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水泥花园

水泥花园

《水泥花园》是英国作家伊恩·麦克伊旺创作的中篇小说。《水泥花园》是“哥特式故事”,讲述了在失去正常社会秩序和规范的家庭荒原中,未成年孩子们经历着痛苦、无序、混沌的成长。缺乏家长和社会的正确引导与规范,使得未成年孩子们过着迷雾和畸形的日子。

在“水泥花园”环境下,形成了家庭关系的“水泥化”特征:夫妻形同路人;父母对孩子缺乏关爱和引导;兄弟姐妹之间亲情错乱导致乱伦。

作品简介

杰克今年14岁,姐姐朱莉大杰克两岁,妹妹苏小杰克两岁,弟弟汤姆的年龄无法确知,刚刚上小学,应该有五六岁左右。杰克的家是一幢挺大的房子,还有个不小的地窖,可周围原来的房子基本上都拆光了,成为一片荒野。父亲犯心脏病前曾颇有雄心地规划了家里的小花园,犯病后自觉无力维持花园的整饬,遂突发奇想,想将花园用水泥铺平,由此与周遭的荒芜杂乱隔离开来。可刚刚铺出半条水泥小路,父亲就头朝下倒毙在新鲜的水泥上。杰克此时正沉溺于手淫中,并第一次真正射了精。

在身为儿子的杰克的眼中,父亲的死根本就没什么大不了,父亲在另外几个孩子甚至母亲心目中也皆属可有可无的。父亲死后,母亲也因为某种不知名的病症慢慢枯萎,拖了几个月后在睡梦中死去。不过母亲在死前做了两件大事:其一是为杰克的十五岁生日搞了个派对,尽管也就是围绕着母亲的病床喝点橙汁吃点蛋糕,“几乎算不上一个真正的派对”;再就是母亲在她感觉自觉快离开人世时跟杰克说的一番话,她要杰克在她离开之后跟朱莉共同掌管这个家,否则外人就会进来接管他们,家也会被人搬空。正是后者使几个孩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了不致被拆散,杰克和朱莉决定将母亲的遗体用水泥砌在地窖的一个大铁柜子里。

至此,作为家的这幢房子真正成为一个孤岛,父母的相继去世使四个孩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孤儿。杰克正经历着成长之痛:长了满脸的痤疮的杰克自暴自弃之下不再洗澡洗手换衣服,沉溺于手淫中不能自拔。朱莉在母亲病中即已部分担负起母亲的职责,在母亲死后只得负起全责。苏则靠读书排遣时光,靠写日记倾吐心声。汤姆因为生得弱小,在学校受人欺负,在母亲去世前就想变个女生,母亲死后更是干脆想缩回到母亲的怀抱,做个奶娃娃——新任母亲当然就是朱莉。朱莉原本是个很“酷”的女孩子,都不怎么理人的,可在情势的发展之下逐渐成为一个负责、合格的母亲形象。这时,虽父母双亡,可这个家又暂时恢复了脆弱的平衡,朱莉肩负起“母亲”的责任,杰克虽然太以自我为中心,不过至少在用水泥埋葬母亲的标志性事件中担当起了“父亲”的职责。最后为了抵制朱莉的男朋友德里克闯入他们的世界,朱莉与杰克发生了乱伦的关系,愤怒的德里克砸烂了他们母亲的水泥坟墓,最终小说以四个孩子等待警车到来将他们带走的场景而结束。

创作背景

童年记忆

1948年6月麦克尤恩出生在英格兰的一座军营小城奥尔德肖特。他的父亲戴维·麦克尤恩当年一直找不到工作,17岁就虚报年龄参了军,后来随部队驻守新加坡利比亚等地。1959年,11岁的小约翰·麦克尤恩被父母送回英国,进入寄宿学校读书。突然进入陌生的环境,让他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麦克尤恩在现实与幻想之间徘徊,把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这种孤独感,反映在《水泥花园》作品中的主人公身上。

外在影响

麦克尤恩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当时帝国崩溃、民族矛盾加剧。战后,由于本土劳动力紧缺,吸引了许多其他国家的居民向英国移民。因种族关系紧张,麦克尤恩严肃地思考着英国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

1900年,英国自由党大卫·乔治上台执政,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法,开始改变等级森严的教育制度。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为合格的青年提供高等教育机会。出现了像约翰·麦克尤恩这样的新的中间阶级分子,出身低微但经济地位和教育水平已经提高,一时之间尚难以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因而没有得到足够的机遇和尊重,难免要产生怨愤情绪。

人文背景

经典哥特式建筑小说创作度过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辉煌时期,演变出理性主义哥特、心理哥特、女性哥特,及后现代主义哥特等一系列哥特小说种类。麦克尤恩开始创作的20世纪70年代正是后现代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作为一位密切关注社会和文学潮流的青年作家,麦克尤恩无疑深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他在中学期间一度痴迷于摇滚,当时颇为流行的滚石乐队披头士乐队等的摇滚乐让他感到兴奋。但同时约翰·麦克尤恩又认为他自己应该更具有批判的责任,这种矛盾令他甚为困扰。

麦克尤恩受到了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他想要创作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文学领地,一个充满恐怖、暴力和各种欲望的地带,因此他在小说中自觉运用诸多后现代叙事技巧来表现宏大的叙事主题。在麦克尤恩的作品中,传统哥特小说中的复仇、谋杀主题让位于他对后现代化会、历史、科技、两性关系等主题的深入思考,麦克尤恩将哥特小说的恐怖特征与后现代人与人的异化关系相结合,展现后现代生活的危机,自觉运用后现代创作技巧,以哥特小说的恐怖、怪诞等特征对应后现代都市异化的种种场景,不仅表现了作家对后现代社会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使其小说呈现出明显不同于其他哥特小说的后现代性,从而赋予哥特小说新的、独特的内涵。

《水泥花园》的创作,融合了麦克尤恩童年的孤独、中学的怨愤情绪以及哥特小说的恐怖特征和后现代小说的创作技巧。

人物介绍

杰克——“我”

主人公杰克14岁,是一个典型的邋遢懒散的青春期少年。他满脸痤疮、不修边幅、不换衣服、不讲卫生、不洗头发、不刷牙齿、不洗脚、不剪指甲。具有典型的成长期的“逆反心理”,对母亲的批评、教诲与忠告置之不理,并“为超出她的控制而感到自豪”。性意识的萌动和性心理的反常构成了主人公杰克青春期生命的主导。杰克与他的兄弟姐妹游离于父母的管教和控制之外。当父母为了水泥在客厅里大吵的时候,4个孩子便躲到楼上玩起了他们自己的游戏,一个模仿成人世界而又没有成人监控的童年游戏:“我”与姐姐朱莉扮起科学家的角色,将妹妹的衣服脱光,把她的身体当作太空标本来进行检查。这个游戏引起性意识萌芽初生的“我”无限的想象,激发“我”难以压抑的欲望和冲动。于是“我”将自己锁在卫生间,坐在浴缸的边沿上,褪下短裤,借助游戏所产生的幻想,深深地沉浸在人为的自渎行为中。

杰克一家的房子“孤零零地立在一片空地上”,他们一家也没有什么往来的亲戚朋友。而在家庭中,父亲本应是儿子生命中最尊敬最爱戴的人,可是在杰克眼中,父亲却成了他“憎恶”的对象。在修建水泥花园的过程当中杰克作为家中的长子,理所应当的帮助身患心脏病的父亲减轻搬运水泥的负担。可杰克却毫不顾惜父亲的身体状况,唯恐自己吃亏,想尽办法确保父亲和他搬运同样的重量。即便如此,杰克还是不愿帮助父亲干活,干活途中找了个借口,溜到厕所手淫。

缺乏了父爱的杰克内心渴望并依恋着母亲。年幼时为了独占母亲还曾装病在家,享受母亲的宠爱。孤独的杰克是需要大人陪伴和关爱的。可是不幸的是就在父亲去世不久后母亲也病逝了。就在这种情形下,孤独的杰克在成长的关键期缺乏了成人理性的指导。虽然母亲在病人膏育时告诫过杰克不能手淫,可是在母亲过世后却变得越发无法自拔。为了弟弟妹妹不被送进孤儿院,为了家不至于被分散,为了“我”和姐姐还能领导家,杰克和姐姐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不把母亲病逝的消息公布于众,而是把母亲的尸体装在地窖里一个破旧的柜子中,然后再用水泥把它填实封住。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水泥花园》主题思想:在异化的生态世界中,催生生态无意识的觉醒

麦克尤恩在《水泥花园》作品中所写的变态内容,涉及人性中的欲望和本能以及人性深处隐藏着的那些违背人伦道德的某些元素和人自身的生存状态。水泥花园是一部性心理走向迷误与畸变的反成长小说。孩童对性的好奇是与生俱来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生理的成熟他们会有偷尝禁果的冲动。然而由于缺乏家长的引导,这样的成长不免走向迷误,但这并不是孩子的错。面对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劣,单纯谴责人类的道德已是隔靴搔痒,如何从根源上解决人类与环境的矛盾是当代人亟待思考与解决的课题。

随着人类物种的突增,为保证质量和维护社会秩序,于是建立了伦理规则,然而在禁止乱伦的做法背后依然能发现乱伦愿望的力量。

虽然杰克知道朱莉是自己的姐姐,弟弟杰克却抑制不住对朱莉身体的渴望,时常幻想姐姐充满诱惑的身体。就连杰克标志着生理成熟的第一次射精,也是他幻想跟姐姐同时在卫生间完成的。而恰恰在这关键时刻,杰克的父亲独自在铺设水泥花园时心脏病发作去世,这意味着在未成年人伦理道路上起指引作用的灯塔熄灭了,从而使杰克与姐姐朱莉这对乱伦实施者本身没有了负罪感,“‘我们’并不难过,‘我们’很兴奋而且充满敬畏”。两个主人公所谓的乱伦结合其实只是一种亲情的延伸,只是在废墟上做的荒唐游戏。

“双性同体”的声音

姐姐朱莉在学校是“最叛逆,最有名的女生”的头头,典型的“野小子”形象,这时的男性特质比较突出;而在父母双亡后,她担负起家庭责任时,内在的母性激发出来,就越来越像“管家婆”了,女性特质占了主导地位。最小的弟弟汤姆则在一段时期内渴望成为一个女孩,他好奇地问二姐苏“做个女孩感觉如何?”并且天真地想,“‘我’要穿条裙子,把头发弄成你那样,而且上女厕所”就可以成为女孩了。

作为一种生物本能,婴儿出生时处于一种无助的状态,母亲首先扮演着保护者的角色,给予其基本的生存必需——哺乳,这种保护角色随之转移到更强壮的父亲身上,与其说是依恋,不如说是渴求和敬畏,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保护伞”。

男性与女性差异是无处不在的,只有寻求“双性和谐”才是解决二元对立的出路。男性与女性特质的冲突最终会变得缓和并且定型,但过程漫长而曲折,其中家长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伦理的代际之维

家长的角色,一方面是孩子成长的引导者,另一方面又是孩子推心置腹的聆听者。做到两全其美甚是不易,于是便造成了“代沟”,孩子与父母长辈之间的沟通从来没有被重视过。而当孩童沉浸在自己盲目的世界而导致罪恶发生时,如果只是让孩子去赎罪,这很难解救孩子。儿童居住的世界主要是一个由角色、规则、活动和其父母关系构成的社会世界,它将充满其父母的道德。

父母不是天生的,也是从孩童时期成长为父母的,但当成为父母时却垄断了孩子的权利,固守着一成不变的话语权威。在《水泥花园》中,父亲和母亲的角色从来不被孩子们所崇拜,特别是父亲没有起到有效的指引作用。在杰克眼中“他是个意志薄弱,脾气暴躁,有些强迫症的男人,脸跟手都黄不拉叽的。”本来应该树立高大形象为榜样的父亲却处处讥讽自己的孩子,从不鼓励孩子的特长。身为长子的杰克并不服气父亲的权威,常常试图颠覆父亲的位置,直到父亲心脏病突发去世,杰克也只是觉得是件“小事”,并且“捡起那块木板小心抹平他留在柔软,新鲜的水泥上的印痕,脑子里一无所想”。这标志着杰克作为孩子一代彻底推翻父权制的压抑。母亲死后的归宿是被孩子们用水泥浇灌在铁皮箱内。这样有悖天理的做法只源于孩子们天真的动机:掩藏父母双亡的秘密,房屋就不会被拆迁,弟弟妹妹也不会被领养,他们的行动在荒岛般的环境下几乎完美。

在父母真正退场时,未成年世界逐渐成了小说的中心,于是欲望将它杂乱,奔放不合规范的原生态暴露了出来,上演了一场未成年世界肆意奔放的狂欢剧。狂欢行为其实是对专制的抗议,有酒神精神的体现。

生态无意识的觉醒

花园本应是花草生长的乐土,而“水泥花园”注定是违背自然生态的恶果。主人公的成长与周围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在杰克童年的心灵中早就埋下了破坏生态的种子。当父子两个共同铺设水泥花园时,杰克认为“和好水泥后将水泥在夷平的花园之上漫开是件绝妙的暴行”。

对周围环境的漠视,不是人类的伊始状态,而是对生态无意识的压抑。既然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源于人类自身,或许只有从自我做起,唤醒潜在的生态无意识,并为下一代树立榜样,如此良性循环,才能从根本解决人类对环境的漠视状态。因为最终,躺在大地上与自然融为一体才是人类的归宿。

艺术特色

环境描写

地理空间建构:麦克尤恩着力塑造“水泥花园”这样一个地理空间,空旷、荒芜、冷漠、无常贯穿了该小说的始终。通过构建“水泥花园”的地理空间,可以预见《水泥花园》故事中的家庭成员之间的“水泥化”关系以及主人公们乱伦的悲剧和结局。

该小说的环境描写极其简洁、凝练,全无多余之笔,《水泥花园》小说笼罩在一层厚重的荒芜与破败之中。该作品中,称其为所谓的“花园”,其实全然没有鸟语花香,而是被水泥覆盖和包围洪汛涛死气沉沉,萧条荒芜。故事主人公的家就像一座“钉子户”,孤零零地矗立在一片建筑废墟中,他们家的房子原本立在一条满是房子的街上,可如今它就孤零零地立在一片空地上。因为周边环境,故事主人公的家几乎与外界没有交流和联系,“‘我们’任谁都不把朋友带回家”,也鲜有亲戚、邻居来串门,像是被社会遗弃了一样,不仅地理位置沦落到了无人关心的地步,而且行为上也游离在了道德伦常的边缘。除了与外界的联系是隔绝的,《水泥花园》故事主人公的家庭内部环境也是相当封闭和凌乱的。

主人公们的父亲之所以要用水泥将花园修一番,是想要按照他自己的规划建造属于他自己的花园,不受外人的打扰。原本可以简简单单的花园小路,被该故事中孩子们的父亲设计得复杂曲折,“有数条石板的小径通往才不过几英尺远的花床,却故意造得曲里拐弯”。而两边房屋的拆除,使得夏天一到空地上就会长满野草和野花,所以孩子们的父亲就萌生了“建一道高墙把他自己的世界保护起来”的念头,水泥花园也就应运而生了。

孩子们的父亲还没来得及实现他构建花园的计划就突发心脏病猝死,原本打算种的郁金香也就不了了之。而这个水泥花园在父亲死后更是杂草丛生,“花园里的假山已经碎成了一堆”,全无当初计划时的美好。

麦克尤恩对室内环境的描写并没有花很大的篇幅,而是重点展示了“地窖”这一空间。地窖里堆放着一些平日不用的杂物,装煤炭的铁皮箱子、发霉了的旧衣物、玩具、婴儿床等,杂乱无章,阴森恐怖。而就是在这间破旧黑暗的地窖里,孩子们将自己的母亲用水泥埋葬在了铁皮箱子里。在这个外部荒芜封闭、内部杂乱阴森的空间中,整个家庭经历着一场无序、反常、乱伦的畸变。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在这么一个孤僻阴冷的环境中,建立起来的关系绝对不可能是和睦正常的。

正是因为环境的“荒原化”,造成了整个家庭里夫妻、父母与孩子、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水泥化”,缺乏亲人之间的关心和爱护,导致整个家庭在道德伦常的真空中土崩瓦解。

不可靠叙述

《水泥花园》小说的故事情节十分离奇,离奇到读者无法根据表面的情节去推测作者的意图。而加剧这种叙述的不可靠性的,是作者在该小说中选用的叙述者——杰克,家中的第二个孩子,出场时14岁。这个邋遢、手淫、乱伦的少年叙述者常成为评论家讨论这部小说的焦点。

该小说由一个不太“正常”的孩子来叙述,注定了对它的阐释不能从可靠叙述的角度去进行。“杰克”,这个不可靠的叙述者,就是解读这一不可靠叙述文本的一把关键的钥匙。

1、未成年的叙述身份

叙述者的不可靠性叙述内容,从主人公杰克一出场就显现出来:“‘我’父亲不是‘我’杀的,可‘我’有时觉得是‘我’促他走上了不归路。而且他的死如果不是正好赶上了‘我’自己肉体成熟的一次标志性事件,它跟此后的事态发展相比就好像算不了什么了。”

通读《水泥花园》整个文本,会发现叙述者杰克并没有想在后文纠正他的结论,没有隐藏的悲痛、懊恼、不安在后文揭示出来,似乎他说的一件“小事儿”真的只是一件“小事儿”,开篇这段话正代表了未成年叙述者最典型的叙述特征——不加掩饰又异于常规的价值判断,简洁而绝对化的语言。杰克的不可靠叙述具有强烈的夸张成分。一方面,在对待父亲之死的问题上,杰克的评价远低于一般可靠的价值标准。另一方面,杰克对于与父亲之死同时发生的“生理发育的标志性事件”,又作出了高于可靠价值标准的伦理评判,从而使之成为不可靠叙述的另一种形式——过度评价。这一发生在伦理与判断轴上的截然相反的两种不可靠类型可以引导读者进一步探寻它背后的伦理意义。

对于杰克来说,将他父亲的死淡化处理是保护他自己的一种方式,尤其是杰克的父亲死本也有杰克的一部分责任,杰克在与父亲一同干活时躲到一旁才让他父亲因劳累而心脏病发作,这使得杰克在面对父亲时不得不纠结于愧疚感与俄狄浦斯式的“弑父”情结当中。杰克在叙述他自己与家人的关系时,与其说着眼于事实的陈述,不如说杰克更关注自我身份的认同与确立。正因如此,杰克才说父亲的死与他“生理发育的标志性事件”相比算不了什么。

杰克的叙述、评价与感知都是围绕他对于自我身份的关注建构起来的。对于杰克来说,不可靠评价本身就是彰显他自我身份的一种方式,他在做出种种不可靠评价之后,不是想把读者引入他的内心世界,以向读者宣扬他的种种观点来获得身份认同,而恰恰是将读者挡在他的世界之外,无论是作为小说人物与其他兄弟姐妹之间,还是作为叙述者与读者之间,杰克都构筑了一个很深的藩篱,将他与他的叙述严格地封闭起来。

在《水泥花园》小说中,杰克几乎从未认真对待过读者的存在。他开头所说的那段话:将父亲之死说成是件“小事儿”,然后就对此一带而过,不进行解释,也没有补充评论,完全置读者的想法于不顾。在接下来的文本中,他也一直充当一个冷静而不带感情色彩的叙述者,与读者之间保持很远的距离。这种克制的、不充分的叙述状态在该小说末尾那段惊世骇俗的乱伦描写中发展到极致: “她低声哼了一下,朝前跪下来轻轻地吻‘我’的唇。她稍稍抬起身体再落下。一阵冷冷的战栗从‘我’的腹部扩散开来,‘我’也哼了一声。终于,‘我们’看着对方。朱莉微笑着说:‘挺容易的。’一会儿‘我们’发现‘我们’两个并肩躺着,听着那带有节奏的重击声,现在比刚才要慢一点儿了”。叙述者几乎避免了谈自己的主观感受,而只是从旁观者的角度记录了这一切。这一突出的“不充分报道”在叙述者的克制与读者的惊诧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张力,同时也将叙述者与读者之间的叙述距离进一步拉大。通过这种方式,作者将少年叙述者所特有的不可靠叙述转变为作品本身的表现对象:这种不可靠叙述不仅体现了叙述者的未成年身份,还是作者特意制造的一种叙述效果,让读者在对叙述者远距离的审视中,思考他围绕身份建构而进行的叙述背后的真相。

2、冬眠状态下的穴居生活

《水泥花园》作品,给读者也一种感觉,仿佛孩子们的母亲死后,几个孩子的成长就停滞了——朱莉总是在花园里进行她的日光浴,杰克总是在睡觉和手淫,苏在写她的日记,汤姆则躺在他的摇篮里。这样冬眠般的状态弥漫于杰克的整个叙述中,使《水泥花园》小说如同处身一个凝滞了的时空,孩子们在其间过着梦游一般的日子。

停滞的时间观念从该小说人物的身上可以清晰地体现出来。朱莉说:“‘我’已经丧失了所有的时间感。好像一直都是这样。‘我’记不清楚母亲活着的时候是什么样,也不能设想任何变化。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静止的。”而梦游般的叙述者杰克告诉人们:“除了那几次去地窖,其他时候‘我’感觉自己都睡着了,几个星期毫无意识地过去,如果你问‘我’三天前发生了什么,‘我’都无法告诉你。”对于汤姆来说,现实时间更是一个不存在的事物,他违背自然的成长规律,像坐了时空隧道一般把自己变回一个奶娃娃,重新回到摇篮中咿呀学语。

麦克尤恩在《水泥花园》小说中打乱了时间的线性顺序,却并非像魔幻现实主义作品那般重构叙述时间,而是着眼于表现人物的心理时间。在这样一个心理时间近乎停滞的场景中,文本的外在写实性被解构了,读者只能在这样一个不可靠的时间停格中思考不可靠的叙述本身。

对于一部以未成年人为第一人称叙述者的小说来说,未成年的叙述者眼中时间的无限性总是与成年人对时间的线性认知有差距的。这就使得作为成年人的作者不得不在叙述中面临一种两难的境地:既要使文字符合未成年叙述者的风格,通过他的眼与口去表达这一少年人物的理解与认知;又要不为未成年叙述者的视角所局限,力争在叙述中表达出隐含作者高出未成年叙述者的思想。

作品评价

《水泥花园》具有俄狄浦斯式的心理真实感。

——马尔科姆·布莱德伯里(英国评论家)

《水泥花园》小说,深刻透视了那难以言说的青少年欲望世界,揭示了一个艰难而充满迷误的心理成长的界域:性意识萌动后的悖谬与反常、无意识欲望的错乱与偏执、不稳定情感的变形和权力欲的膨胀等等。《水泥花园》不是个体走向成熟与和谐的“成长小说”,而是一部性心理走向迷误与畸变的“反成长”小说。

——张和龙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教授)

作者简介

伊恩·麦克伊旺(Ian McEwan),英国作家。于1948年出生于英格兰汉普郡的奥尔德肖特,毕业于布莱顿的苏赛克斯大学,后在东安吉利大学获硕士学位。

麦克尤恩擅长以细腻、犀利而又疏冷的文笔勾绘现代人内在的种种不安和恐惧,探讨暴力、死亡、爱欲和善恶的问题。代表作品:《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水泥花园》、《只爱陌生人》、《时间中的孩子》、《黑犬》、《梦想家彼得》、《阿姆斯特丹》、《星期六》、《追日》等。

参考资料

《水泥花园》译后记.中国作家网.2017-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