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柏子塔

柏子塔

柏子塔位于湖北麻城市区东北10公里的九龙山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柏子塔建于唐建中四年(公元783年),由虚应禅师所建,距今有1200多年历史。柏子塔为六边形楼阁式砖塔,内有螺旋踏道,造型优美,结构精巧,除少量横木外,全部由特制的青砖砌成,唐朝建筑风格明显。

柏子塔原为九层,1938年日寇侵华时从飞机上丢下炸弹,将塔顶及八、九层炸毁,只剩七层半,残高34.72米,保存总体较好。2013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麻城市文化局主持完成对柏子塔主体一至七层的修复,以及第八至九层、顶部的复建。

为充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将这里开辟为九龙国家地质公园。2006年5月,柏子塔被国务院批准,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展览

文物简介

据(《麻城县志康熙九年刻本)载:“李适四年(783年),虚应禅师建塔,九级,顶覆以铁,镬侧一柏蟠根而生,每立秋日午,塔身无影”。

故称“柏子秋阴”是“麻城八景”之一。塔旁有“唐王洞”、“龙井”、“寺院”。塔南50米处是“九龙寺”,为三开砖木结构建筑。

内有僧人兼作柏子塔保护人。另外,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讲学、著述的龙潭寺、钓鱼台遗址,亦在附近。

建设背景

制造年代

柏子塔建于唐建中四年,也就是公元783年,距今有1200多年了。

塔基在九龙山。九龙山为火山岩构成。

游客立于塔顶,只见九条贫瘠红石山岗,绵延而来,寸草难生,柏子塔正好立于中央山顶。

制造材料

石头、青砖

建造地址

湖北麻城市阎家河镇柏子塔村九龙山,九龙山国家地质公园内。

建造过程

唐建中四年(783)由虚应禅师始建,后代多有修缮。

光绪60年版《麻城县志》说:“柏子塔名也,创自唐朝,九丈九尺,为一邑之望”。同时,该志还记载了“柏子仁秋阴”的传说。

六角九层楼阁式砖塔,现存七层,残高34.7米,底边长5米,逐层内收。

塔门面南,拱券形,内壁设佛龛,二层以上相间设半圆形单券门窗,一至五层为穿心式楼梯,五层以上为螺旋式楼梯。

塔檐和腰檐置斗拱,塔檐一至六层用七踩斗承托,七层以上改用五踩斗拱。

明代哲学家李贽曾在此开坛讲学十余年。如今,这里已经开辟为九龙国家地质公园

2006年5月,柏子塔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活动

民间传说

麻城市东北十公里,有一座九龙山,蜿蜒九条山脉,交汇于一地,匍匐于千年柏子塔之下。柏子塔相传为李适年间虚应禅师所建,蜀楼阁式砖塔,塔平面为正六边形,内有螺旋踏道。每年立秋日午时,塔四周无影,谓“柏子仁秋阴”。

民间传说,此地九龙缠顶,有帝王之气。

唐时有位风水先生,死前嘱咐儿子,将自己的尸体用9条草绳缠住,闭门49天后移葬九龙山,然后回家,向北方连射3箭。

可惜儿子耐不住母亲斥其久不干活,第48天就射出宝箭,3支箭从唐王头上、肋下和胯裆穿过。

唐王震怒,遂在九龙山建塔,用来镇压。

柏子塔下,有一寺庙,满山无树,独庙前存一片竹园,两株古柏,一口石塘,静谧清幽,远远望去,恰似一巨龙之龙头状,实是奇山奇景。

历史故事

地理环境

威武雄壮的大别山,沿鄂豫皖边界弯成一道扇形,南面坡上的泥土经雨水冲刷而下,日积月累成肥沃的举水平原,孕育出美丽富饶的阎家河镇历史文化名城。

湖北麻城阎家河镇位于举水上游,境内山雄水秀,四季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美,是举水文明的主要发祥地。

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类来这里,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繁衍生息,薪火相传。

诸侯争霸

北控天中,五关形胜,东引吴会,屏蔽江淮。阎家河的山山水水,是中原地区早期历史上群雄逐鹿的战场和诸侯争霸的目标。

公元前506年,吴楚两国军队对峙于阎家河境内,军事家孙武率领吴军,抢先越过举水,以柏山为点将台,排兵布阵,激励3万吴军勇猛作战,以弱胜强,大败20万湘军

两国战士的鲜血,染红了周围1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至今,九龙山一带的山脉,依然是由表至里一片殷红。

柏举一战,楚国大国地位消失,从此一蹶不振,而吴国却北上中原,与诸侯会盟,成为春秋时期的一代霸主。

麻将军城

阎家河一带,秦朝时属于南郡,汉朝时属于西陵。东晋末年,天下大乱,石勒割据称皇,派遣大将麻秋来到阎家河。

麻秋在这里大兴土木,据城以守,号曰麻城。杨坚统一中原地区后,定麻城市为县名,阎家河镇由此成为麻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直到公元1330年左右,习惯骑兵作战的元朝统治者为了减少地方势力和农民起义的威胁,拆掉以山为屏来水为障的阎家河古城,将县城搬迁到如今所在地。

麻将军城由此被遗弃,成为一片废墟。然而,值得阎家河骄傲的是,作为县城的历史,她要比现在的城区所在地长200多年。

佛家建筑

塔是一种佛家的建筑,在古印度是供奉舍利的地方,是佛的象征。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这种外来的建筑形式也随之传入,开始在中华大地上广泛出现。

阎家河镇九龙山上的柏籽塔,是佛教在麻城市盛行的历史见证。它造型优美,结构精巧,工艺绮丽,除少量横木外,全部由特制青砖砌成。

塔身由外壁、回廊、塔心三部分构成,自下而上逐渐缩小,整体轮廓为正六角锥形。每层外壁依内廊旋转,每边依次砌有灵窗、神和塔门,除第一层利用岩石面南,凿一券顶门外,其它相间门窗皆属假设。

塔心内部,每层左右上角各置二小龛,中间供有佛像,布局疏朗而巧妙。塔内还有由青砖砌成的螺旋踏道,供游人登高远眺。

塔顶有一株柏树,幡根而生,相传每年立秋日午时,塔四周无影,“柏籽秋阴”由此成名。

塔旁有“唐王洞”、“龙井”、“寺院”,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讲学、著述的龙潭寺、钓鱼台遗址,亦在附近。

与柏籽塔建造的精致绮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九龙山上土地贫瘠,寸草难生。

岁月的风侵雨蚀,早已把山上的泥土冲刷干净,留下斑驳的岩石和红的粘土,裸露在空气当中,呈现出苍凉的雅丹地貌。

九龙山虽然山势不高,却轮廓分明,威武峥嵘,九条山脉,犹如九条蜿蜒的巨龙,訇伏在主脉周围,象九个忠诚的卫士,拱卫着千年柏塔。

佛塔传入中原地区后,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逐渐演变为一种风水建筑,成为凝聚人文、镇压妖邪、保境安民的象征。

在众教徒的眼里,它是佛的象征,代表的是一种信仰、一种昭示;在文人墨客的眼里,塔是精神的象征,象一支拔地而起的纽带,可以将天和地、山与水维系在一起,给人一种高低错落、动静相宜的艺术享受。在普通百姓的眼里,塔又是一种力量和权利的象征,它威镇一方,显赫一时,可以镇一方妖邪,佑一方平安。

修塔传统

古人有盛世修塔的传统。建塔的地址,一般选在县城附近风光秀丽的地方。阎家河镇一度是麻城市的经济文化中心,她三面环山,河流交错,阡陌纵横,在经济并不发达的古代,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可以想象,盛唐之时,善男信女和迁客骚人们前往柏籽塔顶礼膜拜的盛况。只是到了近代,随着水陆交通的日益发达,宋埠、白果等地的经济相继崛起,使得经济中心南移,才有了后来的县城搬迁。

古塔有镇山塔、锁水塔、文峰塔三种类型。柏籽塔属镇山塔,它的建造年代有两种说法。麻城县志记载,由李适年间一位称为虚应禅师的高僧所建。

民间传说则要早100多年,是李世民年间大将窦建德负责建造。古人建塔,讲究与周围环境的和谐。

柏籽塔一带繁荣富庶,山清水秀,惟独九龙山上寸草难生,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将柏籽塔修建在九龙山上,顿时为荒凉的山体增添了几分精神,使之与周围的环境变得统一起来。

有了山的衬托,柏塔也显得更加高大与卓尔不凡。赞叹之余,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大智大慧。

人为破坏

1200多年来,柏塔一直巍然耸立在九龙山上。它可以经受岁月的沧桑,却不能承受住人为的破坏。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为了炫耀他们的淫威,用钢炮炸掉了上面的两层半,恶意摧残祖先遗留下来的文明,这已经为我们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可叹的是,还有心怀不轨者,凭空想出寻宝之念,将塔里的横木抽走,青砖掏空,全然不顾柏塔的安危。外邦的污辱,国民的愚昧,使千年古塔产生不能承受之痛,变得摇摇欲坠起来。如今,前来观光的旅客,再也不能象以前一样,登临塔顶,极目远眺了。

阎家河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柏籽塔建成以前,一直是战乱不断。奇怪的是,柏籽塔建成以后,这里再也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战争和灾难了。千百年来,柏籽塔象一个默默无语的老人,以一身脱俗的风骨,穿过风雨飘摇的历史,静静地伫立在九龙山上,默默地教化着前来瞻仰他的子民。

群山开气象,表表立千寻。不识亭松路,犹瞻塔柏林。有心来日午,无影问秋荫。石上久徘徊,飞花一寸深。昨天,古人在这里供奉信仰;今天,我们来这里凭吊古人;明天,这里还有后人值得牵挂的符号吗?

麻城市古朴而清秀,雅致而绮丽,生态而现代,每一山,每一水,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大别山明星城市所独有的光辉与魅力。

柏举之战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二虎相斗,终有一伤”。春秋时期,长江流域的楚国、吴国几乎同时崛起,双方在相互扩张、发展过程中,相遇于鄂皖赣交界的吴头楚尾之地,因利益充突,两国发生旷日持久的战争与较量。

公元前515年,雄才大略的吴国阖闾继位后,招纳贤臣良将,著名军事家伍子胥孙武等人皆被重用,他们帮助吴国训练军队,使吴国战斗力大增。与此同时,楚平王昏庸无道,楚国内文恬武嬉,军备不振,一幅江河日下的衰落境况。

公元前512年,阖闾、伍子胥、孙武等认为消灭楚国的时机成熟,率领精兵强将大规模出征伐楚。一路过关斩将,迅速打到小别山(今河南光山县南)与大别山(今英山县北)一带,深入楚境。

楚国军队在统帅囊瓦的率领下仓促抵抗,囊瓦懦弱无能,竟准备临阵逃跑,经大夫史皇痛斥,方才硬着头皮,率领湘军主力十万布阵于柏举。同时,阖闾伍子胥孙武等也率吴军主力约六万人,乘胜进至柏举,准备与楚军决战。

柏举战场在今麻城市九龙山(原名柏子山)与龟头山之间,龟头河畔,这里背倚险峰叠起的龟山,面对一望无涯的举东平原,是十分理想的战场。

楚军主力列阵柏举时,其大将射率领的援军也到达柏举,但他与囊瓦之间的矛盾很深,竟不听统一指挥,擅自安营扎寨,使楚军兵力分散,互不协调,犯兵家大忌。

11月19日,吴楚两军决战开始,吴军先锋将领夫概窥探出湘军内部不和的情况,当即向吴王建议“先伐之,其卒心奔,而后大师续之必克。”吴王不敢冒险,夫概回营后,对所属将士说:“所谓臣义而行不待命者,其此之谓也,今日我(战)死,楚(郢)可入也”,便指挥五千先锋队,直捣囊瓦的楚军大营,楚军本来就军心涣散,遭此突然一击,阵脚大乱,阖闾伍子胥孙武等见楚军主力已乱,便趁势指挥吴军主力全力冲杀。

柏举战场上天昏地暗,喊声震天,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最后,十万楚军溃败,主力尽被歼灭,囊瓦狼狈逃脱,史皇力战身亡。遽射见湘军主力已败,竟不许援军参战,而自行撤退。

柏举之战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大战役。此役以后,楚军精锐尽丧,吴师入郢,旷日持久的吴楚争衡局面结束,吴国臻入强盛,楚国却失去了霸主地位,从此改变了春秋战国时的战略格局。

主要景观

唐朝古塔柏子塔所在的九龙山风景区原来光秃秃一片,近年来通过科学规划,种植桃树和枫香树等树种三千余亩,每年三月,桃花恣意开放,将“桃林春色”和“柏子秋荫”两大景象融为一体,吸引大量游人前来观光、踏青,农家生态游在当地逐渐兴盛,“十里桃花红,阎河看九龙”已经成为了阎家河镇响亮的口号。

参考资料

麻城市九龙山上柏子塔始建于唐代,距今有1200多年历史.腾讯网.2023-11-07

航拍湖北麻城千年柏子塔.新华网.202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