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执凤
崔执凤(1962年6月-2023年6月18日),男,汉族,生于安徽桐城,中国致公党党员,安徽省光学会理事,入选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1987年7月在刘颂豪院士的指导下获得中国科大理学硕士学位;2002年2月在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攻读博士学位(在职)。多年来一直从事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1997年获安徽师范大学皖泰教学优秀奖;2001年被评为安徽省优秀教师。
2023年6月18日15时33分,崔执凤因病医治无效,在芜湖市逝世,享年62岁。
人物经历
1984年 7月 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 理学学士。
1988年 7月 安徽师范大学光学专业 理学硕士。
1989年 9月-1989年10月 德国 Lanmbda-Physics公司学术访问。
1997年2月 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导师。
1998年10月 安徽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2001年10月-2001年11月 德国 布伦瑞克工业大学物理与理论化学研究学术访问。
2001年12月 安徽师范大学 物理学教授。
2003年10月 入选安徽省高等学校拔尖人才。
2003年 宿州学院兼职教授。
2004年7月 光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社会任职
2001年安徽省原子与分子物理重点学科带头人。
2001年安徽省光学学会理事。
2003年安徽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
2004年9月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
2006年8月中国计算物理学会计算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讲课程
本科生:近代物理实验、近代光学、激光原理等。
研究生:分子光谱学、非线性光谱学、激光化学等。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多原子分子、自由基光谱,激光等离子体,激光量分析技术,分子光解和光电离动力学、分子间和分子内能量转移等研究。
主要贡献
在《Phys.Lett》,《Chem.Phys.Lett.》,《Spectrosc.Lett.》,《物理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1、分子和自由基光谱
利用放电溅射产生金属原子与其它化合物反应产生气相金属化合物、自由基和超声射流冷却高分辨率的激光诱导荧光相结合进行金属自由基(例如氮化铝、AlO、MgO、NiF、CuBr等)的光谱研究。同时发展利用高功率密度短脉冲激光照射Al、Mg、Ba、Ca、Cu、Mn、Ni等固体表面,产生气相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中处在基态或电子激发态的原子或离子与其他气相分子(例如NH3、H2O、O2)反应生成金属自由基(例如AlN、AlO、MgO、NiF、CuBr等)的实验技术。对处在电子激发态的金属自由基测定其发射光谱,对处在基电子态的金属自由基测定其激光诱导荧光谱,确定各自由基的能级结构和性质,得到新的光谱和自由基结构常数(例如键长)。并通过该实验技术期望发现新的自由基。
2、光解动学研究力
分子反应,特别是光解反应中,分子过渡态及附近势能面形状对了解分子反应通道及产物的种类和性状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对这一区域势能面的形状和动力学行为的研究是动力学研究的最新发展,也是当前大多数反应通道控制方案的基本根据。利用激光多光子激发分子至高Rydberg态和超激发态然后再光解离通过检测产物的能量分配来了解分子和自由基高激发态能级结构信息。同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对各种相互作用进行系统研究以其为化学反应的人工控制提供基础。
3、金属离子和惰性气体团簇反应动力学
利用脉冲激光溅射过渡金属产生金属原子和离子,通过与超声膨胀产生的惰性气体团簇分子反应形成过渡金属离子与惰性气体结合的团簇离子(M=Fe,Cu,Mg; Rg=Ne,Ar,Kr),通过飞行时间质谱确定团簇离子的尺寸大小和稳定性。改变溅射激光的波长和能量考察对其尺寸大小变化影响的规律,以期了解过渡金属离子与惰性气体团簇反应的动力学性质。调节溅射激光与脉冲喷嘴间的延时,考察气束不同部分与金属离子的反应规律,以期了解过渡金属离子与惰性气体形成的团簇离子 是主要以共价键还是离子键结合。通过激光诱导荧光谱了解 的电子态信息,同时考察不同的团簇离子的电子结构,以期获得团簇离子的电子结构信息。同时从理论上利用罗伯特·密立根电荷布居和量化计算研究 的电子结构以及几何构型和尺寸大小稳定性。
承担课题
1、多原子分子及自由基电子激发态态传能研究(与大连化物所合作)298730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9.2~2001.12,3.6万元,项目主持人之一。
2、多原子自由基电子激发态转动态-态传能动力学研究,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项目,2000.2~2002.12,12万元,项目主持人。
3、非线性多原子分子及自由基电子激发态转动态-态传能动力学研究,安徽省教育厅重点资助项目,2001.10~2003.12,4万元,项目主持人
4、微复相体系中分子激发态与自由基的时间分辨研究(99JL0070),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0.2-2001.12,1.6万元,项目主持人
5、分子的非规则光谱与混沌动力学研究(96JL0050),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7.2-1999.12,0.8万元,项目主持人
6、二氧化氮分子能级相关性实验和理论研究(98ZX07),安徽师范大学专项基金项目,1998.2~2000.12
7、含氮氧化物的光谱及光解动力学研究,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研究项目,2004.1-2006.12
学术论文
1、唐晓闩,李春燕、朱光来、凤尔银、张为俊、崔执凤,激光诱导Al等离子体中电子密度和温度的实验研究,中国激光,31⑹,689,2004
2、唐晓闩,李春燕、季学韩、凤尔银、张为俊、崔执凤,激光诱导Al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特性的实验研究,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1⑵,176,2004
3、马靖、季学韩、凤尔银、崔执凤,金属样品中铁元素激光共振电离谱的实验研究,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1⑴,12,2004
4、许新胜、张先、崔执凤、陆同兴,Theoretical study of hyperfine related CIDEP of radical-triplet pairs,Chem.Phys.Lett.369,579,2003
5、凤尔银、郑贤锋,季学韩,崔执凤,分立位置表象中双原子分子振动能级的计算,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⑶,341,2002
6、凤尔银、郑贤锋,季学韩,崔执凤等,在局域子空间中计算给定范围内的能量本征值,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⑷,522,2002
7、张先燚、许新胜、陆同兴、崔执凤等,蒽醌/氢给体/氮氧自由基的瞬态电子自旋极化,物理化学学报,18⑷,346,2002
8、郑贤锋、杨锐、唐晓闩、季学韩、凤尔银、崔执凤,外加静电场下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电子、离子特性的实验研究,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⑴,1,2002
9、郑贤锋、唐晓闩、凤尔银、杨锐、季学韩、崔执凤,缓冲气体对激光等离子体光谱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⑶,267,2002
10、郑贤锋、凤尔银、马靖、杨锐、季学韩、崔执凤,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电信号探测,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⑷,390,2002
11、涂兴华、张先燚、许新胜、陆同兴、崔执凤等,激光光解苯甲醛自由基的时间 分辨ESR研究,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⑴,31,2002
12、崔执凤、陈东等,二氧化氮分子519-524nm区的激光诱导荧光激发谱,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8⑵,153(2001)
13、许新胜、陆同兴、张先燚、崔执凤,吸收型自由基-三重态对的电子极化强度理论计算,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8⑵,190(2001)
14、崔执凤、陈东等,The rotational analysis of the five new vibronic bands of NO2 in the range of 5050-5200,Spectroscopy Letters,33⑸,743(2000).
15、崔执凤、陈东等,激光诱导二氧化氮分子500-532nm区荧光激发谱的实验研究,物理学报,49⑾,2152(2000)
16、崔执凤、陈东等,NH2自由基 电子振动能级结构及 电子振动能级跃迁矩的理论计算,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7⑵,331(2000)
17、崔执凤、陈东等,NO2分子 电子激发态荧光辐射寿命的研究,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7⑷,569(2000)
18、凤尔银、崔执凤等,NO2分子激光诱导荧光辐射寿命和碰撞猝灭速率的实验研究,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7⑵,197(2000)
19、凤尔银、崔执凤等,二氧化氮分子589.3-594.0nm激光诱导荧光激发谱转动分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⑴,105(2000)
20、李学初、崔执凤等Ar(3P0,2)+NH3初态产物NH2()的内态分布,化学物理学报,13⑴,1(2000)
21、张先燚、崔执凤等,三重态/氢给体/TEMPO体系CIDEP超精细相关性研究,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7⑷,608(2000)
22、张先燚、许新胜、崔执凤、陆同兴,Chemically induced dynamic electron polarization of the triplet-radical system in the solution of the triplet quencher,Chinese J. Chem. 18⑸,683(2000)
23、崔执凤、凤尔银等,准分子激光诱导铅等离子体中谱线Stark展宽时空特性的研究,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6⑶,307(1999)
24、凤尔银、崔执凤等,NH2自由基 电子态弯曲振动能级的理论计算,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6⑶,369(1999)
25、陆同兴、崔执凤等,TX-100胶束中光解的TR-ESR研究,波谱学杂志,16⑵,103(1999)
26、卢秉嵩,崔执凤,镓原子激光共振电离研究,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5⑷,553,1998
27、卢秉嵩,崔执凤等,激光共振电离铝原子研究,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4⑴,93(1997)
28、崔执凤、赵献章等,激光诱导等离子体中电子密度随时间演化的实验研究,中国激光 VOL23 (1996)
29、崔执凤、赵献章等,激光等离子体镁光谱线STARK展宽的测量与计算,中国激光 VOL21(1994)
30、陆同兴、崔执凤等,用发射光谱测量激光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与电子密度,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VOL11(1994)
31、黄时中、崔执凤等,NO在可见区的电子-振动发射谱,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VOL13(1993)
32、崔执凤、陆同兴等The stark broadening of spectral lines of neutral atom Mg ,In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fifth beijing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on instrumental analysis (1993)
33、陈阳、崔执凤等,气相CCL 自由基的发射光谱 物理学报 VOL42 (1992)
34、崔执凤、赵献章等,外加静电场下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特性的实验研究,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VOL13(1991)
35、陆同兴、赵献章、崔执凤,The theroetical alculation of the spectral fluctuation of molecule NO spectra, Phys.Lett.A,vol.158 (1991)
36、赵献章、陆同兴、崔执凤,The rotational analysis of the three new vibrational bands of NO in the range 5680-5720 A Spectrosc.Lett.,vol.23 (1990)
37、赵献章、陆同兴、崔执凤,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lifetimes of excited electronic states of 二氧化氮,Chem. Phys.Lett.,vol.162 (1989)
38、赵献章、陆同兴、崔执凤,Theoretical calculation of the subbands of NO Chem. Phys.Lett.,vol.159 (1989)
39、赵献章、陆同兴、崔执凤,The fluorescence excitation spectrum of NO,Rev.Roum.Phys.,vol.34 (1989)
获奖记录
1、二氧化氮分子的光谱及动力学研究安徽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5年7月第三完成人。
2、NO2分子的光谱及动力学研究安徽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997年6月 第三完成人。
4、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动力学研究安徽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000年6月 第一完成人。
5、安徽省优秀教师2000年10月。
人物逝世
2023年6月18日15时33分,安徽芜湖市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芜湖市委主任委员、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崔执凤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芜湖逝世,享年62岁。
参考资料
62岁物理学者、芜湖市政协副主席崔执凤逝世.今日头条.202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