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英文名:Shanghai Academy of Spaceflight Technology,别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八研究院),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三大总体院之一,中国航天唯一的综合性总体院,主要业务领域覆盖防务装备、运载火箭、应用卫星、空间科学、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机构驻址为上海市闵行区元江路3888号,院长为孙刚。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前身上海市第二机电工业局于1961年8月1日成立。196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机构设置重新改变,局总工程师制随之取消,型号研制中的技术工作由局科研组负责协调。1983年,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开始进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3年,上海航天局改建为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1999年,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装备首次亮相建国50年阅兵。同年,神舟一号飞船发射,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承担了神舟一号飞船推进舱、推进分系统、电源分系统等研制任务,2003年,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占地超过一千亩的上海闵行航天城开工,2008年2月18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院部及多个研究所入驻闵行航天城,此举奠定了八院“一城三区多个基地”的发展布局以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体院“三足鼎立”的地位。自2014年下半年起,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班子将科研生产管理模式转型提上议事日程,同时启动了民用产业经营管理模式转型。2015年6月上海航空工业正式实体化,初步实现民用产业管理模式由行政管理向平台经营的转变。2016年11月1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参加了2016年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2021年1月14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召开2020年度单位考核交流会。2024年9月24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携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等7项展品亮相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作为中国防务装备建设的主要单位,为维护国防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是中国运载火箭主要研制基地之一,承担了中国近40%的卫星发射任务,以及近40%的卫星发射任务,并成功打入国际发射市场,研制的长征二号系列运载火箭丁、长征四号乙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主流运载火箭。作为中国空间科学探索奖与应用领域的核心研制单位,其承担了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深空探测、在轨维护与应用等研制任务。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在2021年12月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三批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23年3月19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获得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
历史沿革
创建背景
1961年春,上海市接受红旗一号导弹的仿制任务,由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统一领导基地的建设工作。上海导弹试制基地在国家经济严重困难和苏联撤退专家的情况下上马,为了争取时间,节省投资,根据聂荣臻等中央领导的指示,导弹制造工厂以专专业相近的民用产品工厂改建为主。5月至6月,上海市充分挖掘潜力,从机械局、仪表局所属厂中选定第一批骨干工厂。由上海新民机器厂与上海新中动力机厂的一部分合并建成上海新新机器厂,以及上海仪表厂、上海广播器材厂、上海有线电厂等4个工厂,分别承担导弹总装和弹体、发动机、自动驾驶仪、无线电控制仪及引信等主要部件的试制任务。同时,确定上海电池厂六车间承担化学电池试制任务。业务工作由市科委(第二办公室)归口,隶属三机部领导。
上海机电二局
为有利于集中领导基地建设,1961年7月19日,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决定成立上海市第二机电工业局,成立大会于8月1日召开。此后,上海导弹试制基地建设进入新的阶段。10月、上海机电二局接管4个导弹试制工厂,科委第二办公室随之撤销。上海市将市科学技术设计室与上海机电设计院合并,划归上海机电二局领导,以仿制导弹为主,研制探空火箭为辅另外,从全市有关科研设计单位、工厂和大专院校抽调一批优秀的技术人员、干部、工人和学学生支援上海机电二局,形成1万余人的职工队伍。
上海机电二局成立初期,未设科学技术委员会,由印均田负责总工程师工作,领导全局的技术管理,1963年9月,由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正式委任为局总工程师。至1964年底,上海机电二局有工厂8个,研究所1个,有职工151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800余人,生产工人近900人。全局占地5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万余平方米,有金属切削设备1700余台,锻压设备380余台,各类仪器仪表3800余台.经调整、建设,上海导弹试制基地初具规模。
1967年,由于 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机构设置重新改变,局总工程师制随之取消,型号码开制中的技术工作由局科研组负责协调。1978年5月,局总工程师制度恢复,总工程师吴中英、副总工程师孙敬良,次年5月,增加副总工程师赵世恩,并组成局总工程师室。局恢复总工星师制后,由分管生产的局长和总工程师,负责科研生产技术的管理。
1969年11月,第二十设计所与上海新江机器厂首先改变组织管理体制,实行厂、所合并,所保留党总支,由厂党委副书记兼所党总支书记、所的管理科室与厂有关部门合并,1970年1月,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兼所革命委员会主任。此后,除第二十二设计所仍保持完整建制外,其余3个设计所也相继采用厂所合并的组织管理体制。1974年,第二十二设计所与上海电子光学研究所合并成立上海新跃仪表厂,至此,局内研究所均为厂属研究所,统一由各厂党委领导,但为了便利工作,对外仍使用所名。
1979年7月,上海机电二局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科技委)由45人组成。同总工程师吴中英兼任主任。副主任为赵世愚、孙敬良、朱大先、林洪、蒋通、范崇惠、陈珩等7人,林洪兼秘书长,正副主任与秘书长组成常务委员会。局科技委是局长的技术、业务方面的参谋与咨询机构,在局党委和局长领导下进行工作。它接受部科技委的指导,并对局属各厂、所科技委进行业务上的指导。为工作需要,下设导弹、电子、工艺技术3个专业组,专业组人员由各厂、所的部分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和工程技术专家组成。
1983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决定院(局)一级取消总工程师制度,改设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航天局相应取消局总工程师制度,重新组建科技委。新的科技委委于1984年3月正式成立有委员57人,吴中英任主任、梁晋才、孙敬良、陈欣生为副主任。1985年8月,增加起世愚曾寿、刘国维为副主任。科技委由局任命常务委员,并选局内专业技术适诣深的科技人员任兼职委员,设秘书长和专职秘书,负责处理日常工作。下设总体、电子、控制、动力、计算机与仿真、可靠性与质量控制、工艺与材料等7个专业组。1987年6月,局科技委将经过3年试行的暂行工作条例修订为《上海航天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作条例》和《科学技术委员会专业组工作条例》。
改制为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1993年,上海航天局于改建为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1999年,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装备首次亮相建国50年阅兵。同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发射,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承担推进舱、推进分系统、电源分系统、测控通信子系统等研制任务,2002年,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在原任务基础上新增了对接机构研制任务,拉开了多次的空间交会对接和推进剂补加等空间实验室任务的大幕。自此八院弹箭星船各领域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2003年,占地超过一千亩的上海闵行航天城开工,2008年2月18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院部及多个研究所入驻闵行航天城,由弄堂工厂转型为高科技企业,奠定了八院“一城三区多个基地”的发展布局以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体院“三足鼎立”的地位。
自2014年下半年起,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班子将科研生产管理模式转型提上议事日程,在推进繁重而艰巨的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通过项目办与总体部深度融合,院部组织机构调整等一系列具体措施,进一步明晰院本部、总体部、专业所的定位,改革科研队伍配置模式,由“一个型号一支队伍”转变为“专业团队”支撑多型号发展,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统筹使用。在管理机构设置上向“大部制”转变,减少管理岗位和层级。加强业务融合及兼岗设置,挖掘效率潜能。同时启动了民用产业经营管理模式转型,进一步转变“二元结构、一元管理”的模式,放开民品企业手脚。该院实施部分资产与上海航空工业重组,将上航工业打造成八院民用产业投资管理和资产管理平台。2015年6月,上航工业正式实体化,初步实现民用产业管理模式由行政管理向平台经营的转变。
2016年11月1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参加了在广东珠海航展中心开幕的2016年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2019年6月11日,时任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孟光教授率领代表团到访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双方举行了战略合作研讨会,探讨了后续在空间卫星项目、国家深空探测项目、人员互访等方面的合作空间。2021年1月14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召开2020年度单位考核交流会,谋划2021年奋斗目标和具体工作举措。12月17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三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2022年7月18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召开四届四次职工代表大会。2024年9月24日,以“工业聚能 新质领航”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开幕。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携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等7项展品亮相工博会。
机构治理
领导班子
截至2024年11月7日,参考资料
下属研究所
人员编制
截至2011年,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有职工2160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和省部级专家、省部级学科带头人及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000余人。
截至2024年11月,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下辖多家企事业单位,全院有从业人员2万余人。
科研成就
研究成果
防务装备
作为中国防务装备建设的主要单位,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形成了高、中、低层相匹配,远、中、近程相衔接,满足不同情况需要的防空装备体系,为维护国防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运载火箭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作为中国运载火箭主要研制基地之一,承担了中国近40%的卫星发射任务,并成功打入国际发射市场,为欧洲、中东、南美等地区客户提供了发射服务。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二号丁、长征四号乙系列运载火箭,是国内主流运载火箭,均被授予“金牌火箭”;远征三号多星发射上面级,填补了中国异轨多星部署及同轨多星组网发射的能力空白。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首飞型号,并创造了中国一箭多星发射纪录;承担了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助推及部分芯级产品研制配套;目前,正在开展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研制。
应用卫星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作为中国运载火箭主要研制基地之一,承担了中国近40%的卫星发射任务,并成功打入国际发射市场,为欧洲、中东、南美等地区客户提供了发射服务。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二号丁、长征四号乙系列运载火箭,是国内主流运载火箭,均被授予“金牌火箭”;远征三号多星发射上面级,填补了中国异轨多星部署及同轨多星组网发射的能力空白。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首飞型号,并创造了中国一箭多星发射纪录;承担了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助推及部分芯级产品研制配套;目前,正在开展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研制。
空间科学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空间科学探索奖与应用领域的核心研制单位,承担了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深空探测、在轨维护与应用等研制任务。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的主要承制单位之一,圆满完成了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共计21次任务,成功掌握对接机构、低轨高压电源、月面巡视移动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形成完备的飞行器总体设计、仿真、AIT总装综测和空间环境、月面环境模拟验证能力,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圆满完成第一步、第二步发展战略,顺利迈入第三步以及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月球采样返回作出了突出贡献。
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业
依托航天先进技术,坚持走“资源归核化、经营市场化、股权多元化、市场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围绕集团公司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两大战略新兴产业业务方向,大力发展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深入推进产业改革创新,完善发展平台,不断优化存量、培育增量,在推动存量产业稳步发展、转型产业整合发展的同时,推动增量产业快速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整体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在新基建、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服务等产业板块已形成一定规模。
学术期刊
《上海航天(中英文)》期刊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主管、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主办、上海市宇航学会协办。期刊于1984年创刊,双月25日出版发行,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核心版),入选《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3级。主要刊登有关卫星、火箭、载人飞船、深空探测、导弹等系统及其分系统的预先研究、研制、试验及工程实践等方面的科技论文,反映航天重点专业的新概念、新方法、新技术及理论探讨。《上海航天(中英文)》期刊是宣传航天技术发展、展示航天科研成果的重要窗口,也是各上级机关、高等院校、兄弟单位进行学术交流与互通信息的纽带。欢迎从事航天科研工作的技术人员投稿。
《制导与引信》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802研究所主办,是战术导弹弹上制导和引信设备的专业刊物,曾获上海航天技术情报成果一等奖。
人才培养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3285)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起步于1983年,先后设置了“飞行器设计”“导航、制导与控制”“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和“信号与信息处理”等专业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根据学位[2011]8号和沪学位[2011]3号《关于下达201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名单的通知》,在第二十八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的新增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名单中,我院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获得批准。
学习形式为全日制,基本学制2,5年,特别优秀的学生允许提前毕业,但不少于2年,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含休学和保留学籍)。1983年至2021年6月,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292名。
机构文化
LOGO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统一使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标志。标志是集团公司的象征,也是集团公司视觉识别系统(VI)的核心。集团公司标志以直线、圆、字母为设计元素,以“箭头”为设计主题。箭头象征航天产品冲天而起,体现航天主业特征,同时也寓意航天人奋发向上和航天事业蒸蒸日上;箭头又像一个“人”字,寓意集团公司以人为本、团结协作的理念;三个同心圆象征三个宇宙速度,传达出航天的产业特征,同时三个同心圆由内而外圆环线条粗细、薄厚渐变,表现集团公司不断开拓、发展、壮大的势头。
集团公司中文简称(即“中国航天”)和英文简称(即“CASC”)的字体为集团公司以大黑字体为基础进行设计的专用字体。中英文简称字体一般与标志组合使用,以达到整体协调的作用。
精神文化
航天传统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探月精神: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
新时代北斗精神: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
经营理念
以人为本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经营发展的本质是把智慧和知识变成产品和价值。干部职工头脑中的智慧和知识是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完成科研生产任务、推动技术创新的核心资源,提升把智慧转变成价值的能力是推动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就是职工过上体面幸福的生活。要坚持个人和企业共同发展,让职工群众享受到时代的红利、发展的红利,打造职工和企业利益共同体、情感共同体。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发展要以奋斗者为本。全院干部职工艰苦奋斗、集体奋斗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要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氛围,坚持以奋斗者为本,不让奋斗者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
精细化管理
精细是精益和卓越的基础,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要重点推动精细化管理要求在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落实、落地,让精细化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习惯、成为自觉,落细落实到经营管理、科研生产、产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
精细化管理水平是企业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标志。要把精细化作为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文化符号来塑造,夯实赶超竞争对手的管理基础。
成本制胜
降低成本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质量密切相关。要高度重视质量成本、外协成本、进度成本以及经营风险带来的成本,将价值、质量、成本、效率、效益的观念贯彻到每一个员工、每一个环节,在考核评价、日常管理中坚持以经济贡献为导向、以提升竞争力为导向。
国家至上和用户至上
对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而言,国家至上和用户至上是统一的,富国强军使命要具体化为向用户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能否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是衡量我们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按照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也必须主动提升客户满意度。因此,型号成功只是基本要求,给用户提供超值服务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依法治企
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在企业层面,我们要按照国家法律、企业使命、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来形成企业内部治理规范并开展企业治理。
要持续强化制度、规范、规矩、纪律建设,贯彻新的发展理念,确保企业制度规范符合发展规律、符合经营发展需要。要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的规矩意识、纪律意识,让合法、合规、守纪成为干部职工的习惯和自觉,营造依法治企的环境。依法治企要重点约束权力的运行,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严防领导干部成为规则和制度的破坏者。
所获荣誉
相关事件
2024年11月5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披露,为了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的目标,中国载人月球车进入初样研制阶段,上海航天的载人月球车初样研制方案在择优中胜出,已获得研制合同。
参考资料
企业简介.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2022-08-15
改革开放40年|航天八院四十年掠影.搜狐网.2024-11-07
管理团队.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2024-11-07
上海航天:从“8公里”到“行星际”的跨越.百家号.2024-11-07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简介.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2024-11-07
人民网:第十一届中国航展将开幕 多项明星产品首次亮相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2024-11-08
企业要闻.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2024-11-08
工业聚能 新质领航丨上海航天携多项展品亮相第二十四届中国工博会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2024-11-08
产品与服务.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2024-11-07
第三届全国文明单位名单.中国文明网.2023-01-04
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揭晓!.今日头条.2023-03-21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来访澳科大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科技大学.2024-11-08
中国共产党航天科技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三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2024-11-08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召开四届四次职工代表大会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2024-11-0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八部.成都大学计算机学院(新华三IT学院).2024-11-07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第五O九研究所招聘启事.同济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2024-11-07
招兵买马|嘿 你长得好像我同事! .微信公众号.2024-11-07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第八一一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2024-11-07
航天科技八院802所:创新驱动 精细管理 建设世界一流精确制导专业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4-11-07
中国航天人才网.航天人才网.2024-11-07
中国航天人才网.航天人才网.2024-11-07
招聘 | 航天科技八院八〇五所&四川航天2023校园招聘 .微信公众号.2024-11-07
中国航天人才网.航天人才.2024-11-07
中国航天人才网.航天人才.2024-11-07
中国航天人才网.航天人才.2024-11-07
春风行动|上海航天局第八〇二研究所.微信公众平台.2024-11-07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4-11-07
期刊介绍.上海航天.2024-11-07
产品与服务.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2020-01-07
制导与引信.中国知网.2024-11-07
集团标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4-11-07
文化理念.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2024-11-07
「国际论坛」7家单位荣获上海知识产权创新奖.今日头条-中国日报网.2023-01-04
关于命名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的决定.中国共青团.2023-01-04
喜报!上海市经信系统这些集体和个人获得2022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章)、工人先锋号.上海市人民政府.2023-01-04
207家企业在列!国务院国资委公布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澎湃新闻.2023-03-23
中国载人月球车进入初样研制阶段 上海航天已获得研制合同.百家号.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