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绿干柏

绿干柏

绿干柏(学名:Cupressus arizonica Greene)属柏科植物,乔木,原产美国亚利桑那州墨西哥北部,目前在南京市庐山等地引种栽培。绿干柏具有生长快,干形优美,适应性强等优点,适宜在庭园和四旁栽植。

形态特征

乔木,在原产地高达25米;树皮红褐色,纵裂成长条剥落;枝条颇粗壮,向上斜展;生鳞叶的小枝方形或近方形,末端鳞叶枝径1-2毫米,二年生枝暗紫褐色,稍有光泽。鳞叶斜方状卵形,长1.5-2毫米,蓝绿色,微被白粉,先端锐尖,背面具棱脊,中部具明显的圆形腺体。球果圆球形或矩圆球形,长1.5-3厘米,暗紫褐色;种鳞3-4对,顶部五角形,中央具显著的锐尖头;种子倒卵圆形,暗灰褐色,长5-6毫米,稍扁,具不明显的棱角,上部微有窄翅。

生长环境

生于山地针叶林、阔叶针叶混交林、松树林、硬叶灌木林和山谷灌木草地,海拔750-2700米。通常群生的,生于山脊、斜坡和峡谷中,有时生于河床中,生于黄色或红棕色壤土、沙子或砾石的岩石地形中,或生于石灰岩砂岩板岩花岗石上的巨石中。分布区气候特点是夏季温暖到炎热,干燥,冬季降雨。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海拔1500-2000米形成纯林。天然生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年降雨量250-500毫米,年平均气温在15-20℃的地区。

分布范围

分布于墨西哥萨卡特卡斯州塔毛利帕斯州、北下加利福尼亚州奇瓦瓦州科阿韦拉州杜兰戈州新莱昂州圣路易斯波托西州索诺拉州);美国(亚利桑那州、得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新墨西哥州)。中国南京及庐山等地有引种栽培。

生长习性

该树种叶色有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的习性,一般说来,春季为绿色,略带粉色,入夏后,随着温度增高,绿色转为粉绿色,高温季节为重粉绿色,远看叶色如洒了氢氧化钙一般。入秋后,温度逐渐变低,叶色也逐渐变绿。冬季基本上是淡粉绿色。也有些植株常年是重粉绿色或青绿色。

该树种生理发育较快,部分四年生植株已开花结实,少则几个,十几个球果,多则几十,上百个球界,最多的一株结果达200余个。该树种雄蕊雌蕊一年四季可见,春季较多,大部分都不授粉而枯萎,秋季出现的雄蕊,在2月中旬发育成熟。雄蕊在树冠中下部,雌蕊在树冠上部,这种着生方式,对授粉是不利的,果实在10月下旬成熟。

繁殖方法

整地作床:地进行两次耕翻。冬季进行第一次深翻,冻伐。耕前施猪类1000公斤,煤灰750公斤。翌年春季进行第二次翻耕,耕前施腐熟饼肥50千克过磷酸钙硫酸亚铁各15千克,并拌入少量六氯环己烷粉。构筑的苗床高25厘米,宽1米。

种子处理:绿干柏种子小,4月播种前用30-35℃的温水浸泡48小时(随倒入随搅拌至自然冷却)以后捞去瘪粒,取出种子与5倍细沙混和存放于室内(温度保持在19-21℃),每天翻动1-2次,10天后进行播种。

播种方法:当种子出现少量破嘴时,即将种子均匀播在床面上,然后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宜)铺草(厚5-6厘米)最后浇一次透水。

苗期管理:每天早晚各喷水一次,保持床面湿润。在高温、干旱季节,每天喷水3-4次。先揭草三分之一,一周后全部揭去。同时架设荫棚(棚高30厘米)。在苗木出现真叶、茎干木质化时,撤去荫棚。5月中旬至6月底,雨量较集中,土壤易板结,做到经常松土、除草(松土勿松动侧根),并做到边松土,边喷水,边筛土保。7月份气温增高,雨量增多,每隔7-10天松土一次,同时追施稀薄的人类尿或0.5%的尿素4-5次,增加土壤养分,以促进苗木生长。为防止冬季苗木风干,对圃地每半月浇透水一次。遇气温突然下降,进行熏烟,保证苗木安全过冬。

栽培技术

整地作床:移植前,圃地先每亩施饼肥150千克硫酸亚铁50千克,而后深翻筑床,床高30厘米左右。苗床做到不积水,以免苗木烂根。

定植:翌春3月中旬,随起苗,随运输,随栽植(栽植株行距为70-100厘米)。栽植时做到起苗根系完整,打泥浆,栽植根系舒展,深度适中(较移植前略深1-2厘米),浇透水,壅土砸紧。

移植苗管理:采取及时浇水,松土除草、追肥(每亩施硫酸铵10千克)等管理措施。因此,头一年成活率一般都在70%以上。

整形修枝:早春结合采穗进行轻度修剪,保持苗木自然形态。对因主梢损伤的多顶梢树苗,选一顶部生长旺盛枝条为正梢;对风倒苗木及时加以扶正并培土砸实,绑缚撑桩。

主要价值

绿干柏具有生长快,干形优美,适应性强等优点,适宜在庭园和四旁栽植。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1年 ver 3.1)——无危(LC)。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