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短翅莺
台湾短翅蝗莺(学名:Locustella alishanensis),原名Bradypterus alishanensis,是蝗莺科蝗莺属下的一个种。
形态特征
台湾短翅蝗莺雌雄鸟同型,全长10-14公分,体重8-11公克。体背锈褐色而带有橄榄绿色,双翼和尾羽暗褐色,各羽外缘锈褐色,眉斑淡黄色,腮、喉和腹部中央污白色,喉和上胸分布黑色小点,两胁与尾下覆羽与背同色。雏鸟体色淡灰。喙黑色,上喙边缘和下喙基部淡褐色。跗及趾淡褐色。
栖息环境
栖息於中、高海拔的林缘或开阔地区的浓密草丛中,为底栖性鸟类。性甚隐密不易见,多单独活动於箭竹和灌木丛中。
生活习性
台湾短翅蝗莺为底栖性鸟类,常出现于海拔500~3000米山区林缘或开阔地的浓密草丛及灌丛中。性情害羞,常单独躲于底层杂草中,少出现于开阔地区,常在水边低枝或地面觅食,主要食物为昆虫。冬季会下降到较低海拔的山区活动。春夏繁殖季常会发出类似打电报的“滴…答答、滴…答答”或“几毕、几毕”的嘹亮声音。
分布范围
全世界仅见于台湾省,全岛分布于海拔500至3,000m的山区。
繁殖
繁殖期在5月中旬至6月底,筑巢於丛薮的底部,巢杯形,由芒草的乾叶组成,巢内衬以较细的材料,巢的大小为直径85至100mm、高65至85mm、巢口直径45至60mm、巢内深32至40mm。每窝产2枚卵,白色,散布红紫色斑点,钝端较浓,形成帽状,卵的大小平均约为19×14 mm。雌雄鸟都参与孵卵。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台湾短翅莺在适当的栖地内,种群数量尚称普遍,高山地区的开阔草地黄环境还算稳定,近年高山农业受到政策与经济因素的限制,开发压力减缓,对台湾短翅莺的族群繁衍应有正面的助益。在保育等级上属一般类。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红色 List):无危物种(LC),2012年评估。
分类讨论
自1918年台湾短翅莺被发现并命名后,鸟类学者对这个种的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争议。1951年,蜂须贺正氏和宇田川龙南将其更名为Bradypterus iuteoventris subsp.,但认为尚需与中国东部的B.i.melanorhynchus做比较。1952年Delacoar整理该属时,又将其与东南亚、菲律宾和中国东南部的鸟类统归为B.seobohmi idonneus。1984年,Heyer de Schauensee将其中的台湾省种和大陆广东省种同列为B.mandelli melanorhynchus。郑作新先后于1987年和2000年将其归为B.seebohmi melanorhynchus。2000年,Rasmussen等则根据形态和鸣声等,将其提升为中国特有种,并命名为Bradypterus dishannensis。
Rasmussen等人的依据主要是形态和叫声。他们发现台湾短翅莺的叫声与录自其他地方的短翅莺叫声差异很大,认为即使台湾短翅莺与其他短翅莺相遇,叫声的差异也会使它们无法交流进而导致生殖隔离,据此认为其应为一个独立的种。另外,Rasmussen等还比较了台湾短翅莺与B.s.idoneus等的嘴、翅、足等部位的17项外部形态特征,以及头、胸、背等处的羽色,认为台湾短翅莺在形态上也存在显著的特征,而且是单支序。
Rasmussen等人的研究仍存在缺陷,他们据以比较的B.s.idoneus只有一只采自越南的标本,尚不足以证明二者的外部形态上存在显著差异。物种之间在形态上的差异是逐步产生的,这里也存在量度的问题。一般认为,在群体标本中,75%为一个种的形质变化的限度,即75%以上的个体在某一性状上有稳定且相同的特征。此外,Rasmussen等人据以比较的另一产自越南的亚种(B.s.idoneus)也没有鸣声资料可做对比分析,所以,该亚种与台湾短翅莺是否为同种,还需要更多证据的支持。另外,因为叫声存在差异而产生生殖隔离,进而成为独立的种,这种观点也值得商。鸟的叫声的确存在地区性差异,又称为方言,通常是鸟类亚种的特征之一。但是,仅以方言作为判定是否为独立鸟种的依据,这肯定是没有说服力的。综上所述,Rasmussen等人将高山短翅莺台湾亚种升格为一个独立种的观点确实尚待商讨。
台湾短翅莺既是台湾特有种,也是中国特有种。然而,Rasmussen等人把高山短翅莺台湾亚种(B.alishnnensis)的观点,目前仍存在争议。郑作新认为它是高山短翅莺的一个亚种,即台湾省亚种,并认为它是分布于台湾的特有亚种,而非特有种。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