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伍子胥掘墓鞭尸

伍子胥掘墓鞭尸

伍子胥掘墓鞭尸,是公元前506年伍子胥掘开楚平王的墓鞭尸为父兄报仇的历史事件。

楚平王设局废掉太子建伍子胥的父亲是太子建的老师,其家族成为楚平王的处理对象。在费无极的诬陷下,楚平王逮捕伍奢,并遣使者携带伍奢书信召回伍尚和伍子胥。伍子胥劝伍尚逃走,为父报仇,但伍尚选择陪父赴死。伍子胥逃离楚国,几经辗转逃至吴国避祸。在吴国,伍子胥秘密策划并协助刺杀吴王僚,使阖闾成功夺取政权,成为吴王阖庐。吴王阖庐为报答伍子胥,策划进攻楚国。伍子胥和孙武率领吴兵攻破楚都野,并找到楚平王的坟墓,掘开棺木,对楚平王的尸体进行鞭尸、挖眼、斩头。

伍子胥掘墓鞭尸事件,挑战了当时的天命观念。鞭尸的举动被批评为大逆不道,但司马迁称赞伍子胥的勇气。有观点认为该事件是在后人的添油加醋下逐渐形成的,在《春秋》《左传》和《国语》这三部最早的史籍中,都没有关于这一事件的记载。最早、最明确地记载"伍子胥掘墓鞭尸"事迹的是《史记》。

事件背景

伍子胥(前559年—前484年),名员。其父伍奢为楚平王的太傅,教太子建读书。费无极担任楚国的少傅,伍奢因为正直、有才学而受到太子建的尊敬。然而,费无忌为人狡诈,对自己在太子少傅这个副手位置上的地位不满,嫉妒伍奢的才华。楚平王为太子建娶秦国的女子为妻,并派遣费无忌迎亲。这位秦国女子容貌美丽,而楚平王对美色颇有好感。费无忌看到了排挤伍奢、离间太子建与楚平王之间关系的机会。他骑马飞奔到楚平王那里,向楚平王报告秦女的美貌,并劝说楚平王自己娶她,同时为太子建寻找另一位新娘,楚平王采纳了该建议。

楚平王通过政变成为楚王,得到了蔡国贵族的支持。在其初期统治时,蔡国贵族的影响力相当大。尽管楚国实力强大,而蔡国相对较小,这种不平衡局面使楚平王难以忍受,导致楚国采取措施清除蔡国势力。楚平王的太子是与蔡国小官员女儿所生,这或许是因早年楚平王未预见自己成为国君。太子地位被赋予,但楚平王可能认为这孩子是早年生活缺乏规划的产物,注定被废黜。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是太子的老师,家族又与蔡国保持密切关系,成为楚平王要处理的对象之一。

事件起因

费无极因害怕太子建掌权,频繁散布谗言。太子建感到威胁,逃亡至宋国。费无忌劝说楚平王处死太子建的导师伍奢及伍奢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

楚平王逮捕了伍奢,提出条件:只要伍奢写信召回两个儿子,就会释放他,否则,将加以处死。伍奢尊崇写了信,并回应称,老大伍尚柔顺,孝心强,一定会为自己赴死,而老二伍子胥桀骜不驯,不会听从,不可能送死。

楚平王派遣使者携带伍奢的信前去召回伍尚和伍子胥。伍子胥对伍尚说,楚王召我们是要除掉我们,我们应该赶紧逃走,为父报仇才是正道,不要去送死。伍尚告诉弟弟,父亲遭难,儿子逃亡是不孝的行为,会留下污名。表示自己将陪伴父亲共死,让伍子胥赶快逃跑,于是,伍尚随使者离开,而伍子胥逃离楚国。楚平王处决了伍奢和伍尚,并发布通缉令追捕伍子胥。

事件经过

伍子胥在宋国找到太子建,两人逃亡到郑国。太子建在郑国受到热情接待,但却为晋国充当间谍,被郑国发觉并判处死刑。伍子胥带着太子建的儿子名胜逃到吴国。在吴国,伍子胥注意到政局动荡,决定支持阖闾夺取吴王僚的政权。他秘密策划并协助刺杀吴王僚,使公子光成功夺取政权,成为吴王阖庐。伍子胥推荐当时备受尊敬的军事家孙武担任吴国将军。为了回报伍子胥,吴王阖庐率军大规模进攻楚国。公元前506年,孙武和伍子胥率领三万吴兵,避开楚国正面防线,奔袭楚国,连续五次战胜楚军,攻破楚都野,即今湖北江陵市。此时,楚平王已故,王位由楚平王与秦女所生的儿子楚昭王继承。

在楚平王坟前,一位老翁突然现身,向坟前行礼,并主动指引伍子胥,解释楚平王葬于湖中,以免被掘坟。伍子胥派遣水手下去摸索,找到石梓的位置,并命令军士围绕它用沙袋,然后排水,显露出石榜。随后,发现疑棺,老翁指出真棺在下面。军士移开疑棺和石板,发现了另一具棺木。伍子胥命人破开棺木,将尸体拖上岸检验,确认是楚平王,保存得宜,容颜如生。面对多年来的仇人,伍子胥怀着怨愤之情,用铜鞭连抽三百下,然后踩住肚子挖双目,发泄心头积压的仇恨。最后,他砍下楚平王的头,毁掉棺木和衣物,将尸体扔在原野上。伍子胥释放了长久以来的怨愤后,询问老翁如何得知楚平王的葬址。老翁自称是当年参与坟墓建造的石工,由于平王担心泄露秘密,将50多名石工全部杀害,老翁是唯一逃脱的幸存者。老翁称赞伍子胥的孝心,同时为五十个冤魂复仇。伍子胥对老翁表示感激,并重金酬谢他。

事件后续

伍子胥的楚国故交申包胥,与他相关的“申包胥哭秦”的故事为后人所熟知。在伍子胥逃亡之前,他告诉申包胥说他必覆楚,而申包胥回答,自己必存之。这一“覆”与“存”的对话,注定了后来故事戏剧性的发展。伍子胥鞭尸雪恨后,申包胥求助于秦,痛哭七日七夜后得到援军,成功破吴兵,使楚国得以复位。鞭尸事件之后,申包胥在通往秦国的山中责备伍子胥过于极端。伍子胥回应说自己像行人匆匆赶路,已傍晚,路途遥远,迫不得已做出违背常理的事。

事件影响

楚国被破

秦兵介入西楚内乱,阖闾撤回兵力,导致楚昭王重新登基。吴国虽小,无法吞并楚国,但吴军却成功攻陷楚国,展现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长途奔袭的战略成就。这一光辉战例巩固了孙武作为大军事家的地位,同时《孙子兵法》因此走向名声大噪。所有这些都始于伍子胥为报仇雪恨的决心。

颠覆观念

伍子胥背叛楚国投奔吴国,以替父报仇为目标,进行了古代令人震惊的举动。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勇敢挑战天命观念的勇士,不顾天命、天子权威,勇敢反抗压迫,捍卫个体人权。在夏商周时代,天命史观占主导地位,臣民对国君的无条件顺从被视为常态。然而,到了春秋时代,这种伦常关系出现动摇,君臣关系逐渐变化,臣民对君王的服从不再是绝对的。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都在服从君权下屈死。伍子胥发誓要挑战这一传统观念,为父报仇,颠覆楚国。他通过历经艰难,最终通过吴兵攻破楚国实现了他的誓言。在楚平王去世后,伍子胥鞭尸雪恨,这一行为被认为是背道而驰的大逆不道,司马迁对伍子胥的勇气赞赏有加,称之为真正的男子汉。伍子胥的雪耻精神体现了古代的反暴精神,同时也表达了民主意识和人权抗争的精神,受到史家的高度赞扬。

影视作品

事件评价

《左传》里伍子胥的报复,也没有后世传说的那么暴烈。吴军攻入楚国首都,《左传》就没提伍子胥干了啥;战国晚期的段子集《吕氏春秋》说伍子胥抽了楚平王的坟墓,并没有挖;《史记》才有掘墓鞭尸,楚平王已经死了十多年,也只是抽打烂骨头了;东汉吴越春秋》之类的小说里,重口味细节进一步增加,世代累积的痕迹非常明显。——(南方周末评)

我们印象中伍子胥的事迹,大概是古代历史上最有爽感的复仇故事,没有之一。在这个故事中,无辜受难的忠良伍奢之子伍员历尽千辛万苦,才成功投奔了楚国的主要敌人吴国,随后帮助阖闾夺取了吴王之位。吴国最终攻入楚都郢,伍子胥到处寻访后找到了仇人楚平王坟墓并掘墓鞭尸。这种不畏强暴、快意恩仇的作风,以及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大仇得报的传奇故事,实在太符合人类的审美天性了,尤其会让现实中经常忍气吞声的读者群体充满阅读快感,因此成为流传最为广泛的古代故事之一。——(澎湃新闻评)

“复仇”这件事本身,对伍子胥而言也不能成立。伍子胥的仇人主要是两个人:扮演传统审美中“昏君”或“暴君”身份的楚平王,以及扮演相同审美下“奸臣”或“臣”身份的费无极。但是在吴军攻入郢都时,楚平王已经病死很多年,导致伍子胥父兄被杀的费无极,也是其他楚国人痛恨的佞臣,在多年前就被楚国人杀掉了,等于楚国自行清理了门户。冤有头债有主,昏君佞臣都已死的情况下,所谓的“伍子胥千辛万苦终报大仇”或“吴国伐楚为伍子胥复仇”之说,从逻辑上看完全不成立。——(刘勃《错位的复仇》评)

或许大多数人都把申包胥当作忠臣的典范,对伍子胥则有所保留而更多强调其报仇雪耻的坚忍,其实伍子胥又何尝不是在践行着自己的“忠义”?且不论“鞭尸三百”之真假有无,这种违背礼制人伦的因素或多或少给伍子胥的复仇抹上了一道过激的色彩,就连申包胥也曾劝阻他,认为他报仇之举实在过分。但伍子胥的回答则道出了他真实的心路历程,“吾日莫(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后人在解读这句话时不免导向其报仇心切,不顾天理人伦的反映,但不妨从伍子胥个人的角度来理解——杀父之仇未报,雪耻重担在肩,常恐壮志未酬而身先死,所以即使遭遇穷困潦倒、声名狼藉也在所不惜。在这一点上,我想司马迁司马迁与伍子胥是有共鸣的:一个父兄惨死,一个身陷宫刑;一个悲叹“日暮途远”而志在报仇,一个痛感“草创未就”而惜其不成;一个选择了“鞭尸三百”,一个选择完成《史记》。——(中华书局评)

相关争议

伍子胥鞭尸事件的真实性存在争议。张君在1985年的文章中指出,根据文献记载,"掘基鞭尸"并没有出现在时人的记载中,而是晚世的民间传闻和数子的加工渲染。在《春秋》《左传》和《国语》这三部最早的史籍中,都没有关于这一事件的记载。最早、最明确地记载伍子胥"掘墓鞭尸"事的是《史记》。然而,一些学者认为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伍子胥的事迹进行了渲染,可能出于对个人遭际的强烈不满和复仇心理的倾诉。扬雄和后来的赵晔也执"掘墓鞭尸"说,将这一情节加工夸张,使得这个传说更为生动。这一凿空造说在战国末期和两汉时期的社会氛围中找到了一定的共鸣,与当时复仇之风炽盛的时代背景相契合。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伍子胥被塑造成大侠的形象,而"掘墓鞭尸"的说法在当时传播开来。这个争议性事件在后来的时代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刘勃在《错位的复仇》中指出,伍子胥的复仇故事是在后人的添油加醋下逐渐形成的。在同时代人所著的《左传》,稍晚的战国初期作家托名左丘明的《国语》,再到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以及东汉时代的《吴越春秋》和《越绝书》,这些著作中对伍子胥的故事进行了文学性的描写,初步塑造了他的形象。随后,这一故事在传播中不断演变,引入了许多新元素。直到明末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问世,距离春秋末年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伍子胥的复仇故事才算是完全成形。因此,伍子胥鞭尸事件的描述存在着后人的虚构和夸大成分,随着时间推移,故事的形成过程中加入了许多新的元素。

参考资料

张诗坪丨伍子胥与夫差:寓言故事之外的吴越历史.今日头条.2024-01-12

伍子胥之怒.光明网.2024-01-12

从平民视角看伍子胥复仇.今日头条.2024-01-12

伍子胥:另类的忠与孝 | 《阅读》史记.澎湃新闻.2024-01-12

伍子胥掘墓鞭尸.荆楚网.201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