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武汉临空经济区

武汉临空经济区

武汉临空经济区是武汉市“十一五”重点规划建设项目,根据武汉市政府常务会2008年10月讨论通过的《武汉临空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武汉在西北部地区,围绕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建设占地1100平方公里的“临空新城”。

武汉临空经济区涵盖武汉黄陂区东西湖区孝感市孝南区部分区域,其中黄陂区部分为核心区。

截至2010年7月,已有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航海航集团等60余家航空及相关企业入驻。

环境

武汉在西北部地区,打造一座涵盖“两市三地”、占地1100平方公里的“临空新城”。这座新城,涵盖武汉黄陂区、东西湖区和孝感市孝南区部分区域,发展航空运输、物流、飞机维修保养等空港产业。

武汉临空经济区含东西湖区全域500平方公里,黄陂南部地区约450平方公里及孝感市部分区域,总规划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区域内生态环境良好、景观特色鲜明,江河、湖泊众多,涉及东西湖、武湖两大蓄滞洪区,水域占总用地面积的13. 9%。

至2012年已有总人口约74万人(不含孝感市部分),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133.6平方公里。现状工业用地39.7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904亿元,地均产值约22.8亿元/平方公里,已形成以食品饮料、烟草、建材及市场物流、旅游商贸等为主的产业格局。

板块

在空间格局上,大临空板块构筑“一核两心、三区多园”。“一核”是指以天河机场航空枢纽辐射半径5公里形成临空核心圈层;“两心”指盘龙新城中心、吴家山新城中心;“三区”指黄陂临空发展区、东西湖区临空发展区和孝感临空发展区;“多园”指在三个临空发展区的基础上,形成航空企业总部区、走马岭保税物流园、横店临空产业园等13个产业园区。

其中,盘龙城新城中心规划人口78万人,以航空物流、空港加工业为主导,打造武汉北部现代化新城区;吴家山新城中心规划人口96万人,主要依托国家开发区,以食品加工、现代物流为主导,是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生态宜居新城。

在规划中,武汉临空经济开发区将是一个具有产业、新城、交通及市政配套等的“城中之城”。在供水方面,将打破行政区界限,新建武湖水厂、扩建走马岭水厂,将横店、后湖、口水厂改建成给水加压站,统一由新武湖水厂和白鹤嘴水厂联合供水

对于到2015年,临空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0亿元;到2020年,临空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4000万人次和50万吨,力争进入全国机场前10名,开通国际航线40条以上,真正成为中部地区国际门户枢纽机场

开发区要规划建设临空综合保税区,集口岸通关、出口加工、保税物流于一体,整合国内不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措施,使其成为开放度高、政策优惠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另外,还计划积极推进开放第五航权试点,争取更多国内航空公司新开通武汉始发的国际航班,争取实现任何航空公司可自主在武汉天河机场设立基地、开辟或加密航线,争取民航总局在审批各航空公司开航武汉的申请时采取备案制,不再对航空公司数量、客座率等指标做出限制。

园区

临空经济产业示范园作为武汉市工业倍增计划的重要承载地,规划面积62平方公里的园区集临空制造、航空物流、航空服务三大功能于一体,整个园区总投入将超300亿元。继汉口北商贸物流区和盘龙城经济开发区之后,临空经济产业示范园将被打造为黄陂区第三个千亿产业园。

2012年,黄陂区共投入了近90亿元。现已有50余家大型企业签约落户,到年底将有6家入驻企业正式投产。“临空经济示范区建成后将与汉口北商贸物流区和盘龙城经济开发区进一步整合,形成规模达150万人口的大型新城。”临空经济建设指挥部一位招商负责人介绍,入驻企业必须是科技型,每亩投资至少达到40万元以上,而且在“亩产”税收上也有相关的要求。此外,还必须解决当地一部分劳动力就业。

占地仅40多亩,年上缴税收却达1000万元。昨日,记者在黄陂临空经济产业示范园区看到,以生产铸铁件、工程机械、重型配重等机械产品的武汉华力机械铸造有限公司正在满负荷运转。而据园区建设指挥部负责人郑亚民介绍:在黄陂临空产业园内像这样占地面积少、年创税收高、专利技术尖的企业正不断增加。

紧邻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的黄陂临空产业园是该区实施工业倍增计划的关键区域,黄陂区在临空产业园中划出约6平方公里的核心建设示范区,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打造临空制造业产业园,专门针对临空经济引进高精尖的企业入驻,力求以最小的土地规模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园区内占地不到20亩的武汉正大有限公司粮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通过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和加工工艺实现创新发展,公司生产的大米抛光和砂碾米技术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年产大米抛光机和砂辊碾米机3000多台,不仅覆盖了国内所有水稻产区,并且出口到泰国、马来西亚、韩国、菲律宾、印尼、印度、缅甸、老挝等国家。

据统计,2012年园区已签约引进企业46家,90%是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60%的企业以高科技含量产品为主打。天威新能源、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硅晶显示科技、武汉爱帝等一批知名企业纷纷投产、在建。

已建成投产8家企业占地350亩,待挂牌运营的企业15家,累计投资达14亿元。郑亚民介绍:签约企业全部投产后,示范园区的年产值将达到23亿元,国地税收可达到8000万元,安置就业人员近2000人。

规划

武汉的黄陂区早在2008年前后就提出规划,打造临空产业经济,总投资80亿元、规划总面积1.3万亩的武汉盘龙航空城,建设正如火如荼;2013年5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更名为东西湖区,成为我省首个发展临空经济的国家级功能区;东西湖区也宣布,要建设100平方公里的临空经济区。

为了尽早让大临空经济落地,武汉市政府首设临空经济区办公室,统一规划协调,招商引资,争取政策。下一步,武汉还将设立临空经济区投资公司,先期注册资金10亿元,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主体。武汉临空经济区核心区位于武汉市黄陂区,以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为核心,西临白水湖、董家湖,南临府河,北部以京广铁路为界,东至黄龙墩河与武汉北站,面积110平方公里,是武汉市重点发展的八大主体功能区之一。截至2010年7月,已有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航海航集团等60余家航空及相关企业入驻。

根据规划,武汉临空经济区划分为三个功能圈层,即临空经济核心区、临空经济聚集区和临空经济辐射区。临空经济核心区范围为武汉天河机场周边10公里左右半径的区域,总面积94.1平方公里,涵盖黄陂区天河机场、天河街、横店街,将重点发展航空运输、航空物流、空港经济等临空经济核心产业。临空经济聚集区范围为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周边10—15公里左右半径的区域。临空经济辐射区范围为机场周边15公里左右半径以外的区域。

根据规划要求,武汉将推进机场第二快速通道建设,构建以城市快速路(包括机场高速公路、绕城公路、汉十高速公路等)和主干道(包括盘龙大道、川龙大道等)为基础的道路骨架,形成内、外联系便捷的交通格局。在主干道建设上,对楚天大道、横天公路、孝天公路及延长线进行提档升级,迅速规划建设机场西环湖路和盘天公路。推进武汉地铁机场线,同时做好向前川等地延伸的规划论证与通道预留。

试点

民航总局2006年10月批准武汉成为国内首个航空运输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武汉空港经济发展迅速,省市政府因势利导。2007年8月,《武汉临空经济区总体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根据规划,2010年,以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为中心、面积达94.1平方公里的天河核心航空城以及周边20公里内辐射范围,将建成以航空运输为主体,配套以临空型高新技术、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为主的临空经济区;2040年,它将成为武汉市航空物流和临空工业基地、华中地区中国国航枢纽。

有关专家表示,临空经济将成为武汉经济“新引擎”。初步规划,武汉临空经济区将划分为三大块:机场南侧为商务、休闲、居住区;北侧为货运、物流区;机场东侧,则是高新技术产业区,将成为现代制造业基地。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周边10公里左右半径的区域内,将重点发展航空运输、航空物流、空港工业等临空经济核心产业功能,成为带动整个临空经济区的增长极。

根据《武汉临空经济区总体发展规划》,武汉临空经济区按初期、中期和远期进行分期建设。

初期目标:到2010年,天河机场达到年旅客吞吐量13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14万吨、年客机起降12.8万架次。增开国际国内航线,实现武汉“天空开放”,使国际航线达到5—10条,国内航线达到100条左右。

中期目标:到2020年,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42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44万吨、年客机起降40.3万架次,同时,开通10—20条国际直达航线,使天河机场成为中国的“亚特兰大”机场。

远期目标:到2040年,天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7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95万吨、年客机起降60.6万架次,成为国内继北京、上海、广州等之后的第四大枢纽机场、内陆城市最大的国际门户机场。

产生原因

归纳起来,临空经济区产生的动因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讲,航空港所在国家和城市经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快速发展。临空经济真正发展是后工业化时代。临空经济本身的出现,就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只有进入工业化加速的时期,人民生活摆脱贫困、进入小康的时候才可以谈临空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否则可能有航空现象,但根本谈不上临空经济。人们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60%多到2004年40%略多一点,GDP突破10万亿元,人均已经达到1000美元,处于小康水平。2030年之后整个中国经济开始明显体现后工业化时代的特点。因此,中国临空经济发展大有前途。

从中观角度讲,空港及临空经济产业本身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规模扩大。机场提供了一种快速安全的交通方式和遍布全球的航空网络,这种资源是临空经济区所占有的独特资源,无法在区域之间流动,其他区域无法仿制,从而形成临空经济产业存在的独特性和垄断性。因此机场的产生和发展是临空经济产生的根本动因,缺少机场作用的经济模式不能界定为临空经济。但并不是所有的机场都存在临空经济,中心机场的客流量和货流量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这个地区才会形成临空经济。2003年,中国民航旅客运输总量已经达到8759万人次,货物运输总量达到219万吨,在全世界排名从1978年第33位上升为第5位。根据专家的预测,2015年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民航强国。所以在中国大力发展临空经济是切实可行的。

从微观角度讲,单个企业区位选择偏好发生改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经济发展的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有些企业的区位偏好发生改变,由原来的运费指向、供给指向、市场指向转变成时间价值指向,时间价值成为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随着大量高附加值、体积较小、重量较轻产品涌现,企业要求产品的运输成本较低和对市场的敏感程度高。产品的生命周期较短,只有迅速占领市场,才能获得高额利润,因此产品对运输的要求很高。而航空运输的快速安全的优势满足了企业的需求,于是企业的区位决策目标指向机场。这使得区域生产要素的聚集和扩散行为变得通达而迅捷,加速了区域能量流与物质流的流动。因此,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产生的企业区位需求也是临空经济产生的动因之一。

发展现状

武汉临空经济区

武汉临空经济区是武汉市“十一五”重点规划建设项目,根据武汉市政府常务会2008年10月讨论通过的《武汉临空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武汉临空经济区以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为核心,西临白水湖、董家湖,南临府河,北部以京广铁路为界,东至黄龙墩河与汉口北编组站,面积110平方公里,是武汉市重点发展的八大主体功能区之一。截至2010年7月,已有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航海航集团等60余家航空及相关企业入驻。武汉临空经济区是武汉继上世纪80年代建沌口汽车城、90年代建东湖高新区科技城、2000年建阳逻港口城后,新建的第四座产业城——航空城,第四座城比前三座城都大。武汉希望借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使之成为推动武汉城市经济腾飞的新的“发动机”。 

发展规划

北京新航城控股有限公司提出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的六大规划愿景:通达之城、文化之城、交往之城、创新之城、印象之城和宜居之城。

参考资料

名企纷纷入驻黄陂临空经济区.网易.2014-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