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口镇
场口镇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南部,总面积58.4平方千米,东南紧连环山乡、常安镇,西南接壤桐庐县江南镇,西北濒临富春江。境内大多为丘陵地带,沿江有部分冲积平原,土壤以黏土和沙石为主。全镇有山林面积3133公顷,耕地1762公顷。2020年11月1日零时,场口镇常住人口为27163人,其中户籍人口为43543人。场口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雍正元年(1723年),当时属于西南区仪风一庄、二庄,洋涨三庄、四庄,感化九庄、十庄,屠山十一庄、十二庄及常安五庄。1984年3月,设场口镇。截至2019年末,场口镇有工业企业305个,其中规模以上67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3个。
地理环境
场口镇地处富阳区西南部,东靠环山乡,南临常安镇,西接东图乡,北濒富春江。距杭州市55公里,距富阳市中心18公里。320国道(南线)和杭新景高速公路(杭千高速)贯通全境,属平原产粮区。场口是杭州市确定的20个中心镇之一,全省第二批省级中心镇。
场口是古来地名,因系山货堆积场和湖源溪入江口县而得名,5000余年前即有人类居住的遗迹可查。秦汉就人居密集,至唐宋则街市繁荣,清末明初场口的繁荣达到鼎盛时期,直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县政府迁至场口,使场口一度有小上海之称。辖区内王洲古称孙洲,是三国吴大帝孙权故里。1992年5月,由场口镇、王洲乡合并成为场口镇。2004年2月,又与东图乡合并组建新场口镇,并与富春江经济开发区合署办公。全镇辖50个行政村,63个自然村,332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
人口民族
2005年末,全镇总户数13582户,总人口41815人,其中男21286人,女20529人,非农业人口149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23%。计划生育率为96.29%。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场口镇总人口为29709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场口镇常住人口为27163人。
历史沿革
场口原是富阳区四大县埠之一,很早就为商业集镇,又当湖源溪的出口,是湖源山区出运山货的堆放场所和进山物资的集散咽喉,故名场口。清代为西南区仪凤一、二庄及洋涨三庄,民国时期为场口镇马山乡、王洲乡。建国后,沿称马山乡、王洲乡。
1956年,为场口乡、王洲乡。1958年,建立场口公社与王洲公社。1959年11月,王洲公社并入场口公社。1981年,又分设场口公社与王洲公社。1984年3月,复称场口镇、王洲乡。1992年4月,王洲乡并入场口镇。
2005年底,全镇共有大小店商515家,从业人员1280人,年经营额25200万元。
大事记
1983年,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8年,杭州富阳天线厂生产的拉杆天线被评为省优产品;1989年,被评为部优产品,畅销全国10多个省、市及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
1992年,完成有线电视转播接收工程,并普及到各村;镇工业产值首次超亿元。
1993年3月,投资50万元,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镇中学教学楼投入使用。
1996年,孙权家酒厂生产的“孙权家酒”获’96第二届中原地区环保及绿色标志品博览会金奖;镇有线电视站与富阳区有线电视台联网,能收看富阳台等12套节目。
1997年,实现村村通程控电话;320国道南线工程开始施工,国道贯穿全镇。
1998年,场口新街东西街道基本成型,南北街道完成设计规划;实行殡葬改革,全面推行火化;投资28万元的市重点工程塘东山排涝站泵站改造工程基本完成。
1994年以来,场口镇征收农业税工作日趋困难。1998年,镇委、人民政府专门成立以书记、镇长为组长的征收领导班子,下设宣传、征收、护税、检查4个小组。先后召开两次动员大会,有线电视播放镇领导讲话30次,张贴宣传标语640张,宣传车逐村宣传。在征收过程中,采用“先大后小、先难后易”等办法,先集中征收难点村,以说服教育为主,较好地完成了本年征收和清欠任务。全年征收农业税入库97.4万元,其中本年度78.1万元,完成全年总量的100%,补征旧欠农业税18.3万元。
1998年10月4~6日,镇团委牵头举办场口镇中秋节杯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球赛在叶盛村举行,历时3天,9支球队108名球员参赛,观众达1万余人次。场口耐火材料厂队获得冠军。
1998年10月,《场口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目标、土地结构调整以及土地保护、整理、规划、开发等内容。对提高场口镇土地利用率,发挥土地效益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
2008年7月,场口新区建设的大幕正式拉开。
2009年11月18日正式启动建设场口·阳光家园公寓房二、三期工程。
2011年5月20日,场口镇举行城防工程开工典礼,这是场口镇中心镇发展和推进新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标志着中心镇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经济
农业建设
1991年,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以养殖业为辅。种植业品种主要为稻、麦、油菜、石刁柏、西瓜、甘庶、蔬菜等。王洲片和东图片原是重点产粮区,在“稳定粮食生产,发展多种经营”的前提下,农业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先后修复加固了上坞水库,老山坞水库,海坞水库,2005年新建上坞水库,解决了真佳溪一带4000余人的饮用水问题,杭州市重点水利工程“宋家溪流域整治工程”一期、二期工程分别于2003年、2005年全部完工。1993年后发展“一优两高”农业,当年引进牛膀种植130公顷,同年从金华市引进三角帆蚌养殖,并逐年扩大,2005年养殖331公顷,全年产值2280万元。2000年在老山坞村引进绿壳蛋乌鸡养殖,出产绿壳蛋,老山坞绿壳蛋基地现养殖乌鸡1万羽,生产绿壳蛋15万公斤,被市科协列为“金桥工程”项目和富阳区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老山牌”乌鸡绿壳蛋获2003年省农博会铜奖。2003年完成王洲790公顷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26公顷。
工业发展
全镇传统工业项目有造纸、耐火材料、电子器材、采沙及运输业。因未形成一定规模,工业经济发展缓慢。2003年建成规模企业“国裕管桩”,年生产能力逾亿元。1997年建办的中荷电子有限公司生产产品家用纯水器,2003年被中国科学研究院认定为“中国名优产品”,是全镇首家科技含量较高的规模企业。耐火材料业经久不衰,黄砂采运业效益明显。2003年划定以王洲为中心的场口工业区块,2004年完成规划设计,2005年启动建设集中连片的百丈畈标准厂房。至2005年末,全镇有大小工业企业335家,其中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20家。
1991年,商业网点有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经营的场口、大路、东梓供销社3家,各村有一定数量的经销商店。1992年5月,场口、王洲合并后,场口的集市更显繁荣。此后由于地势较低、街道狭窄、店屋老化等原因,一度繁华的老街商铺逐步渐少,新街逐步形成,1992年在集镇西南建立农贸市场,有摊位60余个,2003年,全镇第一家上规模的连锁超市,如海超市进入场口,2004年实施“放心店”工程,分布于43个行政村的43家放心店验收合格。2005年底,全镇共有大小店商515家,从业人员1280人,年经营额25200万元。
社会
基础设施
因陆路交通的日益发达,富春江客轮已于2000年停航,场口至富阳客轮也于2000年取消,航运只有货物运输。1998年拓宽中(埠)-场(口)线为二级公路,2000年建成320国道南线,2005年新建“杭千高速”,两条公路自东而西贯串全境。1992年建成场口程控大楼,移动电话开通,2004年新建前金移动通讯发射塔,移动通讯覆盖率达到100%。2005年底电话普及率为14.1部/百人。有农业银行1家,农村信用合作银行1家。2005年底储蓄额17239万元,人均储蓄额4122元。
1991年以后,新建校舍10000平方米,总投资850万元。2005年被评为杭州市教育强镇。全镇有初中2所,小学3所,幼儿园3所,在校初中生1204人,入学率100%,在校小学生2821人,入学率100%,在园幼儿971人。
有市属医院1家,防保所1家,50个行政村都建立了卫生室,2005年底初级卫生保健率100%。2005年底自来水普及率100%,参加农村医疗保险33990人,参保率81%,1991年开通有线电视,有线电视覆盖率100%,2004年通过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工程验收。
全镇农民人均收入1991年为2515元,2005年底达到5961元,参加农村养老保险2007人,6个村被命名为富阳区小康村。
发展历程
昔称小上海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富阳县城沦陷。1937年12月,富阳县政府迁至场口。当时,距场口东北地区25公里的灵桥为抗日前哨,7公里外的中埠为经济封锁线,各有驻军扼守。场口以其前有大江作天险,左有窄溪、深沃为腹地,右得大源、湖源山区作屏障等独特的地理环境,显得较为安全,成为杭州市通往内地的必经要道和货物进出的重要集散地。兼有富春江航运之利,当时场口至杭州轮船有16艘,载重240吨,并有快艇4艘,每天A1纸一班,为形成敌后商品交易市场创造了条件。
1943年后,四川省、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安徽等地客帮,均来场口采办商品,宁波市、绍兴市、萧山区、杭州等地商人聚集场口开店营业,浙江省地方银行在场口设立物资抢购处,专门收购单帮商人从上海市、杭州偷运出来的货物,转销于内地。当时的场口,商号成片,草舍成街。据1944年4月21日《东南日报》载:场口商号不下五六百家,人口逾万,已跃为东南吐纳港,商业呈畸形繁荣,入口以棉布、百货、食盐为大宗,出口以表芯纸、瓷器、油桐为大宗,各地商贾云集于此。1946年11月,《浙江商报》又载:每天从各地汇到场口的货款达千万元以上,杭票的交换额每天多至数千万元,无论是南货、绸布、颜料、棉织品,只要是后方需要的商品,这里应有尽有。据《场口商号会员录》所载:抗日战争胜利前后,镇上的商号达464家,其中旅馆宿店39家,菜馆饭店27家,跑单帮的流动商人不计其数。为解决流动商人食宿,街上一般民家都设有临时客床3至4张,包吃包住,经济方便。商业区扩展到东至石塔山,西至鸡山,北至木排头。除老街外,新辟后街、草舍街、江东街等临时街道,连占地百亩以上的马沙滩也拓建为街市。客、货货船自龙潭庙泊至青江口,长达2.5公里,总数不下千艘。荷兰的两艘机动商船也驶入场口进行商贸活动,其中一艘被日本飞机炸沉,部分残骸至今还沉在场口大桥下游江底。当时,场口的知名度遍及东南各省,从外省来的邮件,只要写上"浙江场口"或只写"场口",便可直接抵达。驻于场口镇的浙江直接税局新登镇分局(辖富阳区、新登、萧山区三县)之税金收入,列于全省之首。时有"小上海"之称。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历经8年离乱的商号,陆续迁返原地复业,盛极一时的场口商市渐趋衰落。
今为电子村
50年代后至70年代前,场口村一直以农业为主,兴建了大批农田水利工程,将旱地全部改成水田,后又不断改良土壤,改造低产农田,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粮食亩产从1949年的100公斤提高到1992年900多公斤,成为名闻遐迩的"吨粮村"。
70年代后,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乡镇工业开始起步。改革开放后,村办企业和个体联户企业日趋兴旺发达。1980年9月,位于龙潭古渡横跨青江、全长138米、宽8米的场口公路大桥建成通车,结束了南来北往的摆渡历史,为场口的工业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至1992年底,境内共有工业企业42家,其中县办企业4家,镇办企业3家,个体及联户企业35家。拥有固定资产800多万元,全年工业总产值5600万元,创税利1100万元。在工业企业中,电子工业异军突起,发展尤快。全村有电子工业企业15家,从业人员1000余人,产值4000多万元,税利840万元,占全部工业产值和税利的71%和76%。主要电子产品有电视机、收录机、对讲机、电子游戏机的拉杆天线,有线电视用的各种型号铜轴电缆、通讯连接器、分支分配器、用户盒、放大器等。电子产品零部件的加工配套,已遍及全村大多数农户家庭,1992年,全村电子产品的加工产值高达500多万元。
镇办企业场口电子器材厂是全村电子工业的龙头,该厂为西湖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成员厂,中国视像行业学会会员厂。1970年12月兴建,1980年始产拉杆天线。1981年7月,全国电视机拉杆天线质量评比获满分,达到部颁标准。1984年,成为全省生产电视机、收录机等拉杆天线的定点厂。1992年,厂区面积1.1万平方米,职工687人,固定资产437万元,年产值2626万元,创税利127.86万元。生产的JL7-230-Ⅲ拉杆天线,1988年评为省优产品,次年评为部优产品,畅销10多个省、市及远销美国、德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国家和地区。1984年被评为浙江省乡镇企业模范集体,1987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先进企业,1988年被评为市级、省级明星企业。厂长周海林,多次被评为省、市优秀厂长和明星企业家,199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除电子工业外,其他工业亦有相应发展。场口耐火材料厂生产的特种耐火材料"中耐1号",质量优于美国等国的同类产品,价格只需进口产品的二分之一,1992年4月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产品行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场口村面貌焕然一新。1984年后,先后建成内设1000座的场口电影院、拥有2000余平方米营业面积的场口商场、日供水300吨的场口自来水厂和溜冰场、录像厅、有线电视、程控电话等设施。1992年农历八月十五的传统集市,到场口经商、赶集的人数超过5万,为1949年以来所未见。
场口新区新发展
场口新区建设的大幕正式拉开,始于2008年7月。共分四个区块,百丈畈区块、塘东畈区块、青江畈区块和场口新城,其中前三个都是工业区块。场口新区2009年投资1.8亿元,全面启动和推进新区百丈畈、塘东畈主干路建设,完成入区口景观改造、集镇南北街道建设、场口大桥接线工程130户农户拆迁工作等;加快项目推进服务,积极促成骏龙包装、同济医疗器材项目开工建设,迪沃普气体设备、天志实业项目动工并生产。
功能定位:富阳西南“新城”场口镇紧紧抓住富阳区战略规划对场口发展的有利契机,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加快集镇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依托工业经济的跨越发展和对周边乡镇的强大辐射功能,带动人口的大量集聚和商贸的繁荣,从而促进金融、商贸、文化、娱乐、体育等第三产业和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使场口成为杭州产业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富阳西南“新城”。产业经济新平台:在现有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中小企业创业园和塘东畈、青江畈大企业大项目园的形成,使场口成为以工业经济为支柱、第一产业不断巩固、第三产业欣欣向荣的产业经济新平台和富阳区经济新的增长极。
宜业宜居的生态区:充分发挥场口山清水秀和生态良好的自然风光优势,加大对富春江滨、湖源溪畔和瓜桥江的保护、整治与开发。充分利用场口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努力打造具有场口特色的富春山居精品线路和运动休闲产业,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体育生活,不断提升场口的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使场口成为投资的热土,居住的“天堂”。
总体目标:5年建设一座现代化新城
场口镇中心镇培育5年行动计划已基本制订,计划明确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把场口初步建成以工业经济为支撑,以公寓房、商住房、市民广场、城防景观工程、商务酒店等项目为依托,以人口大量集聚和生活品质不断提升为标志,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和服务功能的现代化新城。
加快集镇建设:计划到2015年投入城镇建设资金10亿元,建成区面积达12.2平方公里,新集聚人口1.5万人,使常住人口达4万人以上,集镇常住人口达5.5万人以上。
实施城市交通畅通工程:规划形成“一环三纵”的道路体系。“一环”即围绕规划建设区建成320国道——沿江公路——经7路组成的交通环线;“三纵”即南北向经3路、场口大道、经7路三条生活型干道,畅通建成区内、外部的交通便捷联系。
集镇形成“一横两纵”的主干道路体系:“一横”即实施东西街道延伸拓宽改造,并对“杭千”高速场口互通进行改造,串联“一心两翼”。“两纵”即建设南北街道和经3线,形成集镇主干道路框架。加快区域内联网公路建设,实施东上线改造,拓宽下图山——乌畴溪新村——320国道主干道路。建设沿富春江货运仓储码头。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打造省级产业平台:5年计划引进企业30余家,新增产值80亿元。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依托三国孙吴文化,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孙权故里”精品线路。依托便捷的交通和区位优势,发展运动休闲产业,加快豪都UFO项目落地,大力发展和培育农家乐休闲项目。
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走高、新、大发展路子,加大塘东畈招大引强力度,确保已经引进的高科技、新能源项目尽快动工,尽早投产。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依托场口工业平台的发展和人口的快速集聚,综合布置大型商业、星级酒店、办公、商贸咨询等商务楼寓。5年计划投资1.7亿元,建成2个商业网点或大型超市。在新城核心区启动建设投资2亿的大型商贸综合体及写字楼宇;投资1亿元将场口综合市场进行提升改造;投资5000万元,打造一条特色商业街。
公寓安置:场口农民走向“新居时代”
场口·阳光家园二、三期工程共740套住房,5月底交房。场口·阳光花园作为富阳“二选一”模式的试点小区,一期96户159套房屋已入住,二期、三期即将交付使用,四期年内也将启动。其中,一期多高层公寓房分80平方米和100平方米的二室二厅一厨一卫,120平方米和150平方米的三室二厅一厨双卫。
公寓房二、三期工程于2009年11月18日正式启动建设,现已全部完成主体工程,近期即将交房。四期工程正式启动,已完成施工图的设计。二、三期公寓房建成后,场口镇在全市率先实现“房等人”,为该镇的“两置换”(农宅置换城镇产权房、土地承包经营权换社保)和拆迁安置工作打下了最坚实、最有效的基础。
市农村住宅公寓化建设管理中心负责人说,以一家四口人算,如果安置户选择多层公寓安置,按照人均80平方米计算,他们全家可以拥有32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安置房,购买超过规定面积的部分后,全家就可以拥有三套房子,可以“管三代人”的住房问题。
场口·阳光家园”多(高)层公寓房的建设安置,从政府到广大农民都走向“新居时代”。农民:从产权上看,原有的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和住房的不能交易和增值的现象已发生质的变化;从生活环境上看,原有的脏、乱、差换成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物业管理规范的城市居住小区。政府:从土地资源看,以宅基地换城镇公寓式住房,节约了大量土地,达到了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腾出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从中心城镇建设看,人口的大量集聚,产业的综合发展、配套的逐步完善,为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城镇建设
2020年1月,场口镇入选浙江省2020年度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
代表人物
化竹村
化竹村位于场口镇东南壶源溪旁,全村216户,700人,是富阳区第四批社会主义小康村之一。村民以孙姓为主,系三国吴大帝孙权族人之后裔。1996年,在村民孙良根家中发现民国8年(1919)修的《富春双溪孙氏宗谱》(化竹村曾名双溪村)中收录的《皇家玉牒》及《天子自序》等重要史料,为史学界研究三国孙权的世系提供了可信依据。化竹村有一支50余人组成的竹马队,系传统文化娱乐项目,据称化竹村名由此而得。每年新春和元宵佳节,竹马队在周边村及场口镇等地巡回,也在富阳、杭州等地表演,还曾由浙江电视台搬上荧屏。1998年,实现工农业产值1993.5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89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465元,村党支部被评为富阳区先进党支部。
东梓关
东梓关村位于场口镇东梓村,紧靠秀丽的富春江,是杭州龙门古镇孙氏的发源地,因郁达夫同名小说而著名。村内有近百座明清古建筑,不少还是精品;它还是古代著名水上关隘,存有不少颇有开发价值的历史古迹,如“官船埠”遗迹、“越石庙”、古驿道。另外,还有当代名闻遐迩的东梓关骨伤科医院,郁达夫小说中描写到的徐家大院、“春和堂”药铺,秀美风光与动人传说融为一体的“姐妹山”等。
孙权
孙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据说是中国兵法家孙武后裔。长沙市知府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208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并于赤壁市击败曹操,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219年孙权自刘备手中夺得荆州,使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正式建立吴国。
金守儿
金守儿(1955~1979),前金村人。自幼爱听革命故事。1976年,应征入伍,197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1月,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再三要求上前线。到前线后担任六○炮炮手,用最少的炮弹摧毁敌火力点。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肚子被打穿,在肠子被打断并流出肚外的情况下坚持战斗。3月3日,在攻打高巴岭战斗中牺牲。中国人民解放军追认他为一等功臣,中共富阳县委号召全县人民向金守儿烈士学习。
文化
风俗节日
过节又叫“过时节”,村村都有自己的节日,是相沿已久的传统习俗。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时期曾一度取消,改革开放后逐步恢复。每逢节日,家家户户遍邀亲朋好友相聚,热闹程度胜过春节。场口镇上的节日为农历八月十五,时值中秋节佳节。
解放后,时节演变成赶集网。1992年,赶集人数超过5万人。时节气氛渐有淡化,以组织全镇篮球友谊赛替代。
获得荣誉
2020年1月,场口镇入选浙江省2020年度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2021年4月,入选“2021年度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
参考资料
2020年度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公布 http://jst.zj.gov.cn/art/2020.2020年度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公布 http://jst.zj.gov.cn/art/2020.202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