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青贝母

青贝母

青贝母,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分是它的鳞茎。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四川省交界海拔3500米左右的高山草原和湿润的灌木丛中。青贝母不丧风雪,株矮而茎粗。叶碧如翠,花黄透紫,花形精巧,恰似一只铃钟倒挂在茎的顶端,迎风含笑。七、八月间在茎的下端可以挖出一个直径0.5-1厘米圆锥形或扁球形洁白如玉的鳞茎,外围两瓣鳞叶,相对合抱,犹如珍珠,因此青贝母又有珍珠贝之称,蜚名全国。青贝母性味苦、寒,鳞茎有化痰止咳、清热润肺的功能,治肺热咳嗽、久咳痰喘、急慢性气管炎,又能补血,治感冒、月经过多等症。

形态特征简介

青贝母,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分是它的鳞茎。青贝母不丧风雪,株矮而茎粗。叶碧如翠,花黄透紫,花形精巧,恰似一只铃钟倒挂在茎的顶端,迎风含笑。七、八月间在茎的下端可以挖出一个直径0.5-1厘米圆锥形或扁球形洁白如玉的鳞茎,外围两瓣鳞叶,相对合抱,犹如珍珠,因此青贝母又有珍珠贝之称,蜚名全国。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是盛产川贝母的地方。由于这里出产的贝母呈蓝色,故又称青贝母。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四川省交界海拔3500米左右的高山草原和湿润的灌木丛中。

主要价值

青贝母性味苦、寒,鳞茎有化痰止咳、清热润肺的功能,治肺热咳嗽、久咳痰喘、急慢性气管炎,又能补血,治感冒、月经过多等症。

繁殖方法

选地整地

选疏松、排灌条件好、富含腐殖质的砂土或砂质壤土,忌盐碱土和低涝地。前作以豆茬和玉米茬最好。结合秋深耕施足基肥,精细整地后,作宽1~1.2米的,作业道宽50~60厘米,挖出畦内土壤5~6厘米深,铺一层腐熟的猪羊粪,加施饼肥和过磷酸钙,同时每公顷翻入1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千克进行土壤消毒,最后填入原土3厘米厚左右,用耙子摊平。

繁殖方式

以鳞茎繁殖为主,亦可用种子繁殖。 1.鳞茎繁殖 选4年生以上的鳞茎,用手将鳞片掰开,分出带心芽的鳞瓣作种,其余鳞瓣加工药用。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5~8厘米开7厘米深的沟,按4~6厘米的株距均匀地排入种瓣,覆土5厘米再铺上一层干土粪,遮荫。翌春出苗。每公顷用种瓣约1500千克。 2.种子繁殖 秋播时种子不必处理,播后翌春出苗。春播时可在9月中下旬将种子置25~30℃温水中浸24小时,捞出晾干,拌3倍湿沙,置5~10℃和适当湿度条件下,每隔10多天翻动1次,约两个多月完成种子后熟发育,然后经过自然的冬天,翌春解冻后即可播种。播时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8~10厘米开2厘米深的浅沟,均匀撒入种子后覆盖过筛的腐殖土,以不见种子为度。畦面加盖草帘或干草,约10天左右出苗。平原育苗因阳光强烈,注意遮荫。每公顷用种子75千克左右。一般培育2~3天即可移栽。

田间管理

种好遮荫作物,一般畦埂种玉米,株距30~40厘米;畦面种2~3行大豆,行距25~30厘米。中耕除草3~5次,苗全时浅锄,逐渐增深。翌春植株生长和鳞茎膨大期,每公顷施入人畜粪水肥22500千克或硫酸铵225千克;越冬前施一次3厘米厚的细碎的农家肥,撒于苗上作盖头粪。除留种地外,及时摘除花蕾,促使鳞茎生长。

发展变化

川贝母的生长期相当长,须经四年风霜才会饱满。而且长在根部,一株一粒,采挖异常费劲。过去,人们上山采挖贝母要遭受土司和中国国民党政府的种种盘剥,进山要缴"进山税",人们冒着生命危险,爬上海拔4000米的高黎贡山采挖贝母,常常冻死饿死。来回来的贝母还受到奸商的剥削,奸商用一根针,一斤盐就向当地群众换得一斤贝母。

如今,人民政府不仅鼓励和支持独龙族怒族群众采挖贝母,给他们提供工具,还为他们培训采挖和加工贝母的技术骨干,又提高贝母的收购价格,鼓励贝母生产。采挖回来的川贝母都能得到及时的加工,质量也比以前大大提高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