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吴越春秋

吴越春秋

《吴越春秋》,东汉赵晔撰,是一部记述春秋时期吴、越两国史事为主的历史学著作。

《吴越春秋》着录于《隋书·经籍志》和《唐书经籍志》,皆云赵撰,十二卷。然而今本只有十卷。

内容简介

东汉赵晔撰《吴越春秋》,原十二卷,隋以后缺佚二卷,《宋史·艺文志》记为十卷。《吴越春秋》是主要记述春秋末期,吴越二国(包括一部分楚国)之事的杂史。前五篇为吴事,起于姬泰,迄于夫差;后五篇为越事,记越国无余以至勾践,注重吴越争霸的史实。

该书钞撮古史,编年记事,以补《国语》、《左传》、《全本史记》不足之处,如吴兵破楚入郢之役、孙武为吴军之将等记载较详。但其史料价值却不如《越绝书》,一些传闻异说不能存其原貌,甚至以后人想象之词加于春秋末年吴、越之事。如记伍子胥的言论,有“胡马望北风而立,越燕向日而熙”这种春秋时不可能有的语言;又有越军伐吴,伍子胥显相以阻越兵,后又托梦给范蠡文种,示以进军之路之类谬说。因此,有学者认为此书不类汉朝之文,近于小说家言。其内容确有介于历史与小说之间,人物的刻划,故事情节的描写,像后世的演义体,因而对后世的文学有一定影响。唐朝俗讲中的《伍子胥变文》,宋元话本中的《吴越春秋连像评话》,明清以后的许多剧目,都是以此书为依据改编的。

尽管如此,后人还是肯定其史料价值。清人朱彝尊在指出《越绝书》的缺点外,也认为:“若胥之忠,蠡之智,种之谋,申包胥之论策,孙武之论兵,越女之论剑,陈音之论弩,勾践臣吴之别辞,伐吴之戒语,五大夫(计倪、扶同、向垣、苦城、曳庸)之自效,世亦何可少哉?”(《经义考·拟经》)

版本

《吴越春秋》有元代徐天《音注》本六卷,考辨了原书中一些记事错误之处;又有清顾观光撰《吴越春秋校勘记》一卷,后附《吴越春秋逸文》,纠正了传钞刊刻中的许多错误。《四部丛刊》、《四部备要》、《汉魏丛书》均收有此书。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四库全书记载

十卷,汉赵晔撰。晔,山阴人,见《后汉书·儒林传》。是书前有旧《序》,称《隋唐`经籍志》皆云十二卷,今存者十卷,非全书。

又云杨方撰《吴越春秋削繁》五卷,皇甫姓遵撰《吴越春秋传》十卷。此二书,今人罕见,独煜书行於世。《史记注》有徐广所引《吴越春秋》语,而《史记索隐》以为今无此语。他如《文选注》引季札见遗金事,《吴地记》载阖闾时夷亭事,及《水经注》尝载越事数条,类皆援据《吴越春秋》。今晔本咸无其文云云。考证颇为详悉,然不著名姓。《汉魏丛书》所载,合十卷为六卷,而削去此《序》并《注》,亦不题撰人,弥失其初。此本为元大德十年丙午所刊。后有题识云,前文林郎国子监书库官徐天祜音注。然後知注中称“徐天曰”者,即注者之自名,非援引他书之语。惟其後又列绍兴路儒学学录留坚,学正陈伯,教授梁相,正议大夫、绍兴路总管提调学校官刘克昌四人,不知序出谁手耳。煜所述虽稍伤曼衍,而词颇丰蔚。其中如伍尚甲子之日,时加於巳;范蠡戊寅之日,时加日出,有螣蛇青龙之语;文种占阴画六阳画三,有玄武、天空、天关、天梁、天一、神光诸神名。皆非三代卜之法,未免多所附会。至於处女试剑,老人化猿,公孙圣三呼三应之类,尤近小说家言。然自是汉、晋间官杂记之体。徐天祜以为不类文言文,是以马、班史法求之,非其伦也。天祜注於事迹异同颇有考证,其中如季孙使越、锺子期私与吴为市之类,虽犹有未及详辨者,而原书失实之处,能纠正者为多。其旁核众说,不徇本书,犹有刘孝标注《世说新语》之遗意焉。

原文

《吴越春秋·吴太伯传第一》

吴之前君太伯者,后稷之苗裔也。后稷其母台氏之女姜嫄,为帝喾元妃。年少未孕,出游于野,见大人迹而观之,中心欢然,喜其形像,因履而践之。身动,意若为人所感。后妊娠。恐被淫之祸,遂祭祀以求,谓无子履上帝之迹,天犹令有之。姜怪而弃于阨狭之巷,牛马过者折易而避之。复弃于林中,适会伐木之人多。复置于泽中冰上,众鸟以羽覆之。后稷遂得不死。姜嫄以为神,收而养之,长因名弃。为儿时,好种树禾、黍、桑、麻五、相五土之宜,青、赤、黄、黑,陵、水、高、下,粢、稷、黍、禾、、麦、豆、稻,各得其理。尧遭洪水,人民泛滥,遂高而居。尧聘弃使教民山居,随地造区,研营种之术。三年余,行人无饥乏之色。乃拜弃为农师,封之台,号为后稷,姓姬氏。后稷就国为诸侯。卒,子不窋立。遭夏氏世衰,失官奔戎狄之间。

其孙公刘,公刘慈仁,行不履生草,运车以避葭苇。姬刘夏桀于戎狄,变易风俗,民化其政。公刘卒,子庆节立。

其后八世而得周太王但甫。脩公刘后稷之业,积德行义,为狄人所慕。薰鬻戎而伐之,古公事之以犬马牛羊,其伐不止;事以皮币、金玉重宝,而亦伐之不止。古公问何所欲?曰:欲其土地。古公曰:“君子不以养害害所养。国所以亡也而为身害,吾所不居也。”古公乃杖策去,逾梁山而处岐周曰:“彼君与我何异?”邠人父子兄弟相帅,负老携幼,揭釜而归古公。居三月成城郭,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市,而民五倍其初。

古公三子,长曰姬泰,次曰仲雍,雍一名吴仲,少曰王季。季历娶妻太任姓,生子昌。昌有圣瑞。古公知昌圣,欲传国以及昌,曰:“兴王业者,其在昌乎?”因更名曰季历。曹太伯、仲雍望风知指,曰:“历者,适也。”知古公欲以国及昌。古公病,二人名采药于衡山,遂之荆蛮。断发文身,为夷狄之服,示不可用。

古公卒,太伯、仲雍归,赴丧毕,还荆蛮。国民君而事之,自号为吴国。吴人或问何像而为勾吴,太伯曰:“吾以伯长居国,绝嗣者也,其当有封者,吴仲也。故自号勾吴,非其方乎?”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有余家,共立以为勾吴。数年之间,民人殷富。遭殷之末世衰,中原地区侯王数用兵,恐及于荆蛮,故曹太伯起城,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余里。在西北隅,名曰故吴,人民皆耕田其中。

古公病将卒,令王季让国于姬泰,而三让不受,故云太伯三以天下让。于是季历莅政,脩先王之业,守仁义之道。季历卒,子昌立,号曰西伯。遵公刘、古公之术业于养老,天下归之。西伯致太平,伯夷自海滨而往。西伯卒,太子发立,任周召而伐殷,天下已安,乃称王。追谥古公为大王,追封太伯于吴。

太伯祖卒葬于梅里平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仲雍卒,子季简、简子叔达、达子周章、章子熊、熊子遂、遂子柯相、相子强鸠夷、夷子余乔疑吾、吾子柯庐、庐子周繇、繇子屈羽、羽子夷吾、吾子禽处,处子专、专子颇高、高子句毕立。是时,晋献公灭周北虞虞公,以开晋之伐氏。毕子去齐、齐子寿梦立,而吴益彊,称王。凡从太伯至寿梦之世,与中原地区时通朝会,而国斯霸焉。

译文

吴国的先君曹太伯,是后稷的后代。后稷,他的母亲氏部落长的女儿姜嫄,是帝的嫡妻。她年轻还没有怀孕时,一次出去游览来到野外,看见一只巨;人的脚印而观赏它,心中不由得兴奋起来,情不,自禁地爱上了这脚印的形状,于是就走上去踩它,顿时身体被撼动了,心神也好像被人触动了一样,后来就怀孕了,她怕遭受纵欲放荡的祸殃,就向上帝祭祀来祈求,祷告说“不要有儿子”。但因为她是踩了上帝的脚印,上天还是让她生了儿子。姜螈把这儿子看作怪物而把他抛弃在狭窄的小巷中,但路过牛、马都绕道改路而躲避他;姜嫄又把他抛弃在树林中,恰巧又碰上伐木的人很多;姜螈又把他放在湖中冰上,但群鸟用羽翼来衬垫覆盖他;后稷因而能不死。姜螈认为他是个超人,就收留了他,并把他抚养成人,因为当初想抛弃他,所以给他取名叫“弃”。弃还是小孩的时候就喜欢种植谷子、糜子桑树、大麻、各种庄稼。他仔细考察了五种土地的适宜性、土色的青赤黄黑以及陆地水泽的高低,因而粢稷、黍子、谷子、芋头、麦子、豆子、糯稻等等,都分别获得了它们适宜的生长条件。尧统治天下的时候碰上洪水,民众被淹,就到高地上去居住。尧就聘请弃,让他训导民众到山上居住,按照地形来建造住处,研究营造种植的技术。三年多,走在路上的人就没有饥饿困乏的面色了,于是尧就任命弃当农业大臣,把他分封在邰,称号是后稷,姓姬氏。后稷前往封国当了诸侯。后稷去世了,儿子不窑立为诸侯,因为碰上夏朝世道衰微,他失去了农业大臣的官职,于是就逃亡到戎、狄之间,他的孙子就是姬刘

公刘慈善仁爱,走路时不踩活着的青草,运行车辆避开芦苇。公刘因为躲避夏桀而住在戎、狄。他移风易俗,民众都被他的政治措施感化了。公刘去世,儿子庆节继位。庆节之后八代便是周太王禀甫,他继续从事公刘、后稷的事业,积聚额的实行道义,被狄族的民众所爱慕。北狄、西戎认为古公有善行、得民心而去攻打他,古公用狗马牛羊等贿赂他们,他们仍然攻打不止;古公用毛皮、丝织品、黄金、玉器、贵重的珍宝等贿赂他们,他们还是不停地攻打他。古公问:“你们要的是什么?”他们说:“想要你的土地。”古公说:“有道德的人不因为养人的土地而害了被养的人民。因为养人的土地而戕害了被养的人民,这是国家灭亡的根源啊。而为了我自己去伤害人民,这是我所不能安居的。”周太王于是就执鞭驱马离开了邻地,越过梁山县而定居在岐山南面的周原遗址,并安慰邻地的民众说:“他们的君主和我有什么不同呢?”但邻地的民众还是父子兄弟互相结伙、背着老人携带着小孩、扛着锅子而归附古公。古公在周原住了三个月,就形成了一个城镇;住了一年,成了一个小城市;住了二年,成了一个大都市,而人口发展到那原来的五倍。

古公有三个儿子,长子叫姬泰,次子叫仲雍,仲雍又生吴仲,少子叫王季。季历娶了妻子太任氏,生了儿子周文王。姬昌有圣灵的吉兆。古公知道姬昌的圣德,想把国家传到姬昌手中,就说:“建成称王天下的功业的,大概是在姬昌吧!”于是就把姬昌的父亲改名叫季历。太伯、仲雍看这风头就知道了古公的意图,说:“历,就是嫡啊。”知道古公要把国家的大权传给姬昌。周太王病了,太伯、仲雍二人就借口到横山采药,于是就到了楚地,并按照当地的习俗剪短了头发,在身上刺了花纹,穿着少数民族的服装,表示自己已不能再被任甩继位了。

古公死了,曹太伯仲雍回家奔丧。奔丧完毕,又回到楚地。楚地的民众把他们当作国君来侍奉,姬泰把自己的住地称为吴国孙吴的民众中有人间他、“凭什么称为勾吴呢?”太伯说:“我是一个因为排行老大而应该住在国内继承君位却又没有儿子能继承君位的人,那应该受封盼是吴仲,所以我把自己的住地称为勾吴。这不是那合乎道义的事么?”楚地的民众认为太伯讲究道义,于是服从而归附他的有一千多家,共同拥戴他而形成了吴国。几年之间,人们就变得很富裕了。这时正逢商朝的末年,世道衰微,商王朝统治下的中原地区的诸侯王频频发动战争,因为怕战祸连累到楚地,所以姬泰筑起了周长为三里二百步的内城与周长为三百余里的外城,这城筑在西北角,名叫旧吴城。民众都在这城中种地。

古公病得很厉害,临终时,叫王季把君位让给姬泰,但太伯屡次推让而不接受,所以说“太伯。多次把君位推让掉”。于是季历执政;继续从事前代君王的事业,坚持实行仁义的原则。季历逝世了,儿乎周文王立为国君,号称西伯。他遵循了公刘、古公的统治方法,致力于扶养老人;于是天下的人都归附他。西伯使国内太平了,伯夷从海边去投奔他。西伯死了,太子姬发立为国君,任用周公姬奭去讨伐商朝。天下已经平定后,就改称王,给周太王追加谥号为太王,把姬泰补封在吴国。太伯去世,葬在梅里平墟。仲雍立为国君,这是吴国的仲雍。仲雍去世,儿子季简继位;季简去世,儿子叔达继位;叔达去世,儿子周章继位;周章去世,儿子熊继位;熊去世,儿子遂继位;遂去世,儿子柯相继位;柯相去世,儿子强鸠夷继位;强鸠夷去世,儿子馀乔疑吾继位;馀乔疑吾去世,儿子柯庐继位;柯庐去世,儿子周繇继位;周繇去世,儿子屈羽继位;屈羽去世,儿子夷吾继位;夷吾去世,儿子禽处继位;禽处去世,儿子专继位;专去世,儿子颇高继位;颇高去世,儿子句毕继位。这时晋献公灭掉了周都北面的虞国,这是因为虞国的国君打开了国门让晋国通过自己的国土去攻伐虢国的缘故。句毕去世,儿子去齐继位;去齐去世,儿子寿梦继位;从此以后吴国日益强大,自称为王。总计从太伯传到寿梦共十九代。到寿梦这一代,才与中原各国时常来往会见,而吴国也就称霸一方了。

作者简介

赵晔(?—约83年),字长君,绍兴市(今浙江绍兴)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

赵晔少为县吏,奉命迎接督邮,他感到非常耻辱,就丢弃了迎接督邮的车马逃走了。他来到犍为资中(今资阳市),找到经师杜抚传习《韩诗》,彻底得到了杜抚的真传。他在资中县呆了二十年,既不回家,也不给家里捎信,家里人都以为他死了,为他举行了葬礼。后来杜抚死了他才回家。州刺史要任命他为从事,被他拒绝了。后被州里举荐为“有道”(汉朝举荐贤才的一个名目),终老于家中。

赵晔著有《吴越春秋》、《韩诗谱》、《诗细历神渊》、《诗道微》等。后来蔡邕会稽郡,读到《诗细历神渊》,大为感叹,以为比《论衡》要强得多。蔡回到京师洛阳市,开始传授《诗细历神渊》,当时的学者都向他学习。赵晔的著述后来都已失传,今仅存《吴越春秋》一种。

参考资料

谎然大悟①︱《吴越春秋》与说谎.今日头条.2023-12-22

吴越春秋十卷明刊本(图)——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12-22

谎然大悟②︱勾践:说谎、复仇及其背后的三个哲学问题.今日头条.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