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尔逊·洛克菲勒
纳尔逊·洛克菲勒,全名纳尔逊·奥尔德里奇·洛克菲勒(Nelson Aldrich Rockefeller,1908年7月8日—1979年1月26日,第41任美国副总统),男,出生于缅因州巴尔港,美国共和党政治家、商人、慈善家,曾连任4届纽约州州长,毕业于达特茅斯学院。
1926年,纳尔逊·洛克菲勒就读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林肯师范学院;1930年毕业于达特茅斯学院。毕业后,约翰·洛克菲勒在许多与家族相关的企业工作,包括大通国家银行;洛克菲勒中心公司,1931 年加入董事会,1938-1945 年和 1948-1951 年担任总裁,1945-1953 年和 1956-1958 年担任董事长;1935 年至 1940 年,新泽西州标准石油的委内瑞拉子公司克里奥尔石油公司。1945年,纳尔逊·洛克菲勒在和平问题会议上制定的《查普尔特佩克法案》,为美洲国家之间的经济,社会和国防合作提供了借鉴。1959年-1973年担任纽约州州长。1974年-1977年担任第41届美国副总统。1977年1月20日,纳尔逊·洛克菲勒卸任美国副总统。1976年退出政界返回纽约,从事企业管理、政治和艺术的研究工作。1979年1月26日,在纽约猝然辞世。
纳尔逊·洛克菲勒于1945年发起和平问题会议,该会议制定了《查普尔特佩克法案》,为美洲国家之间的经济,社会和国防合作提供了框架。之后又推出了著名的禁毒法案《洛克菲勒毒品法案》。纳尔逊·洛克菲勒于1979年1月26日死于心脏病,享年70岁,初步报告错误地指出,他死于洛克菲勒中心办公室的桌子上。但是该报告很快得到更正,指出约翰·洛克菲勒实际上在另一个地方发生了致命的心脏病。他的遗体在纽约哈茨代尔附近的芬克利夫公墓火化,骨灰被安葬在纽约的波坎蒂科山庄园。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08年7月8日出生于缅因州汉考克县巴尔港,美孚石油公司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之孙,在五兄弟中排行第二。
1926年就读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林肯师范学院;1930年毕业于达特茅斯学院,洛克菲勒参与了家族的慈善事业,并在房地产、银行和石油行业工作。
1934年,25岁的纳尔逊·洛克菲勒开始接管家族企业,手握巨额资本开始大展拳脚,他要求公司广泛地投资委内瑞拉的社会公益事业,创办学校、医院,完善社会基础设施。之后又创办了一家公司,大力发展当地的旅游业,他在委内瑞拉的善举,已经突破了商业的范畴,渐渐渗透到了政治领域。
1931年至1975年,担任纽约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受托人、财务主管、总裁、董事会主席任。
1935年-1940年在任克里奥尔石油公司董事期间熟练的掌握里西班牙语,并对拉丁美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政经历
纳尔逊·洛克菲勒于1940年首次进入公共服务领域,担任美洲事务办公室主任,担任该职位四年。
1944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任命洛克菲勒为美国共和国事务助理国务卿。
纳尔逊·洛克菲勒于1945年发起的和平问题会议。该会议制定了《查普尔特佩克法案》,为美洲国家之间的经济,社会和国防合作提供了框架,并确立了对这些国家之一的袭击将被视为对所有人的袭击并共同抵制的原则。约翰·洛克菲勒代表美国签署了该法案。他还是1945年在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上的美国代表团成员;这次聚会标志着联合国的成立。
1947年纳尔逊·洛克菲勒成立了国际基本经济公司。
1954年,纳尔逊·洛克菲勒创立了凯布朗利博物馆。同年,他被任命为外交事务总统特别助理,任务是在制定计划时向总统提供建议和协助,以使政府各部门可以应对苏联的外交政策挑战。
1955年离开艾森豪威尔政府后,洛克菲勒监督了一项由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RBF)资助的研究,该基金会是由纳尔逊和他的兄弟经营的慈善组织,旨在提出旨在帮助国家应对美苏冷战挑战的建议。
1956年,约翰·洛克菲勒创立了特殊研究计划,旨在确定美国未来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机遇,并阐明美国的目的和目标。该小组的主要建议是国家应进行大规模军事建设,以应对苏联的威胁。这个建议得到了艾森豪威尔的充分认可。
从1953年到1958年,他担任总统政府组织咨询委员会主席;1953 年至1954 年,他还担任美国卫生、教育和福利部副部长;1954年至1955年担任总统外交事务特别助理。洛克菲勒随后获得了共和党州长提名,并于1958年11月4日通过普选当选为州长,之后他继续在 1962 年、1966 年和 1970 年赢得连任。在他任职期间,批准了重新分配国家的授权;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24条和第25条修正案获得州立法机构批准,他还在总统政府间关系咨询委员会任职,并在总统的外国情报咨询委员会任职。
1968年大选在党内提名中意外的输给了退出政坛已久的尼克松。尼克松当选后,虽与尼克松不和,但还是把自己的心腹亨利·基辛格送入白宫,以求影响美国的对外政策。后利用“水门事件”终于报了一箭之仇,把尼克松赶下了台。
纳尔逊·洛克菲勒于1973年12月18日辞去州长职务,洛克菲勒是1964年、1968年和1972年美国总统竞选失败的共和党候选人。1973年,纳尔逊·洛克菲勒辞去州长职务,为“美国优选政策委员会”效力。
1975年,副总统纳尔逊·洛克菲勒代表美国参加蒋介石的葬礼。
1975年,他被杰拉尔德·福特总统提名为美国副总统,并于1975年12月19日至1977年1月20日担任该职位。离开白宫后,他从政治生活中退休,回到他的慈善事业中。
1977年1月20日,纳尔逊·洛克菲勒卸任美国副总统。纳尔逊·洛克菲勒于1979年1月26日去世,他的骨灰被安葬在纽约的波坎蒂科山庄园。纳尔逊·洛克菲死于心脏病,享年70岁。初步报告错误地指出,他死于洛克菲勒中心办公室的桌子上。但是该报告很快得到更正,指出洛克菲勒实际上在另一个地方发生了致命的心脏病。他的遗体在纽约哈茨代尔附近的芬克利夫公墓火化。
为政主张
“洛克菲勒共和主义”被定义为一种温和或自由的共和主义形式,代表着社会自由主义的国内政策、强大的政府以及挑战共和党建制派的倾向。
1958年,纳尔逊·洛克菲勒以共和党人的身份涉足选举政治,他提倡建立积极的政府,以更好地满足普通公民和企业的需求。在出任之前,洛克菲勒已经将种族自由主义确立为其政治和世界观的核心原则。自1959年上任以来,他不仅努力促进经济增长,还致力于构建社会安全网和解决种族不平等问题。他投入大量时间来维护和宣扬洛克菲勒式的共和党主义,而不是将其融入主流党派。上任后,洛克菲勒积极倡导公平住房立法。然而,他面临着共和党内部的持续反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加强纽约反歧视立法的计划。
1958年至1975年,纳尔逊·洛克菲勒对社会福利政策支持。纳尔逊·洛克菲勒经常出现在现代保守主义的历史中,作为保守派自由主义的体现。
在1958年,洛克菲勒积极寻求黑人选民的支持,并坚定承诺支持反歧视倡议。他参加了哈莱姆的集会,与黑人共和党人会面,并表达了对加强民权立法和其他对纽约黑人至关重要的问题的支持。尽管约翰·洛克菲勒试图提出一个“新颖而进步的计划”来终结就业、住房和教育方面的偏见,包括加强SCAD,但他也小心翼翼地避免提出与共和党立法者现有立场相悖的具体建议。然而,他仍然表达了让纽约成为引领美国反歧视努力的领导者的愿望。
在1960年和1964年,洛克菲勒在努力证明他能够推动纽约民权事业的过程中,对全国共和党提出了挑战。这导致他的共和主义代表性变得不完整,并重新评估了温和共和主义的主导地位,以及他在纽约倡导的自由国内政策和对种族自由主义的承诺。为了寻找共同点,洛克菲勒努力与保守的纽约共和党人合作,并采取了与执法和福利改革相关的保守立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共和党组建多种族和跨阶级选区的机会。尽管如此,他还是公开表示支持1960年的静坐运动,并主张共和党应起草一份1964年民权法案,以明确支持这种激进主义并促进联邦民权立法的进一步发展。洛克菲勒的立场,以及他积极倡导民权——尽管有人认为这是出于自私的目的——虽然提升了他成为国家党领袖的地位,但也导致共和党内部出现了分歧。
1964年7月14日,当纽约州长纳尔逊·洛克菲勒在旧金山的美国共和党全国大会上发表言论,支持一项谴责政治极端主义的党纲修正案。该决议谴责“不负责任的极端主义组织的努力”,包括中国共产党、三K党和约翰·伯奇协会,这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极右草根组织,痴迷于所谓的共产主义渗透美国。一直以来比尔·纳尔逊都坚持一点,无论是白人还是黑人,他们都是平等的。
在他担任州长的最后一个任期内,洛克菲勒发动了一场反对福利的斗争,他希望这会导致纽约人将该州的财政危机归咎于外人,但结果进一步诋毁了脆弱的纽约人,并为那些提出种族主义反对福利论点的人提供了隐含的支持。
影响评价
纳尔逊的性格更像母亲奥尔德里奇家族的人,而不是洛克菲勒家族。他拥有无数财富,却从未想过呆坐等待成功扣门,他勇于克服一切障碍,包括他患有的严重的阅读障碍症。他曾经成功创下4次连任纽约州州长的惊人纪录,成为自富兰克林·罗斯福、哈里·S·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以来最受瞩目的一位政治家。(搜狐新闻网 评)
个人生活
家庭关系
1930年6月23日,约翰·洛克菲勒与玛丽·托德亨特·克拉克结婚。他们有五个孩子:罗德曼·克拉克·洛克菲勒、安·洛克菲勒、史蒂文·克拉克·洛克菲勒,以及双胞胎迈克尔·洛克菲勒和玛丽·洛克菲勒。1962年3月16日离婚,结束第一段婚姻。
1963年5月4日与马格莱塔·穆菲(Margaretta Fitler Murphy)结婚,二人有两个孩子。
人物争议
禁毒争议
鉴于纽约的毒品交易越来越猖,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纳尔逊·洛克菲勒推出了著名的《洛克菲勒毒品法案》,是空前严厉的禁毒法案。然而这并不能制止纽约越来越猖獗的毒品交易,相反,只是让监狱里的囚犯数量激增而已,毒品犯罪并没有得到有限的遏制。 1971年的9月9日,毒品矛盾一步步激化,位于纽约州北部的阿提卡监狱,囚犯发动了暴动,这伙人大多都是由于纳尔逊的禁毒法案被捕入狱的。囚犯们认为他们遭到了狱警的酷刑和种族歧视,便劫持了狱警,与警察对峙了整整四天。
死因争议
洛克菲勒于1979年1月26日死于心脏病,享年70岁。初步报告错误地指出,他死于洛克菲勒中心办公室的桌子上。但是该报告很快得到更正,指出约翰·洛克菲勒实际上在另一个地方发生了致命的心脏病。洛克菲勒心脏病发作发生在傍晚,当时有25岁的助手梅根·马斯克(Megan Marshack)在场,在心脏病发作时马斯克将她的朋友新闻记者庞奇塔·皮尔斯(Ponchitta Pierce)叫到联排别墅。皮尔斯在心脏病发作后大约一个小时给救护车打电话。洛克菲勒的遗体在纽约哈茨代尔附近的芬克利夫公墓火化。
洛克菲勒去世的情况导致人们对洛克菲勒与埃隆·马斯克之间可能存在的通奸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猜测。在关于约翰·洛克菲勒一家的PBS纪录片中,洛克菲勒的长期助手约瑟夫·佩尔西科说:“众所周知,洛克菲勒曾与一个为他工作的年轻女子在不可否认的亲密环境中死于心脏病。”
参考资料
Nelson Aldrich.Biographical Direc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Congress.2023-11-17
Gov. Nelson Aldrich Rockefeller.nga.2024-01-16
forwardpathway.forwardpathway.2024-01-23
archive.INTERNET ARCHIVE.2024-01-20
玛丽·米勒:形成中的艺术 :玛雅艺术制作.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2024-01-14
Locating Rockefeller Republicanism.cambridge.2024-01-24
NelsonRockefeller.IMDb.2024-01-16
蒋介石的空前“国葬”.央视网.2024-01-16
定义洛克菲勒共和主义:自由共识边缘的承诺与危险,1958-1975.学术期刊.2024-01-24
大西洋月刊:共和党是如何向极端主义屈服的.凤凰网.2024-01-18
“镀金时代”最富有美国人——约翰-洛克菲勒.搜狐网.2024-01-16
archive.archive.2024-01-20