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绿化白族彝族乡

绿化白族彝族乡

贵州省黔西县绿化乡位于黔西县东南面,距县城14公里,321县道和贵毕高等级公路沿该乡而过,全乡行政区划面积61.5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141个村民小组和1个居委会,有耕地19810亩,其中:田3800亩,土16010亩。常住人口11542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基本信息

绿化白族彝族乡为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下辖的一个民族乡,位于黔西县东南面,距县城12公里,行政区划面积6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152亩,其中田3795亩、土16357亩。

地理坐标东经106°01'--106°08',北纬26°54'--27°00‘之间,东与大关镇桂箐接壤,东南靠雨朵镇平坝、新仁乡文化,西接金碧镇土桥、城关镇八块田,北抵谷里镇青龙、甘棠堰山,西北紧邻谷里镇龙井、城关镇上马、驮煤河。距贵阳132公里、毕节市134公里。

区域人口

全乡辖9个行政村、1个社区,140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1542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居住着汉、白、彝等17个民族,少数民族8760人,占全乡人口的33.8%,少数民族中白族最多,达4220人,

占少数民族总数的48.2%;其次是彝族,达1687人,占少数民族总数的19.3%;其它少数民族按人口多少分别是苗族布依族蒙古族仡佬族水族壮族黎族回族傣族土家族瑶族侗族藏族满族

地理环境

全乡以半石山区为主体地形,地面海拔在1200~1510米之间,河流流域面积1平方公里,湖泊面积4.5平方公里,荒山面积4.6万亩,森林覆盖率31.8%.乡内气候宜人,无霜期300天以上,年平均温度13.8°C,年降雨量1039--1058毫米之间。

乡境内淡水资源丰富,有老河、驮煤河和三岔河三条河流,全长15公里,大小湖泊13个。更有被称为“水西明珠”的天然淡水湖泊大海子,水域面积715亩,海子周边群山环抱,绿树成荫,水质清澈,鱼虾竟游,是养老、休闲游玩的好去处。矿产资源有煤、大理石、黄壤、页岩碳酸钙、高岭土等。

历史沿革

早在几百年前绿化乡内即有人居住,在明朝就有明姓,明末清初产生了覃、陈、蔡、方四姓。早年在今双龙井有一大梧桐树,够数人牵手合围,中间是空心的,能放一张桌子在里面吃饭,故名叫刺桐,民国时期就有上百户人家,商贸发达,四川省河南省帮子常到此赶集,觉得不吉利便改名叫石桐树。

1936年2月贺龙、任弼时、肖克率领的红二、六军团经过这里开仓济贫,宣传革命道理,播撒了革命的种子,留下了中国工农红军的足迹。当年的石桐树街上全是瓦房,1942年失火烧去一半,

1949年又被烧,后来基本变成了土墙房。民国时期改叫通乡,一直到1956年建第一个农村初级社搞农业规划才命名为绿化乡,1991年撤区并乡把原绿化乡和天坪乡合并为绿化白族彝族乡。

人物古迹

乡境内古迹众多,有八仙堡堡(八个汉墓群);有1669年为纪念刘熊氏孀居守节而建的贞洁牌坊1座,毁于文革期间,现存残迹;有天坪烟站内神道碑,高3.4米、宽1.7米、厚0.5米,系福建赣州知府为清兵部尚书李世杰而立,碑如冕雕有“二龙抢宝”图案;有今四方井明朝同治年间(1851-1862)古驿道遗址。

交通设施

交通优势明显,104县道纵贯全境,贵毕高等级公路横穿斑茅寨村,10个行政村村村通公路。“十二五”期间即将建设的成贵快速铁路经过天坪、丰收、马坎,客运站建在天坪;清镇至黔西市的高速公路横穿乡境;通村油路6条47.8公里。

自然资源

绿化白族彝族乡有丰富的淡水湖泊资源,全乡水域面积4.6平方公里,河流流域面积1.2平方公里,乡境内有毕节市第二大天然淡水湖大海子,面积为0.33平方公里,水体容量300万立方米,有小海子、榨孔溏子、碧上园等大小淡水湖共13个;有长达15公里的秃鼻乌鸦河、山岔河、驮煤河穿乡而过;荒山面积4.6万亩,森林覆盖率21.6%,矿产资源有煤、大理石、黄壤、页岩碳酸钙等。四方井煤矿正等待开发,乡境内页岩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已分别裕隆砂石场、恒生砂石场、山王庙砂石场、石山坡砂石场、三联石料场、天瑞水泥厂石料场、绿化水泥厂石料场、天坪砂石场、周家坡砂石场、石桐大坡砂石场、四轮碑砂石场等11个砂石场;建成了丰收砖厂、长存砖厂、西南精制页岩砖厂、兴盛砖厂等5个页岩砖厂。总投资近2亿元,年产砂石30万方,生产页岩砖近2000万块页岩砖,为黔西市大项目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供应。乡境内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辣椒、油菜、西瓜、蔬菜为主。

经济发展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招商引资步伐,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乡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进一步加强。

农业方面,以小海子村为中心的经省农业厅认定的无公害辣椒基地6000亩,产值900万元;以天坪、老鸹河、斑茅寨为中心的蔬菜基地2000亩,产值6000万元;以小海子、大海子、石桐为中心的高粱基地1000亩,产值160万元。

工业方面,有各类企业17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个,产值达3.3亿元。

旅游业方面,县级新农村试点大海子已初步开发,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已建民族风情园一个,高科技示范果园200亩;“十二五”期间规划旅游开发“两点一线”,交通便利,风景优美,水源丰富,是商家投资打造乡村精品旅游首选地。

到2010年底,全乡GDP达到5.147亿元,比2005年底的2.25亿元增长2.897亿元,年均增长18%;财政总收入558.7万元,比2005年底的294万元增加264.7万元,年均增长13.7%.现有水泥厂2家,正在建设的煤井1口,非煤矿山11家,砖厂6个,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49元,比2005年的1964元增长43.06%,平均增长8.72%.在十二五期间,乡党委、政府将以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进一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绿化。

参考资料

黔西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黔西市统计局.202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