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音韵学论文集
《汉语音韵学论文集》是由史存直和乾剑华合著,于2002年2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主要通过《诗经》的押韵情况,证明上古调类和中古调类在系统上并无差异。
内容提要
大体说来,在古音学的初期,人们的意见多半比较含混,既未明白表示古无四声,也未明白表示古有四声,只笼统的说古人 用在四声上不甚严格。因而提出了“四声互用”说(吴棫),或“三 声通用”说(程迥),或“四声一贯”说(顾炎武)。后来的古音学家愈 研究愈求精密,才有人疑惑古音的声调不是四类,或以为只有“平、上、入”三声(段玉裁),或以为只有“平、上、去”三声(孔广森),或以 为只有“平、入”二声(黄侃),或以为上古有五种声调,即“阳平声”和“阴声的平、上、去、入”(王国维)。近年来,关于这个问题的意见 就愈来愈多,有的主张上古只有“阴、阳、入”三声,至于是否有“平、上、去、入”四声则不可知(魏建功);有的主张上古有“平、上、长去、短去、入”五种声调(陆志韦);有的主张“二声三调”,说“去、入”的 区别不在调,在“有尾、无尾”(李荣);有的难承认上古有“平、上、去、入”四声,但不承认入声有三种不同的收尾(朱星);此外还有外 国人如高本汉甚至提出了更为新奇的看法,竟以为汉语在上古不 仅入声有三种唯闭音做收尾,舒声也有几种辅音做收尾。这些意见到底哪一个对些呢?根据我的研究,我认为上古的。
目录
序
关于周秦古音的声调问题
古音“祭”部是独立的韻部吗?
古音“东、冬”两部的分合问题
古音“真、文”两部的分合问题
古音“侯”部是独立韻部吗?
关于古韻“脂、支、歌”三部之问的关系
古音“之、幽”两部之问的交涉
古音中的阴阳入互转问题
从唐七家诗的用韻情况看《切韵》的性质
唐七家诗中的“阳上作去”现象 关于“该死十三元”
日译汉音、吴音的还原问题
说反切
关于“等”和“门法”韻等新探
谈音韻学中的“等”试论北京音系的历史继承性和代表性
朱骏声古韻十八部韻字表
附录:史存直论著目录
作者简介
史存直(1904—1994),安徽合肥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 语言学家。早年在北 京、宣城上中学。十八 岁东渡日本,曾就读于京都大学土木工程 系。二十八岁回国,弃 工从文,致力于文字改 革运动,并立志终身从 事语言学研究。在音韻 学、语法学、汉语史及检 字法的研究中均创立了 完整的体系,其中音韻 学上综合体系的观点及 语法学上句本位的思想 在学术界颇有影响。代 表著作有《语法新编》、 《句本位语法论集》、《汉 语音韻学纲要》、《汉语 语音史纲要》、《汉语语 法史纲要》及《三级部首 检音字彙》等。请读片断:关于周秦古音的声调问题 关于周秦古音有没有声调(四声)的问题,古音学家的意见最 为分歧。后来的古音学家愈 研究愈求精密,才有人疑惑古音的声调不是四类,或以为只有“平、上、入”三声(段玉裁)。调类在系统上和中古的调类并无不同,就是说上古的调类也分为“平、上、去、入”四类,不多也不少。如果要说上古的字调和中古的 字调有甚么不同的话,那也只是一小部分字在归类上不同,例如“顾”字中古读去声而上古则读上声,“信”字中古读去声而上古则 读平声,“庆”字中古读去声而上古则读平声,我们不应该因为一小 部分字在归类上上古不同于中古,就把头脑弄糊涂了,以为汉语的 调类在整个系统上上古不同于中古。所以总的说来,初期的古音 学家对于上古声调的看法尽管笼统,可并不一定错误,倒是后来的 古音学家被古韻文中一部分四声通押的例子所迷惑,提出了各种 不同的说法,是错误的。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用《诗经》的押韻 情况来证明上古的调类和中古的调类在系统上并无差。同时,因为我看到有些人或者读书不细心,误解前人的主张,认为“四声 互用”说或“四声一贯”说就是主张上古无四声,或者好凭空臆测,以为上古虽有四声,但入声并无三种不同收尾,以为《广韻》的入声 之所以有三种不同收尾,乃是由于唐李舟的《切韵》採取了广州方 音所致,使我感到对于这些意见必须加以纠正。
因此,下面的内容 安排将是:
(1)首先检查初期的古音学家究竟是不是主张了上古无四声;
(2)然后根据《诗经》的押韻情况证明上古实有四声,而且在系 统上和中古基本相同;
(3)接着再进一步说明各种新声调说的所以错误;
(4)最后略谈一谈划分调类和划分韻部的关系,指出看清声调 的重要意义以作结束。
关于汉语音韵学
是研究汉语语音系统的科学。它包括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等学科。
音韵学和语音学不同:语音学是对语音的客观描写,有时还利用各种实验方法,来征明语音的生理现象和物理现象;音韵学则是把语音作为一个系统来观察,它研究各种语音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语音学既然把语音当作生理现象或物理现象来研究,因此有所谓普通语音学,讲述发音器官的作用、各种语音的构成,那是适用于全人类的,只是每一个民族的具体语言还有自己的一些语音特点罢了。至于音韵学,则不可能有“普通音韵学”,因为音韵总是属于一种具体语言的,它具有很显著的民族特点,甲语言的语音系统决不可能跟乙语言的语音系统相同。
但是,音韵学又是跟语音学有密切关系的。不能想象,一个人不懂发音的道理而能把音韵学研究好。因此,我们又可以说,语音学是音韵学的基础。
汉语音韵学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传统,它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术语。我们应该用现代的语音学的理论和术语去说明它。我们不能抛开古代的理论和术语不管,因为我们必须把音韵学这份文化遗产继承下来。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汉语音韵学呢?
我们研究现代汉语音韵学,是为了了解现代汉语语音的严密的系统性,以便更好地掌握现代汉语的语音,有利于语言实践。
我们研究古代汉语音韵学,因为它是与汉语史有密切关系的一个语言学部门。必须先深入研究了古代汉语音韵学,然后有可能研究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
音韵学也跟文字学有密切关系。有狭义的文字学,有广义的文字学。前者专门研究文字的形体;后者则研究字形、字音和字义。从广义看,音韵学又包括在文字学之中。文字学的旧名是“小学”,原来是一种识字的功课。古代的学者认为读书必先识字,因为有些古书的时代距离现代很远了,书中的文字,无论从字形方面看,从字音方面看,从字义方面看,都有许多是我们所不认识的了。而且汉字的形、音、又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假如不懂古音,则古代的字形和字义也会不懂,或者是懂得不透彻。古人把文字(字形)、音韵(字音)、训(字义)看成是继承祖国文化遗产所必备的基础知识,那是很有道理的。
中国传统音韵学一向被认为是艰深的学问,甚至称为是“绝学”。其实古代的一套音韵学理论和术语,如果拿现代语音学的理论和术语来对比,加以说明,也就变为比较易懂,甚至是很好懂的东西了。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在传统音韵学中,也有一些含胡的、甚至是错误的理论,和一些玄虚的,缺乏科学根据的术语,我们在这一本小书中,或者是提出来批判,或者是索性略去不提。我们力求把汉语音韵学讲得浅显一些,同时也不能因为要求浅显而损害它的科学性。希望这一本小书能够沟通古今,使读者对汉语音韵学能够得到比较个面的基础知识。
音韵学的功用
汉语音韵学和汉语史、汉语方言学、训诂学、考古学、校勘学、中原地区古典文学、古代历史、古代文献学以及古籍整理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谈汉语音韵学的功用。
一、汉语音韵学是建立汉语史的前提
要研究汉语语音,指出汉语语音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指导汉语的学习和使用,以保证汉语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就不能不建立汉语语音史。要建立汉语语音史,首先必须研究出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例如先秦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隋唐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元明清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等等。只有把这些不同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的面貌弄清楚,并探寻出其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才谈得上汉语语音史的建立,而要知道汉语各个时期声、韵、调的状况,就得依靠音韵学的研究。王力先生的《汉语语音史》就是在汉语音韵学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写成的,其突出的特点是比较详细地展示出了汉语各个历史阶段的声、韵系统及拟音,指出了汉语语音发展的某些规律。
二、音韵学是进行方言研究的必备知识
汉语方言学是研究汉语各地方性口语的一门科学。要对方言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能不牵涉到方言的历史,只有从历史的角度找出方言特点的根据,才能弄清方音的来龙去脉,才能对方音的特点及其演变规律作出合乎科学的解释;因此,要从事方音研究,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音韵知识。例如“幕”字,北京话读作〔mu〕,而广东梅州话则读作〔mk〕,北京人和梅州人对“幕”字的读音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异?只要有点音韵学知识就会知道,原来北京话和梅州话都源自隋唐古音。在隋唐时,“幕”属于入声“铎”韵,带有塞音韵尾〔k〕,拟音为〔mɑk〕。北京人所以会把“幕”读成〔mu〕,这是因为到元代时大部分北方话的入声韵尾发生了脱落,随着韵尾的脱落,其韵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梅州市人所以会把“幕”读成〔mk〕,是因为入声韵尾脱落的这一现象在梅州话中至今也没有发生,由于塞音韵尾的稳定作用,其韵腹的变化很小。要进行方言研究,一般少不了进行方言调查,搞方言调查,需要亲自到方言区去口问、耳听、手记,做静态的分析描写工作,这同样需要具备音韵学知识。凡是有关方言调查的书籍,都免不了要讲述音韵学的基础知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写的《方言调查字表》,采用的就是中古音系,目的在于古今对照,说明今音特点的历史根据和演变规律。
三、音韵学是训诂学的工具
训诂学是研究我国古代语言文字意义的一门传统学问。与训诂学关系密切的学科有音韵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语文学等,其中音韵学与训诂学的关系最为重要,是训诂学的得力工具,因为训释词义,往往需要通过语音说明问题。凡是有成就的训诂名家,无一不精通音韵学知识或本身就是音韵学大家,如清人戴震、王念孙、王引之、段玉裁,今人杨树达、杨伯峻、周祖谟等。《吕氏春秋·重言》中有这样一个著名的例子,足以说明音韵对于训诂的重要:
齐桓公与管仲谋伐莒,谋未发而闻于国。桓公怪之。……少顷,东郭牙至。……管子曰:“子邪?言伐莒者。”对曰:“然。”管仲曰:“我不言伐莒,子何故言伐莒?”对曰:“臣闻君子善谋,小人善意。臣窃意之也。”管仲曰:“我不言伐莒,子何以意之?”对曰:“……日者臣望君之在台上也,……君而口金,所言者莒也。”
东汉高诱对其中呿、口金 的字注道:“呿,开;口金,闭。”“莒”的读音现在为jǔ,韵母ü属于闭口高元音,为什么高诱的注却说齐桓公发莒音时口形是张开的呢?要解释这个问题,需要借助先秦古音的知识。原来“莒”在先秦属“鱼”部字,根据今人的构拟,其读音为〔kǐ 〕,韵腹〔 〕是个开口低元音,这难怪东郭牙说齐桓公发“莒”音时的口形是“开而不闭”了。如果不是靠先秦古音来说明,高诱“呿,开”的这个解释反而会使人感到莫明其妙,成为千古之谜。
在大量的古代文献中,通假字是随处可见的。所谓通假字,今天来看就是古人写别字。通假字产生的客观原因是由于它与本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所以在写本字时才容易写成通假字(仿古另当别论)。训诂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找出通假字的本字。由于语音在发展变化,有些通假字与本字的读音今天不相同了,如果不懂得古音,就很难将它们联系起来。例如:
《荀子·非十二子》:“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佛然平世之俗起焉。”
其中“佛”字用“仿佛”或“佛教的创始人”去解释都不通,显然是个通假字,其本字应为“勃”。唐人杨“佛,读为勃。勃然,兴起貌。”“佛”与“勃”的今音差异不小,一个声母是f,一个声母是b,一般人是很难将它们联系起来的;但是站在古音的角度看,二者不但韵部相同,而且声母也是相同的。怎么会知道“佛”与“勃”的声母是相同的呢?这就涉及到音韵学上一个重要的结论“古无轻唇音”。根据这一结论,上古没有f这类轻唇音,凡后代读作f的轻唇音上古均读作b、p一类的双唇音。由于佛、勃在上古的读音完全相同,所以古人将“勃”写作“佛”就不足为怪了。有时候,通假字与本字之间有声转现象,不懂音韵学的人就更难想到其间的联系了。例如: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心之忧矣,如匪瀚(一作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诗经·风·柏舟》五章
其中“如匪瀚衣”一句,自毛亨以来的注释家多解释作“像没洗涤过的脏衣服”,比喻心中忧愁之至就像穿着没有洗过的衣服让人难受。这种解释在逻辑上讲不通,喻体和本体之间没有相似点,与下文的“静言思之,不能奋飞”也联系不起来。事实上“匪”应是“”的古字。《说文解字》:“匪,器似竹筐。”“瀚衣”应即“翰音”。“瀚”、“翰”上古音同属“元”部、匣纽,“瀚”通“翰”没有问题。“衣”、“音”声母相同,均属“影”母;但是韵部不同,衣属“微”部,音属“侵”部。根据王力先生的拟音,“微”部读音为〔i〕,“侵”部读音为〔m〕。二者声母、韵腹均相同,韵尾不同,一个属元音韵尾,一个属鼻音韵尾,为什么“衣”会通“音”呢?这就牵涉到音韵学上一个重要的音变规律“阴、阳对转”。原来在作者的方音中二字的读音是相同的,故可以通假。从通语的角度看,此二字的读音在作者的方言中发生了对转,即由阳声韵变成了阴声韵。“翰音”就是鸡。《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羊曰柔毛,鸡曰翰音。”后世遂将翰音作为鸡的代称。张协《七命》(见《文选》):“封熊之蹯,翰音之。”吕延济注:“翰音,鸡也。”清陈梦雷《周易浅述》卷六:“鸡鸣必先振羽,故曰‘翰音’。”“匪瀚衣”中的“匪”用作动词,义为“关……在笼子里”。全句的意思应是“如同关在笼子中的鸡”,这样喻体和本体之间才有了相似之处:不能自由自在。同时和下文的“不能奋飞”也有了照应1。
四、音韵学是学习和研究古代诗歌声律的基础
中国古代诗歌很讲究节奏和押韵,富于音乐感。特别是唐朝的格律诗,为了极尽诗句乐感的抑扬顿挫、曲折变化之妙,有意将平上去入四声分成平仄两类,规定了严格的交替格律。因此,如果没有一定的音韵学修养,对古代诗歌就无法做到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欣赏,学习不好,更谈不上研究。例如:
青青子佩〔bu 〕,悠悠我思〔si〕。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l〕?
《诗经·郑风·子衿》二章
这章诗今天看来并不押韵,不懂音韵的人会误以为它原来就不押韵,其实在先秦是押韵的。“佩”、“思”、“来”三字同属一个韵部(之部),如果按照后面的拟音去读这章诗,其韵味马上就显现出来了。又如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tia〕!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a〕!
这首诗今天看起来更不押韵,事实上在中古时期也是押韵的。“者”、“下”二字在平水韵中同属上声“马”韵。现在很多人喜好唐朝的律诗,然而要真正懂得律诗的格律,学会调平仄,就非得具备一些音韵学的基础知识不可。例如古代属于仄声的入声字有相当一部分今天已变成了平声字,如果按照今天的调类去分析律诗的平仄,肯定就会出错,此以白居易的五律《草》为例2: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其中“一”、“接”、“别”三字在普通话中分别读作阴平和阳平,在中古都是入声字,属仄声。如果按照今音将此三字作平声对待,就会误以为“一枯荣”、“接荒城”都是三平调,“满别”与“萋萋”没有作到平仄交替。
如何辨认入声字,这成了现代人特别是北方人学习诗律的一大难关,但是只要懂得点音韵学,入声字的辨识就容易多了。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