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坡乡
老君坡乡位于会宁县东南部,地处北纬35°33′—36°26′,东径104°31′—105°34′之间。东靠静宁县和西吉县,南邻青江驿乡,西连太平店乡,北接平头川镇。面积138平方公里。乡人民政府驻老君坡。现辖老君坡、岔、高石崖、河口、雷保岔、谢岔、员家湾、王家岔、后川、沙家寨子、柳家岔、方家坡、高家岔17个行政村,78个村民小组、4805户、22674人。属二阴山区,气候温和,年降雨量400毫米。乡政府所在地与静宁县接壤、和宁夏西吉县毗邻,西兰公路通过全境,近邻上海—霍尔果斯公路,距县城50公里。
历史沿革
1953年建老君区,1958年设公社,1983年改老君坡乡。1996年,面积138.3平方千米,人口2万人,辖老君坡、王家岔、谢家埂子、高石崖、宿家堡子、雷堡岔、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高家岔、柳家岔、沙家寨子、后川、河口、贠家湾、谢家岔、文家岔、莺岔、方家坡17个行政村。
自然环境
老君坡乡位于会宁县东南部,属二阴山区,气候温和,年降雨量400毫米。乡政府所在地与静宁县接壤、和西吉县毗邻,近邻上海—霍尔果斯公路,距县城50公里。
老君坡乡总流域面积138.3平方公里,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9.2公里,人口密度168人/平方公里。属半干旱山区,中部高、东西侧低,海拔1839—2156米。气侯干燥,雨量稀少,年平均气温5℃,无霜期130天,年均降水量300mm,降水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年均蒸发量1720mm,具有日照突出,光能富裕,温差大的特点。耕地面积89394亩,人均占有耕地3.8亩,其中人均梯田1.2亩。老君坡乡退耕还林8486.5亩,退耕还草7894亩,草流床面积4.97万亩,其中紫苜蓿4.07万亩,其它饲草作物0.9万亩。但由于气候原因,致使老君坡乡生态环境恶化,旱、涝灾害频繁,再加上缺乏合理规划和有效治理,导致农业生产条件基础薄弱,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程度缓慢。
人口数据
2006年末全乡总户数4695户,总人口22672人,人口密度1.64/平方公里。农村劳动力15400人,其中女性7392人,男性8008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9240人,接受农业技术培训6000人,非农业技术培训9400人,劳务输出6000人。
生产情况
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豆类、薯类等;油料作物主要有胡麻等。
经济发展
老君坡乡现有耕地面积89394亩,退耕还林8491.8亩,荒山造林16290亩。农作物种植面积6.8万亩,夏粮种植面积2.1万亩,其中春小麦种植面积0.9万亩,冬小麦种植面积1万亩,豆类种植面积0.2万亩。秋粮种植面积4.7万亩,其中地膜玉米种植0.56万亩,谷子0.08万亩,糜0.06万亩,荞麦等0.3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3.8万亩。种植业历史悠久,作物种类繁多,品种资源较丰富,粮食作物有小麦、春早、扁豆、莜麦、玉米、阳芋、荞麦等十多种,经济作物有胡麻、向日葵属、甜菜、大麻等品种;药材有党参、黄芪、大黄、地黄等,药材种植呈现规模化发展趋势。随着农业结构内部调整步伐的加快,农作物粮食产量平均亩产75公斤,年人均产量450公斤,人均纯收入1290元。老君坡乡大家畜存栏6201头(匹),牛饲养量4805头,羊饲养量18856只。2006年老君坡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7385万元。农民人均产粮410公斤,人均纯收入1520元。
当年全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7385万元。农民人均产粮410公斤,人均纯收入1520元。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事业日益发展,老君坡乡交通网络十分畅通,界双公路、苏太公路横穿全老君坡乡境内,交通十分方便,并且界双公路老君段已铺油,各行政村道路宽畅,达到村村通公路,各社通农路的目标。流域内有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154万元;有个体经营户168户,有注册资金34.6万元。
社会事业
1、教育情况
全乡有中学2所,小学19所,幼儿园1所。教育教学设施较为完善,共有在职教师248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36人,在校学生4751名。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2、文化通讯情况
全乡建成接收24套节目的有线电视用户150户。电视覆盖率达98%,全乡固定电话用户780户,移动电话用户1100户,通讯覆盖率达44%。
3、卫生事业
全乡有中心卫生院1所,村级医疗服务所18个,共有医务人员28名,医疗设施较为齐全。
(七)生态环境情况
2009年来由于气候原因,致使全乡生态环境恶化,旱、涝灾害频繁,再加上缺乏合理规划和有效治理,导致农业生产条件基础薄弱,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程度缓。严重制约着全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模范村庄
会宁县老君坡乡方坡村是2007年新农村建设的示点村,坐落在老君坡乡的南面山区,方坡村2076人,走进方坡村,田埂路旁,绿树葱郁,计划生育宣传标语醒目耀眼,村民和睦相处,处处荡漾着计生文明新风,处处展现新农村的面貌。方坡村人多地少,是个典型的“口粮村”。想要富,少生孩子找出路。这是方坡村人人都知道的硬道理。如今方坡的年青人比的不是生男生女,而是讨论如何发家致富,如何培养好孩子。在村支部书记魏世昌,村主任冯应全的带领下,方坡村的人们生活蒸蒸日上,村民之间和睦相处。村里的老人们恬适悠闲、或聊天、或与孙辈玩乐,生活平静从容,闲而无忧。在方坡村没有不赡养老人的,邻里相安无事,家庭和睦相处,就连最难处理的婆媳关系也都好起来了,特别是高龄老人,每天聚到村部,下棋聊天,很是快乐。走进方坡村,望着慈祥而又憨厚的老人,看着和睦而又富实的家庭,听着欢快而又动听的的儿歌,闻着清晰而又浓郁的乡土气息,为方坡村的感人故事所动情,被方坡村的文明之花所陶醉。
乡镇名人
1、张嗣功(生卒不详)字敏斋,张家岘(今老君坡乡属)人,岁贡生。一生淡泊宁静,不慕名利。兴办私塾,教授学生。会宁县、静宁县、隆德县、海原县四县成名士子,多出其门。进士苏耀泉、苏源泉兄弟二人为其所教,后病逝家中。
2、苏耀泉(1869—1908)字朗亭,今老君坡乡宿家堡子行政村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与其弟苏源泉同榜中举,人称“双凤齐鸣”。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科二甲第147名进士。曾任浙江州石桐税官,新昌县、乌程(今吴兴县)知县。在任税官时减轻赋税,民众称颂。在新昌任中,严管吏属,不使扰民,并常深入民间,微服私访,理清冤狱,缉捕寇盗。离任时百姓焚香跪送,并立去思碑。任乌程知县时,事必躬亲,倡导男耕女织,开渠引水,养蚕缫丝,发展匠艺,使乌程得治。博学多览,对《纲鉴会》及其续编,详阅后皆加眉批注释。因积劳成疾,病卒任中,归葬会宁县时,当地士绅民众沿途设祭,并赠“万民伞”以志悼念。
民间艺术
皮影戏是一种民间传统戏剧。远在明清时就很盛行,是一种用兽皮剪制形象并借灯光照射投影而表演故事的戏曲形式。传统皮影唱腔独特,有灯腔、影腔之分,皮影人物造型丰富,有浮雕、透雕之别。一般是一具(身体四肢)皮影配有多个头饰,因此有“头多身少”之说。演唱器乐主要有大鼓、干鼓、锣、、二胡、板胡、三弦琴、笛子等,主要道具为影窗,俗称“亮纸”及棉花灯。还配有桌椅和景物造型以及其它砌末道具以配合表演。演唱内容主要为反映通俗宗教的因果报应类,反映英雄人物的传奇类,反映孝道仁义的家庭婆媳、妯娌关系之类的伦理类。是民间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也是民间传统道德的最直白的表达形式,更是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方式。皮影戏主要流传于会宁县东南部和中部的杨崖集乡,党家岘乡、侯家川镇、新添堡乡、韩集乡、平头乡、老君坡乡、太平镇、翟家所镇、中川乡、丁沟乡、会师镇、八里湾乡、柴门乡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