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融生
曾融生(1924年8月16日-2019年10月22日),男,祖籍平潭县,出生于福建省福清市,固体地球物理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理系。1958年开始在青海省、甘肃省首先发现地震记录图中大角度反射地震波,并应用面波相速度来研究地壳构造,提出了地壳的分区。著有《固体地球物理学导论》一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曾融生在中国首次应用地震面波的相速度来研究地壳构造,发现1974年5月云南昭通大震的多重性,从而对大地震的破裂过程有了新的认识。在地球动力学研究中,提出张性盆地和盆地中强震发生的统一动力学模式,以及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过程的新模式。2019年10月22日,曾融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人物经历
曾融生的父亲曾文基是美以美基督教会牧师。曾融生先在平潭县读小学、初中,1937年转学福清龙田融美初中,1938年考入福州英华中学。高一结束后在福清龙田融美附属小学教书,1940年回到英华中学继续学业。1942年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厦门大学数理系学习。
1946年于毕业于厦门大学数理系,由于学习成绩突出,拿过两年陈嘉庚奖学金,同年留校做数理系助教。
1947年,曾融生进入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做地球物理学顾功叙教授助手。当时顾功叙正在利用中国境内观测的重力加速度资料进行重力均衡的研究,曾融生帮助顾功叙做计算分析工作。1949年,顾功叙和曾融生联名发表了题为《中国境内208处重力加速度测点之海陆均衡变差》的论文。
1950年,南京市建立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曾融生在该所傅承义和顾功叙领导下从事地球物理勘探工作。曾在湖北大冶尖林山发现磁异常,并建议钻井证实,地质部总工程师谢家荣与苏联专家采纳其建议,发现了富铁矿层。
1953年,曾融生主要从事电阻率仪器的改进实验研究。因进口电阻率仪器过于笨重,操作不便,拟用电子线路改进电阻率仪器。经过反复实验研究,获得成功,并发表了题为《真空管的电阻率探矿仪》的论文。
1953—1954年,协助傅承义创办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地球物理勘探教研室,举办物探短训班,主要负责实验室建设工作。1954年在《地球物理学报》杂志发表《真空管地电阻探矿仪》论文,阐述了电阻探矿仪的技术改进,这是曾融生以第一作者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同年,与戴爱云结婚,戴爱云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系,后成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学。与曾融生一同列入《中华当代文化名人大辞典》。
1956年,曾融生随傅承义到北京大学组建固体地球物理教研室,并讲授地球物理勘探课程。
1957年,武汉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全部转入北京大学学习。同年,曾融生升任副研究员。
1958年,地球物理研究所通过了由曾融生主持的柴达木盆地勘探地壳构造研究的计划。在石油工业部的支持下,柴达木盆地的低频地震测深试验拉开序幕。从1958年开始曾融生在青海省、甘肃省首先发现地震记录图中大角度反射地震波并用它研究地壳。
1960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组建地壳物理研究室,顾功叙副所长兼室主任,曾融生主持室内常务工作。他根据地壳物理的研究方向,组建了地壳深部探测、高温高压和模拟实验,利用天然地震研究地球深部构造及重力等研究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965—1966年,曾融生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授地壳物理课程。1965年,地球物理研究所在昆明市成立工作站,曾融生随研究室迁往昆明。半年后,地球物理研究所昆明工作站改为昆明地球物理研究所,他担任第一研究室(地震研究室)主任和第三研究室(地壳物理研究室)主任。
1978年,国家根据地震事业发展的需要,将原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学研究所分成两部分,与地震有关的研究室划归国家地震局。曾融生担任中国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深部构造研究室的室主任,从事深部构造和地球动力学领域的科学研究。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2年,成立曾融生任组长的“深地震测深技术协调小组”。在随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协调小组转战南北,在华北、西北、西南、东南等地完成了近4万公里深地震测深剖面的探测。
1984年,出版《固体地球物理学导论》,系统论述了地球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和合作者根据华北地震测深的资料,发现地幔顶部另有一个界面,它和莫霍界面同为高速薄层。深入研究唐山和华北盆地及唐山震源区的深部构造,提出张性盆地和盆地内震源的统一动力学模式。承担中美合作的青藏高原深部探测任务,提出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过程及青藏高原物质向东流动的新模式。
2004年8月15日,地球所3楼报告厅,举行了曾融生80寿辰庆贺活动暨中国大陆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陈运泰、胡聿贤等院士到场向曾融生表示祝贺。
主要贡献
科学研究
曾融生在中国首先应用地震面波的相速度研究地壳构造,提出地壳的分区。发现1974年5月云南昭通大地震的多重性。1984年出版《固体地球物理学导论》。与合作者发现华北地幔顶部另有一个界面,和莫霍界面同为薄层顶面。深入研究唐山和华北盆地以及唐山震源区的深部构造,提出张性盆地和盆地中震源的统一动力学模式。1990年后,承担中美合作的青藏高原深部探测任务,并提出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过程,它也适用于其他的陆—陆碰撞带。后来又着力研究大陆岩石圈构造和地震成因等问题,其论文《唐山震区的岩石圈构造及伸张盆地的动力学过程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91年他被载入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出版的《有成就的人》(Men of achievement,第15版),同年美国传记协会也将他收入到《世界5 000名人录》(5 000 personalities of the world,第3版)中。
●深部构造研究
曾融生院士是中国地球深部构造研究工作的开创者。
●对人工折射地震方法的研究
1958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石油工业部的支持下,利用由苏联引进的低频(频率小于10赫兹)地震方法和技术探测柴达木盆地很深的基岩界面。曾融生主持这项工作,并取得十分可喜的成果。他和同事从地震波的理论出发,详细分析了所获得的极强的续至波的性质,鉴定出不同类型的震相。其中包括:①基岩界面的首波;②地壳内高速夹层所产生的首波和回折波;③莫霍界面的反射波;④不同类型的多次波等。他们首次测定了柴达木盆地基岩界面的深度和起伏,解决了柴达木盆地的一个难题。
1978年以后,曾融生主持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的深部构造研究工作。研制出新一代的模拟地震测深仪器。
1990年,曾融生等完成了中国大陆莫霍界面深度图的编制,并对中国大陆构造作了阐释。
●对天然地震波与深部构造的研究
曾融生在1965年发表了《中国境内Rayleigh波的相速度》一文,对比了国内不同地区地震台站的瑞利(Rayleigh)面波相速度和相应的速度构造与地壳厚度。这是第一次对全国不同地区的地壳厚度和速度构造进行系统的比较。
为适应当代固体地球物理学迅速发展的形势,曾融生自1976年开始广泛收集并系统整理国际最新资料、成果和理论,以及中国地球物理工作者对地球内部研究的新进展,编写成66万字的《固体地球物理学导论》专著,1984年出版。该书全面讨论了有关地球内部的研究方法,重点探讨地球内部结构、组成,并深入研究地球动力及其对地球表面构造的影响,此外还将其他行星的探测结果同地球进行对比。它是中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论述固体地球物理学理论和应用的重要论著,对地球物理科学研究和教学都有很大影响。
曾融生另一方面的成就是利用深部构造资料对大陆地壳动力学的探讨。
1973年,曾融生根据地壳厚度、重力及地形资料,提出:华北与华南属于两个不同的块体,它们各自已经达到重力均衡状态;它们的标准地壳厚度和密度分布各不相同;它们的地壳厚度和重力的关系可以两个不同方程来表示。
对于1976年发生的唐山地震,曾融生自1980年以来先后对地震测深、反射地震及天然地震的资料进行解释,并连续发表了《从地震折射和反射剖面结果讨论唐山地震成因》(1988)、《华北盆地强震的震源模型兼论强震和盆地成因》(1991)等多篇文章。
人才培养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信息:1993年至2005年期间,曾融生共培养6名学生获得博士学位,基本情况如下:
【周民都】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 2005年03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学位论文: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地震层析成像研究
【田小波】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 2002年12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学位论文:横向非均匀介质中接收函数的数值模拟与偏移成像研究
【丁志峰】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1999年12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学研究所;学位论文:近震层析成像的理论及应用
【吴建平】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1997年10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学位论文:宽频带数字地震波形反演与中国大陆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研究
【吴庆举】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1996年05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学位论文:宽频带远震体波波形反演方法与青藏高原岩石圈速度结构研究
【朱良保】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1993年;授予学位单位: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学研究所;学位论文:Maslov渐近理论地震图
主要作品
专著
期刊论文
Kan Rongju, Hu Hongxiang,Zeng Rongsheng,Walter D. Mooney, Thomas V. McEvilly, Crustal structure of Yunnan Provic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rom seismic refraction profiles, 1986, Science, 234, 433-437.
Zeng, R. et al.,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Tibetan 高原 and its eastern neighboring areas with implications to the model of collision between continents, 1993,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6(2), 251-260.
Zeng, R. et al., Seismicity and focal mechanism in Tibetan 高原 and its implications to lithospheric flow, 1993,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6(2), 251-287.
Zeng, R. et al., On the 动力学 of extensional basin, 1995, PAGEOPH, 145(No. 3/4), 579-603.
曾融生、丁志峰、吴庆举,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地壳构造与大陆-大陆碰撞过程,1998,地球物理学报,41(1),49-60.
曾融生、丁志峰、吴庆举、吴建平,喜马拉雅及南藏的地壳俯冲带─地震学证据,2000,地球物理学报,43(6),780-797.
Wang Chun-Yong、Rong-Sheng Zeng、W. D. Mooney、B. R. Hacker, A crustal model of the ultrahigh - 压强 Dabie Shan orogenic belt,China,derived from deep seismic refraction profiling,2000,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05(B5), 10, 857-10, 869.
获奖记录
社会任职
曾融生先后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第二、三届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震学会理事。曾当选为国际岩石圈计划岩石圈构造和组成委员会委员,可控源地震学国际委员会委员,国际地幔软流圈研究组成员,荷兰《地球动力学》(JournalofGeodynamics)杂志编委等。
人物逝世
我国著名固体地球物理学、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第二、三届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委员,原国科联岩石圈委员会中国全国委员会深部构造工作组组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震学会理事,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融生先生,于2019年10月22日14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参考资料
曾融生院士.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22-02-10
著名固体地球物理学家曾融生院士逝世.科学网.2019-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