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苯甲醛

苯甲醛

苯甲醛(Benzaldehyde),又名安息香醛,是醛基直接与苯基相连接而生成的化合物,因为具有苦杏仁香味,曾称苦杏仁油,纯品为无色,普通品为淡黄色的液体。其化学式为C7H6O/C6H5CHO,相对分子质量106.13g/摩尔。苯甲醛以尿酸糖形式存在于苦杏仁、桃子、杏仁和其他李属果实中。

苯甲醛应用广泛,是医药、染料、香料和没药树工业的重要原料。在国产日化品牌领域,可用于合成香精、合成香料重要中间体,在食品、化妆品、医药和肥皂中用作香料;在工业领域,苯甲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备月桂醛月桂酸苯乙醛孔雀石绿苯甲酸苄酯等;在医药领域,可用于合成各种医药中间体,如间1-溴-2-硝基苯甲醛等;在农业领域,可用作合成农药的中间体,用于制造除草剂;苯甲醛还可用作溶剂塑化剂和低温润滑剂等,在分析化学中用于测定臭氧及位于羰基旁边的CH2,检定酚及生物碱。

苯甲醛属于低毒,具有着火和爆炸的危险。人体吸入后能引起咳嗽和喉咙疼痛, 蒸气能刺激眼、皮肤和呼吸系统,并有局部麻醉效应,口服小剂量能产生抑制中枢神经的效应,对水生生物有毒。

发现历史

1832年,弗里德里希·维勒(Friedrich Wohler)与被称作德国化学之父的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1803-1873)合作,发现苯甲醛(苦杏仁油)含有一个原子基团C7H5O,发现了苯甲酸基,发展了有机化合物的基团理论,从而划清了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的本质区界。1852年,坎尼扎罗(Stanislao Cannizzaro)开始研究苯甲酸及其特征反应,发现了苯甲醛和碱液作用生成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反应,这一研究成果于1853年发表,后人称这类反应为“坎尼扎罗反应"。1889年,贝克曼(Ernst Otto Beckmann)发现苯甲醛肟具有顺一反异构体,为当时热议的几何异构体提供了新的证据。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苯甲醛是醛基直接与苯基相连接而生成的化合物,纯品为无色,普通品为淡黄色有似苦杏仁臭的液体,有强折光性能,与蒸汽一起挥发,相对分子质量106.13g/摩尔,相对密度1.0506g/cm3,熔点26℃,沸点179℃,闪点63℃(闭杯),折光率1.5456(20℃)。在火焰中释放出刺激性或有毒烟雾(或气体),高于63°C时,可能形成爆炸性蒸气/空气混合物。 苯甲醛能溶于常用有机溶剂,与乙醇乙醚混溶,以1:1~1:1.5溶于70%乙醇,以1:2.5溶于60%乙醇,以1:8溶于50%乙醇,以1:300溶于水中。

化学性质

苯甲醛的化学性质与脂肪醛类似,但也有所不同。苯甲醛不能还原斐林试剂;用还原脂肪醛时所用的试剂还原苯甲醛,除主要产物为苯甲醇外,还会产生一些四取代邻二醇类化合物和均二苯基乙二醇。苯甲醛的基团在一系列反应中都保持不变,例如苯甲醛C7H6O可以变为苯甲酸C7H6O2、氯苯甲酰C7H5OCl、苯甲酸酐C14H10O₃及苯甲酰胺C7H7ON等。在这一系列的化合物中,都可以看为一个苯甲酰基(C7H5O)保持不变。

缩合反应

氰化钾存在下,两分子苯甲醛可通过授受氢原子,与羰基彼此相连,生成安息香缩合结构式如图所示),该反应及类似反应称为安息香缩合。

苯甲醛在稀碱存在下,能与含有的醛或缩合,失水后得到,β不饱和醛和酮,称为克莱森(Claisen)缩合反应。

柏金(Perkin)反应

苯甲醛与乙酸酐乙酸钠催化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类似羟醛缩合,生成不饱和芳香酸。这个反应称为Perkin反应,应用范围较广。当酸酐包含两个原子时,通常生成,β-不饱和酸。这是制备,β-不饱和酸的一种方法。

康尼查罗反应

苯甲醛和甲醛一样,没有活泼的原子,在浓碱液中可以发生康尼查罗反应,生成一分子的苯甲醇和一分子苯甲酸

自动氧化反应

苯甲醛容易氧化成苯甲酸,可被弱氧化剂吐伦试剂氧化并产生银镜。但是,苯甲醛不能与斐林试剂作用。苯甲醛在空气中能够自动氧化成酸,称自动氧化反应。例如,在玻璃片上滴少许苯甲醛,在空气中暴露数小时后,就生成白色的苯甲酸结晶。光线和微量的金属离子(,,,等)对该反应都有催化作用,所以苯甲醛要贮存在棕色瓶中,加少量的亚硫酸盐和苯二酚抗氧化剂能够阻止自动氧化。

应用领域

苯甲醛是香料、医药、染料没药树工业的重要原料,可用于合成香精和合成香料中间体,制备月桂醛月桂酸苯乙醛孔雀石绿苯甲酸苄酯等,也可用作合成各种医药和农药的中间体,还可用作溶剂塑化剂和低温润滑剂等。

日化领域

合成香科香精

苯甲醛用于香料占总应用量的10%,常用于日用、食品和烟草三大香精中。在日用香精中,主要用于苦杏仁香味的皂用香精中,也用于洋茉莉花、果实等。在食用香精中,用于软性饮料、酒类饮料、冰淇淋、冰制食品、糖果、烘焙食品、胶冻及布丁和口香糖等。此外,苯甲醛也用于烟草香精中。

合成香料中间体

苯甲醛分子中含活泼的羰基,在基上的一水碳酸钠键,因键的电子密度往氧上转移而被强力极化,能与许多化合物反应,如进行亲核加成、羟醛加成、康尼查罗反应、潘金反应、硝化、氯化等,合成新的香料产品。

制备二苄基山梨糖醇

使用适量相转移催化剂PTC和一定比例的山梨醇-苯甲醛,生成二苄基山梨糖醇,可以用二基山梨糖醇制备头发调理剂、增强剂和长效缓释型空气清新剂、除臭剂、抑汗棒等日用化工产品。

肉桂酸

苯甲醛和脱水剂乙酸酐乙酸钠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后制得肉桂酸,可用作化妆、食品香料和皂用香料稳定剂,还可用于配制紫丁香香精,制备肉桂酸类等。

肉桂醛

B-苯基丙烯醛由苯甲醛与乙醛缩合制得,广泛应用于食品香料、水果香精、化妆品香精,也是防腐剂杀菌剂肉香王的原料,也可用于合成苯丙酮等。

阿尔法-己基肉桂醛

-己基肉桂醛为浅黄色略带粘稠性液体,由苯甲醛与正辛醛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羟醛缩合而成。-已基肉桂醛具有茉莉花香香气,主要用于化妆品香精和食用香精。

苯乙醛

苯乙醛为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由苯甲醛经C3H6O2酸酯合成或将苯甲醛与氯乙酸乙酯缩合,先制得环氧丙酸酯,然后脱CO₂而成。苯乙醛主要用于配制风信子香精及调配水培水仙系、蔷薇系香料,用于化妆品香精和食用香精。

工业领域

苯甲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纤维素没药树的溶剂、不饱和聚酯树脂原料的阻聚剂和溶剂等。苯甲醛可用于制备月桂醛、月桂酸、苯乙醛、孔雀石绿苯甲酸苄酯,是油、树脂、醋酸纤维素硝酸纤维、某些纤维醚的溶剂,是生产苯甲醇苯胺、苯甲酮的原料,可用于合成染料,也可用于塑化剂和低温(直至-68℃)润滑剂等。苯甲醛在分析化学中用于测定臭氧及位于羰基旁边的CH2,检定酚及生物碱。

农业领域

苯甲醛可用于合成农药中间体,如甲基肼硫酸盐、3.5-二苯基吡唑等,也是杀虫剂最基本的原料。苯甲醛也是除草剂野燕枯、植物生长调节剂抗倒胺的中间体。

医药领域

苯甲醛用于合成各种医药中间体,如间1-溴-2-硝基苯甲醛等。

分子结构

苯甲醛的结构中含有醛基(-CHO),醛基的一水碳酸钠键和苯环的大键发生共轭效应,导致苯甲醛中的醛基非常牢固,不易被氧化。醛基是羰基与1个烃基和1个氢原子相连,位于碳链末端。羰基是由碳和氧原子双键结合而成,碳氧双键中一个是键,一个是键。羰基碳原子为杂化,因而羰基碳和所连的3个原子都在一个平面上,键角接近120°。碳原子的3个杂化轨道与氧和其他2个原子形成3个键,剩余的一个未参与杂化的轨道与氧形成键。

在碳氧双键中,由于碳和氧原子电负性差别较大,双键上电子的分布不均匀,呈现出较强极性,属于极性不饱和键,其偶极矩为。电子云偏向氧原子一方,使氧原子带部分负电荷,带部分正电荷,使羰基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亲核试剂容易进攻带部分正电荷的碳原子,从而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制备方法

苯甲醛在生产生活中制备方法有工业制备和实验室制备等。其中工业制备以甲苯或苯为原料生产苯甲醛,主要有气相氧化甲苯法、二氯苄催化水解法、苦杏仁酶法、漆酶催化苯甲醇氧化法、磷酸二氢锌催化水解法、用有机胺类催化二氯苄法和加特曼(Gattermann)反应等方法;实验室制备还可采用催化(钯/硫酸)还原苯甲酰氯的方法。

工业制备

甲苯气相氧化法

甲苯气相氧化制苯甲醛所用催化剂种类较多,大致有复合氧化物ree氧化物等。甲苯在五氧化二钒催化作用下,直接将气相甲苯进行氧化制得苯甲醛,机理如下:

甲苯氯化水解法

甲苯氯化水解法是将甲苯氯化成二氯化苄,然后在铁粉催化作用下并加热水解,生成苯甲醛。

漆酶催化苯甲醇氧化法

在漆酶催化制备苯甲醛的过程中,需采用煤基活性炭为载体,通过稀HNO3氧化处理,先后接枝-胺丙基3-乙氧基硅烷偏苯三酸酐,进行络合反应,制备得到新型铁离子配位化合物催化剂。该催化剂氧化苯甲醇合成苯甲醛。

苦杏仁酶法

苯甲醛也可以利用苦杏仁酶提取,苦杏仁压碎浸水后苦杏仁酶溶出,这个过程中维生素B17水解成苯甲醛、氢氰酸和葡萄糖,经过碱中和和水蒸气蒸馏,苯甲醛馏出。另外,也可先用乙醇丙三醇将苦杏仁酶浸取出来后用于酶解苦杏仁。苦杏仁苷经水解即生成苯甲醛和葡萄糖,如下式所示:

实验室制备

实验室制备苯甲醛可采用催化(钯/硫酸钡)的方法还原苯甲酰氯的方法。

分布情况

苯甲醛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特别是在蔷薇科植物中,主要以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的茎皮、叶或种子中,如苦杏仁中的维生素B17。苯甲醛天然存在于苦杏仁、藿香油、风信子油、依兰油等芳香油中。

安全事宜

GHS分类

危险警示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危险声明

H302(100%):吞咽有害[警告急性毒性,口服]

H319(21.05%):造成严重眼睛刺激[警告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

H332(22.29%):吸入有害[警告急性毒性,吸入]

H336(29.85%):可能导致嗜睡或头晕[警告特定靶器官毒性,单次接触;麻醉作用]

危险特性

在特定条件下,该物质生成爆炸性过氧化物,与铝,碱类,铁,氧化剂苯酚急剧发生反应,具有着火和爆炸的危险。

毒性

苯甲醛属于低毒,蒸气有温和的麻醉作用。

吸入:咳嗽,喉咙痛, 对人的经口致死量为50~60g/kg。

食入:咽喉疼痛。

接触:蒸气能刺激眼、皮肤和呼吸系统,并有局部麻醉效应,口服小剂量能产生抑制中枢神经的效应。

生物:对水生生物有毒,大白鼠经口服LD50为1300mg/kg,最大无作用量为500mg/kg。

急救措施

吸入蒸气时,应使吸入蒸气患者脱离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持温暖;眼部受刺激须用水冲洗,严重的须就医诊治;皮肤接触时,先用水冲洗,再用肥皂彻底洗涤,脱去污染衣物,洗净后再用,如果进入口内,应立即漱口,急速医院诊治。

消防措施

可用水、干粉化学品、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用水喷射驱散蒸气,赶走逸出液体,防止着火。并用水喷射保护去堵漏的人员。

泄露应急处理

逸出物料的处置,首先须切断所有火源,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乳液刷洗,如无分散剂可用沙土吸收,倒至空旷地方。任其蒸发。对污染地面用肥皂或洗洁精刷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参考资料

Benzaldehyde | C6H5CHO | CID 240 - PubChem.PubChem.2024-02-01

苯甲醛.国际化学品安全卡数据库.2024-02-01

Benzaldehyde | C6H5CHO | CID 240 - PubChem.公共化学苯甲醛(化合物) .2024-02-01

ICSC0102.国际化学品安全卡 (ICSC).2024-02-13

Benzaldehyde | C6H5CHO | CID 240 - PubChem.PubChem.202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