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沟镇
1958年10月,成立岔沟公社,划归析木公社;1984年,岔沟公社改岔沟乡;1990年,岔沟乡改镇。截至2018年末,岔沟镇户籍人口有25173人。截至2020年6月,岔沟镇下辖15个行政村。
2011年,岔沟镇财政总收入1258.9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6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25元。 2018年,岔沟镇有工业企业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3个。
简介
岔沟,又名八岔沟,是由岔沟一共有八个大岔组成而得名,分别是胡家沟,养蜂沟,萝卜沟,小西沟,陈西沟,泉眼沟,大岔沟,南沟组成。海龙川水库群山环绕,水清景秀,颇具诗情画意,红旗岭弯沟溪水潺潺,谷静沟深,实属避暑圣地。登上海拔663.5米的龙川山能望见营口市的渤海湾,可看到旭日东升。岔沟镇交通条件十分便利,镇内有黑色路面52公里,海公路穿镇而过。通讯方面,镇内共有程控电话700多门,可与国内、国际各地直拔,并且数字移动通讯电话已经联网。
岔沟镇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滑石、碳酸钙、绿泥石、硅石、石墨、硫化铁、花岗石、金矿等十几种。另外,镇内其他天然资源也极为丰富,红旗岭村天然矿泉水正在开发,海龙川和陈西沟的矿泉水也是难得的天然饮料。
经济发展
岔沟镇林业资源得天独厚,山上有林地面积9000多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3.6%,居海城市之首。木材蓄积量达8万立方米,价值可达2500万元,且每年都在增值,是天然的绿色银行。野生资源植物类有布满山川的花草、食用野菜2000多种,有野生串地龙、北柴胡、百合、白鲜皮等中草药材40多种,市场走俏的山野菜如红花变豆菜、虎刺花芽等等60多种。野生资源动物类有狐属、貉子、刺猬亚科、山兔、红原鸡、蛇类等数百种。
全镇玉米种子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经验,是海城市最大的玉米种子基地,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新建的两个万株南果梨园,现已见果实;药材种植面积达300多亩,并成立了药材种植科研中心。在此基础上,加大了市场建设,投资1200万元建成分八个交易区域的集农副产品、牲畜、水果、药材等为一体的全日制、封闭式龙川山货市场。
岔沟镇属低山丘陵气候,地貌特征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境内峰峦叠翠,山青林茂,资源丰富,景色怡人,交通便利,环境温馨,具有广阔的投资创业前景。
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境内已控明的矿产资源有滑石、碳酸钙、绿泥石、硅石、石墨、硫化铁、花岗石、金矿等十多种,急待有识之士合作开发。
农业资源得天独厚。全镇有玉米制种田面积2万多亩,是海城市玉米种子繁育基地,具有20多年的繁种经验和历史,玉米种子销往全国各地,有果树100多万株,十几类90多个品种,年产量可达1万多吨。有待改造的老果园7000多亩,近几年,我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采取果园资产重组等方式,新品种引进,为果业生产增添了新的后劲。已经拉开了果业发展第二次创业序幕,欢迎社会各界参与改造和开发。有柞蚕场面积400多公顷,可放养柞蚕345把,年产量可达24万公斤,是海城市重点蚕茧产区之一。黄牛、山羊、生猪、肉蛋鸡等养殖业发展较快,全镇年黄牛饲养量达4000头,山羊饲养量达7000只,生猪饲养量达2.5万头。
生态环境特别优越。全镇共有林业面积10342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4%,居海城市第二位,针叶、阔叶等树种类繁多,还有原始森林,经济面积也较大,木材蓄积量可达8万多立方米,是绿色屏障和绿色银行,野生资源较多,有布满山川的花草食用野菜2000多种,其中有野生串地龙、北柴胡、防风、白鲜皮等中草药材40多种,有蕨菜、红花变豆菜、河芹、刺梅芽、苋菜等60多种山野菜,野生食用菌类达10余种,各自然沟川水质较好,含矿物质丰富,无污染,有时已开发为矿泉水项目。本地农民自发成立了一处山花母鸡饲养中心,已批量投入市场,供不应求。
自然风景
岔沟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膳马峪培育了清代的郭娘娘,八岔沟曾是商贾大户“小金人”发祥地,而海龙川的大锅封海眼,白草洼神龙闹戏台等神奇传说更是脍炙人口。海龙川水库群山环绕水清景秀,诗情画意,红旗岭弯沟溪水潺潺,谷幽险绝,实属避署胜地,登上海拔663.5米的龙川山遥望渤海日出,气象万千,令人神往。
工业经济发展
工业企业发展较快。岔沟镇工业企业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较快,大小企业56家,年产值可实现2亿元。其中微细目滑石粉远销美国、日本、韩国、泰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并享有较高的声誉;依托红旗岭村矿泉资源开发的“美在阿里”的矿泉水被鞍山市政府命名为放心水;依托本镇山野菜资源由韩国,为本地农产品开发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依托本地野生资源投资的维希特山葡萄酒厂正在广泛寻求合作,扩大规模。与此同时,以华洋制衣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服装加工,以健鑫丝绢为代表的蚕茧加工业,以水泥、红砖、涂料等为代表的建材企业都得到了比较迅速手发展。
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岔沟镇有海城市东部最大的集贸市场,该市场以“龙川山货市场命名,总投资1000多万元,共设门点,摊床1000多个,经营各种山货、水果、服装、鞋帽、小百等,是综合性市场,开发远景较大;依托山货市场的食用菌培植、药材种植等得到了迅速发展,龙川山货市场已成为海城东部山区山货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地。
农业
2011年,岔沟镇有耕地面积30700亩;林地面积15万亩。2011年,农业增加值1.6亿元。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3669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4732头,年末存栏1.7万头;羊饲养量1.7万只,年末存栏8000只;牛饲养量1.3万头,年末存栏1万头;家禽饲养量378.8万羽,上市家禽245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8700吨,其中猪肉2489吨,牛肉449吨,羊肉126吨;禽蛋1198吨;畜牧业总产值1.6亿元。
截至2011年末,岔沟镇累计造林15万亩,其中防护林5万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0万株,林木覆盖率68.5%,活立木蓄积量15万立方米。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13台(辆)。
商业
2011年末,岔沟镇有商业网点14个,职工200人;有城乡集市贸易点1处。
建置沿革
1958年10月,成立岔沟公社,划归析木公社。
1961年3月,成立岔沟公社。
1984年,岔沟公社改岔沟乡。
1990年,岔沟乡改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岔沟镇下辖15个行政村:海龙川、红旗岭、上栗园、下栗园、黄家堡、胡家屯、板子屯、叶家堡、刘家堡、王家堡、侯家堡、英守沟、庞家店、柳树沟、岔沟,下设134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岔沟镇下辖15个行政村:海龙川村、红旗岭村、上栗园村、下栗园村、黄家堡村、胡家屯村、板子屯村、英守沟村、候家堡村、王家村、刘家堡村、叶家堡村、庞家店村、柳树沟村、岔沟村,镇人民政府驻板子屯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岔沟镇地处海城市东南部。
地形地貌
岔沟镇地处海城河上游,地形为“七山一水二分田”,是典型的丘陵地貌,最高点海拔663.5米。
气候
岔沟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冬冷夏热,雨热同期。多年平均气温7.1℃。无霜期年平均150天,每年寒露为初霜,立夏为终霜。年平均降水量700毫米,日最高降水量20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4—8月,7月最多。
水文
岔沟镇境内四条河流都属海城河支流,后汇流入析木西大河,河流总长46千米。
人口
2011年末,岔沟镇总人口2529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072人,城镇化率4.2%。总人口中,男性13359人,占52.8%;女性11931人,占47.2%;18岁以下4198人,占16.6%;18—35岁6128人,占24.2%;35—60岁10259人,占40.6%;60岁以上4705人,占18.6%。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2011年,岔沟镇人口出生率12.34‰,人口死亡率5.64‰,人口自然增长率6.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79.4人。
2017年末,岔沟镇常住人口为23627人。
截至2018年末,岔沟镇户籍人口有25173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岔沟镇有幼儿园12所,在园幼儿467人,专任教师17人;小学6所,在校生1257人,专任教师11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30人,专任教师5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教育经费达9970万元,比上年增长了8.8%。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岔沟镇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35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个,建筑面积20平方米。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二人转、高跷、喇叭戏等。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岔沟镇有医院1所。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34万人,参合率92%;孕产妇死亡率为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0.03‰。
体育事业
2011年末,岔沟镇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人。10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0%。
社会保障
2011年,岔沟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63户,人数283人,支出50.3万元,月人均148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46人,支出15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74人,支出35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61人次,共支出2.8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8人。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交通、通讯条件便利,大盘线海岫路穿境而过,镇内主干线全部柏油化;程控电话国际、国内直拨、数字移动通讯网覆盖全镇;镇内有线电视可同时转播25套节目;镇办中学被列为省级示范校;镇医院与鞍山二院联办,有专家门诊。餐饮娱乐业配套齐全,小城镇发展已初具规模。
交通
岔沟镇有312省道经过境内。
历史文化
传说清乾隆(1736年—1795年)山西省商人郭殿元到此定居,因周边地势辐射8个沟岔,故取名八岔沟,简称岔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