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戈塞克

戈塞克

戈塞克是法国交响音乐的奠基者,他运用曼海姆乐派的经验,扩大乐队编制(采用单簧管、长号、圆号、锣),善于运用力度和色彩效果。对法国交响音乐的发展有直接影响。

简介

法国作曲家。生于比利时贫苦农家。17岁到巴黎,开始了解曼海姆系派的作品。1769年他创立法国最早的交响音乐会“爱乐者音乐会”。法国大革命时任国民自卫军军乐队长。1795年巴黎音乐学院创立后,任督学和作曲教授。波旁王朝复辟后,离开巴黎音乐学院。他是法国交响音乐的奠基人。借鉴曼海姆乐派的经验,扩大乐队编制,善于运用力度和色彩效果。所作近六十部交响曲及气势雄伟、规模宏大的交响乐曲《7月14日之歌》、吹奏乐《哀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等,对法国交响音乐的发展有直接影响。新歌剧有《共和国的胜利》等。1829年在巴黎逝世。

职业生涯

弗朗索瓦·约瑟夫·戈塞克,1734年1月17日生于韦尔尼,1829年2月16日卒于巴黎。戈塞克是一个贫农的儿子,出生于比利时的农村。他在教堂里和安特卫普的大教堂里受到初步的音乐训练。他在17岁时定居巴黎,在巴黎富有的资产阶级和贵族音乐爱好者的乐队供职,行使音乐“监督”的职权,并亲自创作室内乐、交响乐和小型歌剧。60年代,他的喜歌剧开始在意大利喜剧院上演。1769年,戈塞克创建并领导了业余爱好者音乐会,公开举办了一系列音乐会;1773年,他接任宗教音乐会的领导,这个组织举办类似的音乐演奏(也包括世俗音乐)已达数十年。自1774年起,他受聘于王室的音乐(大歌剧)院,并为该院写了许多作品;而当歌唱学校于1784年并入音乐院时,戈塞克立即就被任命为该校的领导。法国大革命时戈塞克已经55岁,他把自己作为作曲家、音乐教员和组织者的经验贡献给了革命。自1789年起,他同萨雷特一起创建了一所新的音乐学院。1792年,他同一个歌唱家小组被派往他的故乡比利时,在那里进行“宣传自由、平等”的演出。1795年,他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并被任命为音乐学院五位督察员的主席;1816年,当音乐学院在复辟时期按照拥护君主主义的观点被改组的时候,戈塞克被逐出音乐学院。到他去世为止,他一直居于乡间,一直为朋友和学生所尊敬,但受到君主主义政体的排斥。终年95岁。

主要作品

戈塞克的主要作品有:30余首交响曲,其中包括了发表于1774年的《狩猎》;在革命时期创作的《葬礼进行曲》、《胜利进行曲》和《军队进行曲》等管弦乐曲;室内乐《6首小提琴二重奏》,作品7(1765)、《6首管弦乐四重奏》,作品14(1769);《6首弦乐四重奏》,作品15(1772)等等;芭蕾舞曲《米尔扎》(仙女芭蕾舞曲,1779)、《卡利斯托》(英雄芭蕾舞曲)等。戈塞克的歌剧虽然经常在巴黎皇家歌剧院上演,但他的喜歌剧不如A.E.M,格雷特里,悲剧也不如C.W.格鲁克。他支持格鲁克的歌剧改革,但在自己的创作中却较少体现。戈塞克在60年代创作了6部喜歌剧,其中有《渔夫》(1766年)、《牧歌》等;他在70年代和80年代创作了一些严肃歌剧;在革命年代中创作了3部歌剧。他的歌剧作品主要有:《奉献给自由的祭品》(1792)、《共和国的胜利》(又名《大草原上的兵营》、1793)、《复仇的呼声》(1799)。还有一些合唱作品和许多革命合唱歌曲和颂歌,其中有《七月十四日之歌》(1791)、《自由颂》、《平等颂》、《博爱颂》、《至高造物颂》、《前途无量的人民!》等等(全部都是为合唱和军乐队而创作的)。他创作的宗教音乐包括《祭奠弥撒曲》(1760)、《献给活着的人的最后弥撒曲》(1813)等等。还作有教育论文若干,主要有《歌唱练习》。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