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毒素
淋巴毒素(lymphotoxin,LT)是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之一,属于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的一员。LT是淋巴细胞受抗原或有丝分裂原等刺激活化后及在某些肿瘤、自身免疫病的情况下产生分泌的一种肿瘤坏死因子类细胞因子。淋巴毒素分为淋巴毒素-α(LT-α)及淋巴毒素-β(LT-β),其中LT-α旧称“肿瘤坏死因子-β”。虽然LT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分子结构和活性区域上相似,二者的有些生物学活性类似,但是它们的不同之处也是很明显的:LT特有LTβ及其受体,两种细胞因子对肿瘤细胞的结合能力及体内外杀伤活性也存在差异。近年来,随着LT基因工程产品的成功开发,LT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显示LT也许是一种具有较好疗效的细胞因子。此外,LT由Th1细胞产生,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改变,并促进吞噬细胞与之结合。
介绍
淋巴毒素lymPhotoxin 淋巴因子之一。致敏T细胞受到抗原或非特异性促分裂因子等(如植物血凝素)刺激后释放的一种物质。人类淋巴毒素为异质性,分子大小不一,a.p淋巴毒素的分子量为45000~100000,不耐热,主要通过作用于细胞膜致胞浆漏出造成靶细胞死亡。具有破坏带有抗原的靶细胞,有抑制细胞分裂的作用。在淋巴毒素的两种形式中,LT-α和LT-β,LT-α是由Th1细胞产生的,它能够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改变,这一改变有助于吞噬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结合,从而在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
发现
1967年,Ruddle和Waksman在研究迟发性过敏现象(delayed hypersensitivity)时发现了淋巴毒素。淋巴毒素又称肿瘤坏死因子β,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两个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同属TNF家族,两者的可溶性形式均以三聚体方式结合相同的细胞表面受体,产生完全类似但不相同的效应。其中之一是均能直接杀伤某些肿瘤细胞,它们的命名由此而来。LT与TNF-α有许多相似的生物学功能,例如对多种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参与免疫反应的调节,对炎症反应的调节,诱导多种分化细胞的抗原表达等。LT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是两个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同属转移因子(TNF)家族,两者在基因定位、分子结构、受体亲和力及生物学功能方面非常相似。
结构特点
人淋巴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是紧密连锁的两个单拷贝基因,位于第六号染色体6p23一6q12之间。Carrol等人证实这两个基因位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组织相容性 complex,MHC)基因簇中,在补体C2与HLA-B位点之间,两者相距仅1.1kb。小鼠的这两个基因被定位于第17号染色体,而且也与小鼠MHC紧密连锁。人LT基因全长3037bp,TNF-α基因全长3634bp,它们都是由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组成。LT的信号肽由34个氨基酸组成,成熟蛋白质含有171个氨基酸;TNF-a的信号肽有76个氨基酸,成熟蛋白有157个氨基酸。
与TNF-α相似,淋巴毒素也有膜结合和可溶性两种形式:分泌到细胞外的可溶性形式称为Llb(即基因工程领域通常所说的淋巴毒素);膜结合的淋巴毒素以LTα和LTβ的亚单位结合形成的配位化合物形式分布在细胞膜上,LTβ是一种33KD的膜蛋白分子,能提供位点和LTα结合。
LT-β受体
LT- βR 是 TNF 受体超家族(TNFRSF)成员之一,是调节组织和器官内环境稳态的重要中间介质。人类LT- βR 基因(LT- βR 或 TNFRSF- 3) 位于常染色体(CHR)12 上,与其他 TNFRSF 成员基因编码相似,即TNFR- 1(TNFRSF1A)和 CD27(TNFRSF12A)。 LT- βR基因编码含有 435 个氨基酸的 I 型糖基化蛋白,它由 3个主要结构域组成:胞外段(ECD)、跨膜段(TMD)和胞内结构域(ICD),也被称为胞浆区(CD)。
LT- βR 可以激活 NF- κB 途径,促进炎症的发生。LT- α 和 LT- β 表达于活化的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淋巴组织诱导细胞。相应的受体(LT- βR)广泛表达于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单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目前已经发现LT- βR涉及许多过程,如肝再生,脂质平衡,自身免疫疾病,次级淋巴器官和脾脏的发育。在免疫系统中,LT- βR 起到信号传递的功能,一旦它的调节异常将会导致自身免疫和炎症性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肝炎、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