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西羌

西羌

西羌出自三苗,是羌族的别支,三代以后居于河西、赐支河和湟河之间。战国时,羌族兴盛,有中种(即越锚羌)、白马种(即广汉羌)和参良种(即武都羌)等等。

历史沿革

公元前206年西汉建立。这时进入中原的羌人已基本上融合于汉族之中,未进入中原的羌人除部分生活在陇西县以外,大都散布于长城以西,特别是河湟地带。

汉兴时,这些羌族部落都臣服匈奴。刘启时,羌族一支研的后代留何率种人请求归附,为汉朝守卫陇西要塞。汉景帝欢迎远方来降,把留何及其研种羌部落一齐迁居到陇西郡中,安排在临洮县(今甘肃省临洮)、安故(今甘肃临洮南)、临洮(今甘肃岷县)、氐道(今武山县东南)、羌道(今甘肃舟曲北)五县中,与汉人杂居,共同守卫西北边防。

刘彻时,对匈奴人采取了急风暴雨式的军事行动,与匈奴人勾结的羌族也受到了冲击。

汉武帝下令对河西用兵,匈奴人受到沉重打击,浑邪王休屠王部众的投降使得羌人和汉朝发生了直接的接触。

汉武帝派兵在河西驱逐匈奴的时候,也同时对诸羌施加了军事压力,逼迫他们向西迁移。由于匈奴浑邪王的内降和诸羌的西迁,使河西一带成为真空。

汉武帝召乌孙回河西故地的计划落空之后,他为了加强在河西地区的边防,就在河西先后设立了武威郡酒泉郡,从此河西一带正式成为汉朝的领土。刘彻还不断招募百姓和输送罪犯到河西地区开垦荒地,发展生产。这对于以后开通西域和继续打击匈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汉武帝在河西设置郡县以后,西羌和北匈奴被南北隔绝,不得交通,这样,两者勾结对付汉朝已经特别困难了。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九月,分布在今临夏回族自治州以西和青海省东北一带的先零羌和封养牢姐种羌尽释前仇,结成同盟,再次与匈奴人相勾结,合兵十余万人,会攻汉朝的边郡令居县(今永登县西北)和安故县,包围了枪罕(今甘肃临夏东北),边关告急。

刘彻派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率兵十万人,在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十月,出兵讨伐。经过强硬的军事行动,解开枪罕之围。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十月,汉军平定了诸羌的叛乱。

汉武帝为了强化对羌族的管理与监视,在公元前111年,开始在羌人居住的地区设置护羌校尉,持节统领内附汉朝的诸羌部落。从此,青海省东部开始成为我国的行政管理区域。

经过汉武帝的打击,先零羌移居到西海、盐池地区。汉武帝逐渐迁徙汉族充实河西的空地。后来到刘弗陵始元六年(公元前80年),又设置了金城郡,治所在允吾(今甘肃省永靖西北),原护羌校尉所辖的领地全部归属金城郡。

史料记载

西羌旧在陕西四川塞外。《四夷传》:西羌本自三苗,舜徙之三危,今河关西南羌地是也。滨于赐支,至于河首,绵地千里。赐支,析支也。夏、商、周之际,或从侯伯征伐有功,天子爵之,以为蕃服。羌爰剑者,秦厉共公时,为秦所执,以为奴隶。羌族谓奴为无弋,故号为无弋爰剑。后得亡归,将其种人南出赐支河曲威腾电子千里。其后子孙各自为种。或为野牦牛种,越羌是也。或为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至爰剑曾孙忍及弟舞独留湟中,忍生子研,故羌中号其后为研种。刘启时,研种留何求陇西县塞。于是徙留何等于狄道安故。及刘彻西逐诸羌,乃渡河湟,筑令居塞,始置护羌校尉。从爰剑种五世至研,研最豪健。十三世至烧当,复豪。其子孙更以烧当为种号。滇良者,烧当之玄孙。时王莽篡位,四夷内侵。及莽败,众羌还据西海。光武之世,以牛邯为护羌校尉。自烧当至滇良,世居河北大允谷,种小人贫。而先零、卑皆强富,数侵犯之。滇良父子积怒,从大榆中入,掩击先零、卑湳,大破之。掠财畜,居大榆中,由是始强。滇良死,子滇吾立,部落转盛,常雄诸羌。晋时内附,以其地属浚山郡。宋、齐亦得之。后为西魏所有。《魏书》:白水羌像舒治者,常为羌豪,自称邓至王。其子舒彭遣子内附,为小番。渭河平原乱,乃绝。西魏末,平邓至番,有其地。后周保定五年,置龙涸防。今松潘县卫是其地也。

部落文化

羌部落繁多,大多以动物之名为号,如白马、野牦牛、参狼、黄、黄羊等,可能是一种图腾崇拜的遗迹。有一些以地名为号,如勒姐、卑。这部分人可能已进入地缘性联盟。而较强大的先零、烧当羌则以父号为名,表现了父系氏族的父子联名制。

大致说来,西北诸羌,先零、勒姐、当煎、当、封养、牢姐、彡姐、卑浦、乌吾、钟存、巩唐、且冻、傅难诸种在陇西县、金城两郡及其塞外。全无、沈氐、部分牢姐在上郡(今绥德县)。虔人及部分卑浦在西河郡(今河曲县附近)。各部自有酋长,数相攻杀掠夺,战祸频频不断。

诸羌之中,最初以先零为最强大,居住在大榆谷(今青海贵德县尖扎县之间),水草丰美,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对外向汉朝边境用兵,对内并吞弱小,后被烧当羌等联合击败,逐渐被削弱。

烧当羌传说是研的十三世子孙,本来居住在大元谷(今青海贵德西),人少势弱,后击败先零、卑浦羌,迁居到大榆后,日趋强大起来。此外钟羌也很强大,号称有兵力十万。至于其他羌部,大者万余人,小者数千人,一时都很活跃。

参考资料

清读史方舆纪要 卷六十五.国学网.201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