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步杀
《狐步杀》是作家张欣创作的中篇小说。该作获得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小说情节紧凑,引人入胜,以两桩死人案件的调查为主线,串起与案件相关的人物经历、生存状态和都市风情,真实展现了一个时代、一座城市的特有风貌。
内容简介
故事从两起看似普通的案件展开,老干部老王因为看护的疏忽突然死亡,在医院与家属的调解中,家庭中所有暗藏的矛盾和纠缠迅速恶化;服装设计师柳三郎因为妻子外遇而离婚,而妻子的外遇对象因为私制冰毒被通缉,一夜之间人间蒸发……警察忍叔和年轻的搭档周槐序深藏在民间,密切关注着有关的蛛丝马迹,在缓慢地进展中,真相在敬业和专注中慢慢走向清晰,所有的事件都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创作背景
张欣,几年前同样入围图书势力榜的《不在梅边在柳边》是她沉到最底的一部作品,后来就开始上升。“作家必须得跟这个时代逆着来,当这个时代的戾气越来越没有边际的时候,应该写一点温暖的东西。”在张欣看来,写温暖、写美好特别有难度,甚至比写悲剧要难。因为这种“不存在的人”,很容易就变得特别假,怎么驾驭这个“度”需要十分精确,但“不存在的人”出现在小说里仍旧是有意义的。“武侠小说最能说明这个问题:那些飞檐走壁、无牵无挂的武侠人物更是不可能存在,但不妨碍他成为梦想。去做武侠梦,幻想自己是杨过或者什么不得了的人物,这是文学可以提供的最基本的东西。”
作品鉴赏
开场的人物就是一个新的人群:城市护工。保姆已经不新鲜,护工作为一个都市新的人物群落,却有新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某一个特定的时空,有一种职业的人群曾经构成特征相同的人物群落,五十年后、一代人后,时过境迁,他们或许消失,但一定很难入史,很难有传。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却可以留下痕迹、留下踪影。或许,可以寄望于社会学家的努力和新媒体的全息记录功能,但小说对人心理丰富性的挖掘和与生动性的传达,却是独家擅长的。张欣小说对都市各色人物的描写,其实也就具备了“清明上河图”的功能——全景纪实。这样一种富有质感的生活描述,也可以化解悬疑叙述的奇巧性,使之拥有更为深厚的生活基础与富有人情味的氛围滋润。所谓“俄罗斯套娃”结构,大故事套小故事,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破案悬疑,都在都市生活的整体氛围营造中得以铺张延续。鲜活的人群与生猛的生活所共同构成的南国都市,保证了张欣的故事自始至终有一个可靠却又迷人的舞台。大幕一旦拉开,好戏即刻上演。
还需要肯定的是张欣对笔下人物物质性和精神性的把握。换言之,她的小说人物常有肉欲与灵性的冲突,《狐步杀》也不例外。柳三郎、柳森是肉欲挣扎的一路,小周、忍叔两位便衣警察是精神灵性的一路,独树一帜地属于广州市这座城市的是女主角苏而已——张欣对这一女性角色投入的情感,近于塑造“广州女神”:历经劫难,守住初心,善良底色,坚韧自立。也许,在苏而已的身上,可以窥视到那个被虚饰夸大的“广州精神”——表面波澜不惊,内心自有坚守。肉欲一路的沉沦、灵性一路的升华,恰好从两个方面衬托了“城市女神”。
苏而已无疑是作品最有内涵的人物,也是寄托了作家理想的都市女性:一朵出于污泥而不染的洁白荷花。至少,在张欣的心目中如此鲜活。当面与作家讨论过《不在梅边在柳边》的悲观绝望的结尾,张欣快人快语地笑笑说:好,下次多点希望。所以,在读到《狐步杀》结尾:“这时他的左手像被电了一下,电流迅速通遍全身,是有一只手握住了他的手……星星般玲珑的眼神,柔情似水”。全书戛然而止。苏而已生命垂危之时,爱情的绿芽却瞬间萌发,黑暗地狱边缘,此刻被生命光芒照亮——我心头一热。小说曲终音不散,久久萦绕于心头。
作品评价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评论家钟晓毅:“在还没有多少作家去观照都市生活的正面价值时,张欣已用她的写作实践在思考如何把现实发展中的都市,与文学经验中的都市表现出的正反两面——乐观积极与悲观彷徨的两种矛盾特质,较好地融汇在一起,创造出一个较为全面的当代都市形象。她尤其擅长在对都市的困惑与迷惘中,站在‘人’的立场上,宏扬‘人’的精神,确立‘人’的价值,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但人还需要进化,文学应当成为‘人往高处走’的一种精神助力,成为人上进的精神灯火。”
获奖记录
2017年12月,该作品荣获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作者简介
张欣,当代女作家。1954年生于北京市,海门区。1969年应征入伍,曾任卫生员、护士、文工团创作员,1984年转业。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作家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作家协会主席。
参考资料
张欣:文学应成为“人往高处走”的精神助力(2).中国网.2017-11-12
“讲故事”的秘诀:朝深处想 往小里说.网易新闻.2017-11-12
张欣:文学应成为“人往高处走”的精神助力(1).中华网.2017-11-13
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揭晓.新浪.2017-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