不分枝,4~13分枝,2或7~12不分枝鳍条,或鳍条均不分枝。下部不具或具1~3游离鳍条,胸鳍下部有时具1叶状突起。腹鳍胸位,靠近具1鳍棘,5鳍条。尾鳍内凹,截形或圆形,无深叉形尾鳍。鳔有或无,中部不收缩或收缩,前部不分裂或分裂为2对称叶状突起,鳔壁背面具1对至数对韧带突起;外肌带前端插或不插入后耳骨,后端不具或具1对至数对韧带突起。

棘突与凹陷:头部无棱棘,棱棘低弱或发达。无中筛棘。有或无鼻棘。眼前棘有或无。眼上棘和眼后棘有或无。眶上棱高凸或不高凸。额棱不明显,低平或明显。额棘有或无。鼓棱有或无。顶骨相连或分离,顶棱低或高,有时具鸡冠花状嵴;顶棘有或无,颈棘有或无。眶前骨下缘无棘或有棘,上缘无或有棘,外侧面无或有棘。

眶下骨链与鳃盖器:第一眶下骨有或无棘。第二眶下骨呈“T”形,后端细尖,钝尖或截形,不伸达或伸达前鳃盖骨上缘,或不呈“T”形,前后等宽或向后渐宽,伸达前鳃盖骨上缘。眶下棱1~2条,无棘或有棘,或具1列强棘。第三眶下骨有或无。第四眶下骨有或无,第五眶下骨有或无。眶下感觉管伸达第二眶下骨,向上经第三至第五眶下骨伸达颅骨或止于第二眶下骨。眼后至侧线前端有或无蝶耳棘;有或无翼耳棘,翼耳骨的感觉管中部有或无骨桥;有后颞颥棘和肩胛棘,前鳃盖骨具3~5棘,基部有或无副棘。鳃盖骨具1~2棱棘。下鳃盖骨有或无棘。间鳃盖骨无棘。肱棘有或无。后翼骨片有或无;后翼骨与舌颌骨突间具间隙。中翼骨大,椭圆形,支撑眼球,或中翼骨小,新月形,不支撑眼球;中翼骨不插于腭骨和后翼骨间。有或无前腭骨突。基蝶骨有或无。中筛骨不特别延长或很狭长。侧筛骨与犁骨相连或中间由软骨相连或不与犁骨相连。上枕骨中嵴发达,低平或微小,不与髓棘和髓间棘相连或紧连第一和第二髓棘。第一至第三髓间棘插于第二和第三髓棘间;有时前3髓间棘扩大,前2棘向前,与第三棘间距大。椎骨22~31;椎体横突宽大分叉;第一椎体横突位于第五、第六或第七椎体;第一,第一至第二或第二至第四椎体横突不左右相连。后颞颥骨前端分叉,紧连于头颅,不固结。

分布栖息

鲉科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各暖水性和温水性海域。

鲉科鱼类一般栖息于近岸礁岩石砾的环境中,极少数种生活在深海中。游动比较缓慢,形态变化广泛繁多。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主要生活于海洋,有些宜居淡水,少数种类潜入深海。多数种类营底栖生活,部分鱼类能较活泼自由游泳。其中平鲉属和菖鲉等鱼类为体型为亚流线型,头部棱棘低落,各鳍形态正常,适于近底层自由游泳。圆鳞有栖水深200-500M,眶棘鲉栖水深500-800M,长臂囊头鲉褐菖鲉栖水深达1000M以上,为大洋性无鳔黑鲉类。

习性

觅食行为

鲉、小鲉、拟幼等胸鳍下部具较粗壮的不分枝鳍条,端部一般游离突出,具感觉能力,用来帮助探索食物,须蓑鲉具有吻须、颌须和颏须,具感触食物的功能。鲉科一般以小型鱼类、甲壳亚门等足目为食。

节律行为

多数种类无明显洄游习性,少数有短途洄游习性。

生长繁殖

鲉科鱼类的的生殖可分卵胎生和卵生两种。

繁殖期

平鲉属的种类为卵胎生,如黑平鲉 2~3龄达性成熟,生殖季节为4~6月,仔鱼在雌体内发育,产出即洄游,仔鱼全长5.69mm,很快便会摄食。大多数种类为卵生,又分浮性卵和黏性卵两类。雄鱼具有护卵习性,留守洞穴保护卵块,常用胸鳍拂水,使卵子得到充分氧气普氏鲉为卵生的,雌鱼产卵透明或呈绿色。产卵期间,卵子和精子被释放并漂浮在水面附近。

养殖技术

养殖现状

鲉科鱼类有些种类肉质鲜美,具有较大的经济意义,同时也是是休闲垂钓的重要鱼种,需通过人工养殖来实现栖经济价值。目前日本主要养殖椭圆平鲉和褐菖鲉,鱼类育苗量在100万尾以上。韩国主养的平鲉科鱼类品种为许氏平鲉。中国平鲉科鱼类养殖以许氏平鲉为主,也有少量褐菖鲉;许氏平鲉已成为中国黄渤海海区重要的网箱养殖和增殖放流鱼种之一,而褐菖鲉在东海南海北部海区有一些网箱养殖。

繁育养殖

鲉科的成鱼养殖主要为网箱养殖,也有网笼和池塘养殖报道。

苗种选择:苗种培育指从3~5厘米的苗种养殖到10~12厘米苗种的过程。

培育时间:一般为3个月。

喂养管理:以配合饲料为主,投饵量大约为鱼体重的2.5%~3%,每日投喂2~4次,并保持池底及水质洁净。幼鱼生长至2.5厘米以上时便可完全摄食配合饲料。成鱼养殖时,将大规格苗种出池到室外用网箱培育,以加快苗种的生长速度、提高成活率。也有在幼鱼生长至2.5厘米以上可完全摄食配合饲料后即放入网箱进行培育。

疾病防治

鲉科高温期易感染淀粉卵双鞭毛虫门刺激隐核虫。育苗时要以定期抽样显微镜下检查为主,发现病原后要及时做好育苗工具、池子与池子之间的隔离及消毒工作,避免传染。

注意事项

在鲉科鱼类养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好的水域,保证水质;保证适宜的水温;定期检查育苗的健康状况;育苗长到一定程度之后需要隔开养殖。

经济意义

鲉科在世界海洋渔业中为十分重要的经济鱼类,产量高,世界年产量50万~60 万吨。①斑平鲉年产量为5万吨,主要生产国有加拿大2.25万吨,美国0.96万吨,在北太平洋加拿大及美国沿岸进行捕捞。②海平鲉属年产量为1.56万吨,主要生产海区为法罗群岛,其他平鲉种类为 43.59 万吨,在北太平洋北美沿岸及北大西洋东西沿岸捕捞。③黑平鲉在日本年产量在350~1200吨。④五带平鲉日本年产量400~1000吨。

中原地区常见的经济种类有:①黑平鲉,年产量估计在千吨以下,为近海增殖和人工养殖的对象。渔获物体长一般为100~200mm,多为钩钓所捕,多生产于我国北部海域。底拖网和钓钩的捕捞对象或兼捕对象的次要经济鱼类有:斑鳍鲉 Scorpaena neglecta、褐菖鲉Sebastiscus 平鲉科等。

鲉科鱼类的不少种类是肉味鲜美的高级食品,黑平鲉在日本是做生鱼片的良好原料。日本鬼鲉Inimicus japonicus 肉味美,煮汤喝有清凉解毒的效果。

参考资料

catalogue of life.全球生物物种名录.2024-06-20

平鲉科鱼类养殖.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6-20

Just a moment....WileyOnlineLibrary.2024-06-20

Ryan Photographic- Scorpaenidae- Scorpionfishes, lionfishes.ryanphotographic.2024-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