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鼠
大白鼠(家鼠属 norvegicus),属哺乳纲,啮齿目、鼠科。实验用大鼠( Laboratory 鼠科)是褐家鼠的变种,原产亚洲中部,人工饲养开始于18世纪后期,19世纪国内外已经用作实验动物进行实验。现今世界各国使用的大鼠大致是wistar品系大鼠,但为适应各种实验的需要巳培育出200多个品系。
成鼠一般体长为16~21厘米,体重约250~450克,雄鼠较大,毛色纯白,被毛致密紧披有光泽,头面尖突,嘴脸前部有较硬的触毛,眼大明亮,虹膜呈粉红色。尾长一般为16~18厘米,尾上长有短毛和环状的角质小鳞片,大约300多片,用步行。母鼠有六对乳头。大鼠外貌特征随年龄不同而不同。
习性
大鼠性情不够温顺、易受惊,受惊后表现凶恶,易咬人。公鼠间互斗,配种后的种公鼠如同鼠饲养常会发生相互咬伤。大鼠睡眠不分昼夜,但夜晚活动量大,吃食也较多,白天常挤在一起休息。大鼠怕酷热和寒冷,尤其怕闷热,温度太高易突然死亡,太低则不易怀孕。该鼠要求供给蛋白质比小鼠略高,它食性广,喜煮热的肉类。对空气中灰尘,氨气、硫化氢以及空气温度、营养缺乏都极为敏感,同时对刺激反应敏感。针对上述生活习性,管理者要尽量能够与鼠亲近工作,并把雄鼠单笼饲养,保持卫生及室内的温度、湿度的稳定和安静,并对生产种鼠给予适当的肉类或鱼类。
物种对比
简介
大白鼠是家栖鼠中较大的一种,大白鼠又叫褐家鼠,属啮齿目鼠科体长150~250毫米,体重220~280克,
尾明显短于体长,被毛稀疏,环状鳞片清晰可见,后足趾间具一些雏形的蹼,大白鼠颅骨较粗大,脑颅较狭窄,颧弓较粗壮,眶上嵴发达,耳短而厚,向前翻不到眼睛,大白鼠尾上环状鳞片清晰可见,大白鼠属昼夜活动型,以夜间活动为主。耳短而厚,向前翻不到眼睛。后足较粗大,长于33毫米。雌鼠乳头6对。该鼠毛色有变,与其年龄、栖息环境有一定的关系,通常幼年鼠。
大白鼠较成年鼠颜色浅,多数体背毛色多呈米黄色或纯白色,毛基纯白色,毛尖乳白色。头部和背中央毛色较浅,并杂有部分全长毛。体侧毛颜色略浅,腹毛灰白色,与体侧毛色有明显的分界。
外形
为中型鼠类,体粗壮,大者可重达0.5斤。耳壳较短圆,向前拉不能遮住眼部,尾较粗短,成体尾长短
于体长,后足较粗长,成体后足长大于28毫米。乳头6对,胸部2对,腹部1对,鼠部3对。
毛色
背毛米黄色或乳白色,年龄愈老的个体,背毛白色色调愈深。背部白头顶至尾端中央有一些白色长毛,故中央颜色较暗。股毛火色,略带污白。老年个体毛尖略带棕米黄色调。尾1色,上面粉红色。尾部鳞环明显,尾背部生有一些白色细长毛,故尾背部色调较深。前后足背面毛白色。
头骨
头骨较粗大,脑颅较狭窄,颧弓较粗壮,褐家鼠是家栖鼠中较大的一种,体长150~250毫米,体重220~280克,尾明显短于体长,眶上嵴发达,左右嵴向后平行延伸而不向外扩展。门齿孔较短,后缘接近臼齿前缘联接线。听泡较小。
牙齿
第一上臼齿第1横嵴外齿突不发达,中齿突、内齿突发育正常,第2横嵴齿突正常,第3横嵴中齿突发达,内外齿突均不发达。第二上臼齿第1横嵴只有1内齿突,中外齿突退化,第2横嵴正常,第3横嵴中齿突发达,内外齿突不明显。第三上臼齿第1横嵴只有1内齿突,2、3横嵴连成一环状。
内部器官
大白鼠内部器官的主要分为体腔、心脏、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这几部分。
体腔主要分为胸腔、围心腔和腹腔。胸腔与围心腔以心包膜间隔,与腹腔以横膈相隔。
心脏分为二个心房和二个心室。
消化系统包括唾液腺、口腔、食道、胃、脾脏、小肠及附属消化腺、盲肠、大肠和集合淋巴结。
雄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副睾、输精管、尿道、阴茎、精囊、凝结腺和前列腺。
饲养管理
1.饲料
大鼠饲料,必须是营养价值完全的饲料,并要严格消毒,妥善保存,防止污染,以及控制因喂养不当而发生某些疾病。大鼠饲料来自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维生素饲料,其饲料配方如下:面粉20%、骨粉3%、鱼粉5%、盐1%、酵母粉1%、豆饼面20%、玉米面20%、高粱面8%、鱼肝油1%、皮18%。若制成固体颗粒料,可每100公斤混合料中加入10公斤鲜牛肉或兔肉或不加。大鼠具随时采食之习性,尤其夜间活跃,因而不需每日定时喂料,2~3天添一次料即可。据大鼠不同生理阶段对饲料需求量的不同,其饲料标准如下:对繁殖母鼠的哺乳期,产后1~2天饲料消耗量下降,日需6克,3~18天日耗料28~31.5克,第19~21天日耗料为45克,第22~24天日耗料68克;繁殖母鼠处于休息期时,前9天日耗料21克,后3天日耗料16.5克;幼鼠30天后日耗量为7~12克;90日龄以上的成年鼠日耗料12~15克。大鼠每食一克饲料需饮水2毫升。
2.管理
饲养大鼠的房舍应具备良好光线和通风、保温条件,要求安静,没有穿堂风。饲养室要有百叶窗,而且门窗加窗纱,防止仙客来菌蝇飞入并防止野猫野鼠钻入。每天喂新鲜水一次,或用自动饮水装置,每周换窝2~3次。保持安静及室内空气新鲜,温度相对稳定于18~22℃,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5~65%。抓大鼠时要轻抓轻放,对体重较轻的提其尾巴,对体重较重的应提其尾根部,对怀孕的母鼠只能用手从大鼠的背部向其腋下抓起,再用另一手托起其臂部。管理人员应每天检查大鼠是否有病状及摄食、粪便情况,并针对出现的情况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以及时发现隔离病鼠,做到防止疾病的传染及尽快治疗鼠病。装大鼠的笼具,可用金属、塑料制成,笼内底下用开关底盘,一般长50厘米、宽30厘米、高25厘米,太大或太小都不利于大鼠健康生长和饲养。鼠笼架常用三角铁及圆铁做成,长160厘米、宽50厘米、高160厘米,可放三层笼子,每层放4个。大鼠生产盒常用铁皮做成,长37厘米,宽26厘米,高17厘米。
常见疾病防治
饲养大鼠时常需要对以下几种疾病加以防治:
传染性卡他:发病时鼠不停地发出鸣叫声,牙齿轻而快地吱吱作响,出现鼻涕,被毛蓬乱无光泽或脱落,有的耳朵出现坏死现象、呼吸困难,并伴有结膜炎。剖检时可见鼻炎、中耳炎、肺炎,鼻腔有粘液及浓性渗出物,耳鼓房化脓,肺部病变部分布满红色或灰色斑点,支气管周围的淋巴组织呈现出血。该病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预防时,要淘汰病鼠,将笼具彻底消毒。
鼠伤寒:发病时病鼠拒食,腹部膨大,活动减少,腹泻,粪便黄绿色,粘液泡沫状,恶臭,有时混有血液。病初体温升高至41.5℃左右,而后降至正常。剖检可见病鼠肠粘膜潮热、点状出血或其内容物呈浅黄色,肝、、淋巴结内有坏死结节。预防该病,首先要消灭动物饲料中的菌类及毒素,并消灭逃鼠、野窜、仙客来菌蝇等,以防传播疾病,同将病鼠同笼大鼠全部淘汰,焚烧其尸体,粪便及饲料残渣,笼具彻底消毒。消毒药品有:苯酚,克辽林、来苏尔、甲醛水溶液等,煮沸也能消毒,氯霉素、土霉素、金霉素对该病有疗效。
仔鼠腹泻:发病时仔鼠活动减少,食欲消退,剧烈腹泻,粪便水样浅黄、恶臭,肛门周围被污染,后肢力弱,全身哀竭。发现后应立即淘汰病鼠,并用氯、一股化学消毒剂及高温消毒,链霉素、金霉素、氯霉素、磺胺类药物对该病有疗效。
维生素a缺乏症:发病时两眼无神,角膜软化或盲目、视物不清,毛干燥无光泽,防治时给予维生素A含量丰富的饲料,并给予维生素A 5000~1000国际单位,同时食用。
繁殖
大鼠性成熟在60~75日龄后,性周期为4~5天,一般在80日龄后性周期才趋于稳定。最适繁殖日龄公鼠为90日龄,母鼠为80日龄,大鼠发情期多在夜间,排卵多在发情后的第二天早上2~5对(通常是自发而不是诱发排卵)。要抓好大鼠的生产繁殖,必须抓好以下环节:
1.选种
选种鼠要进行系谱鉴定,一定要选留生产性能高的仔鼠,从2~4胎的离乳仔鼠中初选无病、无畸、体壮、发育良好的个体;待4月龄时定选出体格健壮,食欲旺盛,公鼠性欲强,母鼠乳房丰满,带仔好的个体为种鼠。选出的种鼠为育种鼠,要按日龄分类,雌雄分笼饲养,每笼放公仔鼠5只,母仔鼠6只,定时检查,及时淘汰病鼠。笼具要消洗消毒,室内笼内要卫生清洁,空气湿度和温度要适宜稳定(18~22℃)。室内要安静,饲喂良好饲料。当育种鼠达2月龄时开始发育,但此时绝不要交配,因过早配种不仅其仔鼠质量差,还会影响种鼠的发情。
2.交配
大鼠90日龄以上可配种。随机交配的配种有两种主要方式,其一是频密繁殖法,即一公一母长期同居;其二是一公多母同笼交配,每周检查母鼠及时提出临产母鼠于单笼饲养以待分娩。一公多母循环交配法是配种时一公一母放入笼中交配,出现阴栓后,提走受孕母鼠,再放入另一母鼠与公鼠交配。在交配期,日粮中应给予含有丰富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饲料。
3.妊娠及分娩
大鼠妊娠期18~21天,临产前要铺好清洁的干草或碎纸。必要时可用手轻摸其腹。如有链球状实体感,证明已怀孕。分娩时应立即检查产仔数目并填清记录片,由于母鼠各胎产仔数不等,应注意调整哺乳仔数,哺乳数不超过乳头数,一般12只左右,对吃仔母鼠应记录,再次吃仔鼠应立即淘汰之。
4.哺乳及离乳
仔鼠出生后的开始数天内,母鼠一般40~45分钟哺乳一次,在此哺乳期间应给予母鼠营养丰富而比例适当的饲养,从而增加母鼠泌乳量,提高其哺乳能力。大鼠哺乳期为25~28天,仔鼠体重达50克以上。此期要注意饲料配方是否适宜,同时分清性别,分笼饲养,以防过早配种。
5.种鼠的使用年限及淘汰
公雄种鼠的使用年限1~1.5年。通常母鼠发情休息从第15~17月龄起,齿上黄斑、营养不良、瘦弱、眼珠混浊、被毛稀疏脱落,肌肉松驰的衰老种鼠要予以淘汰。决不能允许有病、生殖力低的种鼠参加生产,因此凡属下列情况的种鼠都应予以淘汰:①超过一年的种鼠,受孕率低和产仔少的种鼠,哺乳能力差或根本不哺乳或吃仔的母鼠。②体质瘦弱,发育不良、生长缓慢、随形、咬伤而致肢体缺损,可疑病鼠。
解剖特点
大白鼠的骨骼系统分为中轴骨骼和四肢骨骼两大部分。中轴骨骼包括颅骨、脊柱、肋骨和胸骨;四肢骨骼包括肩带、腰带和前后肢骨。
脊柱由57~61块脊椎骨组成,包括7块颈椎、13块胸椎、6块腰椎、4块荐椎、27~31块尾椎。椎式如下:C7T13L6S4Cy27-31。肋骨共有13对,前7对经肋软骨直接与胸骨相连,后6对未与胸骨相连。胸骨共分6节,最前一节为胸骨柄,第二至第五节称胸骨体,最后一节为剑突,棒状的剑突后面接一盘状的剑状软骨。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消化管区分为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最后以肛门开口体外。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和胰脏。
口腔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包括唇、颊、硬腭、软腭、舌、齿和唾液腺等部。大白鼠的齿式为,即表示上颌每侧有一个门齿,无犬齿和前臼齿,三个臼齿;下颌牙齿同上颌。上下颌牙齿总数为16个。应指出,大白鼠上颌每侧仅一个门齿,称单门齿型,区别于兔的双门齿型(兔的上颌前排一对大门齿,后排一对小门齿)。大白鼠的咀嚼动作是由下颌齿前后滑动所完成。
肌肉质的食管沿气管背侧走行,仅在颈部稍偏左侧。胃属单室胃,横位于横膈后腹腔的左前部,以贲门与食管相连,以幽门与后面的十二指肠相连。胃向内前方较小的弯曲称胃小弯,向外后方的弯曲(凸缘)称胃大弯。胃大弯边缘有双层口袋状的大网膜。大白鼠的大网膜比较发达(兔的大网膜不发达)。狭长形栗色的脾脏连在大网膜的左背部,与胃大弯相接触。胃分为贲门部和胃窦,左侧的贲门部胃壁薄,外观呈半透明状;右侧的幽门部胃壁厚,外观不透明。
十二指肠长约10厘米,从幽门发出后向右后行,再折向前仍终于右侧,在其经路上可区分为降支(向右后行)、横支(水平部)和升支(向前行),它们构成一个不完全的环,包围着一部分胰脏。十二指肠后接空肠和回肠。空肠是小肠最长的部分,约70一100厘米,它盘旋在腹腔的右腹侧。回肠较短,约4厘米,以三角形的回盲系膜与盲肠的末端相连。
大肠包括盲肠、结肠和直肠三部分。盲肠是介于回肠与结肠之间的一个锥体形的盲囊,长6一8厘米,直径约1厘米,其尖端为阑尾,盲肠壁比其它部分的肠壁薄(与兔相比,兔的盲肠发达得多,其长度达半米余)。结肠长约10厘米,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三部。直肠长约8厘米,是一条沿体中线直行的肠管,穿过骨盆,恰在尾根下方开口于肛门。
肝呈紫红色,位于横膈的正后方,共分6叶,包括左外叶、左中叶、中叶、右叶、尾状叶和乳头状叶;有的人不把后两叶计算在内,则肝只分为4叶。大白鼠缺胆囊,属于无胆囊动物(兔有胆囊,这是大白鼠区别于兔的一个显著特点),由肝出来的胆总管直接开口于十二指肠。胰位于胃和十二指肠弯曲处,呈肉色,分叶甚多,在新鲜材料的形状与附近脂肪难以区别,如仔细加以比较,可看出胰脏的色泽较暗,质地稍坚实。胰管的数目和行径常因个体而异,有众多的小导管汇合而形成2条,有时是5~8条,主要导管在不同水平处开口入肝管,有时小导管直接开口进人十二指肠(兔的胰管仅有一条开口于十二指肠)。
气管位于食管的腹侧,由二十余个背面不相衔接的软骨环支持。左右两肺分叶不同,左肺仅有一叶,右肺分为4叶。在靠近喉头甲状软骨的气管两侧,有一粉红色、呈凤蝶总科形的甲状腺,它是由左右两个椭圆形的侧叶和横越气管腹面的峡部连接而成。
心脏的腹面前方覆盖有脂肪状的胸腺,其大小随年龄而变化。40~60日龄的个体其胸腺最大,以后即停止生长,并逐渐退化。大白鼠的心脏重0.39克~2.61克,随着年龄的增长,心重占体重的百分比由0.51%逐渐下降到0.31%。
泌尿系统包括一对肾脏、一对输尿管、单一的膀胧和尿道,和兔无何区别。
雌雄性的鉴别首先从体表来看,雄性的生殖孔与肛门的距离较大;性成熟的大白鼠则体表可见明显下垂的阴囊。雌性在阴部可看到肛门、尿道口和阴门三个孔,且阴门与肛门的距离较小。应指出:大白鼠的尿道口和阴道口完全分开,而兔的尿道开口于阴道前庭的腹壁上,因此,体表只有肛门和阴门两个孔。
雄性的生殖器官由睾丸、附睾、输精管、副性腺和阴茎构成)。未成熟的个体,睾丸位于腹腔内,成熟后睾丸下降到阴囊内。大白鼠和兔一样,腹股沟管(鼠鼷管)终生开放,生殖期过后,睾丸仍可通过腹股沟管缩回到腹腔中。附睾可分为附睾头,附睾体和附睾尾三部。附睾头呈半月状覆盖在睾丸头端,附睾体狭细附于睾丸内侧,附睾尾呈棒状位于睾丸尾端。输精管自附睾尾发出进人腹腔内,在膀胱颈水平处,左右两侧的输精管相会合,开口于尿道。大白鼠的副性腺特别发达,包括精囊、凝集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精囊是成对的大腺体,位于的背外侧。腺体表面具横褶,其前部呈钩状。在精囊内侧附有凝集腺(兔不具凝集腺)。在射精时,凝集腺的分泌物是最后排出的,可以在雌性阴道中凝固,形成阴道栓,以防止精液的外流。前列腺分为背外侧叶和腹叶。尿道球腺位于直肠两侧,埋在坐骨海绵体和球海绵体肌之间的结缔组织中,粉红色,球形或梨形。阴茎长2~2.8厘米。
雌性的生殖器官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成熟的雌鼠卵巢呈卵圆形,表面有不规则结节状的卵泡,色淡红,位于肾脏后面,以卵巢系膜悬于第五腰椎附近的体壁上,左侧卵巢的位置稍靠后。输卵管弯曲形成10~12个花环样的回曲,前端以喇叭口在离卵巢很近处开口于体腔,另一端膨大为子宫。大白鼠子宫为双子座型,即左右两侧子宫分别以两个子宫颈独立地开口于阴道。阴道开口于尿道口的后方,呈裂缝状。
大白鼠的乳腺共6对,其中胸部3对,腹部1对,鼠鼷部2对;个别的也有5对或7对乳腺的。大白鼠生殖力很强,一年内产仔4-7次,每胎产仔5-9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