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蜥脚形亚目

蜥脚形亚目

蜥脚形亚目(Sauropodomorpha,或译作蜥脚亚目)拉丁文意为“蜥蜴般的脚”与“形态”,是一种长颈部的草食性恐龙,最后演化成完全四足行走,并且为地表上出现过最大的陆地动物。

简介

蜥脚形亚目

蜥脚形类蜥臀类恐龙中的又一大类,与兽脚形恐龙不同,它们全都是植食性动物。如果你已经对霸王龙的大体形感到吃惊的话,那么当面对蜥脚形类恐龙中的众多“巨人”,一定会心灵为之震撼。这类动物中有的曾达到了体长40米,体重100吨的大体形,是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最大的动物。然而,像这样的大动物,也是由个体较小的动物演化而成的,它们的祖先仅2米多长。

兽脚类恐龙相比,蜥脚形恐龙发生的时间稍晚,一种说法是植食性恐龙都是由肉食性的祖先类型演化而来的,但是至少在三叠纪晚期,蜥脚形恐龙的早期类型--原蜥脚下目已相当丰富。原蜥脚类是既可以用两条后腿行走,也可以用四条腿行走的动物。个体相对较小,它与肉食性恐龙最大的不同是脖子加长,头骨较小,口中生着细小的牙齿,尾巴粗大,由于是以植物为食的动物,肚腹更大。当我们把目光瞄向它们的前足和后足时,发现它们均保持了5个手指,或5个脚趾的五指(趾)型结构。蜥脚形类恐龙中的进步类型,叫做蜥脚下目,恐龙中最大,最长,最重的属种皆在此类中,它是恐龙家族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类群。其模样最像蜥蜴,四足行走,个体庞大,长颈长尾𫛭,脑袋小的出奇,但四只脚一直保持了五趾型结构。

形态描述

蜥脚形亚目恐龙相较于同时代其他草食性动物,已适应成能够以高层树叶为食。有许多用来定义它们的特征,可支持这种进食方式,例如:小而轻型的头部位在长颈部(有10个或更多的颈部脊椎骨)末端、平衡用的长尾巴(有1到3个荐骨脊椎骨)。蜥脚形亚目恐龙的牙齿虚弱,形状类似树叶或汤匙。它们吞食胃石来协助磨碎坚硬的植物纤维,类似现代鸟类与鳄鱼的沙囊,而非用牙齿磨碎植物。嘴巴上部前端往下弯曲,形成喙状。蜥脚形亚目恐龙的身体庞大,可以消化大量低品质的多叶植物。

目前已知最早的蜥脚形亚目恐龙是萨特恩纳利亚龙,是种小而修长的恐龙,身长1.5米;但到了三叠纪末,蜥脚形亚目恐龙已成为那个时代最大恐龙,并在侏罗纪与白垩纪持续成长。最大的蜥脚下目恐龙,例如超龙属地震龙阿根廷龙属,身长可达30到40米,体重60到100公吨。

蜥脚形亚目恐龙最初为二足动物,然而随着它们的体型增大,它们演化成四足动物(如同大象)。早期蜥脚形亚目恐龙即可能是杂食性,而与它们有共同祖先的其他蜥臀目支系(兽脚亚目)是肉食性。随着蜥脚形亚目恐龙的体型与颈部的增加、增长,它们逐渐演化成为草食性。

它们有大型鼻孔,拇指有大型爪,可能用来防御;但它们最主要的防御方式是它们的巨大体型。

年代范围

第一群蜥脚形亚目恐龙是在晚三叠纪出现,约2亿3000万年前。它们在晚三叠纪诺利阶成为优势草食性动物。原蜥脚下目可能先演化出现,但在侏罗纪时期灭绝。蜥脚类恐龙在早白垩纪出现衰落迹象,但这可能因为化石采样的地区差异,大部分化石都发现于欧洲北美洲蜥脚下目恐龙仍是冈瓦纳大陆的优势草食性恐龙。被子植物门与先进的鸟臀目(另一群草食性恐龙,拥有高度发展的咀嚼构造)的散布,极可能是蜥脚下目在北方大陆衰落的主要因素。如同其他恐龙,蜥脚形亚目恐龙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中灭绝了。目前已知最基础的蜥脚形亚目恐龙是萨特恩纳利亚龙,发现于1999年,生存于晚三叠纪的卡尼阶。然而,在马达加斯加发现的破碎化石可能代表早期的中三叠纪蜥脚形亚目恐龙。

分类

蜥脚形亚目是蜥臀目的两个主要演化支之一。蜥脚形亚目的姐妹生物群是兽脚亚目,包含二足肉食性恐龙,例如迅猛龙与霸王龙。然而,蜥脚形亚目与鸟臀目也有许多共同特征,所以有少数的古生物学家如罗伯 特·巴克(Robert Bakker),建立“Phyto恐龙总目”(或Ornithischiformes)来包含草食性的蜥脚形亚目与鸟臀目。在双名法里,蜥脚形亚目既是一个亚目,也是未定位状态。蜥脚形亚目起初由古生物学家休尼(Friedrich von Huene)在1932年建立,并分为两个生物群:基础物种原蜥脚下目、以及它们巨大的后代蜥脚下目。但对于应该根据哪些特征来区分原蜥脚下目与蜥脚下目,科学家们始终没有共识。

在2004年,亚当·耶茨(Adam Yates)的种系发生学研究,将蜥脚下目置于并系群的蜥脚形亚目之内。晚三叠纪蜥脚下目恐龙的发现,证实了原蜥脚下目与蜥脚下目两个支系间没有分隔。

反对蜥脚下目原蜥脚下目演化而来的论点,基于原蜥脚下目的后肢脚趾,比蜥脚类的后肢脚趾小。许多人认为在演化过程中,趾骨较易缩短,而非增长,然而没有证据可支持这个看法。额外趾骨的增加、增长,常见于海生爬行动物;而蜥脚下目趾骨的增长,至少发生过一次。所以用趾骨不可能增长的观点,来反对蜥脚下目从原蜥脚下目演化而来,是有争议的。

然而为求方便,蜥脚形亚目仍然分类为原蜥脚下目与蜥脚下目。大部分现代的分类将原蜥脚下目分成6个生物群,因为它们从不同的常见祖先个别演化而来。但它们有许多共同特征,可能是基于以高层树叶为食(类似长颈鹿)而产生的趋同演化;这些特征是因为它们面对相同演化压力而个别演化出来,而非从相同祖先演化而来的同源特征。

现在常将生物群视为从共同祖先演化出的所有后代(演化支),而非从共同祖先的后代中除去特定后代(并系群)。因此原蜥脚下目不常使用,除了当作原始蜥脚形亚目物种的非正式集合。然而,有些科学家如麦可·班顿(Michael Benton),认为原蜥脚下目与蜥脚下目是从共同的常见蜥臀目祖先演化出来的两个独立支系;有许多人支持原蜥脚下目是一个小型单系群演化支,但这样只有包含原本范围中的小部份成员。

萨特恩纳利亚龙具有传统原蜥脚下目的牙齿、骨干、骨盆、以及腿部,缺乏所有蜥脚类的独特特征。这让许多人支持原蜥脚下目为并系群的理论,并将农神龙视为最基础的蜥脚形亚目恐龙。然而,农神龙也缺乏一些传统上被视为蜥脚形亚目的特征。但是身为最基础的物种,这种状况并不意外。对于农神龙缺乏更衍化的蜥脚形亚目特征,有人认为这可视为蜥脚形亚目是复系群(从不同祖先独自演化)的证据,但这论点并没有任何亲缘分支分类法可证实。

分类学

以下列表是根据许多研究而来,主要是M.J. Benton的2004年研究:

蜥脚形亚目 Sauropodomorpha

滥食龙属 Panphagia

埃弗拉士龙 Efraasia

萨特恩纳利亚龙 Saturnalia

槽齿龙 Thecodontosaurus

原蜥脚下目 Prosauropoda

里奥哈龙科 Riojasauridae

板龙科 Plateosauridae

大椎龙科 Massospondylidae

蜥脚下目 Sauropoda

鲸龙科 Cetiosauridae

火山齿龙科 Vulcanodontidae

峨嵋龙科 Omeisauridae

新蜥脚类 Neosauropoda

梁龙超科 Diplodocoidea

叉龙科 Dicraeosauridae

梁龙科 Diplodocidae

雷巴齐斯龙科 Rebbachisauridae

大鼻龙类 Macronaria

圆顶龙科 Camarasauridae

巨龙形类 Titanosauriformes

腕龙科 Brachiosauridae

Somphospondyli

盘足龙科 Euhelopodidae

泰坦巨龙类 Titanosauridae

参考资料

新浪网.tech.sina.com.cn.2019-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