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青年视觉

青年视觉

《青年视觉》是一本由中国青年杂志社主管并主办,逸飞集团协办的月刊杂志,中国著名视觉艺术大师陈逸飞担任总策划。该杂志自2002年发行以来,已成为国内最厚的时尚杂志,每期达416页,采用全彩色印刷和国际流行的超大型开本(230×300MM),为读者提供优质的视觉享受。《青年视觉》的栏目设置包括人文、艺术、空间、时装、化妆和科技等六个精彩的视觉版块。

主要内容

《青年视觉》是由中国青年杂志社主管并主办,由逸飞集团协办,陈逸飞亲任该杂志的总策划。该月刊发行于2002年,是目前国内最厚的一本时尚杂志,达416页,采用全彩色印刷和国际流行的超大型开本(230×300MM),带给读者完美的视觉享受。《青年视觉》栏目设置包括有人文、艺术、空间、时装、化妆、科技等六个精彩的视觉版块。其中“视觉霓裳”以介绍国内外时尚之都的品牌;“视觉艳影”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了国内外独具特点的化妆美容潮流,以新奇和前卫为基调;“视觉人文”儒雅风趣,突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人文理念;“视觉艺术”对高雅类、探索类、先锋类等各种艺术门类兼容并蓄,为读者提供一个集艺术大成的平台。

总策划

陈逸飞 (1946年4月14日-2005年4月10日),生于宁波市,浙江镇海人。196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进入上海画院油画雕塑创作室,曾任油画组负责人。1980年旅美后,专注于中国题材油画的研究和创作。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华人画家。60—70年代创作了《黄河颂》、《攻占总统府》、《踱步》等知名的优秀油画作品,让他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1980年陈逸飞怀揣38美元赴美国留学。1984年获艺术硕士学位。后在纽约从事油画创作并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纽约、东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多次参加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内地的油画精品拍卖会,其中作品《山地风》创华人油画作品最高拍卖价。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博物馆和国内外收藏家广泛收藏。水乡风景、音乐人物、古典仕女,还有西藏自治区,都是他画笔下的主要题材。

主要栏目

• 城市专辑(City Feature):派出采访小组深入国外着名城市,每期以100P左右的国篇幅,根据第一手素材制作内容,摆脱传统的旅游线路,诠释真正本土的城市风貌以一个当地人的视角去解释生活的意义。

• 视觉人文(Culture):适合高层次读者阅读需求,倡导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摆脱一般时尚类杂志的肤浅,力求在心灵层面上与读者沟通。

• 视觉艺术(Art):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如果没有对艺术的了解和基本的艺术修养,很难成为一个健康、积极和富有生活情趣的现代人。

• 视觉霓(Fashion):强调时装流行的观赏性和视觉冲击力;在新的角度和理念中去描述时装的设计与构思。

• 视觉艳影(贝欧迪):用全新的理念和独特的视角结构化妆、美容、造型的意义和流行趋势,把瞬间的视觉享受化做永恒的美丽。

影响评价

《青年视觉》   (VISION MAGAZINE),国内第一本,也是当下唯一一本用艺术读解时尚,用时尚诠释艺术的时尚生活类杂志。在视觉杂志领域,她做成了第一品牌,无论从时间、美誉度还是内容的精彩程度,国内无出其右者。在这个领域,《青年视觉》树立了一个高不可攀的坐标。《青年视觉》认为,时尚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不仅仅表现在狭隘的时装、美容、酒吧或者爵士乐上,还体现在强烈的人文关怀、艺术气质、科学修养、空间感受等许多方面。她国际化的视野,带领读者用眼睛去旅行,用心灵去神游。《青年视觉》是为金字塔顶端的人们特别炮制的精神大餐。《青年视觉》就是这样一本能与中产阶级沟通的杂志。在国内,你找不到比《青年视觉》更厚的杂志,就是这样一本“厚重”的杂志,却能让人从第一页耐心地看到最后一页不觉得累。打开杂志,为的是体验一种全新的阅读快感;《青年视觉》如同一个魅力非凡的人,不仅有着引人注目的外表,还有独特的个性和气质,常常会打破常规或习惯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世界,观察流行,用自己特有方式冲击读者的眼球,与渴望精神交流的中产阶级进行深入的沟通。《青年视觉》也无意去引导消费,却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阅读者的消费观念。《青年视觉》没有刻意引领潮流,却无意间站在了潮流的最前沿。

2001年九月下旬,一份号称国内最厚的时尚杂志《青年视觉》悄然问世。这本厚达416页、采用全彩色印刷和国际流行的超大型开本的试刊号一上市,就吸引了众多的好奇目光。关注不仅仅在于杂志自身,更是因为这杂志是出自一位非凡的艺术家之手。他就是陈逸飞先生。

2001年9月29日 《青年视觉》杂志创刊新闻发布会在上海新天地逸飞之家举行,也就是2001年 杂志创刊号,2002年1月起 正式按月刊出版。

据陈逸飞先生介绍,创办这份杂志的目的,是基于他一贯提倡的“大视觉”、“大美术”的原则。所谓“大美术”,就是通过现代手段,使视觉艺术更接近人们的现实生活。他认为,希望获得视觉快感是人类的本能,而现代人对视觉艺术的渴望,已经转化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因此,作为视觉艺术家,他从事的种种活动,无论是拍电影、设计时装,还是《青年视觉》杂志,都与视觉艺术有关。他希望通过出版这一手段,向更多的人们传递视觉美感,以实现视觉教育功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