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钦州青蟹

钦州青蟹

钦州青蟹,学名锯缘青蟹,是钦州市名贵的海产之一。它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是本地区传统的出口水产品之一。

简介

钦州市沿海有多条河流注人,在咸淡水交汇的河口区出产的青蟹,无论从体色,还是从味道方面比较都胜于其它地区的产品。钦州出产的青蟹远销广东省福建省、港澳等。

青蟹甲壳亚门呈椭圆形,体扁平、无毛,头胸部发达,双强有力,后足,形如棹,故有据棹子之称。头胸甲宽约为长的1.5倍,背面隆起,光滑;头胸甲表面有明显的“H”形凹痕;前额具4个突出的三角形齿,齿的大小及间距大致相等。前侧缘具9个大小相若突出的三角形齿。螯脚光滑、不对称,右脚略大于左脚;掌节肿胀而光滑,背面具2条颗粒形隆脊,其末端各具1棘。前三对步脚无齿,指节的前、后缘具刷状短毛。

青蟹又称锯缘青蟹,亦称锯缘青蟹,系甲壳纲,蝤科、俗名蝤蛑虫寻,栖息于泥涂及近岸浅海中,平时随潮水进入泥涂,喜穴居于有淡水流出的地方。青蟹一年四季都有产,但以每年农历八月初三到三这段期间,青蟹壳坚如盾,脚爪圆壮,只只都是双层皮、民间有"八月蝤蛑抵只鸡"之说。著名诗人苏轼在《蝤蛑》一诗中也曾写有"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雪劝加餐"诗句。

青蟹的形态特征

青蟹头胸甲略呈椭圆形,表面光滑,中央稍隆起,分区不明显。甲面及附肢呈青缘色。背面胃区与心区之间有明显的"H"形凹痕,额具4个突出的三角形齿,较内眼窝突出,前侧缘有9枚中等大小的齿,末齿小而锐突出,指向前方。螯足壮大,两螯不对称。长节前缘具有3棘齿,后缘具2棘剌;腕节外末缘具2钝齿蟳,内末角具1壮刺;掌节肿胀而光滑,雄性个体尤为肿胀,背面具有2条隆脊,其末端具1棘刺,指节的内外侧各具1线沟,两指间的空隙较大,内缘的齿大而钝。前三对步足指节的前、后缘具短毛,末对步足的前节与指节扁平浆状,适于游泳。雄性腹部呈宽三角形,第6节末缘内凹,其缘直,两侧缘直,末节末缘钝圆,雌性腹呈宽圆形。

(一)生活习性

1.栖息习性

青蟹为滩栖游泳蟹类,生活在潮间带泥滩或泥沙质的滩涂上,喜停留在滩涂水洼之处及岩石缝等处。白天多穴居,夜间四处觅食。尤其是在涨潮的夜晚显得更为活跃,由于它的眼晴和触角感觉灵敏,故夜间活动自如;夏天青蟹活动更为频繁,低潮水浅时多潜伏泥底以避暑热,有时可见成群青蟹在干热时用步足撑起体躯离开温度高的滩面乘凉;冬季活 动较少,天气寒冷时在低潮浅附近掘穴过冬,其穴洞大小深度随个体大小及潮区的增高而加深,高潮区穴洞有时可达1米以上。青蟹在水中依靠末对步足频频划动向左、右前方前进,但多数情况下随流而动,受惊或遇障碍可迅速后退,在滩面上侧以步足爬行,感觉灵敏,行动自如。

2.栖息环境条件

青蟹是广温广盐海产蟹类,其生存水温7~37°C,适宜生长水温15~31°C,最适水温18~25°C,15°C以下时,生长明显减慢,水温降至7~8.5°C时,停止摄食与活动,进入休眠与穴居状态。水温稳定在18°C以上时,雌蟹开始产卵,幼蟹频频脱壳长大,水温升至37°C以上时,青蟹不摄食,水温升至39°C时,青蟹背甲出现灰红斑点,身体逐渐衰老死亡。

青蟹的生存盐度2.6‰~55‰,适应范围6.5‰~33‰,最适盐度12.8‰~26.2‰(比重1.010~1.021)。青蟹难以适应盐度的剧烈变动,盐度突变会引起"红芒"和"白芒"两种疾病,甚至死亡。因此,每年梅雨季节,由于短时间内突发大雨或连续的降雨,人工养殖池盐度突变,使青蟹死亡率增高。

青蟹耐干能力较强,离水后只要鳃腔里存有少量水份,鳃丝湿润,便可存活数天或数十天。

3.青蟹的食性

青蟹的食性很杂,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食物组成中以软体动物门和小型甲壳亚门为主,胃含物中经常出现瓣鳃纲的壳缘,绞合部残片,腹足纲的,残缺的螺轴,方蟹类的残肢和头胸甲碎片。青蟹也常以滩涂蠕虫为食,也食小鱼、小虾,有时在胃中也有发现植物的茎叶碎片。人工养殖的青蟹,对饵料无严格的选择,小杂鱼、虾、小型贝类(黑龙江河篮蛤寻氏肌蛤、河蚬、蛳螺等)、豆饼花生饼均可为食,青蟹有同类互相残杀的习性,常捕食刚脱壳的软壳蟹。

(二)繁殖习性

青蟹的繁殖季节较长,但因地而异,广东省为每年2~4月和8~9月,其中2~3月为盛期;福建厦门地区3~10月,浙江省4~10月。5月下旬至6月和8月下旬至9月是繁殖盛期;上海市9~10月,台湾省几乎全年可以繁殖。青蟹一般一年达性成熟。一般甲壳亚门宽8厘米,体重150克以上的雌蟹就能进行交配。交配前,雌蟹先行生殖脱壳,在其新壳尚未硬化之前雄蟹与其交配,交配时间可持续1~2天。交配期间青蟹没有食欲,即使投饵也不进食。交配后精子贮存于雌蟹纳精囊内,存活达数月之久。雌蟹卵子成熟后经输卵管至纳精囊与精子结合,然后受精卵即由雌性生殖孔排出粘附于腹肢刚毛上。排出的卵初为黄色,此时的雌蟹就成为负卵累累的抱卵蟹。雌蟹的产卵量约为200万粒左右,但所抱之卵仅是其中的一个部分。雌蟹多在水面宽阔、水清流缓之处产卵,在河口生活的雌蟹要迁海中产卵,所以自然海区的青蟹在繁殖时常要离岸作短距离"迥游"到深处产卵。孵出的幼体随潮流到近岸,尔后在潮间带,沼泽地觅食生长。浙江省沿海每年5月便可捉到甲宽为1-2厘米的幼蟹。海区幼蟹集中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梅蟹)和9月中旬至10月(秋蟹)。幼体发育共分蚤状幼体和大眼幼体两个阶段,共需脱壳变态6次,始为第一期幼蟹,历时约23~24天。

(三)脱壳生长 青蟹的生长是不连续的,脱壳是其生长的标志,只有在脱壳时才能生长,幼蟹平均约4天脱1次壳,以后脱壳时间逐渐延长,两个月之后,要间隔1个多月才脱1次壳,从第一期幼蟹到第10期幼蟹的生长需百余天。青蟹一生共脱壳13次,最后一次(第13次)脱壳,与青蟹的交配,生殖密切相关,称"生殖脱壳"。刚脱壳的蟹体呈柔软状态,称"软壳蟹",横卧在水底大量吸收水分,使身体舒张开来,一般6~7小时开始变硬,在18~19小时内个体显著扩大,增重。脱壳后,壳长增加30%~40%,体重增加70%~100%。在正常情况下,经3~4天,新壳才完全硬化。

辨别病蟹可以从步足基部肌肉的色泽来判断,其肉色呈蔚蓝色,肢体关节的肌肉不下陷,具有弹性者为健康苗,如肌肉呈黄红色或具白色斑点,肢体关节间肌肉下陷,无弹性,则为病态

移入一些环节动物门(如沙蚕)及小型底栖甲壳亚门,自繁能力强,青蟹又喜食,这些都是青蟹良好的活体饵料。另外,小杂鱼虾及淡水种的贝类(如螺蛳)、人工配合饵料等可作为缺饵时的补充。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